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52wx.net,明月东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万历四十七年五月初,大明朝辽东都司位于辽河以东的广阔土地上,久盼的雨水终于落下,让无数双关注天气的眼睛露出些许笑意。
这雨水虽姗姗来迟,却一来便连下了数日,将连绵起伏的群山尽都浸泡在浓浓的水汽之中。河谷中大片的农田在雨水中催生出翠绿的禾苗,像是一眨眼便长出寸许长,望过去是满眼的绿意。由山峦叠嶂中蜿蜒而出的浦石河也因雨水而长高半尺,顺着东面低下去的地势,在这些绿色农田中曲折环绕,一路向鸭绿江流去。沿着河边一路向东,有五座石堡巍然而立,再加上向北十里远处依旧是一路向东延伸的边墙,便是辽东都司在东部的全部防御设置。沿着高高的边墙,无数墩台、烽燧密集分布,顺着河边一直延伸向镇江堡,不过,这些用来示警、守御的建筑,大多在雨水中浸泡出道道裂缝,倘若再来一场大雨,说不准哪一处便要坍塌损毁。这些高高的石堆上似乎并无多少人影,看上去倒象是千年前遗留下的古迹。
宽甸堡至边墙之间有一个叫李家屯的村子,总共住着十几户人家,大小不一的十几个院子紧挨着连在一起,四周则是一小片农田。这说是李家屯,眼下这村子却只有一户姓李。住在村子最把头的一家便是李家,是这里人口最多的一户。这要按辽东都司经历司的文书档案中所述,应该做如下记录:
宽甸百户周弘下李达茂军余实在三十名。
新收士兵三名:李大强,李虎儿、李生其;
收补帮丁五名:李项、李时、李大儒、李仲锦、李天爵;
银差五名:李累儿、李伯臣、李孝,李其利。每纳银二钱五分,计一两二钱五分。
边夫三名:李得水、李仲喜、李法柱。
粮差纳逃故军陶小七粮七石:李计衷、李道。
纳窖柴两名:李仍、李五十
这李达茂近六十的年纪,仍然在卫所里是一名旗军。几十年前初到李家屯时,这田尚算多,日子倒也过得去,娶妻生子一番红火,这李家男丁便已有三十名,俱都挂在李茂达名下,按大明朝卫所的规矩,除非李茂达死了,是不允许分户自立。如今孙子辈也有二十左右了,男丁们个个都是军户军籍,按上面所述,每一个都担着差使。
这人丁兴旺地李家。在这李家屯算是大户。可这些么人丁。将田这么一分。每家便没剩多少亩数。附近能开出地田已经不多。除非另寻它处开荒种田。可这不允许分户又将此路堵死。是故除了例行纳籽粒粮外。李家所有收成加起来。全家人地粮食竟还差着两月没有着落。亏得这新收士兵三人有月粮可拿。不然再怎么省也要饿死人。这新收士兵还是近几年卫所旗军老弱不堪所致。象李达茂这样五十多岁地旗军。如何能担负戍守边墙地差使?辽东都司卫所旗军地月粮本就是自己家从屯田所出。然后再有帮丁负责置办鞍马器械。后来将部分新收兵士补入营兵之中。才由朝廷负责每月给饷给粮。李家这样地大户。也才勉强支撑下去。类似李家这样地。除了人丁不至于达到三十人之外。都是一样地处境。当然。也有真正地大户。纳粮纳银全不在话下。甚至还能给百户千户们缴纳免操银子。以免除戍守地差使。更有甚者。还能开商铺赚银子。但这毕竟是少数。至少在宽甸这个地界上。数不出几户人家。另外。宽甸百户名下地陶小七。便是一个逃军。而本该由陶小七缴纳地籽粒粮。便落在李茂达地头上。由其填补。朝廷是按军籍核收粮税。可不管谁在谁逃。所缺一律由本地填补。这当然不能由百户周弘自己拿出来。再说。这逃军地数目极多。类似这样地填补。早就形成惯例。百户周弘名下便有十几名逃军在案。
今年四月中。李达茂在宽甸堡按例行规矩出操、值守宽甸堡。到五月。又与另外五个旗军一起调往边墙。戍守边墙、瞭望敌情。这都是沿用几十年地惯例。那李达茂也在边墙上戍守过不下数十次。往年都是一年两次轮换。这李茂达因年岁较大。已有数年未曾上过边墙。这一次。因辽东东路军出征。将宽甸一带地兵马带走不少。以至人手不足。这才将李茂达拿来凑数。无论什么情形。这边墙上总要有人地好。
李茂达与五位旗军一路北行。途经自家时。邀那五名同伴小歇片刻。自己也好看看家人。
满堂儿孙中除了长孙李伯臣。其余要么在外劳作。要么去应各自地差使。李茂达只好跟老伴儿略略说上几句。再跟这十九岁地孙子交待一番。李伯臣身为银差。每年需缴纳二钱五分地银子。这银子看似不多。但在这宽甸。除了自家地里地粮食。再就是进山采集一些葯材、山货换钱。其余地根本没有赚银子地途径。粮食自己还不够吃。如何能卖?附近山上地土产。早就被采光收尽。这二钱五分可就是实在难办。去年地银差已经欠下一钱。开春便被催缴数次。让这位十九岁地年轻人过早地眉头紧锁。
“爷爷。你们今日便上边墙?”李伯臣问。
“是地。我走之后。你跟你爹说说。我这次去。怕是要几个月才能回来。让你爹与叔伯们好生照顾家里。”李达茂说道。
李伯臣点头不语,稍停又说:“爷爷,我想出边墙一趟。”
“做什么?”李达茂问道。
“我想去那边山上看看,那边东西应多些,若是运气好,弄张皮子也好。”
李达茂想了想,摇摇头,... -->>
万历四十七年五月初,大明朝辽东都司位于辽河以东的广阔土地上,久盼的雨水终于落下,让无数双关注天气的眼睛露出些许笑意。
这雨水虽姗姗来迟,却一来便连下了数日,将连绵起伏的群山尽都浸泡在浓浓的水汽之中。河谷中大片的农田在雨水中催生出翠绿的禾苗,像是一眨眼便长出寸许长,望过去是满眼的绿意。由山峦叠嶂中蜿蜒而出的浦石河也因雨水而长高半尺,顺着东面低下去的地势,在这些绿色农田中曲折环绕,一路向鸭绿江流去。沿着河边一路向东,有五座石堡巍然而立,再加上向北十里远处依旧是一路向东延伸的边墙,便是辽东都司在东部的全部防御设置。沿着高高的边墙,无数墩台、烽燧密集分布,顺着河边一直延伸向镇江堡,不过,这些用来示警、守御的建筑,大多在雨水中浸泡出道道裂缝,倘若再来一场大雨,说不准哪一处便要坍塌损毁。这些高高的石堆上似乎并无多少人影,看上去倒象是千年前遗留下的古迹。
宽甸堡至边墙之间有一个叫李家屯的村子,总共住着十几户人家,大小不一的十几个院子紧挨着连在一起,四周则是一小片农田。这说是李家屯,眼下这村子却只有一户姓李。住在村子最把头的一家便是李家,是这里人口最多的一户。这要按辽东都司经历司的文书档案中所述,应该做如下记录:
宽甸百户周弘下李达茂军余实在三十名。
新收士兵三名:李大强,李虎儿、李生其;
收补帮丁五名:李项、李时、李大儒、李仲锦、李天爵;
银差五名:李累儿、李伯臣、李孝,李其利。每纳银二钱五分,计一两二钱五分。
边夫三名:李得水、李仲喜、李法柱。
粮差纳逃故军陶小七粮七石:李计衷、李道。
纳窖柴两名:李仍、李五十
这李达茂近六十的年纪,仍然在卫所里是一名旗军。几十年前初到李家屯时,这田尚算多,日子倒也过得去,娶妻生子一番红火,这李家男丁便已有三十名,俱都挂在李茂达名下,按大明朝卫所的规矩,除非李茂达死了,是不允许分户自立。如今孙子辈也有二十左右了,男丁们个个都是军户军籍,按上面所述,每一个都担着差使。
这人丁兴旺地李家。在这李家屯算是大户。可这些么人丁。将田这么一分。每家便没剩多少亩数。附近能开出地田已经不多。除非另寻它处开荒种田。可这不允许分户又将此路堵死。是故除了例行纳籽粒粮外。李家所有收成加起来。全家人地粮食竟还差着两月没有着落。亏得这新收士兵三人有月粮可拿。不然再怎么省也要饿死人。这新收士兵还是近几年卫所旗军老弱不堪所致。象李达茂这样五十多岁地旗军。如何能担负戍守边墙地差使?辽东都司卫所旗军地月粮本就是自己家从屯田所出。然后再有帮丁负责置办鞍马器械。后来将部分新收兵士补入营兵之中。才由朝廷负责每月给饷给粮。李家这样地大户。也才勉强支撑下去。类似李家这样地。除了人丁不至于达到三十人之外。都是一样地处境。当然。也有真正地大户。纳粮纳银全不在话下。甚至还能给百户千户们缴纳免操银子。以免除戍守地差使。更有甚者。还能开商铺赚银子。但这毕竟是少数。至少在宽甸这个地界上。数不出几户人家。另外。宽甸百户名下地陶小七。便是一个逃军。而本该由陶小七缴纳地籽粒粮。便落在李茂达地头上。由其填补。朝廷是按军籍核收粮税。可不管谁在谁逃。所缺一律由本地填补。这当然不能由百户周弘自己拿出来。再说。这逃军地数目极多。类似这样地填补。早就形成惯例。百户周弘名下便有十几名逃军在案。
今年四月中。李达茂在宽甸堡按例行规矩出操、值守宽甸堡。到五月。又与另外五个旗军一起调往边墙。戍守边墙、瞭望敌情。这都是沿用几十年地惯例。那李达茂也在边墙上戍守过不下数十次。往年都是一年两次轮换。这李茂达因年岁较大。已有数年未曾上过边墙。这一次。因辽东东路军出征。将宽甸一带地兵马带走不少。以至人手不足。这才将李茂达拿来凑数。无论什么情形。这边墙上总要有人地好。
李茂达与五位旗军一路北行。途经自家时。邀那五名同伴小歇片刻。自己也好看看家人。
满堂儿孙中除了长孙李伯臣。其余要么在外劳作。要么去应各自地差使。李茂达只好跟老伴儿略略说上几句。再跟这十九岁地孙子交待一番。李伯臣身为银差。每年需缴纳二钱五分地银子。这银子看似不多。但在这宽甸。除了自家地里地粮食。再就是进山采集一些葯材、山货换钱。其余地根本没有赚银子地途径。粮食自己还不够吃。如何能卖?附近山上地土产。早就被采光收尽。这二钱五分可就是实在难办。去年地银差已经欠下一钱。开春便被催缴数次。让这位十九岁地年轻人过早地眉头紧锁。
“爷爷。你们今日便上边墙?”李伯臣问。
“是地。我走之后。你跟你爹说说。我这次去。怕是要几个月才能回来。让你爹与叔伯们好生照顾家里。”李达茂说道。
李伯臣点头不语,稍停又说:“爷爷,我想出边墙一趟。”
“做什么?”李达茂问道。
“我想去那边山上看看,那边东西应多些,若是运气好,弄张皮子也好。”
李达茂想了想,摇摇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