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畅所欲言 (2/2)
800小说网 52wx.net,明海风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今算是大家的头领,好多事情大家都不敢抚了他的意,但是此刻,大家可都是心悦诚服地承认的一个事实。
“那是大家不知道我以前是个什么人,我如今能有这样的能耐,其实都是跟一位先生学的!”李天养睁着眼睛说瞎话的能耐是越来越大了,这一句话说出来,连眼睛都没眨一下:“想知道是哪位先生教授我的吗?”
“想!!!”
“其实这位先生,我已经介绍给了大家。”李天养卖了一个关子。
“大家看看手上的书籍,这,就是我给大家请的先生,只要学会上面的道理,大家想要有什么都是有可能的!”李天养笑着给出了答案,让底下被勾起了兴趣的人一下子失望了。
“咱们都这么打一把年纪了,学这些东西太吃力,真要有所收获,那还不得猴年马月的事情啊!”这是学习吃力,拖大家后腿的后进分子的哀声。
“可大家别忘了,除了你们,你们还有后代啊,你们难道就希望你们的儿子、孙子跟你们一样,成天到晚都泡在泥地里讨食吗?”
“可我们大家没钱啊,读书认字是需要花很多的钱的,小少爷你如今虽然是照顾大家,让小孩子们都上了学、认了字。可这花销您也是算在了我们的头上的,每天大家都要为你们干很多的活计才能抵消这些花销的。不怕您笑话,这日子过得,真的比在老家还要辛苦一点呢,我都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如今正好说到这里,大家也把这些日子里的不适给说了出来。
其实说白了,大家都是对李天养百天让大家操练、劳作,到了晚上还要集中在一起学习认字,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怨言的。
“你们还想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有个好的前程?”李天养哪里会不明白大家的这些小心思。
“想到是想,可我们也是人啊!”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可是古人们告诉我们大家的道理。”农夫们总是这样子,只看见了眼前的得失,没有看见以后的收获:“我今天就问大家一句话,大家想不想赚大钱!!”
“想!!!”斩钉截铁的声音响起,对于这个问题,没有哪个脑子正常的人是不愿意的。
“但是,如果这赚钱的机会,需要大家流血,拼命呢,大家还愿意吗?”
“……愿意。”“这……”
有犹豫的,有点头的,也有看着四周人群回答,自己随声附和的,反正就是没有一个人像刚才那样干脆利落了,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想法。
看到这里,李天养也没有灰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靠一次谈话就打消底下这群一生都是老实本分农民的疑虑,那是天方夜谭。
“好了,时间也不早了,大家都回去休息吧!”今天的谈话点到为止,李天养看了看天色,跟大家摆了摆手,放大家回去休息了。
好像今天的闲谈下来,李天养并没有什么收获的样子,但是他却不像一个无所得的样子,整个人对自己今天的谈话还是很满意的。至少,今天这次谈话的时候,大家再也不是麻木不仁的样子,眼神里也多了几丝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这,就是李天养所需要看到的东西。
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没有想到、没有想过的时候,他能心甘情愿,死心塌地地生活得一成不变;但是只要有了想法,有了展望,他的心,就不再甘于寂寞了,总是会忍不住在脑海中幻想着种种未来,揣摩着种种办法。
李天养这么费气巴力地让这一群大字不识一个,早就过了最佳学习年纪的粗汉们学习文字,学习道理,说白了,还不是想要给他们大家造一个梦,一个能激起他们心中血性的梦!!
便是这样的谈话,李天养也是只要白天或晚上有时间,他都会跟大家一起闲聊一番,反正只要是怎么能勾起大家的欲望,他就怎么聊。日积月累之下,这群刚开始还唯唯诺诺,没有一点激情的汉子,不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再平日的训练里,都多了几分争强好胜,积极向上的样子。
想出这个办法,着实花了李天养好些功夫,最终还是借鉴了咱们***民0国时期的宣传鼓动工作,才有了这般的成果。当然,他可没有人家***的本事,直接把人给洗脑一般,他能做的,也就只有这样,勾起人们潜藏在心底的那些欲望而已。
解决完了队伍的思想工作,接下来可又有的李天养他们忙的了。
第一批粮食的收获,不但为营地里带来了大批的粮食,也让土著们,从土地上尝到了不菲的甜头儿了。你想想,一群连刀耕火种都算不上的打猎为生的诸罗山社里,突然有一天,那些下山到笨港讨生活的年轻人们,大一包小一包地从笨港打包回来大量的粮食、物资,这怎么能不让山寨里的老少爷们们羡慕、嫉妒、恨啊!!!
前面说过,干得时间长的、表现好的土著们,都被李天养分给了几亩土地,虽然他们自己并不在意,但是他们也没有偷懒啊。这到了收获的季节,一亩地的红薯虽然并没有达到在谭门时那样高产,但是比起其他粮食来,那也是不算差的,一般都能收获将近两石的样子。以前都还饱一顿饿一顿的土著们,哪里见识过像现在这样,只要拿着锄头在地里挖上一番,就能收获家里人一年的粮食,这不是跟做梦一般吗?
第一次,土著们对于种地,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随之带来的变化,就是越来越多的土著们,从诸罗山下来,到李天养他们这里来学习如何种地。仅仅是从收获第一批粮食开始,半个多月时间而已,到笨港来讨生活的土著,就从三百人不到,激增到了足足有六七百人的样子,占了诸罗山社近1/的人口还多,而且,这里面,绝大多数都是诸罗山上的精壮劳力,留守山上的土著,则大多都是老人或者是小孩、妇孺了。(未完待续)
今算是大家的头领,好多事情大家都不敢抚了他的意,但是此刻,大家可都是心悦诚服地承认的一个事实。
“那是大家不知道我以前是个什么人,我如今能有这样的能耐,其实都是跟一位先生学的!”李天养睁着眼睛说瞎话的能耐是越来越大了,这一句话说出来,连眼睛都没眨一下:“想知道是哪位先生教授我的吗?”
“想!!!”
“其实这位先生,我已经介绍给了大家。”李天养卖了一个关子。
“大家看看手上的书籍,这,就是我给大家请的先生,只要学会上面的道理,大家想要有什么都是有可能的!”李天养笑着给出了答案,让底下被勾起了兴趣的人一下子失望了。
“咱们都这么打一把年纪了,学这些东西太吃力,真要有所收获,那还不得猴年马月的事情啊!”这是学习吃力,拖大家后腿的后进分子的哀声。
“可大家别忘了,除了你们,你们还有后代啊,你们难道就希望你们的儿子、孙子跟你们一样,成天到晚都泡在泥地里讨食吗?”
“可我们大家没钱啊,读书认字是需要花很多的钱的,小少爷你如今虽然是照顾大家,让小孩子们都上了学、认了字。可这花销您也是算在了我们的头上的,每天大家都要为你们干很多的活计才能抵消这些花销的。不怕您笑话,这日子过得,真的比在老家还要辛苦一点呢,我都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如今正好说到这里,大家也把这些日子里的不适给说了出来。
其实说白了,大家都是对李天养百天让大家操练、劳作,到了晚上还要集中在一起学习认字,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怨言的。
“你们还想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有个好的前程?”李天养哪里会不明白大家的这些小心思。
“想到是想,可我们也是人啊!”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可是古人们告诉我们大家的道理。”农夫们总是这样子,只看见了眼前的得失,没有看见以后的收获:“我今天就问大家一句话,大家想不想赚大钱!!”
“想!!!”斩钉截铁的声音响起,对于这个问题,没有哪个脑子正常的人是不愿意的。
“但是,如果这赚钱的机会,需要大家流血,拼命呢,大家还愿意吗?”
“……愿意。”“这……”
有犹豫的,有点头的,也有看着四周人群回答,自己随声附和的,反正就是没有一个人像刚才那样干脆利落了,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想法。
看到这里,李天养也没有灰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靠一次谈话就打消底下这群一生都是老实本分农民的疑虑,那是天方夜谭。
“好了,时间也不早了,大家都回去休息吧!”今天的谈话点到为止,李天养看了看天色,跟大家摆了摆手,放大家回去休息了。
好像今天的闲谈下来,李天养并没有什么收获的样子,但是他却不像一个无所得的样子,整个人对自己今天的谈话还是很满意的。至少,今天这次谈话的时候,大家再也不是麻木不仁的样子,眼神里也多了几丝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这,就是李天养所需要看到的东西。
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没有想到、没有想过的时候,他能心甘情愿,死心塌地地生活得一成不变;但是只要有了想法,有了展望,他的心,就不再甘于寂寞了,总是会忍不住在脑海中幻想着种种未来,揣摩着种种办法。
李天养这么费气巴力地让这一群大字不识一个,早就过了最佳学习年纪的粗汉们学习文字,学习道理,说白了,还不是想要给他们大家造一个梦,一个能激起他们心中血性的梦!!
便是这样的谈话,李天养也是只要白天或晚上有时间,他都会跟大家一起闲聊一番,反正只要是怎么能勾起大家的欲望,他就怎么聊。日积月累之下,这群刚开始还唯唯诺诺,没有一点激情的汉子,不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再平日的训练里,都多了几分争强好胜,积极向上的样子。
想出这个办法,着实花了李天养好些功夫,最终还是借鉴了咱们***民0国时期的宣传鼓动工作,才有了这般的成果。当然,他可没有人家***的本事,直接把人给洗脑一般,他能做的,也就只有这样,勾起人们潜藏在心底的那些欲望而已。
解决完了队伍的思想工作,接下来可又有的李天养他们忙的了。
第一批粮食的收获,不但为营地里带来了大批的粮食,也让土著们,从土地上尝到了不菲的甜头儿了。你想想,一群连刀耕火种都算不上的打猎为生的诸罗山社里,突然有一天,那些下山到笨港讨生活的年轻人们,大一包小一包地从笨港打包回来大量的粮食、物资,这怎么能不让山寨里的老少爷们们羡慕、嫉妒、恨啊!!!
前面说过,干得时间长的、表现好的土著们,都被李天养分给了几亩土地,虽然他们自己并不在意,但是他们也没有偷懒啊。这到了收获的季节,一亩地的红薯虽然并没有达到在谭门时那样高产,但是比起其他粮食来,那也是不算差的,一般都能收获将近两石的样子。以前都还饱一顿饿一顿的土著们,哪里见识过像现在这样,只要拿着锄头在地里挖上一番,就能收获家里人一年的粮食,这不是跟做梦一般吗?
第一次,土著们对于种地,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随之带来的变化,就是越来越多的土著们,从诸罗山下来,到李天养他们这里来学习如何种地。仅仅是从收获第一批粮食开始,半个多月时间而已,到笨港来讨生活的土著,就从三百人不到,激增到了足足有六七百人的样子,占了诸罗山社近1/的人口还多,而且,这里面,绝大多数都是诸罗山上的精壮劳力,留守山上的土著,则大多都是老人或者是小孩、妇孺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