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文学网 www.52wx.net,核武皇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bsp; 虽然帝国并没有急于修建从克孜勒到俄国阿巴坎的铁路,在这条120公里长的线路上。帝国铁道工程旅已经密集的勘探过无数次,只要战争开始,两个铁道工程旅在zhong yāng铁路总公司的配合下,大约只需要40天的时间就能紧急铺设一条临时铁路,而相关物资早已运抵当地,只等正式的开工。
加上在新西伯利亚和哈萨克本地征调物资。帝国肯定是消耗得起,在欧洲战争结束后,帝国远征军也不立刻撤离欧洲,而是尽可能的争取英法美等国的支持。利用协约国的协议从罗马尼亚北上进攻乌克兰,合理利用欧战各国的剩余物资,双线进逼俄国,逼迫苏俄最终做出重大让步。
如果算上帝国的欧洲远征军,宋彪预计使用超过350万陆军,联合大约一百万到两百万的白军,主力部队约在200万的规模,将帝国陆军现有的以及未来半年疯狂生产,和从美国购入的超过1。4万辆汽车,从国内和中亚等地征调三百万匹马。一鼓作气的打下去。
当然,他并没有彻底消灭苏俄的计划,那不利于他签订一个真正有益于帝国的停战条约,而且在国际的大环境上也不利于帝国。
还是要保留苏俄,用苏俄的威胁去减缓英美对于中华帝国扩张的压制措施,同时要在经济上狠狠的盘剥苏俄,减低苏俄的发展速度,逼迫苏俄长期进贡石油给帝国,维持帝国的发展。直到帝国建立起庞大的海军,足以保障在中东地区的巨大利益。
过早在中东大规模开采石油是自杀行为,即便现在,英美等国实际上都已经意识到中东地区可能蕴藏较为丰富的石油,只是对具体的储量缺乏一个明确的估测,当然也确实都没有预料到会是那么疯狂的数额,否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中心就不会是仅仅在欧洲,而是连带着中东战线一起疯狂。
宋彪心里也明白,打完中苏战争之后,中国在一战中汲取到的各种好处基本得吐出去一半,帝国储备的黄金或许不会有较大的变化,可英法等国对帝国的债务也得大幅减少很多。
如果苏俄较早的接受停战条约,情况还会好一些,假如苏俄一直跟着他苦撑下去,他这一战至少要花费十亿英镑的军费,哪怕最终都能让苏俄承担军费赔偿,帝国的损耗还是很惊人的。
没有办法,距离太远了,一枚子弹运到莫斯科的成本都远高于生产价位。
唯一的好处是在战后的一两年中继续扶持国内军工业发展一段时间,有一个较好的缓冲期,可以让国内军工业继续积攒实力转型。
当然,这一仗是绝对不能失败的,一旦失败,帝国就真的危险了,此前所有的努力都会付之东流。
将秘书局准备的资料翻阅一遍后,宋彪就让陈其美去将蒋方震和北方参谋局的参谋长蔡锷喊过来,等了片刻,两人就匆匆的快步进入御书房,上前行礼。
宋彪从抽屉里取出一盒铁听的盛京烟,正准备和蒋方震一起抽一根,看了蔡锷一眼,考虑蔡锷得过肺病,早期在东北军时期还一直有所反复,这就将烟收起来,让他们先坐下来再说。
蔡锷倒是主动说道:“皇上,您还是抽吧,从德国回来之后,我的身体一直都没有问题,现在也坚持吃同仁堂的枇杷润肺丸。”
宋彪摆了摆手,道:“对身体不好,不抽也罢。”
他让侍卫给他重新换了杯茶,端了一盘炒花生,自己先剥开几粒咀嚼,他吃的花生一直都是从红土崖那边买的,那边的地适合种花生,日照时间比山东长多了,花生种出来的特别大,汁水足,很甜,炒出来更香。
嚼着这些花生,他就想到了红土崖,想到了牛家堡,想到了二狼洞。
二狼洞那边一直都有保密局专门负责,但还没有组织专家进行研究工作。这个事情,宋彪自己也是有些犹豫的。但是等到一定时候和阶段,他还是打算将那些设备转移出来。运送到西北秘密建立一个长期的研究基地。
稍加琢磨,宋彪将思路重新转回到北方参谋局这边,和蔡锷问道:“克孜勒那边的事情准备的差不多了吧?”
蔡锷答道:“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当,完全是按照皇上的吩咐。”
宋彪续问道:“骑兵部队这边呢?”
蔡锷道:“也都组建的差不多了,现在就是从团一级向旅一级进一步的增编。”
宋彪这才微微点头,道:“那就好。俄国十月革命以来,帝国可以说是迎来了一个非常好的历史机遇,过去咱们和沙皇俄国的关系好,有些事情不方便提起来。现在不同了,苏维埃俄国那帮人连沙皇一家都杀光了,既然有所的老关系都没有了,那咱们就要和苏俄好好谈一谈俄国从清朝分割走的所有领土,俄国拖欠咱们的债务很多,这些年,俄国三分之一的军火是咱们出售的,都是卢布债务,现在换了一个苏俄zhèng fu,他们还认不认账也是个问题。当然。不管认不认,这一仗肯定要打,而且要打的非常漂亮。说句难听话,这也是天助我们,咱们原先的计划是直接打沙俄,就是有点抹不开面子,最好用军事部署逼迫沙俄和我们谈判,通过政治谈判将霸占我们的领土归还。现在好啊,直接打一个没亲没故的新俄国。那咱们还谈什么,直接一路打过去,不仅要夺回领土,还要尽可能的瓜分和分裂俄国,比如说俄国的突厥斯坦,咱们就要从俄国之中分裂出来,控制在我们手中,从这里修建铁路到中东,加强我们在中东的控制力量。”
等宋彪说完,蔡锷是不说话的,虽然心里总觉得这一战打的会很苦,甚至有可能战败,却不知道该如何说起。
蒋方震则道:“皇上,虽说话是如此,只是帝国连续开战,欧洲战争还未结束,现在就要继续打苏俄,军费开支实在是太大,恐怕帝国财政难以支持。”
宋彪道:“这一点不用担心,我已经让人安排了,直接由zhong yāng内阁zhèng fu发行新的国债,远东银行、上海银行和南洋银行会直接认购大部分,美国银行也会认购一部分,我目前估算是先直接发行二十亿中圆左右的国债用于战争,后面如果不够用,那就再想办法。坚决要打赢,打赢之后就让苏俄赔偿这笔军费开支。”
蒋方震想了想,在心里估算一番之后才道:“二十亿基本是够用了,就是未必够我们一直打到底,从目前的情报来看,苏俄的作战实力相比沙俄时期并没有明显的下滑,何况我们届时是侵略国,很容易激发俄国的反抗意志。”
宋彪微微点头,道:“我知道,肯定会是一场很难打的恶战,所以要尽可能的多加准备,等欧战结束之后再突然发难,要打一场快速的歼灭战,争取找到敌军主力之后,在一个月内歼灭主力,不要拖延到消耗战中,但也要做好长期消耗战的准备。帝国方面要在坦克领域尽快增加投资,可以从英国引入技术,或者是买几辆进行仿制。现在看来,这种新型的武器很有发展前景,从战术上对现代战争的改变会是非常惊人的。”
蒋方震道:“坦克这边的工作正如皇上的吩咐,陆军部已经专门组织了一个装甲车辆研究局,从战术和技术上进行讨论摸索,远东武器总公司和汽车公司合作搞了几个车型,我们大致看过,应该说还是可行的。我的个人感觉是这个武器要么不用,要用就得靠规模取胜,少量的坦克意义并不大,很容易被步兵炮击穿。”
宋彪还是点头,帝国远征军在欧洲一直是使用英法制造的惠比特a型坦克和雷诺ft-17坦克,为法国制造坦克的雷诺公司的主要控股方正是远东财团,雷诺ft-17型号的坦克目前在远东汽车公司也能生产,技术条件都差不多,因为远东汽车公司一直是走军工业路线,生产的汽油机相对更粗笨耐用一些,马力也强一点。
宋彪此时还没有看过远东汽车公司那边提供的资料。暂时不想做定论。
稍作思量,他就和蒋方震吩咐道:“这样。你让人主要的负责人带着资料和图纸下午就来见我,其他的问题呢。咱们过几天开一个会议集中讨论一下,内部思想要统一,此仗非打不可,不打苏俄,我们拿不回海参崴,拿不回海兰泡。不要以为这些都不是帝国的领土,这些就是帝国的领土,都是俄国从中华民族手中抢夺的宝贵财产,领土啊。一寸都不能丢,否则,咱们这一代人就是历史的罪人。”
蒋方震和蔡锷此时都已经明白皇帝意志坚定,根本不留任何余地,而这一战也确实是无可避免了,好在皇帝解决了此前大家最为头疼的军费问题。
陆军部目前按排新晋升一等参谋官的蒋廷梓担任装甲车辆研究局的局长,总工是汽车总公司的一名叫王瑜葆的工程师,前者是徐州人,日本陆士三期毕业生,炮科出身。东北军时期就曾在军需处和远东兵工厂任职,此后曾安排到东北大学机械系短暂进修一年,后者是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的理科生,东北新政时期曾到美国哥伦比亚矿工学院进修,毕业在通用汽车公司担任技师三年,两年前才回国在远东汽车公司工作。
蒋方震和蔡锷离开之后没多久,蒋廷梓就匆匆的带着一叠资料前来和宋彪汇报。
此前虽然见过蒋廷梓几次,但宋彪对他一直印象不深,只是听说他在机械和化工方面学的很不错。一直都在远东兵工厂担任军方代表。
宋彪并不是很重视坦克技术,因为东北军和zhong yāng陆军的特点都是快而机动,优势就在于速度,而一战前后的坦克的速度简直像是龟爬,即便是雷诺ft-17这种轻型坦克的速度也不符合zhong yāng陆军的基本要求。
蒋廷梓将装甲车辆研究局近期设计的几种型号坦克的数据资料都带了过来,一起呈交给宋彪审阅,满心期待自己的工作能够得到皇帝的认可。
从一战开始,坦克就被确定为重型、中型、轻型三种,其代表分别是英国的mk。4坦克、惠比特a型坦克、雷诺ft-17坦克,帝国在一战期间也以雷诺公司的名义生产了四百多辆雷诺ft-17坦克,装备了一门37mm步兵炮和一挺勃朗宁12。7mm口径的重机枪,一部分也供应给新参战的美国。
从英国进口一部分惠比特a型坦克后,装甲车辆研究局开始研制中型坦克,设计编号为tank。sy4,结合惠比特a型坦克和ft-17坦克的优点进行仿制,在结构上吸取了后者,吨位和数据上则贴近前者,时速在14公里左右。
除了sy5之外,局里同时也在进行重型坦克sy2和轻型坦克sy5,试验项目sy3原先定型为中型坦克,在引入惠比特坦克后,这一项目被临时取缔。
宋彪大致将三种型号的新坦克都看了一遍,技术数据上相对英法坦克根本没有任何突破,抄袭性质也非常明显。
看完资料,宋彪点上烟思索片刻,随即才拿起一支铅笔在设计图上做了一些简单的调整,和蒋廷梓吩咐道:“2型坦克的计划暂时可以放缓,将中型坦克和轻型坦克先发展起来,我的意思是雷诺坦克这种基础设计方式还是可行的,中型坦克尽可能考虑47mm的步兵炮,倍径可以适当加长,速度慢一点没有关系,反正本身就够慢的,注重安全性能和可靠性,汽油箱放在车体的后面,不要放在前面,前面和两侧的装甲可以适当加强,炮塔要能转动,不需要那么多机枪,四挺机枪太多,我们在战争中的经验是机枪要么不架在坦克,要架就要口径大一点。两挺机枪即可,两挺勃朗宁重机枪,口径分别是7。62和12。7,火炮争取向55mm发展,47mm都嫌小了。轻型坦克做为辅助坦克,一车两型,和雷诺的ft-17一样,一种装备37mm火炮和两挺勃朗宁7。62mm重机枪,一种装备两挺勃朗宁12。7mm和一挺7。62mm重机枪。另外,尽量选择气冷机枪,散热管和机枪管适当可以增加。”
蒋廷梓连声称是,急不可待的在记事簿上不停记录着。
宋彪索性就将自己的意见直接写下来,然后将这些设计资料都交给蒋廷梓,道:“另外还有一个事情,5号坦克在雷诺ft-17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速度,达到和4号坦克协同作战的要求,并可考虑单独作为一种机动能力较强的履带式越野装甲车发展,不用炮塔的话则用于运输物资,等于是一车三型。”
蒋廷梓继续连连称是的答应下来。
宋彪没有别的可吩咐的,现在确实还不是坦克的时代,关键问题就在于发动机的马力太小,速度、防御和火力不能兼顾。
以雷诺ft-17每小时7公里的速度而言,这个速度真是跟不上zhong yāng陆军的要求,而且越野能力有限,经常在战场上落在后面。
雷诺和惠比特的速度差别在于前者只用了一台发动机,后者用了两台。
就现阶段来看,还是得要两台发动机才能保持坦克的速度、防御和火力的平衡,但是惠比特的设计有很多问题和隐患,宋彪现在更需要的是一款雷诺式的中型坦克,12公里以上的时速,专门用两辆卡车去保障一台中型坦克的补给,在最短的时间里扩大出数量优势,至少装备一个中型坦克旅作为主力。
在蒋廷梓离开后,宋彪在御书房里继续翻看一些和坦克研究有关的资料和报告,心里忽然有些感慨,自他此番回国以来,帝国不是造战列舰,就是造坦克,这样的事情搁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当初海军部报出计划要造震旦号战列舰的时候,别说外国人和国内的人都怀疑中国造不了,其实连最终批准这一计划的宋彪都觉得可能性很低,估计是要半途夭折,他甚至已经想好补救方案是造不出来的时候雇佣美国公司继续完成,以免这么多的经费都砸了水漂。
结果居然造了出来,虽然中间花了将近两年的时间,折磨出很多事故,一点都谈不上顺利,可好歹是造了出来。
此刻的宋彪仔细想想,觉得自己确实是要换一个眼光来看待这个时期的中国,时代已经变了,他变了,帝国也变了,不管怎么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工业发展的推动力确实是非常的惊人。
战争之中,人们仿佛能够焕发一切潜能,干成一切事情。
bsp; 虽然帝国并没有急于修建从克孜勒到俄国阿巴坎的铁路,在这条120公里长的线路上。帝国铁道工程旅已经密集的勘探过无数次,只要战争开始,两个铁道工程旅在zhong yāng铁路总公司的配合下,大约只需要40天的时间就能紧急铺设一条临时铁路,而相关物资早已运抵当地,只等正式的开工。
加上在新西伯利亚和哈萨克本地征调物资。帝国肯定是消耗得起,在欧洲战争结束后,帝国远征军也不立刻撤离欧洲,而是尽可能的争取英法美等国的支持。利用协约国的协议从罗马尼亚北上进攻乌克兰,合理利用欧战各国的剩余物资,双线进逼俄国,逼迫苏俄最终做出重大让步。
如果算上帝国的欧洲远征军,宋彪预计使用超过350万陆军,联合大约一百万到两百万的白军,主力部队约在200万的规模,将帝国陆军现有的以及未来半年疯狂生产,和从美国购入的超过1。4万辆汽车,从国内和中亚等地征调三百万匹马。一鼓作气的打下去。
当然,他并没有彻底消灭苏俄的计划,那不利于他签订一个真正有益于帝国的停战条约,而且在国际的大环境上也不利于帝国。
还是要保留苏俄,用苏俄的威胁去减缓英美对于中华帝国扩张的压制措施,同时要在经济上狠狠的盘剥苏俄,减低苏俄的发展速度,逼迫苏俄长期进贡石油给帝国,维持帝国的发展。直到帝国建立起庞大的海军,足以保障在中东地区的巨大利益。
过早在中东大规模开采石油是自杀行为,即便现在,英美等国实际上都已经意识到中东地区可能蕴藏较为丰富的石油,只是对具体的储量缺乏一个明确的估测,当然也确实都没有预料到会是那么疯狂的数额,否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中心就不会是仅仅在欧洲,而是连带着中东战线一起疯狂。
宋彪心里也明白,打完中苏战争之后,中国在一战中汲取到的各种好处基本得吐出去一半,帝国储备的黄金或许不会有较大的变化,可英法等国对帝国的债务也得大幅减少很多。
如果苏俄较早的接受停战条约,情况还会好一些,假如苏俄一直跟着他苦撑下去,他这一战至少要花费十亿英镑的军费,哪怕最终都能让苏俄承担军费赔偿,帝国的损耗还是很惊人的。
没有办法,距离太远了,一枚子弹运到莫斯科的成本都远高于生产价位。
唯一的好处是在战后的一两年中继续扶持国内军工业发展一段时间,有一个较好的缓冲期,可以让国内军工业继续积攒实力转型。
当然,这一仗是绝对不能失败的,一旦失败,帝国就真的危险了,此前所有的努力都会付之东流。
将秘书局准备的资料翻阅一遍后,宋彪就让陈其美去将蒋方震和北方参谋局的参谋长蔡锷喊过来,等了片刻,两人就匆匆的快步进入御书房,上前行礼。
宋彪从抽屉里取出一盒铁听的盛京烟,正准备和蒋方震一起抽一根,看了蔡锷一眼,考虑蔡锷得过肺病,早期在东北军时期还一直有所反复,这就将烟收起来,让他们先坐下来再说。
蔡锷倒是主动说道:“皇上,您还是抽吧,从德国回来之后,我的身体一直都没有问题,现在也坚持吃同仁堂的枇杷润肺丸。”
宋彪摆了摆手,道:“对身体不好,不抽也罢。”
他让侍卫给他重新换了杯茶,端了一盘炒花生,自己先剥开几粒咀嚼,他吃的花生一直都是从红土崖那边买的,那边的地适合种花生,日照时间比山东长多了,花生种出来的特别大,汁水足,很甜,炒出来更香。
嚼着这些花生,他就想到了红土崖,想到了牛家堡,想到了二狼洞。
二狼洞那边一直都有保密局专门负责,但还没有组织专家进行研究工作。这个事情,宋彪自己也是有些犹豫的。但是等到一定时候和阶段,他还是打算将那些设备转移出来。运送到西北秘密建立一个长期的研究基地。
稍加琢磨,宋彪将思路重新转回到北方参谋局这边,和蔡锷问道:“克孜勒那边的事情准备的差不多了吧?”
蔡锷答道:“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当,完全是按照皇上的吩咐。”
宋彪续问道:“骑兵部队这边呢?”
蔡锷道:“也都组建的差不多了,现在就是从团一级向旅一级进一步的增编。”
宋彪这才微微点头,道:“那就好。俄国十月革命以来,帝国可以说是迎来了一个非常好的历史机遇,过去咱们和沙皇俄国的关系好,有些事情不方便提起来。现在不同了,苏维埃俄国那帮人连沙皇一家都杀光了,既然有所的老关系都没有了,那咱们就要和苏俄好好谈一谈俄国从清朝分割走的所有领土,俄国拖欠咱们的债务很多,这些年,俄国三分之一的军火是咱们出售的,都是卢布债务,现在换了一个苏俄zhèng fu,他们还认不认账也是个问题。当然。不管认不认,这一仗肯定要打,而且要打的非常漂亮。说句难听话,这也是天助我们,咱们原先的计划是直接打沙俄,就是有点抹不开面子,最好用军事部署逼迫沙俄和我们谈判,通过政治谈判将霸占我们的领土归还。现在好啊,直接打一个没亲没故的新俄国。那咱们还谈什么,直接一路打过去,不仅要夺回领土,还要尽可能的瓜分和分裂俄国,比如说俄国的突厥斯坦,咱们就要从俄国之中分裂出来,控制在我们手中,从这里修建铁路到中东,加强我们在中东的控制力量。”
等宋彪说完,蔡锷是不说话的,虽然心里总觉得这一战打的会很苦,甚至有可能战败,却不知道该如何说起。
蒋方震则道:“皇上,虽说话是如此,只是帝国连续开战,欧洲战争还未结束,现在就要继续打苏俄,军费开支实在是太大,恐怕帝国财政难以支持。”
宋彪道:“这一点不用担心,我已经让人安排了,直接由zhong yāng内阁zhèng fu发行新的国债,远东银行、上海银行和南洋银行会直接认购大部分,美国银行也会认购一部分,我目前估算是先直接发行二十亿中圆左右的国债用于战争,后面如果不够用,那就再想办法。坚决要打赢,打赢之后就让苏俄赔偿这笔军费开支。”
蒋方震想了想,在心里估算一番之后才道:“二十亿基本是够用了,就是未必够我们一直打到底,从目前的情报来看,苏俄的作战实力相比沙俄时期并没有明显的下滑,何况我们届时是侵略国,很容易激发俄国的反抗意志。”
宋彪微微点头,道:“我知道,肯定会是一场很难打的恶战,所以要尽可能的多加准备,等欧战结束之后再突然发难,要打一场快速的歼灭战,争取找到敌军主力之后,在一个月内歼灭主力,不要拖延到消耗战中,但也要做好长期消耗战的准备。帝国方面要在坦克领域尽快增加投资,可以从英国引入技术,或者是买几辆进行仿制。现在看来,这种新型的武器很有发展前景,从战术上对现代战争的改变会是非常惊人的。”
蒋方震道:“坦克这边的工作正如皇上的吩咐,陆军部已经专门组织了一个装甲车辆研究局,从战术和技术上进行讨论摸索,远东武器总公司和汽车公司合作搞了几个车型,我们大致看过,应该说还是可行的。我的个人感觉是这个武器要么不用,要用就得靠规模取胜,少量的坦克意义并不大,很容易被步兵炮击穿。”
宋彪还是点头,帝国远征军在欧洲一直是使用英法制造的惠比特a型坦克和雷诺ft-17坦克,为法国制造坦克的雷诺公司的主要控股方正是远东财团,雷诺ft-17型号的坦克目前在远东汽车公司也能生产,技术条件都差不多,因为远东汽车公司一直是走军工业路线,生产的汽油机相对更粗笨耐用一些,马力也强一点。
宋彪此时还没有看过远东汽车公司那边提供的资料。暂时不想做定论。
稍作思量,他就和蒋方震吩咐道:“这样。你让人主要的负责人带着资料和图纸下午就来见我,其他的问题呢。咱们过几天开一个会议集中讨论一下,内部思想要统一,此仗非打不可,不打苏俄,我们拿不回海参崴,拿不回海兰泡。不要以为这些都不是帝国的领土,这些就是帝国的领土,都是俄国从中华民族手中抢夺的宝贵财产,领土啊。一寸都不能丢,否则,咱们这一代人就是历史的罪人。”
蒋方震和蔡锷此时都已经明白皇帝意志坚定,根本不留任何余地,而这一战也确实是无可避免了,好在皇帝解决了此前大家最为头疼的军费问题。
陆军部目前按排新晋升一等参谋官的蒋廷梓担任装甲车辆研究局的局长,总工是汽车总公司的一名叫王瑜葆的工程师,前者是徐州人,日本陆士三期毕业生,炮科出身。东北军时期就曾在军需处和远东兵工厂任职,此后曾安排到东北大学机械系短暂进修一年,后者是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的理科生,东北新政时期曾到美国哥伦比亚矿工学院进修,毕业在通用汽车公司担任技师三年,两年前才回国在远东汽车公司工作。
蒋方震和蔡锷离开之后没多久,蒋廷梓就匆匆的带着一叠资料前来和宋彪汇报。
此前虽然见过蒋廷梓几次,但宋彪对他一直印象不深,只是听说他在机械和化工方面学的很不错。一直都在远东兵工厂担任军方代表。
宋彪并不是很重视坦克技术,因为东北军和zhong yāng陆军的特点都是快而机动,优势就在于速度,而一战前后的坦克的速度简直像是龟爬,即便是雷诺ft-17这种轻型坦克的速度也不符合zhong yāng陆军的基本要求。
蒋廷梓将装甲车辆研究局近期设计的几种型号坦克的数据资料都带了过来,一起呈交给宋彪审阅,满心期待自己的工作能够得到皇帝的认可。
从一战开始,坦克就被确定为重型、中型、轻型三种,其代表分别是英国的mk。4坦克、惠比特a型坦克、雷诺ft-17坦克,帝国在一战期间也以雷诺公司的名义生产了四百多辆雷诺ft-17坦克,装备了一门37mm步兵炮和一挺勃朗宁12。7mm口径的重机枪,一部分也供应给新参战的美国。
从英国进口一部分惠比特a型坦克后,装甲车辆研究局开始研制中型坦克,设计编号为tank。sy4,结合惠比特a型坦克和ft-17坦克的优点进行仿制,在结构上吸取了后者,吨位和数据上则贴近前者,时速在14公里左右。
除了sy5之外,局里同时也在进行重型坦克sy2和轻型坦克sy5,试验项目sy3原先定型为中型坦克,在引入惠比特坦克后,这一项目被临时取缔。
宋彪大致将三种型号的新坦克都看了一遍,技术数据上相对英法坦克根本没有任何突破,抄袭性质也非常明显。
看完资料,宋彪点上烟思索片刻,随即才拿起一支铅笔在设计图上做了一些简单的调整,和蒋廷梓吩咐道:“2型坦克的计划暂时可以放缓,将中型坦克和轻型坦克先发展起来,我的意思是雷诺坦克这种基础设计方式还是可行的,中型坦克尽可能考虑47mm的步兵炮,倍径可以适当加长,速度慢一点没有关系,反正本身就够慢的,注重安全性能和可靠性,汽油箱放在车体的后面,不要放在前面,前面和两侧的装甲可以适当加强,炮塔要能转动,不需要那么多机枪,四挺机枪太多,我们在战争中的经验是机枪要么不架在坦克,要架就要口径大一点。两挺机枪即可,两挺勃朗宁重机枪,口径分别是7。62和12。7,火炮争取向55mm发展,47mm都嫌小了。轻型坦克做为辅助坦克,一车两型,和雷诺的ft-17一样,一种装备37mm火炮和两挺勃朗宁7。62mm重机枪,一种装备两挺勃朗宁12。7mm和一挺7。62mm重机枪。另外,尽量选择气冷机枪,散热管和机枪管适当可以增加。”
蒋廷梓连声称是,急不可待的在记事簿上不停记录着。
宋彪索性就将自己的意见直接写下来,然后将这些设计资料都交给蒋廷梓,道:“另外还有一个事情,5号坦克在雷诺ft-17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速度,达到和4号坦克协同作战的要求,并可考虑单独作为一种机动能力较强的履带式越野装甲车发展,不用炮塔的话则用于运输物资,等于是一车三型。”
蒋廷梓继续连连称是的答应下来。
宋彪没有别的可吩咐的,现在确实还不是坦克的时代,关键问题就在于发动机的马力太小,速度、防御和火力不能兼顾。
以雷诺ft-17每小时7公里的速度而言,这个速度真是跟不上zhong yāng陆军的要求,而且越野能力有限,经常在战场上落在后面。
雷诺和惠比特的速度差别在于前者只用了一台发动机,后者用了两台。
就现阶段来看,还是得要两台发动机才能保持坦克的速度、防御和火力的平衡,但是惠比特的设计有很多问题和隐患,宋彪现在更需要的是一款雷诺式的中型坦克,12公里以上的时速,专门用两辆卡车去保障一台中型坦克的补给,在最短的时间里扩大出数量优势,至少装备一个中型坦克旅作为主力。
在蒋廷梓离开后,宋彪在御书房里继续翻看一些和坦克研究有关的资料和报告,心里忽然有些感慨,自他此番回国以来,帝国不是造战列舰,就是造坦克,这样的事情搁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当初海军部报出计划要造震旦号战列舰的时候,别说外国人和国内的人都怀疑中国造不了,其实连最终批准这一计划的宋彪都觉得可能性很低,估计是要半途夭折,他甚至已经想好补救方案是造不出来的时候雇佣美国公司继续完成,以免这么多的经费都砸了水漂。
结果居然造了出来,虽然中间花了将近两年的时间,折磨出很多事故,一点都谈不上顺利,可好歹是造了出来。
此刻的宋彪仔细想想,觉得自己确实是要换一个眼光来看待这个时期的中国,时代已经变了,他变了,帝国也变了,不管怎么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工业发展的推动力确实是非常的惊人。
战争之中,人们仿佛能够焕发一切潜能,干成一切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