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测井路在何方 (1/2)
52文学网 www.52wx.net,cfwriting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
写下这个标题,缘于最近对测井的一些浅薄甚至可笑的思考。
这个问题有些庞大,问题本身也蕴含两层意思:第一、“中(国)石油”测井何处何从?第二、中国“(石油)测井”路在何方?
第一个问题解决了,第二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因为,中石油主营勘探开发,石油测井的规模力量远比中石化、中海油庞大,中石油测井的归宿定位好后,中国测井的未来发展道路就很清晰了。
在探讨这两个问题之前,首先需要弄清楚一个最本原的问题:什么是测井?测井是干什么的?
二
学测井4年(严格说2年)、干测井2年(严格说1年),随着对测井的理解的加深,我反而没法回答这个问题了。
有教科书上这样描述:“所谓测井就是将利用电、磁、声、热、核等物理原理制造的各种测井仪器,由测井电缆下入井内,使地面电测仪可沿着井筒连续记录随深度变化的各种地球物理参数。”这种定义只局限于电缆测井(勘探测井和开发测井),还有随钻测井没有包括在内,显然不科学严密。
石油百科里这样定义:“测井是记录钻入地幔的一口井中岩石或流体混合物不同的物理、化学、电子或其他性质的过程。一次测井是一次行程的记录相似于一条航船的航海日志。在这种情况下航船是某种类型的一支测仪器,而行程是下入和取出井眼的过程。”这种定义通俗易懂,很形象的描述了测井的操作过程。但美中不足的是,只提到了测井资料采集,没有提到测井资料的处理与解释。前者是基础,后者才是目地。测井被誉为地质家的“眼睛”油气层位置、孔渗饱参数、剩余油分布、油气藏储量等关键性的技术参数需要借助测井解释一锤定音,所以“眼睛”这一殊荣更多的是测井解释在发挥终极作用。
其实,测井作为一个已发展八十余年的学科,包括工程测井和石油测井两大类,就应用价值、技术含量、经济效益而言,石油测井更为人们所关注,以至于“测井”就成了“石油测井”的代名词或者说特指。石油测井(也叫地球物理测井、矿产地球物理)作为一个能创造经济价值的行业,除了常规的技术服务(采集和解释)能创收外,与之配套的技术研发、仪器制造同样蕴含着巨大的商机和利润。此外,站在石油产业链中来看,测井行业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测井”了,它还应该包括射孔、取心乃至录井等紧密相连的作业。
所以,我所理解的“测井”应该是:测井、射孔、取心“三大业务”齐头并进,研发、制造、服务“三大手段”溶于一体,勘探、生产、随钻“三大系列”综合发展,这样的“测井”公司才应是未来测井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
首先,还是要回忆一下石油测井行业的发展简史。
1927年9月5日,法国人斯伦贝谢兄弟在法国pechlbrom油田488米深的井中,用两块电极测出了世界上第一条电阻率曲线,测井技术由此诞生。1939年12月20日,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翁文波院士在四川巴县石油沟油矿1号井首次实现电测井,宣告我国测井行业的兴起。短短八十余年间,历经数代测井人的不懈努力,测井已经名列石油科学里十大学科之一。
粗看测井行业发展历程,测井的地位似乎在一步步提升。在70年代石油大会战时期,测井只是隶属于钻井团里的连级单位,取名测井连或者测井站;90年代晋升为处及单位,更名测井工程处;进入新千年,中石油内部行业整合,成立了中油测井公司,测井跨入局级单位行列,与油田公司平起平坐(当然是名义上的),可以有自己的发展规划,实现了老一辈测井人多年的夙愿。
然而,细看这些华丽转身的背后,国内测井人的地位和待遇却在发生着反方向的改变。随着中石油体制的改革,以前的“测井爷”风光不再,反而一下子沦为替油田公司“打工”(美其名曰:提供技术服务)的“乙方”乃至“丙方”(我的切身感受,近些年来测井地位每况愈下,甚至连钻井都不如,只能屈居“丙方”)。测井的发言权似乎越来越小,在高层决策者眼里越来越不被重视。
我有时在想:是不是测井在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自身的作用在下降呢?这种下降是客观原因还是主观原因造成的呢?我不得而知,但是我确信:测井的本质就是发现油气层,测井存在的价值就是一切为了油气这些论断不会有错,也就是说测井本身的作用巨大,勘探开发缺其不可,这点毋庸置疑。既然如此,其地位的下降就要从主观或人为方面找原因了。
客观地讲,测井在石油行业中是一个相当特殊的专业,这是一个很小的专业,其规模与产值根本不值得一提,且不说远不及下游的销售炼化以及上游的采油等板块,即便是同属工程技术服务板块的钻井、物探,也是难以望其项背。
但不能否认的是,测井却是一个资金、技术相当密集的分支,而且地位也十分重要。因为它不值一提,所以在整个石油产业链中,经常被领导遗忘而上不了主流席位,但也正因为其地位的特殊性与高技术含量特性,使得这个专业还有一席说话之地。
这样一种微妙处境下,测井该如何把握机遇,更好发展壮大自己,让人深思。
四
石油是战略资源,事关国家安全。近年来石油引发国际局部动荡与战争日益凸显,世界石油行业风气云涌、波诡云谲。中石油高举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大旗,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内部体制改革。
1998年7月石油石化行业大重组,使我国石油石化两大集团公司政企分开,实行了整个产业上下游一体化。1999年开始,中石油集团按照国际通行的“油公司”模式,大规模实施内部重组改制和上市工作,整个中石油集团分成了上市公司和存续企业两大部分。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存续企业自身也陆续开始进行专业化重组,油田勘探、测井、钻井、工程建设等技术含量较高的主干业务,在国际上被普遍称为“oil service”即“石油服务业”大规模全局性整合,组成专业性较强石油服务类公司。
在中石油改革的大趋势下,测井行业也一直在不断整合重组。2002年12月6日,中国石油根据专业化重组战略,整合地球物理勘探(物探)资源,在河北涿州成立了东方地球物理有限公司(bgp),同时整合石油测井资源,在西安成立了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cpl)。
2007年12月29日,随着西部钻探率先成立,中石油工程技术板块在波澜不惊中进行了新一轮闪电重组,五大钻探公司的横空出世标志着中国石油的主流测井力量都进入了以钻井为龙头的钻探集团,走上了“地区性、产业链”式的重组之路。
在这次重组风云中,钻井以地域为主合并重组,测井、物探则以专业为主重组。理由很简单,钻井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国外钻井相对国内钻井没有绝对的优势,加上钻机的移动成本大,没有... -->>
一
写下这个标题,缘于最近对测井的一些浅薄甚至可笑的思考。
这个问题有些庞大,问题本身也蕴含两层意思:第一、“中(国)石油”测井何处何从?第二、中国“(石油)测井”路在何方?
第一个问题解决了,第二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因为,中石油主营勘探开发,石油测井的规模力量远比中石化、中海油庞大,中石油测井的归宿定位好后,中国测井的未来发展道路就很清晰了。
在探讨这两个问题之前,首先需要弄清楚一个最本原的问题:什么是测井?测井是干什么的?
二
学测井4年(严格说2年)、干测井2年(严格说1年),随着对测井的理解的加深,我反而没法回答这个问题了。
有教科书上这样描述:“所谓测井就是将利用电、磁、声、热、核等物理原理制造的各种测井仪器,由测井电缆下入井内,使地面电测仪可沿着井筒连续记录随深度变化的各种地球物理参数。”这种定义只局限于电缆测井(勘探测井和开发测井),还有随钻测井没有包括在内,显然不科学严密。
石油百科里这样定义:“测井是记录钻入地幔的一口井中岩石或流体混合物不同的物理、化学、电子或其他性质的过程。一次测井是一次行程的记录相似于一条航船的航海日志。在这种情况下航船是某种类型的一支测仪器,而行程是下入和取出井眼的过程。”这种定义通俗易懂,很形象的描述了测井的操作过程。但美中不足的是,只提到了测井资料采集,没有提到测井资料的处理与解释。前者是基础,后者才是目地。测井被誉为地质家的“眼睛”油气层位置、孔渗饱参数、剩余油分布、油气藏储量等关键性的技术参数需要借助测井解释一锤定音,所以“眼睛”这一殊荣更多的是测井解释在发挥终极作用。
其实,测井作为一个已发展八十余年的学科,包括工程测井和石油测井两大类,就应用价值、技术含量、经济效益而言,石油测井更为人们所关注,以至于“测井”就成了“石油测井”的代名词或者说特指。石油测井(也叫地球物理测井、矿产地球物理)作为一个能创造经济价值的行业,除了常规的技术服务(采集和解释)能创收外,与之配套的技术研发、仪器制造同样蕴含着巨大的商机和利润。此外,站在石油产业链中来看,测井行业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测井”了,它还应该包括射孔、取心乃至录井等紧密相连的作业。
所以,我所理解的“测井”应该是:测井、射孔、取心“三大业务”齐头并进,研发、制造、服务“三大手段”溶于一体,勘探、生产、随钻“三大系列”综合发展,这样的“测井”公司才应是未来测井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
首先,还是要回忆一下石油测井行业的发展简史。
1927年9月5日,法国人斯伦贝谢兄弟在法国pechlbrom油田488米深的井中,用两块电极测出了世界上第一条电阻率曲线,测井技术由此诞生。1939年12月20日,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翁文波院士在四川巴县石油沟油矿1号井首次实现电测井,宣告我国测井行业的兴起。短短八十余年间,历经数代测井人的不懈努力,测井已经名列石油科学里十大学科之一。
粗看测井行业发展历程,测井的地位似乎在一步步提升。在70年代石油大会战时期,测井只是隶属于钻井团里的连级单位,取名测井连或者测井站;90年代晋升为处及单位,更名测井工程处;进入新千年,中石油内部行业整合,成立了中油测井公司,测井跨入局级单位行列,与油田公司平起平坐(当然是名义上的),可以有自己的发展规划,实现了老一辈测井人多年的夙愿。
然而,细看这些华丽转身的背后,国内测井人的地位和待遇却在发生着反方向的改变。随着中石油体制的改革,以前的“测井爷”风光不再,反而一下子沦为替油田公司“打工”(美其名曰:提供技术服务)的“乙方”乃至“丙方”(我的切身感受,近些年来测井地位每况愈下,甚至连钻井都不如,只能屈居“丙方”)。测井的发言权似乎越来越小,在高层决策者眼里越来越不被重视。
我有时在想:是不是测井在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自身的作用在下降呢?这种下降是客观原因还是主观原因造成的呢?我不得而知,但是我确信:测井的本质就是发现油气层,测井存在的价值就是一切为了油气这些论断不会有错,也就是说测井本身的作用巨大,勘探开发缺其不可,这点毋庸置疑。既然如此,其地位的下降就要从主观或人为方面找原因了。
客观地讲,测井在石油行业中是一个相当特殊的专业,这是一个很小的专业,其规模与产值根本不值得一提,且不说远不及下游的销售炼化以及上游的采油等板块,即便是同属工程技术服务板块的钻井、物探,也是难以望其项背。
但不能否认的是,测井却是一个资金、技术相当密集的分支,而且地位也十分重要。因为它不值一提,所以在整个石油产业链中,经常被领导遗忘而上不了主流席位,但也正因为其地位的特殊性与高技术含量特性,使得这个专业还有一席说话之地。
这样一种微妙处境下,测井该如何把握机遇,更好发展壮大自己,让人深思。
四
石油是战略资源,事关国家安全。近年来石油引发国际局部动荡与战争日益凸显,世界石油行业风气云涌、波诡云谲。中石油高举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大旗,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内部体制改革。
1998年7月石油石化行业大重组,使我国石油石化两大集团公司政企分开,实行了整个产业上下游一体化。1999年开始,中石油集团按照国际通行的“油公司”模式,大规模实施内部重组改制和上市工作,整个中石油集团分成了上市公司和存续企业两大部分。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存续企业自身也陆续开始进行专业化重组,油田勘探、测井、钻井、工程建设等技术含量较高的主干业务,在国际上被普遍称为“oil service”即“石油服务业”大规模全局性整合,组成专业性较强石油服务类公司。
在中石油改革的大趋势下,测井行业也一直在不断整合重组。2002年12月6日,中国石油根据专业化重组战略,整合地球物理勘探(物探)资源,在河北涿州成立了东方地球物理有限公司(bgp),同时整合石油测井资源,在西安成立了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cpl)。
2007年12月29日,随着西部钻探率先成立,中石油工程技术板块在波澜不惊中进行了新一轮闪电重组,五大钻探公司的横空出世标志着中国石油的主流测井力量都进入了以钻井为龙头的钻探集团,走上了“地区性、产业链”式的重组之路。
在这次重组风云中,钻井以地域为主合并重组,测井、物探则以专业为主重组。理由很简单,钻井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国外钻井相对国内钻井没有绝对的优势,加上钻机的移动成本大,没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