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52wx.net,亚当,午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作者卡尔维诺
译者贾镛新
一九四四年,战线依旧是四o年那样,只是这次战争旷日持久,没有任何移动的迹象。人们再也不愿像四o年那样,用小车推着破烂和母鸡,牵着骡子、拉着羊逃难了。那年,当他们重返家园时,看到的是箱倒柜翻、人粪遍室。要知道,那些当兵的意大利人,搞起破坏来,是不管在朋友家,还是在敌人家的。就这样,人们没有撤离。法国人的炮弹日夜在房顶开花,德国人的炮弹则在头顶呼啸。
“总有一天会向前推进的。”人们这样说,从九月份一直重复到来年四月份“盟军会向下游挺进的。”
贝维拉河谷到处是人,有农民,也有从文提米利亚疏散来的人。大家都没吃的了。没有食品贮备,面粉则必须到城里去买,而通往城里的路日夜受到炮弹的轰击。
人们没法回家,只能躲在山洞里。一天,村里的男人都聚集到一个大山洞,讨论该怎么办。
“现在必须轮流到文提米利亚去找面包。”村委会的人说。
“这主意真不错,这样我们就一个接一个地在路上被炸得粉碎。”有人说。
“或者一个个被德国人抓住,送到德国去。”另一个接着说。
“牲口怎么办?谁出牲口?即使有,谁也不愿拿去冒险。就是有人愿意去,最后连人带牲口和面包都回不来,这是明摆着的。”又有人这样说。
所有的牲口都已被征用,就算有个别幸免的,也早已被隐藏起来了。
“不管怎么说,没有面包,我们怎么生活?有谁愿意带一头骡子去文提米利亚?那里正通缉我,不然的话,我就去了。”村委会的人说。
他环视了一下四周,男人们坐在山洞的地上,眼睛里毫无表情,用手指在松软的凝灰岩上挖着什么。
这时,坐在后面、张着嘴、什么也没听懂的老汉比斯马站了起来,走出山洞。大家以为他要去小便,因为他年纪大了,经常要小便。
“留神点,比斯马,找个隐蔽的地方。”人们朝他喊。
但他连头都没回一下。
“对他来说,就好像没有轰炸这码事,”有个人说“他耳聋,听不到炸弹声。”
比斯马八十多岁了,背驼得好像老是背着捆柴禾,似乎他一生中从树林背到马厩的柴禾仍压在他的背上。
人们叫他比斯马,是由于他胡子的缘故。据说,他年轻的时候,胡子很像俾斯麦的胡子。不过,现在他的胡子花白而肮脏,弯曲下来,就像他身体其他的部分一样,随时都有掉下来的可能。然而,却什么都没掉下来。但他步履蹒跚,头不停地摇动,像所有的聋子一样,目光呆滞而多疑。
他重新出现在洞口。
“吁!”他吆喝着。
这时大家才看到,他身后牵着头骡子,并且鞴好了鞍架。比斯马的这头骡子,看起来比它的主人还老,脖子扁平,就像块木板,头低得快要碰到地上,走起路来小心谨慎,似乎怕那些突出的骨头刺破皮肤,从爬满苍蝇的伤口处钻出来一样。
“比斯马,你带骡子到哪里去?”人们问。他张着嘴,晃动着脑袋,什么也没听见。“口袋,给我口袋。”他说。“喂,你和这头没用的骡子上哪里去?”“多少公斤?到底要多少公斤?”他问。大家给他拿来口袋,用手比划着要多少公斤。之后,他就出发了。炮弹不断地响着,人们站在洞口,朝大路张望,看着那一瘸一拐的身影不断远去。骡子和骑在上面的老人是那样危险,似乎随时都可能一起倒下去。炮弹在前面的路上不断炸开,硝烟弥漫,有时落在前面,破坏了骡子小心翼翼地走着的道路,有时又落在后面,但比斯马连头也不回。人们屏住呼吸,注视着他在炮弹的呼啸声中一步一步地前进。“这颗炮弹准得击中他。”有人说。这时,只听得一声炮响,扬起的尘埃完全笼罩了他。人们顿时安静了下来。随着烟尘慢慢地消失,剩下的大概只是光秃秃的道路,连他的尸体可能也看不到了。不料人和骡子却幽灵一般再现了,他们继续慢慢地走着,到了最后一个拐弯处,以后就再也看不见他们了。“他办不成这事。”人们这样议论着转过了身去。
比斯马骑着骡子继续走在铺着鹅卵石的崎岖山路上。那头老骡子迈着哆哆嗦嗦的蹄子,走在布满石块和塌方的高低不平的路上,驮架下的伤口好像要撕裂它的皮肤。炮弹的爆炸声不会使它害怕,因为它一生中吃了那么多苦头,再也不会有任何事情能使它激动。它低头走着,黑色的眼罩挡住了部分视野,但使它看到非常美丽的东西:被击碎外壳的蜗牛,在岩石上留下一道道五颜六色的黏液,蚁巢被捣毁,黑、白蚂蚁四处乱奔,蚁卵遍地,野草被连根拔起,如同大树那样稀奇古怪的根系朝天竖起。
骑在驮架上的人,力图在骡子消瘦的臀部上挺直身体,他那把老骨头,受尽了道路高低不平的折磨。他同他的骡子一起成长,他的思想简单,就像骡子一样听天由命,因为他这辈子吃的面包都是经过艰难的道路取得的,他自己吃的和别人吃的都是如此。现在他要为整个贝维拉村去找面包。这个世界,他周围这个寂静世界,似乎现在也力图用他这个聋子都能听到的炮声和四处飞扬的尘土对他讲话。一... -->>
作者卡尔维诺
译者贾镛新
一九四四年,战线依旧是四o年那样,只是这次战争旷日持久,没有任何移动的迹象。人们再也不愿像四o年那样,用小车推着破烂和母鸡,牵着骡子、拉着羊逃难了。那年,当他们重返家园时,看到的是箱倒柜翻、人粪遍室。要知道,那些当兵的意大利人,搞起破坏来,是不管在朋友家,还是在敌人家的。就这样,人们没有撤离。法国人的炮弹日夜在房顶开花,德国人的炮弹则在头顶呼啸。
“总有一天会向前推进的。”人们这样说,从九月份一直重复到来年四月份“盟军会向下游挺进的。”
贝维拉河谷到处是人,有农民,也有从文提米利亚疏散来的人。大家都没吃的了。没有食品贮备,面粉则必须到城里去买,而通往城里的路日夜受到炮弹的轰击。
人们没法回家,只能躲在山洞里。一天,村里的男人都聚集到一个大山洞,讨论该怎么办。
“现在必须轮流到文提米利亚去找面包。”村委会的人说。
“这主意真不错,这样我们就一个接一个地在路上被炸得粉碎。”有人说。
“或者一个个被德国人抓住,送到德国去。”另一个接着说。
“牲口怎么办?谁出牲口?即使有,谁也不愿拿去冒险。就是有人愿意去,最后连人带牲口和面包都回不来,这是明摆着的。”又有人这样说。
所有的牲口都已被征用,就算有个别幸免的,也早已被隐藏起来了。
“不管怎么说,没有面包,我们怎么生活?有谁愿意带一头骡子去文提米利亚?那里正通缉我,不然的话,我就去了。”村委会的人说。
他环视了一下四周,男人们坐在山洞的地上,眼睛里毫无表情,用手指在松软的凝灰岩上挖着什么。
这时,坐在后面、张着嘴、什么也没听懂的老汉比斯马站了起来,走出山洞。大家以为他要去小便,因为他年纪大了,经常要小便。
“留神点,比斯马,找个隐蔽的地方。”人们朝他喊。
但他连头都没回一下。
“对他来说,就好像没有轰炸这码事,”有个人说“他耳聋,听不到炸弹声。”
比斯马八十多岁了,背驼得好像老是背着捆柴禾,似乎他一生中从树林背到马厩的柴禾仍压在他的背上。
人们叫他比斯马,是由于他胡子的缘故。据说,他年轻的时候,胡子很像俾斯麦的胡子。不过,现在他的胡子花白而肮脏,弯曲下来,就像他身体其他的部分一样,随时都有掉下来的可能。然而,却什么都没掉下来。但他步履蹒跚,头不停地摇动,像所有的聋子一样,目光呆滞而多疑。
他重新出现在洞口。
“吁!”他吆喝着。
这时大家才看到,他身后牵着头骡子,并且鞴好了鞍架。比斯马的这头骡子,看起来比它的主人还老,脖子扁平,就像块木板,头低得快要碰到地上,走起路来小心谨慎,似乎怕那些突出的骨头刺破皮肤,从爬满苍蝇的伤口处钻出来一样。
“比斯马,你带骡子到哪里去?”人们问。他张着嘴,晃动着脑袋,什么也没听见。“口袋,给我口袋。”他说。“喂,你和这头没用的骡子上哪里去?”“多少公斤?到底要多少公斤?”他问。大家给他拿来口袋,用手比划着要多少公斤。之后,他就出发了。炮弹不断地响着,人们站在洞口,朝大路张望,看着那一瘸一拐的身影不断远去。骡子和骑在上面的老人是那样危险,似乎随时都可能一起倒下去。炮弹在前面的路上不断炸开,硝烟弥漫,有时落在前面,破坏了骡子小心翼翼地走着的道路,有时又落在后面,但比斯马连头也不回。人们屏住呼吸,注视着他在炮弹的呼啸声中一步一步地前进。“这颗炮弹准得击中他。”有人说。这时,只听得一声炮响,扬起的尘埃完全笼罩了他。人们顿时安静了下来。随着烟尘慢慢地消失,剩下的大概只是光秃秃的道路,连他的尸体可能也看不到了。不料人和骡子却幽灵一般再现了,他们继续慢慢地走着,到了最后一个拐弯处,以后就再也看不见他们了。“他办不成这事。”人们这样议论着转过了身去。
比斯马骑着骡子继续走在铺着鹅卵石的崎岖山路上。那头老骡子迈着哆哆嗦嗦的蹄子,走在布满石块和塌方的高低不平的路上,驮架下的伤口好像要撕裂它的皮肤。炮弹的爆炸声不会使它害怕,因为它一生中吃了那么多苦头,再也不会有任何事情能使它激动。它低头走着,黑色的眼罩挡住了部分视野,但使它看到非常美丽的东西:被击碎外壳的蜗牛,在岩石上留下一道道五颜六色的黏液,蚁巢被捣毁,黑、白蚂蚁四处乱奔,蚁卵遍地,野草被连根拔起,如同大树那样稀奇古怪的根系朝天竖起。
骑在驮架上的人,力图在骡子消瘦的臀部上挺直身体,他那把老骨头,受尽了道路高低不平的折磨。他同他的骡子一起成长,他的思想简单,就像骡子一样听天由命,因为他这辈子吃的面包都是经过艰难的道路取得的,他自己吃的和别人吃的都是如此。现在他要为整个贝维拉村去找面包。这个世界,他周围这个寂静世界,似乎现在也力图用他这个聋子都能听到的炮声和四处飞扬的尘土对他讲话。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