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文学网 www.52wx.net,伪钞帝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长江口,崇明岛附近水域,从早到晚一直炮声隆隆。
自昨日吴王李卫国登台祭天后,四十万南洋军正式誓师北伐,只不过南洋军遇到了难题,英法联合舰队在李鸿章的北洋军水师残部配合下,驶入了长江,封锁江面,阻挡南洋军渡江北伐。
原本南洋军在长江上布置了大量的水镭、漂镭,用以阻挡英法战舰驶入长江,可是江北的北洋军却偷偷帮助英法舰队扫清水镭障碍,他们熟悉长江航道,尤其是李鸿章的侍卫官江涛,曾经是江竹帮的帮主,在长江一带颇有威望,纠集旧部,暗中捣毁了南洋军布设的水镭,接引英法战舰进入长江。
尽管英法联军在地面上全军覆没,但是依然拥有强大的海军力量,南洋军东海舰队仅有十艘浅水重炮铁甲舰,虽然有局部战优势,却因为数量少,机动性差,这个弱点被英法海军发现和利用,避开正面作战,利用西洋战舰的速度优势重点攻击东海舰队的其他木质风帆战舰和运兵船,给南洋军北伐造成了不小的障碍。
李鸿章拒绝被李卫国当枪使,对南洋军北伐只采取防御态势,也不去攻击朝廷,就打算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当割据藩王了。
针对李鸿章的这种龟缩战术,李卫国也迅速作出了军事调整。由于英法舰队集中于长江中下游的金陵至上海段,于是李卫国调集十万大军绕路长江中上游的武昌府,避开英法舰队的封锁,在上游横渡长江,再迂回河南,直插安徽李鸿章的老巢。
川沙镇守府,塘村集中营。
六万余英法联军战俘被集中关押在这里。等待他们的命运要么是被处决,要么是永远监禁沦为囚犯,也可能随着战争结束而被释放。
不管是哪种结局。都需要国家间的最后谈判,是被牺牲还是被营救。最终都要看运气了。
克劳斯、马林、孤拔和雷蒙,作为英法联军的核心统率,全都被俘,已经令英法两国的脸面丢到火星上去了。
李卫国故意召见了他们,没有别的意思,就是要羞辱他们一番,狠狠地打英法两国的脸。
当然,李卫国也是有目的的。他要试探一下这四个人的求生**,利用他们做些事情。
只要这四人不想死,不想一辈子当战俘在集中营免费当劳改苦工,他们就会想办法联络各自的家族和关系网,许诺给李卫国好处,争取早日释放他们。
果然,在李卫国的明里暗里试探下,这四人都心动了。他们作为侵华指挥官,太了解李卫国的手段了,上一次淞沪会战。被俘的英法官兵一大半都死在了做苦工的路上,修公路、架桥、修铁路、开山挖矿,但凡是苦活累活。全都是战俘们来完成。
可以说,如果这个世界最能压榨劳动力的人是谁,毫无疑问就是李卫国莫属了,他几乎把战俘的全部劳动力都给压榨出来了。
克劳斯等人可不想被人活活累死在做苦工的路上,那样死的太惨了,太没面子了,所以他们纷纷交代了各自的联络关系,李卫国当即命神盾特工局发报,通知神盾局英法情报站展开行动。要让克劳斯、马林、孤拔和雷蒙这些人的家族和关系网出面,影响英法两国政府。拿到李卫国想要的利益。
不得不说,有了电报这东西就是方便。克劳斯等人远在英法国内的家族和关系网迅速展开了营救行动,召开议会,讨论第二次淞沪会战失败的善后问题。
不论是大英帝国还是法兰西帝国,此时他们都面对一个艰难的选择,再次输了淞沪会战,这对英法两国的国际威望是严重的打击,换做以前,英法两国政府肯定会立刻再在国内进行战争动员,然后派遣大军远征中国。
支持继续战争下去的是英国主战分子们,他们不甘心失败,他们要维护英法列强的世界主导地位。
但两次淞沪会战,第一次淞沪会战英法两国参战二十万人,损失了十五万人,直接军事损失高达八千万英镑,这并不包括殖民地军队的损失。第二次淞沪会战英法两国再次派遣三十万大军,到目前为止,二十万大军在淞沪战场上全军覆没,另外十万大军在缅甸,虽然打了十几仗了,还没有出现重大损失。即便如此,英法两国直接军事损失已经破了两亿四千万英镑了,这已经是第一次淞沪会战损失的整整三倍了,可谓损失惨重。
造成如此巨大的损失,除了人员死伤之外,最重要的是装备损失,要知道上一次淞沪会战损失的只是老式火枪和火炮,英法本土工业发达,长期装备使其造价低廉,但这一次损失的却是先进的后装步枪和火炮,英法两国也是刚刚投入生产,成本极高,还有损失了十几艘先进的蒸汽机动力铁甲舰,这一时期因为工业技术问题和钢铁产量少等问题,铁甲舰的造价那也是相当高的。
再加上从遥远的欧洲动员二十万大军远征万里之外的中国,武器弹药消耗,人员吃喝等军费开支,燃料补给和消耗,这些加起来就变成了一组天文数字,哪怕是英法这样的世界头号强国,也经不起这种消耗。
反战派有了借口了,想要彻底打败李卫国的百万大军,至少要英法两国调集一百五十万精锐,准备数百艘战舰,从欧洲远征中国,都不用打了,只是一百五十万英法联军一路上的吃喝消耗,就足以拖垮英法两国的财政了。
远征,不切实际,至少英法两国今后几年的财政收入都无法支撑了。更何况欧洲还有更大的问题出现了,普鲁士闪击丹麦,开始了统一战争,且大有势不可挡之势,法*方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普鲁士的巨大军事威胁上面去了,不解决普鲁士问题是不可能再支持第三次远征中国了。而英国人口少。陆军更是少得可怜,哪怕两次远征中国,陆军很多都是各殖民地的殖民军当炮灰。英国根本不可能拿得出150万陆军兵力,除非放弃欧洲利益。举国之力远征中国,显然那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 -->>
长江口,崇明岛附近水域,从早到晚一直炮声隆隆。
自昨日吴王李卫国登台祭天后,四十万南洋军正式誓师北伐,只不过南洋军遇到了难题,英法联合舰队在李鸿章的北洋军水师残部配合下,驶入了长江,封锁江面,阻挡南洋军渡江北伐。
原本南洋军在长江上布置了大量的水镭、漂镭,用以阻挡英法战舰驶入长江,可是江北的北洋军却偷偷帮助英法舰队扫清水镭障碍,他们熟悉长江航道,尤其是李鸿章的侍卫官江涛,曾经是江竹帮的帮主,在长江一带颇有威望,纠集旧部,暗中捣毁了南洋军布设的水镭,接引英法战舰进入长江。
尽管英法联军在地面上全军覆没,但是依然拥有强大的海军力量,南洋军东海舰队仅有十艘浅水重炮铁甲舰,虽然有局部战优势,却因为数量少,机动性差,这个弱点被英法海军发现和利用,避开正面作战,利用西洋战舰的速度优势重点攻击东海舰队的其他木质风帆战舰和运兵船,给南洋军北伐造成了不小的障碍。
李鸿章拒绝被李卫国当枪使,对南洋军北伐只采取防御态势,也不去攻击朝廷,就打算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当割据藩王了。
针对李鸿章的这种龟缩战术,李卫国也迅速作出了军事调整。由于英法舰队集中于长江中下游的金陵至上海段,于是李卫国调集十万大军绕路长江中上游的武昌府,避开英法舰队的封锁,在上游横渡长江,再迂回河南,直插安徽李鸿章的老巢。
川沙镇守府,塘村集中营。
六万余英法联军战俘被集中关押在这里。等待他们的命运要么是被处决,要么是永远监禁沦为囚犯,也可能随着战争结束而被释放。
不管是哪种结局。都需要国家间的最后谈判,是被牺牲还是被营救。最终都要看运气了。
克劳斯、马林、孤拔和雷蒙,作为英法联军的核心统率,全都被俘,已经令英法两国的脸面丢到火星上去了。
李卫国故意召见了他们,没有别的意思,就是要羞辱他们一番,狠狠地打英法两国的脸。
当然,李卫国也是有目的的。他要试探一下这四个人的求生**,利用他们做些事情。
只要这四人不想死,不想一辈子当战俘在集中营免费当劳改苦工,他们就会想办法联络各自的家族和关系网,许诺给李卫国好处,争取早日释放他们。
果然,在李卫国的明里暗里试探下,这四人都心动了。他们作为侵华指挥官,太了解李卫国的手段了,上一次淞沪会战。被俘的英法官兵一大半都死在了做苦工的路上,修公路、架桥、修铁路、开山挖矿,但凡是苦活累活。全都是战俘们来完成。
可以说,如果这个世界最能压榨劳动力的人是谁,毫无疑问就是李卫国莫属了,他几乎把战俘的全部劳动力都给压榨出来了。
克劳斯等人可不想被人活活累死在做苦工的路上,那样死的太惨了,太没面子了,所以他们纷纷交代了各自的联络关系,李卫国当即命神盾特工局发报,通知神盾局英法情报站展开行动。要让克劳斯、马林、孤拔和雷蒙这些人的家族和关系网出面,影响英法两国政府。拿到李卫国想要的利益。
不得不说,有了电报这东西就是方便。克劳斯等人远在英法国内的家族和关系网迅速展开了营救行动,召开议会,讨论第二次淞沪会战失败的善后问题。
不论是大英帝国还是法兰西帝国,此时他们都面对一个艰难的选择,再次输了淞沪会战,这对英法两国的国际威望是严重的打击,换做以前,英法两国政府肯定会立刻再在国内进行战争动员,然后派遣大军远征中国。
支持继续战争下去的是英国主战分子们,他们不甘心失败,他们要维护英法列强的世界主导地位。
但两次淞沪会战,第一次淞沪会战英法两国参战二十万人,损失了十五万人,直接军事损失高达八千万英镑,这并不包括殖民地军队的损失。第二次淞沪会战英法两国再次派遣三十万大军,到目前为止,二十万大军在淞沪战场上全军覆没,另外十万大军在缅甸,虽然打了十几仗了,还没有出现重大损失。即便如此,英法两国直接军事损失已经破了两亿四千万英镑了,这已经是第一次淞沪会战损失的整整三倍了,可谓损失惨重。
造成如此巨大的损失,除了人员死伤之外,最重要的是装备损失,要知道上一次淞沪会战损失的只是老式火枪和火炮,英法本土工业发达,长期装备使其造价低廉,但这一次损失的却是先进的后装步枪和火炮,英法两国也是刚刚投入生产,成本极高,还有损失了十几艘先进的蒸汽机动力铁甲舰,这一时期因为工业技术问题和钢铁产量少等问题,铁甲舰的造价那也是相当高的。
再加上从遥远的欧洲动员二十万大军远征万里之外的中国,武器弹药消耗,人员吃喝等军费开支,燃料补给和消耗,这些加起来就变成了一组天文数字,哪怕是英法这样的世界头号强国,也经不起这种消耗。
反战派有了借口了,想要彻底打败李卫国的百万大军,至少要英法两国调集一百五十万精锐,准备数百艘战舰,从欧洲远征中国,都不用打了,只是一百五十万英法联军一路上的吃喝消耗,就足以拖垮英法两国的财政了。
远征,不切实际,至少英法两国今后几年的财政收入都无法支撑了。更何况欧洲还有更大的问题出现了,普鲁士闪击丹麦,开始了统一战争,且大有势不可挡之势,法*方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普鲁士的巨大军事威胁上面去了,不解决普鲁士问题是不可能再支持第三次远征中国了。而英国人口少。陆军更是少得可怜,哪怕两次远征中国,陆军很多都是各殖民地的殖民军当炮灰。英国根本不可能拿得出150万陆军兵力,除非放弃欧洲利益。举国之力远征中国,显然那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