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文学网 www.52wx.net,核武皇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汪兆铭这位秘书局的新秘书长离开后,宋彪将顾问局科工委的常务理事梅贻琦招到办公室,让梅贻琦拟定一份关于帝国201工程的详细报告。
传说中的这位永远的清华校长在zhong yāng帝国大学的公款留学计划中,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完成了工业物理学的博士学位,在内廷顾问局科工委担任常务理事,负责跟进内阁的201国家科学技术研究工程。
此时的梅贻琦还很年轻,刚过而立之年,高而清瘦,带着眼镜,真是一个典型的书生,在全国上下都无比的近乎盲目的崇拜皇帝的热潮中,当前任zhong yāng帝大的校长黄仲良推荐他出任内廷顾问局科工委的常务理事时,梅贻琦自然是异常的激动,但在201工程正式启动的过去半年时间里,他还一直没有机会见到皇帝。
突然在办公室里直接接到皇帝的电话,而且是点名让他过去汇报工作,梅贻琦激动难耐之余又是手忙脚乱,心里不知道有多紧张。
等在内侍官的陪同之下进了办公厅,梅贻琦才发现皇帝正在阳台外的窗户前喝茶,诺大的办公厅是何等的金碧辉煌,却又是如此空寂,地面的大理石平滑如镜,几乎可以照出梅贻琦的人影。
他走近一些,手足无措的不知道是必须在大厅zhong yāng敬礼,还是走上前敬礼,好在内侍官们经验丰富,提前给他示意了手势,领着他走到皇帝的面前躬身行礼。
听说眼前这个高瘦的中青年就是梅贻琦。宋彪显露出一些兴趣,让梅贻琦陪着自己一起就在阳台前坐下来,并且让人给梅贻琦也准备一份茶杯。
等新泡好的乌龙茶送上来,宋彪亲自为梅贻琦斟茶,道:“往常第一次接待新人都还有茶点,可惜几乎没有人愿意在这里吃半块的宫廷点心,总是浪费了。所以就取消咯。现在的规矩改了,等你出去的时候,内侍们会给你准备一盒宫廷点心。”
梅贻琦匆忙谢道:“皇上太客气!”
他说了一半就觉得这话太愚蠢了。匆忙又改口道:“谢皇上隆恩。”
说着这番话,他窘迫的就要站起来,愈发觉得自己太没有规矩。怎么能和皇帝一起平起平坐?
宋彪却示意他坐下来,道:“你运气好嘛,正好是朕休息的时间,这个时候进来汇报工作就可以随意一点,你又不是负责军政事务工作,就更不用这么拘泥了。坐吧,和朕说说201的事情。”
梅贻琦这才松了口气,道:“回禀皇上,自从内阁确定了这一计划后,从去年5月至昨日总计制定127个项目。涉及电力、铁路、船舶、化工、农药、机械、无线电、药物等31个大项,涵盖面很广,包括皇上所提议的杂交水稻等35个项目,目前都已经正式立项,部分项目进展顺利。研究人员不足的情况下,我们也从国外招聘外国专家和顾问协助解决,目前总计有11348名国内科技工作者和7493名外国专家协助工作,一部分技术如轧压均质船用钢板的研究工作因为进行的早,现阶段已经基本有了第一期的成果。大功率汽轮发电机组和高压变压器之类的项目因为有德国的技术,以及本身在东北电力工业研究院的基础工作。现阶段的进展也都很顺利。”
宋彪挺满意的微微点头,随即问道:“核物理领域呢?”
梅贻琦想了想,答道:“皇上,前面这些都是工业运用研究,只要思路正确,进展通常都会比较快,但一些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有可能是十几年也没有真正的成果,这也是科学研究中很正常的事实,所以我们还是需要天才,一个天才往往能抵得上几千个平庸的研究者。”
宋彪赞同道:“对啊,你说的非常正确,朕也是这么想的呢,所以说,帝国要将教育放在第一位。帝国人口众多,绝对不缺乏具有天才潜力的孩子,就是缺乏真正合适的教育帮助他们成为帝国栋梁而已。”
梅贻琦则道:“臣下倒以为帝国目前在大学教育上已经逐步有了比较好的根基,不管是震旦大学,还是zhong yāng帝大、帝国科技大学,或者各省的省立大学,水平都还是逐步在向上提升,只是基础教育还有待加强。基础教育好才能有更多的可造之才,大学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学术精英。”
宋彪还是很赞同的点头,道:“你说的对,只是帝国的国情在此,虽然我们今年的教育开支总算是和美国差不多了,可要比之美国,还是有较大的差距,关键在于我国人口众多,基础义务教育的压力重,只能是经济条件好的省提供正规的小学和初中教育,较差的省则主要保障最基础的识字教育和扫文盲工作。这还是需要一步步的来,没有道理说能用几年的路走完别人一百年的路。”
梅贻琦答道:“皇上圣明。”
宋彪找梅贻琦过来,并不是要和他谈教育的问题,转而就问道:“201项目在经费上有没有比较困难的情况?”
梅贻琦道:“总理对201工程很是重视,目前主要采取三种办法,一种是基础科学研究部分主要是通过和大学的联合,二是工业科技采取对工厂补贴和扶持的方式支持企业进行相关工作;三是军事领域和特殊领域则以zhèng fu投资为主。从目前来看,总的费用还是较为充裕的,主要是我们现阶段也要量力而行,开拓性的东西少,追赶性的东西多。特别是大量的直接从国外聘请专家的方式,让我们在追赶技术的步伐上明显加快,效率也高,有一些外国专家本身在国内就已经大量从事过相关研究。很容易就能出成绩,经费开支相对也就低一些。总体来说,很多实业家对此的投入也是非常积极和热烈的,只要是帝国zhèng fu的号召,不管是提高工艺,还是提高技术,不管是要求培养更多的科研人员。还是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工,实业家们都是积极响应,我这半年间也和很多实业家打过交道。挺感动的,所以,我也相信帝国201工程的经费不是问题。何况帝国投入规模之大,本身就不是问题,信心和热忱才是关键,国民有这样的信心和热忱,爱国忠君高于一切,此才是帝国201工程必将成功之根本!”
听完这番话,宋彪沉默了一段时间。
过了一会儿,他才和梅贻琦叮嘱道:“让大家要理智,追赶列强和民族光复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最重要的还是和内阁方面有所交代。要内阁针对201项目做一些基础的应急预案,对于一些企业可以提供临时的应急贷款。其次,要扶持新技术人员主动参与创业,要鼓励资本充足的银行参与投资新技术,可以成立专业的投资银行。zhèng fu可以出资一部分,也可以独自成立一家中国投资银行,专门负责和201工程紧密配合。”
梅贻琦应承一声。
虽然他并不是内阁官员,行政级别也很低,但在他的这个位置上,他的责任就是负责皇帝和内阁zhèng fu之间针对201项目的专项交流通道。
宋彪对于201工程的兴趣是很浓厚的。不是梅贻琦简单汇报一番就能满足的,他也亲自将梅贻琦整理的资料和报告都仔细浏览一番,在咨询了梅贻琦的一些意见后,对于各个重点项目都做了一些特殊的批注。
此时的宋彪已经现在认定一点,那就是中国如果想要继续发展下去,唯有更多的依靠科技的进步... -->>
汪兆铭这位秘书局的新秘书长离开后,宋彪将顾问局科工委的常务理事梅贻琦招到办公室,让梅贻琦拟定一份关于帝国201工程的详细报告。
传说中的这位永远的清华校长在zhong yāng帝国大学的公款留学计划中,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完成了工业物理学的博士学位,在内廷顾问局科工委担任常务理事,负责跟进内阁的201国家科学技术研究工程。
此时的梅贻琦还很年轻,刚过而立之年,高而清瘦,带着眼镜,真是一个典型的书生,在全国上下都无比的近乎盲目的崇拜皇帝的热潮中,当前任zhong yāng帝大的校长黄仲良推荐他出任内廷顾问局科工委的常务理事时,梅贻琦自然是异常的激动,但在201工程正式启动的过去半年时间里,他还一直没有机会见到皇帝。
突然在办公室里直接接到皇帝的电话,而且是点名让他过去汇报工作,梅贻琦激动难耐之余又是手忙脚乱,心里不知道有多紧张。
等在内侍官的陪同之下进了办公厅,梅贻琦才发现皇帝正在阳台外的窗户前喝茶,诺大的办公厅是何等的金碧辉煌,却又是如此空寂,地面的大理石平滑如镜,几乎可以照出梅贻琦的人影。
他走近一些,手足无措的不知道是必须在大厅zhong yāng敬礼,还是走上前敬礼,好在内侍官们经验丰富,提前给他示意了手势,领着他走到皇帝的面前躬身行礼。
听说眼前这个高瘦的中青年就是梅贻琦。宋彪显露出一些兴趣,让梅贻琦陪着自己一起就在阳台前坐下来,并且让人给梅贻琦也准备一份茶杯。
等新泡好的乌龙茶送上来,宋彪亲自为梅贻琦斟茶,道:“往常第一次接待新人都还有茶点,可惜几乎没有人愿意在这里吃半块的宫廷点心,总是浪费了。所以就取消咯。现在的规矩改了,等你出去的时候,内侍们会给你准备一盒宫廷点心。”
梅贻琦匆忙谢道:“皇上太客气!”
他说了一半就觉得这话太愚蠢了。匆忙又改口道:“谢皇上隆恩。”
说着这番话,他窘迫的就要站起来,愈发觉得自己太没有规矩。怎么能和皇帝一起平起平坐?
宋彪却示意他坐下来,道:“你运气好嘛,正好是朕休息的时间,这个时候进来汇报工作就可以随意一点,你又不是负责军政事务工作,就更不用这么拘泥了。坐吧,和朕说说201的事情。”
梅贻琦这才松了口气,道:“回禀皇上,自从内阁确定了这一计划后,从去年5月至昨日总计制定127个项目。涉及电力、铁路、船舶、化工、农药、机械、无线电、药物等31个大项,涵盖面很广,包括皇上所提议的杂交水稻等35个项目,目前都已经正式立项,部分项目进展顺利。研究人员不足的情况下,我们也从国外招聘外国专家和顾问协助解决,目前总计有11348名国内科技工作者和7493名外国专家协助工作,一部分技术如轧压均质船用钢板的研究工作因为进行的早,现阶段已经基本有了第一期的成果。大功率汽轮发电机组和高压变压器之类的项目因为有德国的技术,以及本身在东北电力工业研究院的基础工作。现阶段的进展也都很顺利。”
宋彪挺满意的微微点头,随即问道:“核物理领域呢?”
梅贻琦想了想,答道:“皇上,前面这些都是工业运用研究,只要思路正确,进展通常都会比较快,但一些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有可能是十几年也没有真正的成果,这也是科学研究中很正常的事实,所以我们还是需要天才,一个天才往往能抵得上几千个平庸的研究者。”
宋彪赞同道:“对啊,你说的非常正确,朕也是这么想的呢,所以说,帝国要将教育放在第一位。帝国人口众多,绝对不缺乏具有天才潜力的孩子,就是缺乏真正合适的教育帮助他们成为帝国栋梁而已。”
梅贻琦则道:“臣下倒以为帝国目前在大学教育上已经逐步有了比较好的根基,不管是震旦大学,还是zhong yāng帝大、帝国科技大学,或者各省的省立大学,水平都还是逐步在向上提升,只是基础教育还有待加强。基础教育好才能有更多的可造之才,大学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学术精英。”
宋彪还是很赞同的点头,道:“你说的对,只是帝国的国情在此,虽然我们今年的教育开支总算是和美国差不多了,可要比之美国,还是有较大的差距,关键在于我国人口众多,基础义务教育的压力重,只能是经济条件好的省提供正规的小学和初中教育,较差的省则主要保障最基础的识字教育和扫文盲工作。这还是需要一步步的来,没有道理说能用几年的路走完别人一百年的路。”
梅贻琦答道:“皇上圣明。”
宋彪找梅贻琦过来,并不是要和他谈教育的问题,转而就问道:“201项目在经费上有没有比较困难的情况?”
梅贻琦道:“总理对201工程很是重视,目前主要采取三种办法,一种是基础科学研究部分主要是通过和大学的联合,二是工业科技采取对工厂补贴和扶持的方式支持企业进行相关工作;三是军事领域和特殊领域则以zhèng fu投资为主。从目前来看,总的费用还是较为充裕的,主要是我们现阶段也要量力而行,开拓性的东西少,追赶性的东西多。特别是大量的直接从国外聘请专家的方式,让我们在追赶技术的步伐上明显加快,效率也高,有一些外国专家本身在国内就已经大量从事过相关研究。很容易就能出成绩,经费开支相对也就低一些。总体来说,很多实业家对此的投入也是非常积极和热烈的,只要是帝国zhèng fu的号召,不管是提高工艺,还是提高技术,不管是要求培养更多的科研人员。还是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工,实业家们都是积极响应,我这半年间也和很多实业家打过交道。挺感动的,所以,我也相信帝国201工程的经费不是问题。何况帝国投入规模之大,本身就不是问题,信心和热忱才是关键,国民有这样的信心和热忱,爱国忠君高于一切,此才是帝国201工程必将成功之根本!”
听完这番话,宋彪沉默了一段时间。
过了一会儿,他才和梅贻琦叮嘱道:“让大家要理智,追赶列强和民族光复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最重要的还是和内阁方面有所交代。要内阁针对201项目做一些基础的应急预案,对于一些企业可以提供临时的应急贷款。其次,要扶持新技术人员主动参与创业,要鼓励资本充足的银行参与投资新技术,可以成立专业的投资银行。zhèng fu可以出资一部分,也可以独自成立一家中国投资银行,专门负责和201工程紧密配合。”
梅贻琦应承一声。
虽然他并不是内阁官员,行政级别也很低,但在他的这个位置上,他的责任就是负责皇帝和内阁zhèng fu之间针对201项目的专项交流通道。
宋彪对于201工程的兴趣是很浓厚的。不是梅贻琦简单汇报一番就能满足的,他也亲自将梅贻琦整理的资料和报告都仔细浏览一番,在咨询了梅贻琦的一些意见后,对于各个重点项目都做了一些特殊的批注。
此时的宋彪已经现在认定一点,那就是中国如果想要继续发展下去,唯有更多的依靠科技的进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