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文学网 www.52wx.net,悲惨人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里是安徽淮南地方淮河边上的一个小村庄,原来也是一片荒丘,因为地势稍高,几十年来被淮泛淹没家园的人们陆续逃难至此,从最初的三、五户人家逐渐发展到现在的五十来户,自然地形成了一个小村落。
各家各户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求开垦荒地,种植粮食和蔬菜,也在田间坡地栽培果树。除了自耕自食,也在城市乡镇间做些交易,生活虽然不是十分富裕,却也勉强维持生计。
在那个年代,对淮上人家来说可算是个世外桃源了。
村里有户姓柳的人家,夫妻二人都已年过半百,膝下无子,只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养女,相依为命。
说起这个养女,还有一段来历:那是十年前,柳氏夫妇从原籍逃荒来此时,在淮河岸边遇到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幼童。
也不知是和父母走失了还是被父母遗弃了,正在道旁呼爹唤娘放声大哭,路上行人都正处于逃命的当口,谁也不会去关心这个和自己毫无关系的可怜孩子,更不会为自己的家庭增加负担和累赘。
惟有柳氏夫妇,一则本就心地善良,二则不惑之年尚无子嗣,也是思儿心切,虽然是个闺女也还是满意,就把她带在身旁,取名青青,犹如亲生女儿一般对待,共同生活。
柳青青懂事以后,听得人们议论,知道不是亲生父母,但十余年来朝夕相处,亲情已然建立,仍然是个亲密和睦的三口之家。
柳氏一家,和小村中其他人家一样,种着几亩自己开垦的薄田,过着男耕女织、自食其力的平常生活。
所不同的是:柳家祖传会一点武术杂技,每逢农闲时机,一家三口,在附近城镇乡村走街串巷,拉个场子,打几趟花拳绣腿,耍几套把戏,翻几个筋斗,赚几个零花钱。
生活虽然贫苦了些,在没有自然灾害和人为暴力的干扰下,过得还算是很安定的。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青青虽然只有十一、二岁的小小年纪,生活的磨练使她早早就具备了中国农村妇女所有的美德和技能。
孝顺父母、操持家务、洗衣做饭、绣花织布、裁衣缝补、编席制履以至简单的武功,由于她年纪小,柔韧性好,柳公教她练柔术,斡一个软腰,后背能贴到屁股,筋斗翻得又高又飘。
小村中没有一个人不说她是一个聪明伶俐、心灵手巧、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好孩子。
天有不测风云岂能料之,这种清苦却安闲的生活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一场大水给毁灭了。
明末天启年间,淮河暴发了一次百年不遇的洪峰,汹涌澎湃、滚滚袭来,冲破堤岸、漫过田野、翻越山坡,就连地势较高的,连年水患都未能侵袭到的小村,也不能幸免地成了龙宫水府。
无可奈何,柳家夫妇只得带着女儿青青含悲忍泪、极不情愿地离开了一家人辛勤劳动、苦心经营了十数年的美好家园,加入到数以万计命运相同的难民队伍中,又一次开始了逃荒的生涯。
他们拉家带口拖儿带女地过河涉水、翻山越岭、风餐露宿、颠沛流离,一步一步向南走去。
四周景物一片沧桑,但见衰柳寒蝉、枯树昏鸦、空山寂寥、悲风萧瑟,一幕幕凄凉悲惨的景象。
柳氏一家沿途卖艺,乞怜求讨,艰难地度过日日夜夜。眼看着多少人成为饿殍倒地,尸埋黄沙。活着的人仍不懈地努力,带着求生的欲望,幻想着在江南富饶的土地上重新开创自己新的家园,蹒跚着前进。
经过十余天的艰苦跋涉,所到之处人烟逐渐稠密,市场开始繁荣,难民沉重的心也有了复苏。又走了两天,跨过了长江,终于走到了一个繁华的大码头,向路人一打听,原来是江南重镇安徽的芜湖。
芜湖是长江下游的重要港口,人口密集、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市场繁荣,又距离两江地区的首府南京不远,所以经济十分发达。
柳氏一家三口还未进入城里,就被那车水马龙、浓妆艳抹、歌舞升平、吆喝叫卖的热闹景象所陶醉了。
特别是小青青,自出娘胎以来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人,那么多从来也没有见过的新鲜玩意儿。
路边打把子卖艺的、敲锣打鼓耍猴的、唱着曲儿拉样片的、打着竹板说书的、吆喝着卖大力丸的、挑着担子卖馄饨的、捏面人的、浇糖人的、各式各样提篮小卖的,形形色色的一件比一件有趣,一样比一样好玩。看得她踟躇不前、流连忘返。
柳公见女儿如此兴奋,自己也高兴,遂向老伴说道:“我们就在这里住下吧,不走了,这里地方那么大,那么热闹,我们先拉个场子,练几套拳脚,耍几套把戏,有机会再找个长工短工做做,总不至于饿死吧!”
“是呀!我的两条腿快要断了,再也走不动了,住下吧!”柳婆也同意。
青青听见二老说话,更是高兴得不得了,连忙符合道:“太好了,太好了!以后我每天都可以到这里来玩。”
于是三人找到官府专门设立的难民收容所,旧时称为粥厂。一座破旧的孔圣庙内,大殿香房里、走廊过道上都挤满了衣裳褴褛、面黄肌瘦、奄奄待毙的难民,足有千人之多。
柳家三人进来时,正好抬出二具刚死的尸体,他们乘机弥补了死者让出的空位。不管怎样,总算有个遮风避雨的住所。而且这里每日早晚还免费布施二顿稀粥,有吃有喝,先安顿下来慢慢再说吧。
其实,他们哪里知道,所谓的粥厂,只不过是遮人耳目的骗人把戏。喜欢历史的人都了解,明朝熹宗皇帝朱由校十分昏聩,沉溺工艺制作,不理朝政,朝中大小事务全由宦官魏忠贤把持,天灾和战祸都成了他们发国难财的大好时机。
魏阉以救灾为名从国库中支取了大量的银钱和粮米,其中大部分都被... -->>
这里是安徽淮南地方淮河边上的一个小村庄,原来也是一片荒丘,因为地势稍高,几十年来被淮泛淹没家园的人们陆续逃难至此,从最初的三、五户人家逐渐发展到现在的五十来户,自然地形成了一个小村落。
各家各户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求开垦荒地,种植粮食和蔬菜,也在田间坡地栽培果树。除了自耕自食,也在城市乡镇间做些交易,生活虽然不是十分富裕,却也勉强维持生计。
在那个年代,对淮上人家来说可算是个世外桃源了。
村里有户姓柳的人家,夫妻二人都已年过半百,膝下无子,只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养女,相依为命。
说起这个养女,还有一段来历:那是十年前,柳氏夫妇从原籍逃荒来此时,在淮河岸边遇到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幼童。
也不知是和父母走失了还是被父母遗弃了,正在道旁呼爹唤娘放声大哭,路上行人都正处于逃命的当口,谁也不会去关心这个和自己毫无关系的可怜孩子,更不会为自己的家庭增加负担和累赘。
惟有柳氏夫妇,一则本就心地善良,二则不惑之年尚无子嗣,也是思儿心切,虽然是个闺女也还是满意,就把她带在身旁,取名青青,犹如亲生女儿一般对待,共同生活。
柳青青懂事以后,听得人们议论,知道不是亲生父母,但十余年来朝夕相处,亲情已然建立,仍然是个亲密和睦的三口之家。
柳氏一家,和小村中其他人家一样,种着几亩自己开垦的薄田,过着男耕女织、自食其力的平常生活。
所不同的是:柳家祖传会一点武术杂技,每逢农闲时机,一家三口,在附近城镇乡村走街串巷,拉个场子,打几趟花拳绣腿,耍几套把戏,翻几个筋斗,赚几个零花钱。
生活虽然贫苦了些,在没有自然灾害和人为暴力的干扰下,过得还算是很安定的。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青青虽然只有十一、二岁的小小年纪,生活的磨练使她早早就具备了中国农村妇女所有的美德和技能。
孝顺父母、操持家务、洗衣做饭、绣花织布、裁衣缝补、编席制履以至简单的武功,由于她年纪小,柔韧性好,柳公教她练柔术,斡一个软腰,后背能贴到屁股,筋斗翻得又高又飘。
小村中没有一个人不说她是一个聪明伶俐、心灵手巧、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好孩子。
天有不测风云岂能料之,这种清苦却安闲的生活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一场大水给毁灭了。
明末天启年间,淮河暴发了一次百年不遇的洪峰,汹涌澎湃、滚滚袭来,冲破堤岸、漫过田野、翻越山坡,就连地势较高的,连年水患都未能侵袭到的小村,也不能幸免地成了龙宫水府。
无可奈何,柳家夫妇只得带着女儿青青含悲忍泪、极不情愿地离开了一家人辛勤劳动、苦心经营了十数年的美好家园,加入到数以万计命运相同的难民队伍中,又一次开始了逃荒的生涯。
他们拉家带口拖儿带女地过河涉水、翻山越岭、风餐露宿、颠沛流离,一步一步向南走去。
四周景物一片沧桑,但见衰柳寒蝉、枯树昏鸦、空山寂寥、悲风萧瑟,一幕幕凄凉悲惨的景象。
柳氏一家沿途卖艺,乞怜求讨,艰难地度过日日夜夜。眼看着多少人成为饿殍倒地,尸埋黄沙。活着的人仍不懈地努力,带着求生的欲望,幻想着在江南富饶的土地上重新开创自己新的家园,蹒跚着前进。
经过十余天的艰苦跋涉,所到之处人烟逐渐稠密,市场开始繁荣,难民沉重的心也有了复苏。又走了两天,跨过了长江,终于走到了一个繁华的大码头,向路人一打听,原来是江南重镇安徽的芜湖。
芜湖是长江下游的重要港口,人口密集、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市场繁荣,又距离两江地区的首府南京不远,所以经济十分发达。
柳氏一家三口还未进入城里,就被那车水马龙、浓妆艳抹、歌舞升平、吆喝叫卖的热闹景象所陶醉了。
特别是小青青,自出娘胎以来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人,那么多从来也没有见过的新鲜玩意儿。
路边打把子卖艺的、敲锣打鼓耍猴的、唱着曲儿拉样片的、打着竹板说书的、吆喝着卖大力丸的、挑着担子卖馄饨的、捏面人的、浇糖人的、各式各样提篮小卖的,形形色色的一件比一件有趣,一样比一样好玩。看得她踟躇不前、流连忘返。
柳公见女儿如此兴奋,自己也高兴,遂向老伴说道:“我们就在这里住下吧,不走了,这里地方那么大,那么热闹,我们先拉个场子,练几套拳脚,耍几套把戏,有机会再找个长工短工做做,总不至于饿死吧!”
“是呀!我的两条腿快要断了,再也走不动了,住下吧!”柳婆也同意。
青青听见二老说话,更是高兴得不得了,连忙符合道:“太好了,太好了!以后我每天都可以到这里来玩。”
于是三人找到官府专门设立的难民收容所,旧时称为粥厂。一座破旧的孔圣庙内,大殿香房里、走廊过道上都挤满了衣裳褴褛、面黄肌瘦、奄奄待毙的难民,足有千人之多。
柳家三人进来时,正好抬出二具刚死的尸体,他们乘机弥补了死者让出的空位。不管怎样,总算有个遮风避雨的住所。而且这里每日早晚还免费布施二顿稀粥,有吃有喝,先安顿下来慢慢再说吧。
其实,他们哪里知道,所谓的粥厂,只不过是遮人耳目的骗人把戏。喜欢历史的人都了解,明朝熹宗皇帝朱由校十分昏聩,沉溺工艺制作,不理朝政,朝中大小事务全由宦官魏忠贤把持,天灾和战祸都成了他们发国难财的大好时机。
魏阉以救灾为名从国库中支取了大量的银钱和粮米,其中大部分都被...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