52文学网 www.52wx.net,一名隐士的前半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说,我们老家凡是兴房起屋,都要杀只公鸡,用血祭,这只是个风俗,不要太认真。班长说,别人的事我没反应,但我自己做事时遇到这样的,心理确实还是有些别扭。我告诉他,你别扭点不怕,万一工人们心理别扭了,那就保不齐。班长听到这里,吓了一跳,赶紧叫我不要说下去了。”
“哈哈,他也迷信了吧?”小池笑到:“其实,古代军队出征,也要杀个人来祭旗,这也算是一种文化吧。听说这不只是中国人,外国也有。我听说俄罗斯有大型飞机试飞前,要请东正教牧师洒圣水,美国有数据公司怕服务器掉线卡顿,也请牧师洒圣水念祷告文,香港台湾还有电脑公司给服务器上贴符咒的。你说,这些尖端科学从业人员,怎么也信这个,他们是真信吗?”
“也许是对未知世界的敬畏和对不确实因素的恐惧造成的,也许是对自己的工程或学术或设备不自信,算是个心理安慰吧,不一定真信。”我猜测到。
“还真不一定”她反驳到:“据有的文献记载,有做蛋白质结晶实验的人,喜欢用猫胡须作晶体生长的调控工具针,他们认为猫胡须比什么狗尾毛、细玻璃纤维、人的头发都好使,这怎么解释呢?这是不是属于玄学?”
“估计是人想多了吧?”我猜测。
“不仅是人,在动物界也有这个现象。心理学家纳金斯,曾经将8只经常吃不饱的鸽子放进一个特殊的箱子,后来人们把这种箱子命名为纳金斯箱,每过15秒自动释放少量食物,过几天,有些鸽子的行为变得很奇怪。有两只,在两次食物到来的间隙,不断地摇摆;有一只,不断逆时针旋转,有一只不断向下低头,有一只不断地抬头,更有一只搞笑的,它不断地将头往一个角落里面撞,这些行为直到下次食物到来为止。吃完一次食物后动作继续。这是为什么呢?”
“估计,这些鸽子认为,是它的这种特殊动作,才导致下次食物的到来,所以就不停地重复这些动作了?”我试着回答。
“对!为了证实这个结论,纳金斯把食物投放间隔增加到1分钟,结果,这些鸽子不仅没有停止自己的动作,反而将自己的独特动作摇摆得更厉害,仿佛只有更加努力摇摆,才能召唤食物的到来。这一步证实结果后,纳金斯后来干脆不给它们提供食物了,结果这些鸽子还是拼命摇摆,直到进行了一万多次,它们才明白,估计无论怎么摇摆,食物都不会来了,它们才停止了动作。这与人们的仪式迷信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她所说的,我闻所未闻。但听起来,十分相似。“这就是中国人常说的: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万一有呢?”我回答到。
“这不合逻辑,行为与结果虽然经过了数次比对,与预期相符,但如果它们之间没有必然联系,那么,这就属于迷信了。比如,有人相信红色是吉利色,又相信本命年人要过坎,于是本命年有了穿红裤头的习俗。但是这两者有联系吗?至少今天没找到它们的联系在哪里。你说不信吧,这么多人都用这个方法保了平安,数据在那里摆着的。你说信吧,给个道理看看?你不穿试试,万一出事了,谁敢于承担这个后果?”她哈哈一笑:“再过一年,我也要到本命年了,反正就是我不想穿,我妈也非要强迫我穿上的。”
我解释到:“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需要大量的实践证明,但有些纯属概率的问题,结果与行为并未有多大关联,但不好的结果一旦发生,是人们不能够承受的,在巨大的压力面前,人们选择做出这样的行为,也是属于另一种理性选择吧。”
“哪有那么多的证实?我们对世界所知还是太少,对未知的恐惧也好、敬畏也罢,有不能承受之重,所以,保险为妙,宁信其有。从逻辑上来说,事物未来发展的结果是发散性的,有N多种可能,而自然科学只研究固定属性一,只有一种路径,用有限的时间去追寻无限的知识?”
“殆矣!”我俩不约而同地说到这句经典台词。
“况且”她话锋一转:“逻辑只是我们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按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和数学的前沿来看,世界有可能是混沌的。比如在量子世界,也就是物质的微观世界,如果你要明确一个量子的速度就无法确定它的位置,反之亦然。这就是测不准原理。如果微观世界是不可知的,这个结论下得比较仓促,但可以肯定,微观世界是逻辑不可知的。那么,我们的行为就不能单纯依靠科学研究,还必须遵从心理法则:安心就好。”
我接着说到:“除了测不准原理,还有一个薛定谔的猫,如果人们要探寻它的真相,当你看到了,它就不是原来的真相了。这难道是哲学上的不可知论吗?”
“宇宙系统如此浩渺,我们人类不能自大,以我们的智慧,是永远无法空心宇宙的奥秘的。”
“也许吧”我谈起了我学周易的感受:“也许古人早已注意到这一点,从不把话说死。比如周易,它只是对宇宙运行的一种模拟,有失真的因素了,用文字数字来说明,又失真一些,再加上人的理解的差异,失真的成人就更多了。古人在策算时,以55为大衍之数,分策时,故意留出六根放于顶上,表示天机难断,这就从仪式上表达了周易的原则,否定100%的准确,象者,像也。”
“goodidea!”她飚出一句英语。然后说到:“如此说来,既然科学难以解决所有问题,这也给玄学留下了大量的空间,庄哥,你有饭吃了哟?”她朝我点点手指头,表情有点不怀好意。
“首先,我认为,周易之学并不是玄学”我正色到:“从我自己的实践统计,准确率远超随机统计的概率,这就说明它的价值。它是有用的,尽管你不称它为科学。当然,也有人称中医不是科学,但它是有用的,这不行吗?另外,即使从心理安慰层面讲,易经的安慰套路也远比玄学高明得多。”
“你刚才说什么?易经的心理安慰套路?你自己说的,怎么办?”她挑衅到。
“我来自圆其说。孔子对周易的解释,很多偏重于人事,关于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己的关系。你说,人与自己的关系是不是与心理有关?君子不畏不怖,因为通达命运的规律,这种心理状态不是人类所共同追求的吗?你说,这种安慰是不是更高明些?它要导致的目标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的和谐共处,这样的目标是不是远大些?”
“那是,道德啦,自省啦,自励啦,自强啦,这些虽然是鼓励的话,但作用对象是人的心理,所以,它的积极作用是肯定的。”
“就是街头算命算是迷信,你也不能否定它的价值。”我继续说到:“我最开始学习过街头算命,那还是流落武汉的时候,那老头表面上在告状给人解疑释惑,实际上给人心理安慰,有时候,他比心理咨询师还管用呢。中国人的街头算命流传几千年了,不说它的准确性,单就其心理咨询的功能,肯定是起了大作用了,要不然,这个职业早就不存在了。”
她忽然感了兴趣,问到:“你说说,按你的观察,他们安慰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我想了想,总结了几占:“一是根据综合判断,看来者最关心什么,就从什么话题说起,如果不能判断对方的关注点,就通过对话来发现。这是话题聚焦的第一步。比如看到中老年妇女,就从家庭、子女开始,比如青年男女来,就从爱情运势谈起,以此类推。二是谈话时描述对方现状总是兼有好坏之话,从对方反应时观察好坏倾向。当然,大多数来算命的,都是心有疑问或事有坎坷,所以,强调最近未来有坏的东西,以符合对方心理预期。三是在探明了对方坏的方面后,又表示有办法化解,或者是劝对方行善礼神之类,或者是算命都代为祷告或行法,总之完全有办法化解苦难,给对方以巨大的信心。总之,三步骤下来,心理问题就会消解大半,愉快掏钱。”
听到这里,她眼珠一转,说到:“那么巫师呢?这个职业传承历史更为久远,甚至早期都是巫医并称,据说古代皇宫太医院,还有一个专事符咒的祝由科,他们究竟是真有神秘的传承,还是只起一个通过迷信仪式开展心理安慰的?”
我摇摇头:“没接触过,我不知道。”
她突然头一歪,冒出一个问题:“不对,那个断手人不是巫师吗?你觉得他是什么人?”
她的问题触碰了我的神经,我陷入沉默,她也意识到自己问得唐突,也闭口不言了。
说,我们老家凡是兴房起屋,都要杀只公鸡,用血祭,这只是个风俗,不要太认真。班长说,别人的事我没反应,但我自己做事时遇到这样的,心理确实还是有些别扭。我告诉他,你别扭点不怕,万一工人们心理别扭了,那就保不齐。班长听到这里,吓了一跳,赶紧叫我不要说下去了。”
“哈哈,他也迷信了吧?”小池笑到:“其实,古代军队出征,也要杀个人来祭旗,这也算是一种文化吧。听说这不只是中国人,外国也有。我听说俄罗斯有大型飞机试飞前,要请东正教牧师洒圣水,美国有数据公司怕服务器掉线卡顿,也请牧师洒圣水念祷告文,香港台湾还有电脑公司给服务器上贴符咒的。你说,这些尖端科学从业人员,怎么也信这个,他们是真信吗?”
“也许是对未知世界的敬畏和对不确实因素的恐惧造成的,也许是对自己的工程或学术或设备不自信,算是个心理安慰吧,不一定真信。”我猜测到。
“还真不一定”她反驳到:“据有的文献记载,有做蛋白质结晶实验的人,喜欢用猫胡须作晶体生长的调控工具针,他们认为猫胡须比什么狗尾毛、细玻璃纤维、人的头发都好使,这怎么解释呢?这是不是属于玄学?”
“估计是人想多了吧?”我猜测。
“不仅是人,在动物界也有这个现象。心理学家纳金斯,曾经将8只经常吃不饱的鸽子放进一个特殊的箱子,后来人们把这种箱子命名为纳金斯箱,每过15秒自动释放少量食物,过几天,有些鸽子的行为变得很奇怪。有两只,在两次食物到来的间隙,不断地摇摆;有一只,不断逆时针旋转,有一只不断向下低头,有一只不断地抬头,更有一只搞笑的,它不断地将头往一个角落里面撞,这些行为直到下次食物到来为止。吃完一次食物后动作继续。这是为什么呢?”
“估计,这些鸽子认为,是它的这种特殊动作,才导致下次食物的到来,所以就不停地重复这些动作了?”我试着回答。
“对!为了证实这个结论,纳金斯把食物投放间隔增加到1分钟,结果,这些鸽子不仅没有停止自己的动作,反而将自己的独特动作摇摆得更厉害,仿佛只有更加努力摇摆,才能召唤食物的到来。这一步证实结果后,纳金斯后来干脆不给它们提供食物了,结果这些鸽子还是拼命摇摆,直到进行了一万多次,它们才明白,估计无论怎么摇摆,食物都不会来了,它们才停止了动作。这与人们的仪式迷信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她所说的,我闻所未闻。但听起来,十分相似。“这就是中国人常说的: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万一有呢?”我回答到。
“这不合逻辑,行为与结果虽然经过了数次比对,与预期相符,但如果它们之间没有必然联系,那么,这就属于迷信了。比如,有人相信红色是吉利色,又相信本命年人要过坎,于是本命年有了穿红裤头的习俗。但是这两者有联系吗?至少今天没找到它们的联系在哪里。你说不信吧,这么多人都用这个方法保了平安,数据在那里摆着的。你说信吧,给个道理看看?你不穿试试,万一出事了,谁敢于承担这个后果?”她哈哈一笑:“再过一年,我也要到本命年了,反正就是我不想穿,我妈也非要强迫我穿上的。”
我解释到:“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需要大量的实践证明,但有些纯属概率的问题,结果与行为并未有多大关联,但不好的结果一旦发生,是人们不能够承受的,在巨大的压力面前,人们选择做出这样的行为,也是属于另一种理性选择吧。”
“哪有那么多的证实?我们对世界所知还是太少,对未知的恐惧也好、敬畏也罢,有不能承受之重,所以,保险为妙,宁信其有。从逻辑上来说,事物未来发展的结果是发散性的,有N多种可能,而自然科学只研究固定属性一,只有一种路径,用有限的时间去追寻无限的知识?”
“殆矣!”我俩不约而同地说到这句经典台词。
“况且”她话锋一转:“逻辑只是我们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按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和数学的前沿来看,世界有可能是混沌的。比如在量子世界,也就是物质的微观世界,如果你要明确一个量子的速度就无法确定它的位置,反之亦然。这就是测不准原理。如果微观世界是不可知的,这个结论下得比较仓促,但可以肯定,微观世界是逻辑不可知的。那么,我们的行为就不能单纯依靠科学研究,还必须遵从心理法则:安心就好。”
我接着说到:“除了测不准原理,还有一个薛定谔的猫,如果人们要探寻它的真相,当你看到了,它就不是原来的真相了。这难道是哲学上的不可知论吗?”
“宇宙系统如此浩渺,我们人类不能自大,以我们的智慧,是永远无法空心宇宙的奥秘的。”
“也许吧”我谈起了我学周易的感受:“也许古人早已注意到这一点,从不把话说死。比如周易,它只是对宇宙运行的一种模拟,有失真的因素了,用文字数字来说明,又失真一些,再加上人的理解的差异,失真的成人就更多了。古人在策算时,以55为大衍之数,分策时,故意留出六根放于顶上,表示天机难断,这就从仪式上表达了周易的原则,否定100%的准确,象者,像也。”
“goodidea!”她飚出一句英语。然后说到:“如此说来,既然科学难以解决所有问题,这也给玄学留下了大量的空间,庄哥,你有饭吃了哟?”她朝我点点手指头,表情有点不怀好意。
“首先,我认为,周易之学并不是玄学”我正色到:“从我自己的实践统计,准确率远超随机统计的概率,这就说明它的价值。它是有用的,尽管你不称它为科学。当然,也有人称中医不是科学,但它是有用的,这不行吗?另外,即使从心理安慰层面讲,易经的安慰套路也远比玄学高明得多。”
“你刚才说什么?易经的心理安慰套路?你自己说的,怎么办?”她挑衅到。
“我来自圆其说。孔子对周易的解释,很多偏重于人事,关于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己的关系。你说,人与自己的关系是不是与心理有关?君子不畏不怖,因为通达命运的规律,这种心理状态不是人类所共同追求的吗?你说,这种安慰是不是更高明些?它要导致的目标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的和谐共处,这样的目标是不是远大些?”
“那是,道德啦,自省啦,自励啦,自强啦,这些虽然是鼓励的话,但作用对象是人的心理,所以,它的积极作用是肯定的。”
“就是街头算命算是迷信,你也不能否定它的价值。”我继续说到:“我最开始学习过街头算命,那还是流落武汉的时候,那老头表面上在告状给人解疑释惑,实际上给人心理安慰,有时候,他比心理咨询师还管用呢。中国人的街头算命流传几千年了,不说它的准确性,单就其心理咨询的功能,肯定是起了大作用了,要不然,这个职业早就不存在了。”
她忽然感了兴趣,问到:“你说说,按你的观察,他们安慰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我想了想,总结了几占:“一是根据综合判断,看来者最关心什么,就从什么话题说起,如果不能判断对方的关注点,就通过对话来发现。这是话题聚焦的第一步。比如看到中老年妇女,就从家庭、子女开始,比如青年男女来,就从爱情运势谈起,以此类推。二是谈话时描述对方现状总是兼有好坏之话,从对方反应时观察好坏倾向。当然,大多数来算命的,都是心有疑问或事有坎坷,所以,强调最近未来有坏的东西,以符合对方心理预期。三是在探明了对方坏的方面后,又表示有办法化解,或者是劝对方行善礼神之类,或者是算命都代为祷告或行法,总之完全有办法化解苦难,给对方以巨大的信心。总之,三步骤下来,心理问题就会消解大半,愉快掏钱。”
听到这里,她眼珠一转,说到:“那么巫师呢?这个职业传承历史更为久远,甚至早期都是巫医并称,据说古代皇宫太医院,还有一个专事符咒的祝由科,他们究竟是真有神秘的传承,还是只起一个通过迷信仪式开展心理安慰的?”
我摇摇头:“没接触过,我不知道。”
她突然头一歪,冒出一个问题:“不对,那个断手人不是巫师吗?你觉得他是什么人?”
她的问题触碰了我的神经,我陷入沉默,她也意识到自己问得唐突,也闭口不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