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将粗盐变成精盐 (2/2)
52文学网 www.52wx.net,刺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nbsp; “没有别的销售途径了吗?”张准问道。
“没有了。”杨锐锋回答。
杨锐锋说,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张准将私盐送到即墨营就能够解决了。就算将私盐送到即墨营去,也不会有大盐枭接手的。而且,这样的问题,并不是杨家屯一个地方才有。
私盐必须有另外的销路。
这是张准的想法。
三月十五这天,天气不是很好,天空灰沉沉的,云层很厚,仿佛要下雨,但是始终没有下。空气显得非常沉闷,好像有种透不气来的感觉。
早上起来,张准看到摆在空地中间的盐担,发现杨锐锋将几个盐担的蒙布揭开了,可能是检查盐巴有没有受潮。如果盐巴受潮,就会变质,盐商就更加不愿意收购了。
看到张准出来,杨锐锋感慨的说道:“多好的盐啊,没有人收购,实在是太可惜了。”
张准慢慢的走过去,扫了一眼箩筐里面的盐巴。
他以前并没有注意到这些盐的质量,因为所有的盐担,都是被蒙起来的,以免吸水潮湿了。现在,杨锐锋将蒙布拿开,张准才真正看到了这些海盐的真面目。他在盐担的旁边站了一会儿,神色有些疑惑。
“这就是好盐吗?”
张准自言自语的问道。
毫无疑问,在张准的眼里,这些海盐只是最原始的盐巴,含有很多的杂质,表面带着黄黄的颜色,非常的难看。伸手抓起一把海盐,涩涩的,颗粒很大,也不均匀。这样的海盐,用来炒菜,显然有点勉强,也不知道是用来做什么的。
他内心忽然微微一动,想起了什么,问道:“锋哥,所有的私盐,都是这样子的吗?”
杨锐锋说道:“也不是。有些人喜欢往盐里面掺点泥土什么的,要么是掺点细沙,又或者是在盐担的下面藏一个大石头,增加重量,但是咱们杨家屯都是老实人,从来不干这事。”
“……”
这样的海盐还要往里面掺泥土,张准真的是无语了。
为什么大家不将这海盐的质量弄的好一些呢?
后世的盐都是粉末状的,细细的,白白的,看起来感觉很好啊!
眼前的这些盐巴,要是放在后世,不要说卖三文钱一斤,就算是倒贴三文钱,恐怕都不会有人正面看一眼的,卖相实在是太糟糕了。
沉默片刻,张准说道:“要是有质量更好的盐,会不会好卖一点?”
杨锐锋说道:“质量更好的盐,只有精盐和青盐了。不过,都是内地才有的,山东可没有。”
他简略的解释说,精盐都是富贵人家才用的,颜色洁白,粉末状,很均匀,摸起来手感很好,做出来的菜味道也均匀。比较高档的酒楼什么的,采用的也是精盐。每斤精盐的市场零售价至少在五六十文以上,而且供货的数量并不是很多。
至于青盐,他其实从来没有见过,据说是来自遥远的大西北,非常的名贵,运到山东的青盐数量,数量很少,导致每斤青盐的售价都在一百文以上,绝对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天价。在山东,只有大富大贵的人家,才有钱购买青盐。一担海盐还不如数斤的青盐,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张准说道:“要是我能够将这些粗盐变成精盐呢?”
杨锐锋惊讶的看着他。
将海盐变成精盐?
变戏法吗?
张准没理睬他的惊讶,自顾自的说道:“能不能卖出去?”
杨锐锋点头说道:“当然能……山东的精盐和青盐,都是从陕西运过来的,现在陕西民乱,河南也民乱,道路被阻断,精盐和私盐都运不过来,价格往上翻了好几番……”
他详细的解释说,山东的盐其实在全国根本排不上号,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在山东的北面,是长芦盐场,在山东的南面,是江淮盐场,产量都很大,盐的产量也比较好。但是,全国最好的盐,依然是出自陕西都司宁夏镇盐池城、惠安堡、花马池,以及陕西行都司(即甘肃)西海(即青海湖)周边的盐。因为这些盐带有些许的青色,故名青盐。
一直以来,青盐都有咸、寒、凉血、名目等药用功能。在大明朝,青盐的最大用处,不是用来调味,而是用来漱口的。富贵人家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用青盐漱口。所以,对于某些人群来说,青盐不可或缺。现在道路阻断,外面的好盐运不进来,自己生产的粗盐又卖不出去,导致出现两个问题:一个是好盐更贵了;一个是粗盐更加的便宜了。
【每天保底更新6000字,大家的推荐越多,收藏越多,更新越多】
nbsp; “没有别的销售途径了吗?”张准问道。
“没有了。”杨锐锋回答。
杨锐锋说,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张准将私盐送到即墨营就能够解决了。就算将私盐送到即墨营去,也不会有大盐枭接手的。而且,这样的问题,并不是杨家屯一个地方才有。
私盐必须有另外的销路。
这是张准的想法。
三月十五这天,天气不是很好,天空灰沉沉的,云层很厚,仿佛要下雨,但是始终没有下。空气显得非常沉闷,好像有种透不气来的感觉。
早上起来,张准看到摆在空地中间的盐担,发现杨锐锋将几个盐担的蒙布揭开了,可能是检查盐巴有没有受潮。如果盐巴受潮,就会变质,盐商就更加不愿意收购了。
看到张准出来,杨锐锋感慨的说道:“多好的盐啊,没有人收购,实在是太可惜了。”
张准慢慢的走过去,扫了一眼箩筐里面的盐巴。
他以前并没有注意到这些盐的质量,因为所有的盐担,都是被蒙起来的,以免吸水潮湿了。现在,杨锐锋将蒙布拿开,张准才真正看到了这些海盐的真面目。他在盐担的旁边站了一会儿,神色有些疑惑。
“这就是好盐吗?”
张准自言自语的问道。
毫无疑问,在张准的眼里,这些海盐只是最原始的盐巴,含有很多的杂质,表面带着黄黄的颜色,非常的难看。伸手抓起一把海盐,涩涩的,颗粒很大,也不均匀。这样的海盐,用来炒菜,显然有点勉强,也不知道是用来做什么的。
他内心忽然微微一动,想起了什么,问道:“锋哥,所有的私盐,都是这样子的吗?”
杨锐锋说道:“也不是。有些人喜欢往盐里面掺点泥土什么的,要么是掺点细沙,又或者是在盐担的下面藏一个大石头,增加重量,但是咱们杨家屯都是老实人,从来不干这事。”
“……”
这样的海盐还要往里面掺泥土,张准真的是无语了。
为什么大家不将这海盐的质量弄的好一些呢?
后世的盐都是粉末状的,细细的,白白的,看起来感觉很好啊!
眼前的这些盐巴,要是放在后世,不要说卖三文钱一斤,就算是倒贴三文钱,恐怕都不会有人正面看一眼的,卖相实在是太糟糕了。
沉默片刻,张准说道:“要是有质量更好的盐,会不会好卖一点?”
杨锐锋说道:“质量更好的盐,只有精盐和青盐了。不过,都是内地才有的,山东可没有。”
他简略的解释说,精盐都是富贵人家才用的,颜色洁白,粉末状,很均匀,摸起来手感很好,做出来的菜味道也均匀。比较高档的酒楼什么的,采用的也是精盐。每斤精盐的市场零售价至少在五六十文以上,而且供货的数量并不是很多。
至于青盐,他其实从来没有见过,据说是来自遥远的大西北,非常的名贵,运到山东的青盐数量,数量很少,导致每斤青盐的售价都在一百文以上,绝对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天价。在山东,只有大富大贵的人家,才有钱购买青盐。一担海盐还不如数斤的青盐,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张准说道:“要是我能够将这些粗盐变成精盐呢?”
杨锐锋惊讶的看着他。
将海盐变成精盐?
变戏法吗?
张准没理睬他的惊讶,自顾自的说道:“能不能卖出去?”
杨锐锋点头说道:“当然能……山东的精盐和青盐,都是从陕西运过来的,现在陕西民乱,河南也民乱,道路被阻断,精盐和私盐都运不过来,价格往上翻了好几番……”
他详细的解释说,山东的盐其实在全国根本排不上号,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在山东的北面,是长芦盐场,在山东的南面,是江淮盐场,产量都很大,盐的产量也比较好。但是,全国最好的盐,依然是出自陕西都司宁夏镇盐池城、惠安堡、花马池,以及陕西行都司(即甘肃)西海(即青海湖)周边的盐。因为这些盐带有些许的青色,故名青盐。
一直以来,青盐都有咸、寒、凉血、名目等药用功能。在大明朝,青盐的最大用处,不是用来调味,而是用来漱口的。富贵人家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用青盐漱口。所以,对于某些人群来说,青盐不可或缺。现在道路阻断,外面的好盐运不进来,自己生产的粗盐又卖不出去,导致出现两个问题:一个是好盐更贵了;一个是粗盐更加的便宜了。
【每天保底更新6000字,大家的推荐越多,收藏越多,更新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