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文学网 www.52wx.net,三国全史:全两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官渡,从字面上看,是一个渡口。
这个地方确实是渡口,具体来说位于鸿沟之上。中国北方有两大水系,一个是黄河水系,一个是淮河水系,自古以来这两大水系便是人口的主要聚集区和主要经济区。为方便交通,自战国起人们就在两河之间挖了很多人工运河,最后形成以鸿沟、汴渠、狼荡渠等组成的运河体系,将南北水域联结在一起,成为沟通南北经济和人员往来的水路交通要道。袁绍的大本营是冀州刺史部魏郡的邺县,由此南下赴许县有一条陆路交通大通道,它与鸿沟的交汇处就是官渡,具体位置在今河南省中牟县境内。
献帝建安五年(200)初,曹操亲自率兵东征刘备,很快得手,之后曹操不敢怠慢,立即回师,以防备袁绍即将发起的进攻,而刘备被打败后无路可去,只得投奔了袁绍。
在曹操闪击徐州时,袁绍有一次绝佳的进攻机会,曹操嘴上说不怕袁绍趁机进攻,但心里还是发虚的,所以顾不上追击刘备赶紧回来了。袁绍手下自然也有人看出了其中的机会,谋士田丰就力劝袁绍立即出击许县,打曹操一个措手不及。
奇怪的是,袁绍对田丰的建议不说行,也没说不行,就是没行动。田丰多次催促,袁绍仍然不动,他还给出了一个奇怪的理由,说儿子有病,再等等看。袁绍有三个儿子,袁谭是长子,次子叫袁熙,三子叫袁尚。袁绍消灭公孙瓒后任命三个儿子以及外甥高幹各负责一个州,袁谭为青州刺史,袁熙为幽州刺史,袁尚为兖州刺史,高幹为并州刺史。
按照嫡长子继承制,袁谭应该是袁绍的接班人,但袁绍和他的妻子刘氏更喜欢最小的儿子袁尚,所以接班人问题一直没有明确下来。袁绍的说法是,给这几个孩子提供一个平等竞争的机会,看看他们的才能谁更强,对此大部分人表示反对。袁绍已经是一方诸侯,所以他的家事已不再是普通人的家事,而与这几个州的数百万人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所以沮授那么着急。可惜的是,袁绍看不到这一点,以为家事就是自己家里的事,与外人无关。
袁绍打破常规的举动果然在部下中造成了混乱,审配、逢纪等人看到袁绍偏爱袁尚,就开始聚拢到袁尚周围,而辛评、郭图支持袁谭,派系就此形成,并愈演愈烈。田丰建议袁绍抓住机会南下,虽然是一个高明的谋略,但没有得到其他人的支持,袁绍以儿子有病为借口把田丰的建议搁置了,田丰很生气,用手杖敲着地说:“这么好的机会,却因为小儿子生病而失去了,真可惜呀!”
其实袁绍并不愚蠢,否则他早就被公孙瓒消灭了。他之所以没有采纳田丰的建议,儿子生病恐怕并不是主要原因,有没有胜算才是关键。大概在袁绍看来,这一仗是实力的较量,作为明显占优势的一方,没有必要通过突袭这种冒险的方式打乱整个战役部署。
就在这时,刘备北上到了冀州,袁绍大喜,命令袁谭护送刘备速来与他会合。袁绍对刘备很重视,派人一路相迎。这时袁军终于完成了集结,已经开始向南进发。为了节约时间,也为了表示对刘备到来的隆重欢迎,袁绍让大军一边南下,自己则由邺县向东去迎刘备,一口气走出了200里。此前他们二人并不相识,但早已互闻大名,所以格外亲热,袁绍、袁谭对刘备也十分敬重。
之后,袁绍携刘备等一行由元城返回邺县,未作太多停留,立即南下。为做好此次南征,袁绍他还让大笔杆子陈琳撰写了一篇檄文,向天下发布。这篇檄文约1300字,陈琳下了很大功夫,痛揭曹操的黑史,从曹操的爷爷曹腾开始写起,罗列了曹操的数条罪状,大肆爆料,专抖曹操的黑史,包括曹操设盗墓机构、秘密联络公孙瓒谋反、杀名士边让、派700名精兵包围皇宫、拘禁皇上等,最有趣的是,袁绍悬赏求购曹操的人头,价码是5000万钱,相当于现在1亿多元人民币。
檄文中的那些或真或假的材料经过陈琳这个大笔杆子的加工,曹操的黑史立即传布四方,在当时就已造成了极为广泛的影响。曹操在后代常被人诟病,很多素材也出自这里。曹操当时正为眼前的战事伤神,偏头疼的毛病又犯了,看了老朋友陈琳写的痛骂自己的文章,脊背上开始冒冷汗,脑袋居然一下子不疼了。
袁绍不仅组成了南下兵团向黄河一带开进,还做了很多战争准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连续派出多路使者,拉拢同盟军,从而建立起一个统一战线,给曹操搞出一个包围圈。
袁绍拉拢的人主要是南阳郡的张绣、荆州的刘表和江东的孙策。派往南阳郡的使者最先到达,见到了张绣,陈述了袁绍的主张。袁绍深知贾诩在张绣面前的分量,所以专门给贾诩写了信,派使者暗中去做贾诩的工作。张绣看到袁曹大战一触即发的形势,在他看来,也许想都不用想应该站在袁绍这一边,不仅因为袁绍的势头更猛,而且因为他与曹操之间是敌人,曹操已视自己不共戴天。所以袁绍的使者说明来意,张绣当场就准备答应,但就在这时,贾诩说话了。
贾诩当着张绣的面对袁绍的使者说:“请回去转告袁本初,兄弟尚不能相容,又怎么能容天下人呢?”张绣闻言大吃一惊,不由得脱口而出:“这话怎么说的呀!”但张绣一向听贾诩的,知道凡是听了贾先生的话准没错,不听准吃亏,所以这一次仍然按贾诩的意见办了。
打发走袁绍的使者,张绣心中的疑问仍没有消失,问贾诩:“既然这样了,下一步该怎么办?”贾诩的回答让张绣十分吃惊:“投降曹操!”张绣以为是自己听错了,问贾诩:“袁绍强大曹操弱小,我们又与曹操互为敌人,怎么能归顺他呢?”
贾诩说出了其... -->>
官渡,从字面上看,是一个渡口。
这个地方确实是渡口,具体来说位于鸿沟之上。中国北方有两大水系,一个是黄河水系,一个是淮河水系,自古以来这两大水系便是人口的主要聚集区和主要经济区。为方便交通,自战国起人们就在两河之间挖了很多人工运河,最后形成以鸿沟、汴渠、狼荡渠等组成的运河体系,将南北水域联结在一起,成为沟通南北经济和人员往来的水路交通要道。袁绍的大本营是冀州刺史部魏郡的邺县,由此南下赴许县有一条陆路交通大通道,它与鸿沟的交汇处就是官渡,具体位置在今河南省中牟县境内。
献帝建安五年(200)初,曹操亲自率兵东征刘备,很快得手,之后曹操不敢怠慢,立即回师,以防备袁绍即将发起的进攻,而刘备被打败后无路可去,只得投奔了袁绍。
在曹操闪击徐州时,袁绍有一次绝佳的进攻机会,曹操嘴上说不怕袁绍趁机进攻,但心里还是发虚的,所以顾不上追击刘备赶紧回来了。袁绍手下自然也有人看出了其中的机会,谋士田丰就力劝袁绍立即出击许县,打曹操一个措手不及。
奇怪的是,袁绍对田丰的建议不说行,也没说不行,就是没行动。田丰多次催促,袁绍仍然不动,他还给出了一个奇怪的理由,说儿子有病,再等等看。袁绍有三个儿子,袁谭是长子,次子叫袁熙,三子叫袁尚。袁绍消灭公孙瓒后任命三个儿子以及外甥高幹各负责一个州,袁谭为青州刺史,袁熙为幽州刺史,袁尚为兖州刺史,高幹为并州刺史。
按照嫡长子继承制,袁谭应该是袁绍的接班人,但袁绍和他的妻子刘氏更喜欢最小的儿子袁尚,所以接班人问题一直没有明确下来。袁绍的说法是,给这几个孩子提供一个平等竞争的机会,看看他们的才能谁更强,对此大部分人表示反对。袁绍已经是一方诸侯,所以他的家事已不再是普通人的家事,而与这几个州的数百万人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所以沮授那么着急。可惜的是,袁绍看不到这一点,以为家事就是自己家里的事,与外人无关。
袁绍打破常规的举动果然在部下中造成了混乱,审配、逢纪等人看到袁绍偏爱袁尚,就开始聚拢到袁尚周围,而辛评、郭图支持袁谭,派系就此形成,并愈演愈烈。田丰建议袁绍抓住机会南下,虽然是一个高明的谋略,但没有得到其他人的支持,袁绍以儿子有病为借口把田丰的建议搁置了,田丰很生气,用手杖敲着地说:“这么好的机会,却因为小儿子生病而失去了,真可惜呀!”
其实袁绍并不愚蠢,否则他早就被公孙瓒消灭了。他之所以没有采纳田丰的建议,儿子生病恐怕并不是主要原因,有没有胜算才是关键。大概在袁绍看来,这一仗是实力的较量,作为明显占优势的一方,没有必要通过突袭这种冒险的方式打乱整个战役部署。
就在这时,刘备北上到了冀州,袁绍大喜,命令袁谭护送刘备速来与他会合。袁绍对刘备很重视,派人一路相迎。这时袁军终于完成了集结,已经开始向南进发。为了节约时间,也为了表示对刘备到来的隆重欢迎,袁绍让大军一边南下,自己则由邺县向东去迎刘备,一口气走出了200里。此前他们二人并不相识,但早已互闻大名,所以格外亲热,袁绍、袁谭对刘备也十分敬重。
之后,袁绍携刘备等一行由元城返回邺县,未作太多停留,立即南下。为做好此次南征,袁绍他还让大笔杆子陈琳撰写了一篇檄文,向天下发布。这篇檄文约1300字,陈琳下了很大功夫,痛揭曹操的黑史,从曹操的爷爷曹腾开始写起,罗列了曹操的数条罪状,大肆爆料,专抖曹操的黑史,包括曹操设盗墓机构、秘密联络公孙瓒谋反、杀名士边让、派700名精兵包围皇宫、拘禁皇上等,最有趣的是,袁绍悬赏求购曹操的人头,价码是5000万钱,相当于现在1亿多元人民币。
檄文中的那些或真或假的材料经过陈琳这个大笔杆子的加工,曹操的黑史立即传布四方,在当时就已造成了极为广泛的影响。曹操在后代常被人诟病,很多素材也出自这里。曹操当时正为眼前的战事伤神,偏头疼的毛病又犯了,看了老朋友陈琳写的痛骂自己的文章,脊背上开始冒冷汗,脑袋居然一下子不疼了。
袁绍不仅组成了南下兵团向黄河一带开进,还做了很多战争准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连续派出多路使者,拉拢同盟军,从而建立起一个统一战线,给曹操搞出一个包围圈。
袁绍拉拢的人主要是南阳郡的张绣、荆州的刘表和江东的孙策。派往南阳郡的使者最先到达,见到了张绣,陈述了袁绍的主张。袁绍深知贾诩在张绣面前的分量,所以专门给贾诩写了信,派使者暗中去做贾诩的工作。张绣看到袁曹大战一触即发的形势,在他看来,也许想都不用想应该站在袁绍这一边,不仅因为袁绍的势头更猛,而且因为他与曹操之间是敌人,曹操已视自己不共戴天。所以袁绍的使者说明来意,张绣当场就准备答应,但就在这时,贾诩说话了。
贾诩当着张绣的面对袁绍的使者说:“请回去转告袁本初,兄弟尚不能相容,又怎么能容天下人呢?”张绣闻言大吃一惊,不由得脱口而出:“这话怎么说的呀!”但张绣一向听贾诩的,知道凡是听了贾先生的话准没错,不听准吃亏,所以这一次仍然按贾诩的意见办了。
打发走袁绍的使者,张绣心中的疑问仍没有消失,问贾诩:“既然这样了,下一步该怎么办?”贾诩的回答让张绣十分吃惊:“投降曹操!”张绣以为是自己听错了,问贾诩:“袁绍强大曹操弱小,我们又与曹操互为敌人,怎么能归顺他呢?”
贾诩说出了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