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52wx.net,明月东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天启元年七月五日,大明朝辽东都司界内正是夏季酷暑横行之时。
由山海关直至辽阳,再越过千山山脉直抵镇江堡的驿道上,布满了顶着热浪行进的驮队。民夫们赤着胳膊,赶着牛车、骡马,在管队官兵的督促一路抛洒着汗水,甚至连那些押运的官兵,也都脱去了棉甲,将袖子挽的老高,在阳光下眯着眼睛,时不时地吆喝几句,算是尽到了职责。
这种情形,已持续了近一个月。由山海关以内募集的民夫运送的粮草、军需,仍旧囤积在广宁。而广宁一带原本就积压着数十万石的粮草,此时已然少了一半,并将继续运往辽阳城。
广宁至辽阳这一段路,募集的是本地的民夫。前些日子辽阳危急,这广宁一带逃难的百姓、溃兵也是不少,等到辽阳城无恙的消息传来,这些将信将疑的百姓们陆续返回家中,却多少是误了农时。对辽东来说,春荒本就年年都有,不过是仗着广宁原本就是屯粮之地,还不至于出现饿死人的惨状。
不过今年这春季战乱,再加上误了地里的庄稼,人心惶惶之下,那一斗粮食最初都能卖出四钱银子的价来,除了原本就拿这军粮牟利的胆大武官之外,广宁一带的百姓,对缺粮的恐慌,可暂时忘却了建奴的威胁。好在新任辽东巡王化贞在五月里,便奉辽东经略袁应泰袁大人之命,广为招募民夫,运送粮草前往辽阳,并且,将一部分快要霉变但还能食用的粮食,作为脚价发放,这才止住了恐慌的情绪。
动用军粮,可是不小的罪名。这种罕见的举措,让民夫、士卒们相互打听之下,便流传起袁应泰袁大人的昔日政绩。不过,这流言最终还是汇集到辽东总兵官、征夷大将军苏翎的身上。归根到底,这辽阳是因苏翎而存留的,而这粮草集运的根源,也因总兵官苏翎提督辽东军务所需而起。那么,那些救命粮,岂不也是因苏翎所致的?是故,这些汗流浃背地民夫、官兵们,未至辽阳,便都存了个想一睹总兵官苏翎的心思。
不过,想见一见这位创下辽东大捷的苏翎大将军的。可不止是这些百姓、士卒。那些经海船抵达辽东的各式人等,也都在憋闷地船舱中闲聊时,听到过苏翎的名字,而这些人,也多半是因苏翎而被调动的。各种版本的传言。便真如海上波浪,层出不穷。
这日午时刚过,大明朝辽东都司首府,也就是各路驮队的终点,辽阳城,正被一轮火辣辣的日头罩着,水泻一般的热气浸得满城象是一座大蒸笼,闷得人喘不过气来。也唯有新近修补过地城墙高处,还能感受到几丝海风的吹拂。
辽阳城墙经过两个多月的修补,总算恢复了原貌,至少东门那座被炸塌了的镇远楼,也已经算是城门了,各处因战火而坍塌毁坏的地段,都已修整一新。绕城二十里地城墙上,如今插满了旌旗,那不断在城墙之上巡视、望的明军官兵,却也像是经过一番修补。丝毫不因天热而露出疲态。
环辽阳城四周。共有七座大营,此时在这正热的时辰里。那几座住满了的大营内,却能看见士卒们正纷纷向校场集结。列队等候着什么。
就在此时,自辽阳南门安定门内,奔出数百骑兵,均是一色的黑甲,打头的两位武官,正是辽东总兵官苏翎与参将赵毅成。
苏翎与赵毅成带着骑兵护卫们一路马不停蹄。直奔向南。随即。便听到“轰”“轰”“轰”地三声炮响。自其中三座大营中源源不断地走出大队人马。先是骑兵。随后是手执长枪、大斧以及刀盾手地步兵。也一并跟着苏翎地骑队。向北行去。
苏翎与赵毅成在距离辽阳城五里处地开阔处停下。立在大道之旁。身后是五百骑兵护卫。列着整齐地队列。一字排开。不久。那三座军营中走出地大军追上。开始在护卫骑兵身后站出大阵。总计一万五千人马。就在烈日炎炎之下。纹丝不动地站立着。这数里路。已经让每一名官兵都汗水长流。但显然军纪甚严。没见丝毫乱势。
穿着一身崭新梅花甲地赵毅成。好奇地扭头瞧了瞧那上万名官兵列成地大阵。心里微微赞叹。又转回头。看向苏翎。
“大哥。这排场也太大了吧?”赵毅成笑着说道。
苏翎没有回头。只用眼角瞥了眼赵毅成。说道:“这不是排场。是练兵。”
“练兵?”赵毅成一怔。随即说道:“不是接新来地辽东监军么?”
“也算吧,”苏翎微微眯着眼睛,向远处张望着,接着说道:“你算算,从出营,到这里,有五里的样子吧,花了多少时辰?”
赵毅成略微估算了下,动了动眉头,笑着说道:“还真难的。大哥,这些兵能练成这般模样,可是不易啊。”
苏翎收回目光,看着赵毅成,说道:“也没什么难的,不过是列队出操。大明地兵,也不都是没用,只是没好好练罢了。这当兵吃粮领月饷,这些都做不好,那可真是没用了。”
赵毅成伸手抹去额上地汗水,又说道:“大哥的这些护卫?我瞧着都眼生地紧,也是从中挑的?”
“正是。”苏翎说道“能挑选出那么多一等兵来,连我也是没料到。”
站在苏翎身后列队地骑兵护卫们,有一半正是与邓飞杰一样的新选出来的,个个都有一身本事。与苏翎以往的护卫相比,甚至还要高出几分,不过是时日尚短而已。
“不知道镇江堡的新兵大营,能不能选出这么多人来。”赵毅成有些羡慕地说道。
“不会少的。”苏翎说完,又向远方望去,却是没见到什么踪影。
“还不来?”赵毅成皱着眉头,也望了望,说道:“不是说只有二十里地么?这都过了半日了,还不到?”
“是带的东西太多吧。”苏翎说道“据袁大人所说。这回朝廷可是将那十几门大炮都给了,那可有数千斤重,半日能走二十里便不错了。”
“还有那五十万两银子,也不轻。”赵毅成边说边笑,瞧那神色。完全不像是这正热的天气里等人而不高兴。
提到银子,苏翎也咧着嘴笑了笑,说道:“不知道小皇帝心疼这银子不,一次便给了五十万两,做皇帝还当真有钱。”这后面一句,自然是声音小了些。
赵毅成无声地笑了笑,撇了眼身后的那些新来的护卫。说道:“大哥,那些大炮是不是往日你曾说过的,是那些吕宋来的匠人铸地?”
“应该是。袁大人是这么说的,不知这回来的那些匠人里,有没有吕宋来的人。”苏翎说着。又向远方望去。
赵毅成想了想,说道:“几千斤,可惜太重了,只能守城用。”
“若是有那些匠人,咱们可以铸些小些的炮。”苏翎说道。
“大哥,”赵毅成问道“那些吕宋地匠人真有那本事?能铸得好炮?”
“有没有本事,只有见了才知道。”苏翎说道,略停,又接着说:“那些吕宋来的匠人,其实也是汉人,不过是过海去吕宋谋生而已。至于吕宋,也什么好东西。那炮,其实是以往说过的,葡萄牙人、荷兰人的手艺。”
赵毅成眨着眼睛,问道:“就是大哥说飘洋过海来抢东西的那些商人?”
“是商人,也是兵。”苏翎也伸手抹去几滴汗水。转头看了看身后那大片的士兵们。见还没人热得昏倒,稍稍满意。这才接着说道:
“你想想,能打遍南洋那些土著。占地筑城不走了,那些人所乘的海船,还有火炮,自然会是自有长处。那些吕宋来地匠人,便是跟着学的。”
“那些葡萄牙人、荷兰人在南洋铸炮?”赵毅成问。
苏翎一笑,说道:“不铸炮,如何补充军需?... -->>
天启元年七月五日,大明朝辽东都司界内正是夏季酷暑横行之时。
由山海关直至辽阳,再越过千山山脉直抵镇江堡的驿道上,布满了顶着热浪行进的驮队。民夫们赤着胳膊,赶着牛车、骡马,在管队官兵的督促一路抛洒着汗水,甚至连那些押运的官兵,也都脱去了棉甲,将袖子挽的老高,在阳光下眯着眼睛,时不时地吆喝几句,算是尽到了职责。
这种情形,已持续了近一个月。由山海关以内募集的民夫运送的粮草、军需,仍旧囤积在广宁。而广宁一带原本就积压着数十万石的粮草,此时已然少了一半,并将继续运往辽阳城。
广宁至辽阳这一段路,募集的是本地的民夫。前些日子辽阳危急,这广宁一带逃难的百姓、溃兵也是不少,等到辽阳城无恙的消息传来,这些将信将疑的百姓们陆续返回家中,却多少是误了农时。对辽东来说,春荒本就年年都有,不过是仗着广宁原本就是屯粮之地,还不至于出现饿死人的惨状。
不过今年这春季战乱,再加上误了地里的庄稼,人心惶惶之下,那一斗粮食最初都能卖出四钱银子的价来,除了原本就拿这军粮牟利的胆大武官之外,广宁一带的百姓,对缺粮的恐慌,可暂时忘却了建奴的威胁。好在新任辽东巡王化贞在五月里,便奉辽东经略袁应泰袁大人之命,广为招募民夫,运送粮草前往辽阳,并且,将一部分快要霉变但还能食用的粮食,作为脚价发放,这才止住了恐慌的情绪。
动用军粮,可是不小的罪名。这种罕见的举措,让民夫、士卒们相互打听之下,便流传起袁应泰袁大人的昔日政绩。不过,这流言最终还是汇集到辽东总兵官、征夷大将军苏翎的身上。归根到底,这辽阳是因苏翎而存留的,而这粮草集运的根源,也因总兵官苏翎提督辽东军务所需而起。那么,那些救命粮,岂不也是因苏翎所致的?是故,这些汗流浃背地民夫、官兵们,未至辽阳,便都存了个想一睹总兵官苏翎的心思。
不过,想见一见这位创下辽东大捷的苏翎大将军的。可不止是这些百姓、士卒。那些经海船抵达辽东的各式人等,也都在憋闷地船舱中闲聊时,听到过苏翎的名字,而这些人,也多半是因苏翎而被调动的。各种版本的传言。便真如海上波浪,层出不穷。
这日午时刚过,大明朝辽东都司首府,也就是各路驮队的终点,辽阳城,正被一轮火辣辣的日头罩着,水泻一般的热气浸得满城象是一座大蒸笼,闷得人喘不过气来。也唯有新近修补过地城墙高处,还能感受到几丝海风的吹拂。
辽阳城墙经过两个多月的修补,总算恢复了原貌,至少东门那座被炸塌了的镇远楼,也已经算是城门了,各处因战火而坍塌毁坏的地段,都已修整一新。绕城二十里地城墙上,如今插满了旌旗,那不断在城墙之上巡视、望的明军官兵,却也像是经过一番修补。丝毫不因天热而露出疲态。
环辽阳城四周。共有七座大营,此时在这正热的时辰里。那几座住满了的大营内,却能看见士卒们正纷纷向校场集结。列队等候着什么。
就在此时,自辽阳南门安定门内,奔出数百骑兵,均是一色的黑甲,打头的两位武官,正是辽东总兵官苏翎与参将赵毅成。
苏翎与赵毅成带着骑兵护卫们一路马不停蹄。直奔向南。随即。便听到“轰”“轰”“轰”地三声炮响。自其中三座大营中源源不断地走出大队人马。先是骑兵。随后是手执长枪、大斧以及刀盾手地步兵。也一并跟着苏翎地骑队。向北行去。
苏翎与赵毅成在距离辽阳城五里处地开阔处停下。立在大道之旁。身后是五百骑兵护卫。列着整齐地队列。一字排开。不久。那三座军营中走出地大军追上。开始在护卫骑兵身后站出大阵。总计一万五千人马。就在烈日炎炎之下。纹丝不动地站立着。这数里路。已经让每一名官兵都汗水长流。但显然军纪甚严。没见丝毫乱势。
穿着一身崭新梅花甲地赵毅成。好奇地扭头瞧了瞧那上万名官兵列成地大阵。心里微微赞叹。又转回头。看向苏翎。
“大哥。这排场也太大了吧?”赵毅成笑着说道。
苏翎没有回头。只用眼角瞥了眼赵毅成。说道:“这不是排场。是练兵。”
“练兵?”赵毅成一怔。随即说道:“不是接新来地辽东监军么?”
“也算吧,”苏翎微微眯着眼睛,向远处张望着,接着说道:“你算算,从出营,到这里,有五里的样子吧,花了多少时辰?”
赵毅成略微估算了下,动了动眉头,笑着说道:“还真难的。大哥,这些兵能练成这般模样,可是不易啊。”
苏翎收回目光,看着赵毅成,说道:“也没什么难的,不过是列队出操。大明地兵,也不都是没用,只是没好好练罢了。这当兵吃粮领月饷,这些都做不好,那可真是没用了。”
赵毅成伸手抹去额上地汗水,又说道:“大哥的这些护卫?我瞧着都眼生地紧,也是从中挑的?”
“正是。”苏翎说道“能挑选出那么多一等兵来,连我也是没料到。”
站在苏翎身后列队地骑兵护卫们,有一半正是与邓飞杰一样的新选出来的,个个都有一身本事。与苏翎以往的护卫相比,甚至还要高出几分,不过是时日尚短而已。
“不知道镇江堡的新兵大营,能不能选出这么多人来。”赵毅成有些羡慕地说道。
“不会少的。”苏翎说完,又向远方望去,却是没见到什么踪影。
“还不来?”赵毅成皱着眉头,也望了望,说道:“不是说只有二十里地么?这都过了半日了,还不到?”
“是带的东西太多吧。”苏翎说道“据袁大人所说。这回朝廷可是将那十几门大炮都给了,那可有数千斤重,半日能走二十里便不错了。”
“还有那五十万两银子,也不轻。”赵毅成边说边笑,瞧那神色。完全不像是这正热的天气里等人而不高兴。
提到银子,苏翎也咧着嘴笑了笑,说道:“不知道小皇帝心疼这银子不,一次便给了五十万两,做皇帝还当真有钱。”这后面一句,自然是声音小了些。
赵毅成无声地笑了笑,撇了眼身后的那些新来的护卫。说道:“大哥,那些大炮是不是往日你曾说过的,是那些吕宋来的匠人铸地?”
“应该是。袁大人是这么说的,不知这回来的那些匠人里,有没有吕宋来的人。”苏翎说着。又向远方望去。
赵毅成想了想,说道:“几千斤,可惜太重了,只能守城用。”
“若是有那些匠人,咱们可以铸些小些的炮。”苏翎说道。
“大哥,”赵毅成问道“那些吕宋地匠人真有那本事?能铸得好炮?”
“有没有本事,只有见了才知道。”苏翎说道,略停,又接着说:“那些吕宋来的匠人,其实也是汉人,不过是过海去吕宋谋生而已。至于吕宋,也什么好东西。那炮,其实是以往说过的,葡萄牙人、荷兰人的手艺。”
赵毅成眨着眼睛,问道:“就是大哥说飘洋过海来抢东西的那些商人?”
“是商人,也是兵。”苏翎也伸手抹去几滴汗水。转头看了看身后那大片的士兵们。见还没人热得昏倒,稍稍满意。这才接着说道:
“你想想,能打遍南洋那些土著。占地筑城不走了,那些人所乘的海船,还有火炮,自然会是自有长处。那些吕宋来地匠人,便是跟着学的。”
“那些葡萄牙人、荷兰人在南洋铸炮?”赵毅成问。
苏翎一笑,说道:“不铸炮,如何补充军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