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文学网 www.52wx.net,蒲公英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庸,不急噪冒进,相时而动,就像卦中的‘六五’爻一样,永远都不会有危险。具有叛逆思想的曹雪芹却认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最终取决于它本身已经僵化了的制度。只要社会制度不改变,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会有危险。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曹公列举了柳五儿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从书中描写的情景来看,柳五儿在任何方面都符合‘六五’的行为规则,可是她一出现就立即被卷入到你死我活的斗争狂潮中去了,最后居然落了个天怒人怨的结局。所以我认为,柳五儿的悲剧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于程朱理学的深恶痛绝。
“总而言之,柳五儿的悲剧是必然的,而林之孝家的等人的诬陷、污蔑、侮辱则是偶然的。所以从另外一种层面上讲,柳五儿的‘五’字,又是‘诬’、‘侮’、‘无’等字意义的总和,柳五儿的死是无辜的。”
学智说出的每一个字,都会使碧月的心灵受到一次强烈的震撼。她对学智渊博的知识发自内心的折服,她从未听到过有哪一位老师讲得这么好,至少老师是不会讲得这么深刻的。她愿意永远听他讲下去。
忽然一个念头开始在她的脑海里活跃起来。她想说出来,但马上又觉得说出来的东西又不是内心所要表达的,因此欲言又止。学智敏锐地发现了她的表情变化。他不知道她想说什么,但知道这一定跟他们俩的事儿有关。他不敢催问她,他只能耐心地等待她。她犹豫了好半天,决定还是要说出来,但又不知道从何说起,她只能说:“书中有一段话,我怎么也想不明白,我想听听你的见解。”
“你说,你说。”
“算了,过几天我还是带着书去找你好了。”她又踌躇了。
“瞧你,又犯傻了不是?我老爸一看我翻看这样的书还不一把火把它烧了?这几天你没去我家,你知道他老人家每天晚上都干些什么吗?”
“这我咋知道?”
“他哪儿都不去,就坐在我的对面,眼睁睁地盯着我学功课。”
“天哪!他人咋这样?”碧月惊讶道,声音不觉大了许多,可是刚说完,就马上后悔起来。她红着脸,眼睛不住地往堂屋方向瞟,双手下意识地捂起嘴巴,生怕刚才的话传到堂屋那边去。半天,她才稳过神儿来,却又进入了另一种尴尬的状态:“书中第三十四回有这样一段话,我不明白。”说着,便背诵起来“林黛玉还要往下写时,怎奈两块帕子都写满了,方搁下笔,觉得浑身火热,面上作烧,走至镜台揭起镜袱一照,只见腮上通红,自羡压倒桃花,却不知病由此萌。”
学智直呆呆地望着她。那抑扬顿挫的语调,那惆怅伤怀的情感深深地打动着他,他仿佛身临其境。等碧月背诵完了,他还在傻愣着
碧月看着他傻乎乎的样子,自己也仿佛跟着傻了起来。就这样,两个人面对面地傻站在那里,谁也不说一句话。过了一会,鲍福带着几个爷们说笑着走进来,他们才一起走出。
对面的房屋里,桂晴跟张氏也谈意正浓。现在说话的是张氏。
“你刚才说的对。咱惹不起还躲不起啊!依我看呐,那一片就没有一个好东西。前一阵子还有人编排你的闲话,可是没过几天就传不下去了,谁信啊?后来可好了,机枪跟那位莲大姑奶奶又咬起来了,这不是现世现报吗?灵着呐!要说最省事儿的还是你,你要是当初抓着理儿不放,只怕她莲大姑奶奶的事儿到现在都完不了。”
“不提这些了,不提这些了。”
张氏既然是准备长谈的,那就不管是高兴的事儿还是心烦的事儿,也不管该说不该说了,只要是长期闷在心里的,都要一吐为快;另外她也顾不得哪件事儿在前哪件事儿在后了,先想起哪档子就先说哪档子。桂晴这边的事儿她暂时想不起来了,那只好又回到自家的事儿上了:
“要说最不好过的还得是我,彩霞的事儿到现在一点儿消息都没有,有好长一阵子我和你大哥都吃不消睡不着,现在想想,真是傻得很,光着急有什么用?自己也得想开点儿啊。”
“是啊,嫂子,彩霞姑娘比一般的女孩子都懂事。我觉得她出不了什么事儿,现在又不是兵荒马乱的年月。说不定她在哪个亲戚家躲上一阵子就会给你们写信的。小圣他爸也这样想。”
“但愿像你说的这样呗。只是二姑娘的事儿还是让人放心不下。”张氏说着说着,又有些激动起来“前些时,多亏了你给我提的醒儿,我回去把你的话原样不变地跟二姑娘一说,还真管用。没过几天鲍昭阗那个挨刀子的又去找她的事儿,二姑娘当场就给了他大难看。从那往后,他见面老实多了。依我说哪,狗总改不了吃屎,咱往后还得多小心点儿。说起这二姑娘的婚事儿,我是一个劲儿的愁,你说这往后咋办啊?她死活不跟自己的女婿在一起。这娘家能是她一辈子呆的地方吗?”
“嫂子,我早就跟您说过,这事儿您得听听二姑娘的意见。因为过日子毕竟是她自个儿的事儿,她要觉得不满意,干脆早日了断,反正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呐。”
“我也这么想过,可你大哥就是不愿意,我每次跟他商量,他都用现成的话接我,说啥来着:‘一女不嫁二夫。’‘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我大哥也真是的,现在都什么年月了,还这么认死理儿?”
“可不是嘛!”
她们俩正说着,外面忽然有人叫道:“不好了,冯水新被人打伤了,彩云也被人抢走了!”
院子里的人一下子惊呆了,但很快就“轰”地一下涌了出去。
公路上,很多人纷纷往东奔跑。有几个壮汉一边跑,一边不停地嘟囔着“什么人胆敢如此放肆?不想活了!”“他妈的,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芦花村也是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吗?”“逮着他狗日的非活剥了不可。”
在村子的正中间,有一条横穿南北的大路往北一直通往李家铺。在出村不远的桥头北侧,一位二十四五岁的大汉正在追赶着四五个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在他们的背后还奔跑着数不清的青壮年。人们七嘴八舌地叫喊着:“抓住他们!”“别让他们跑了!”
大汉跑得飞快,紧跑一步,一把拽住一个年轻人的衣襟。年轻人动弹不得,大汉趁势将他轻轻地提在手中,然后像扔铁饼似的使劲地往前扔去。年轻人被扔出一丈多远,他的身体重重地砸在一个同伙身上,被砸的同伙立时栽倒,又将身体重重地砸在了另一个同伙身上,这下起了连锁反应。不到半分钟的工夫,四五个年轻人全都滚爬在地上哭爹叫娘起来。这时人们已经追赶上来了。
在人们的记忆中,似乎还没听说过有哪个亡命徒敢到芦花村较真儿的,包括解放前活跃在邑城县境内的各路土匪。芦花村有这样一条不成文的村规:村里一旦有人遭到外敌侵犯,只要你是目击者,就得豁出命去跟来犯之敌拼个你死我活,别管在此之前你跟受害者有几辈子的冤仇。其实这条“村规”的生根,跟村里人长期习武有关。村里的爷们们无论老幼,差不多都会使几招拳脚,即使从未入门,仅凭耳熏目染,也多少懂得一点儿套路。当然,也有那懒惰的汉子,的确一点儿招数都不通,但是他肯定炼成了一套顶刮刮的嘴上功夫,任你南拳北腿、武当少林,他都能一口气说得个天昏地暗。好像既不懂得套路,又缺乏嘴上功夫的人就不配做芦花村人似的。
而眼前的这位大汉却是个例外,他就既不懂得套路,又缺乏嘴上功夫,是个不折不扣的“笨工子”他的绰号叫二阎王,此号并非取自他的品性,而是取自他的容貌;如果取自他的品性,那他肯定得叫“二菩萨”他一米八五的个头,威武雄壮,一脸黑森森的胡子长势吓人,两眼发出凶光,大嘴张开就是一阵恶声恶气,即使声音再温柔也跟要打架似的。如果胆小的人乍一听他讲话,弄不好会吓出病来。因为这些,他才落了个“二阎王”的绰号。他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是一副练武的好材料,只因他从小就去了东北,二十多年后才回来,所以把练武的事儿就给搁在了一边儿。二阎王长就的一身好力气,说出来真是让人瞠目。去年他到邻村赴宴,酒喝到最后,他再也咽不下去了,死活不再喝了。可是当地有个习俗,不把你灌得趴在地上动弹不得,就不算设宴。在场的人实在灌不下去了,就从外面叫来两位彪形大汉。两位大汉一照面就想给他来个下马威,他们一人摁住他的肩膀,一人拿着酒瓶硬灌。二阎王紧闭着嘴巴,两个指头将摁他的那只手轻轻一捏,被捏的人疼得“嗷嗷”怪叫。二阎王站起来,一手提起一个人就往外走。好家伙!两位大汉个头都在一米八以上、体重都在一百八十斤以上,却愣是被他轻轻地提到了院子里。这事儿过了不久,他又在这个村里惹了一回事儿。那天,村里请来一位武师,刚刚举行完拜师仪式。晚上没事儿,村里人想请武师露几手。武师因为喝了点酒,说话也有点儿随便:“这里又没有高手,有什么好露的?”大家正愁没戏,忽然看见了傻乎乎的二阎王,于是道:“那位黑大汉是芦花村的,据说武功了得,跟他一试,不就齐了!”二阎王尴尬道:“我不会武功。”村人道:“芦花村的人还有不会武功的?别给芦花村丢脸了!”武师也在一边挑衅:“是啊,既然大家都这么抬举你,你就不要再退缩了,咱们习武之人可不兴当孬种啊!”二阎王经不起大伙相激,于是一咬牙就走到阵前。因为他不懂得规矩,所以既不抱拳也不施礼,伸出拳头照准武师的脑门就是一拳。武师的招数和火候也都不差,只是由于体力支撑不住,结果还是被对手重重地打倒在地。这下众人都傻了眼!一贯自称武林高手的武师咋就这么不禁打呀?而且还败在了一位门外汉手里。武师狼狈极了,当夜就卷铺而去。二阎王虽然露了脸,但事后想想,不觉浑身只冒冷汗。这次取胜纯属侥幸,倘若这位武师若干年以后再来交手,自己岂不是要吃大亏?于是他自此拜师学艺,开始勤学苦练,终于在一九八一年东海省第一届武术散打比赛中获得金牌。这是后话。
如今却说冯水新的处境。冯水新脸上是受了点儿伤,不过不要紧,是刚才那几个年轻人抢夺彩云时不小心挂破的。人家并没有成心要打他的意思,否则,就是有十个冯水新,也早已趴在地上了。冯水新恼就恼在这群狗杂种太卤莽了。你们不就是要让彩云过去吗?哪个龟儿子不是跟你们想的一样!你们好说好商量有什么事情不能解决?为什么非把我往死里整?你们这不是明明欺负我冯水新在村里的人缘差吗?可是你们这群缺心少肺的东西就没想过,就算我冯水新的人缘不好,街上的老少爷们也不能坐视不管啊!要知道,任你们这样胡作非为这不光是我冯水新的耻辱,也是芦花村的耻辱!
这会子,他把自己关在一个屋里,气得捶胸顿足,一会儿骂彩云不争气,一会儿又骂这群王八羔子太不长眼睛。外面不时地传来那几个年轻人痛苦的哀求声。他听了,说不清是兴奋还是烦恼。他什么都懒得管,他知道街上的人是不会胳膊肘向外弯的。
俄顷,鲍福敲门进来,他劈头就问:“大哥,你从前见过这几个小子吗?”
冯水新摇摇头。
“他们是李家铺的。”
李家铺是彩霞婆家的村庄。冯水新不禁惊愕道:“他们为什么要来?”
“他们是奔着彩霞来的,来之前商量过了,如果找不到彩霞,就把彩云弄走。真是荒唐得很!”鲍福也越说越来气。
“那你说该怎么办?彩云已经被他们抢走了。”冯水新忽然没了主意。
“这有什么难的?他们抢走了咱们一个,咱们却抓住了他们五个,放走一个,让他回去通风报信,还剩下四个呢!不信他们不来换人。”
“说的也是。兄弟,这事儿你就看着去办吧。不管事情发展到哪一步,我都顶着。”
鲍福出去了。
五个人被分别绑在了五棵大树上,一个个被打得鼻青脸肿,叫苦连天。大家似乎觉得还不解气,有的还要往他们的脸上吐吐沫。
鲍福跟大伙商量着,正要放一个人回去,人群外面忽然传出声音:“他们的人把彩云给送回来了。”
原来李家铺大队的负责人得知情况后,赶快把当事人找来狠狠地批评一顿,然后亲自把彩云姑娘送了回来。
杀人不过头点地,既然人家大队的人都已经出面了,并且让肇事者认了错,赔了礼,芦花村的人还有什么好说的?放人呗。
庸,不急噪冒进,相时而动,就像卦中的‘六五’爻一样,永远都不会有危险。具有叛逆思想的曹雪芹却认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最终取决于它本身已经僵化了的制度。只要社会制度不改变,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会有危险。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曹公列举了柳五儿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从书中描写的情景来看,柳五儿在任何方面都符合‘六五’的行为规则,可是她一出现就立即被卷入到你死我活的斗争狂潮中去了,最后居然落了个天怒人怨的结局。所以我认为,柳五儿的悲剧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于程朱理学的深恶痛绝。
“总而言之,柳五儿的悲剧是必然的,而林之孝家的等人的诬陷、污蔑、侮辱则是偶然的。所以从另外一种层面上讲,柳五儿的‘五’字,又是‘诬’、‘侮’、‘无’等字意义的总和,柳五儿的死是无辜的。”
学智说出的每一个字,都会使碧月的心灵受到一次强烈的震撼。她对学智渊博的知识发自内心的折服,她从未听到过有哪一位老师讲得这么好,至少老师是不会讲得这么深刻的。她愿意永远听他讲下去。
忽然一个念头开始在她的脑海里活跃起来。她想说出来,但马上又觉得说出来的东西又不是内心所要表达的,因此欲言又止。学智敏锐地发现了她的表情变化。他不知道她想说什么,但知道这一定跟他们俩的事儿有关。他不敢催问她,他只能耐心地等待她。她犹豫了好半天,决定还是要说出来,但又不知道从何说起,她只能说:“书中有一段话,我怎么也想不明白,我想听听你的见解。”
“你说,你说。”
“算了,过几天我还是带着书去找你好了。”她又踌躇了。
“瞧你,又犯傻了不是?我老爸一看我翻看这样的书还不一把火把它烧了?这几天你没去我家,你知道他老人家每天晚上都干些什么吗?”
“这我咋知道?”
“他哪儿都不去,就坐在我的对面,眼睁睁地盯着我学功课。”
“天哪!他人咋这样?”碧月惊讶道,声音不觉大了许多,可是刚说完,就马上后悔起来。她红着脸,眼睛不住地往堂屋方向瞟,双手下意识地捂起嘴巴,生怕刚才的话传到堂屋那边去。半天,她才稳过神儿来,却又进入了另一种尴尬的状态:“书中第三十四回有这样一段话,我不明白。”说着,便背诵起来“林黛玉还要往下写时,怎奈两块帕子都写满了,方搁下笔,觉得浑身火热,面上作烧,走至镜台揭起镜袱一照,只见腮上通红,自羡压倒桃花,却不知病由此萌。”
学智直呆呆地望着她。那抑扬顿挫的语调,那惆怅伤怀的情感深深地打动着他,他仿佛身临其境。等碧月背诵完了,他还在傻愣着
碧月看着他傻乎乎的样子,自己也仿佛跟着傻了起来。就这样,两个人面对面地傻站在那里,谁也不说一句话。过了一会,鲍福带着几个爷们说笑着走进来,他们才一起走出。
对面的房屋里,桂晴跟张氏也谈意正浓。现在说话的是张氏。
“你刚才说的对。咱惹不起还躲不起啊!依我看呐,那一片就没有一个好东西。前一阵子还有人编排你的闲话,可是没过几天就传不下去了,谁信啊?后来可好了,机枪跟那位莲大姑奶奶又咬起来了,这不是现世现报吗?灵着呐!要说最省事儿的还是你,你要是当初抓着理儿不放,只怕她莲大姑奶奶的事儿到现在都完不了。”
“不提这些了,不提这些了。”
张氏既然是准备长谈的,那就不管是高兴的事儿还是心烦的事儿,也不管该说不该说了,只要是长期闷在心里的,都要一吐为快;另外她也顾不得哪件事儿在前哪件事儿在后了,先想起哪档子就先说哪档子。桂晴这边的事儿她暂时想不起来了,那只好又回到自家的事儿上了:
“要说最不好过的还得是我,彩霞的事儿到现在一点儿消息都没有,有好长一阵子我和你大哥都吃不消睡不着,现在想想,真是傻得很,光着急有什么用?自己也得想开点儿啊。”
“是啊,嫂子,彩霞姑娘比一般的女孩子都懂事。我觉得她出不了什么事儿,现在又不是兵荒马乱的年月。说不定她在哪个亲戚家躲上一阵子就会给你们写信的。小圣他爸也这样想。”
“但愿像你说的这样呗。只是二姑娘的事儿还是让人放心不下。”张氏说着说着,又有些激动起来“前些时,多亏了你给我提的醒儿,我回去把你的话原样不变地跟二姑娘一说,还真管用。没过几天鲍昭阗那个挨刀子的又去找她的事儿,二姑娘当场就给了他大难看。从那往后,他见面老实多了。依我说哪,狗总改不了吃屎,咱往后还得多小心点儿。说起这二姑娘的婚事儿,我是一个劲儿的愁,你说这往后咋办啊?她死活不跟自己的女婿在一起。这娘家能是她一辈子呆的地方吗?”
“嫂子,我早就跟您说过,这事儿您得听听二姑娘的意见。因为过日子毕竟是她自个儿的事儿,她要觉得不满意,干脆早日了断,反正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呐。”
“我也这么想过,可你大哥就是不愿意,我每次跟他商量,他都用现成的话接我,说啥来着:‘一女不嫁二夫。’‘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我大哥也真是的,现在都什么年月了,还这么认死理儿?”
“可不是嘛!”
她们俩正说着,外面忽然有人叫道:“不好了,冯水新被人打伤了,彩云也被人抢走了!”
院子里的人一下子惊呆了,但很快就“轰”地一下涌了出去。
公路上,很多人纷纷往东奔跑。有几个壮汉一边跑,一边不停地嘟囔着“什么人胆敢如此放肆?不想活了!”“他妈的,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芦花村也是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吗?”“逮着他狗日的非活剥了不可。”
在村子的正中间,有一条横穿南北的大路往北一直通往李家铺。在出村不远的桥头北侧,一位二十四五岁的大汉正在追赶着四五个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在他们的背后还奔跑着数不清的青壮年。人们七嘴八舌地叫喊着:“抓住他们!”“别让他们跑了!”
大汉跑得飞快,紧跑一步,一把拽住一个年轻人的衣襟。年轻人动弹不得,大汉趁势将他轻轻地提在手中,然后像扔铁饼似的使劲地往前扔去。年轻人被扔出一丈多远,他的身体重重地砸在一个同伙身上,被砸的同伙立时栽倒,又将身体重重地砸在了另一个同伙身上,这下起了连锁反应。不到半分钟的工夫,四五个年轻人全都滚爬在地上哭爹叫娘起来。这时人们已经追赶上来了。
在人们的记忆中,似乎还没听说过有哪个亡命徒敢到芦花村较真儿的,包括解放前活跃在邑城县境内的各路土匪。芦花村有这样一条不成文的村规:村里一旦有人遭到外敌侵犯,只要你是目击者,就得豁出命去跟来犯之敌拼个你死我活,别管在此之前你跟受害者有几辈子的冤仇。其实这条“村规”的生根,跟村里人长期习武有关。村里的爷们们无论老幼,差不多都会使几招拳脚,即使从未入门,仅凭耳熏目染,也多少懂得一点儿套路。当然,也有那懒惰的汉子,的确一点儿招数都不通,但是他肯定炼成了一套顶刮刮的嘴上功夫,任你南拳北腿、武当少林,他都能一口气说得个天昏地暗。好像既不懂得套路,又缺乏嘴上功夫的人就不配做芦花村人似的。
而眼前的这位大汉却是个例外,他就既不懂得套路,又缺乏嘴上功夫,是个不折不扣的“笨工子”他的绰号叫二阎王,此号并非取自他的品性,而是取自他的容貌;如果取自他的品性,那他肯定得叫“二菩萨”他一米八五的个头,威武雄壮,一脸黑森森的胡子长势吓人,两眼发出凶光,大嘴张开就是一阵恶声恶气,即使声音再温柔也跟要打架似的。如果胆小的人乍一听他讲话,弄不好会吓出病来。因为这些,他才落了个“二阎王”的绰号。他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是一副练武的好材料,只因他从小就去了东北,二十多年后才回来,所以把练武的事儿就给搁在了一边儿。二阎王长就的一身好力气,说出来真是让人瞠目。去年他到邻村赴宴,酒喝到最后,他再也咽不下去了,死活不再喝了。可是当地有个习俗,不把你灌得趴在地上动弹不得,就不算设宴。在场的人实在灌不下去了,就从外面叫来两位彪形大汉。两位大汉一照面就想给他来个下马威,他们一人摁住他的肩膀,一人拿着酒瓶硬灌。二阎王紧闭着嘴巴,两个指头将摁他的那只手轻轻一捏,被捏的人疼得“嗷嗷”怪叫。二阎王站起来,一手提起一个人就往外走。好家伙!两位大汉个头都在一米八以上、体重都在一百八十斤以上,却愣是被他轻轻地提到了院子里。这事儿过了不久,他又在这个村里惹了一回事儿。那天,村里请来一位武师,刚刚举行完拜师仪式。晚上没事儿,村里人想请武师露几手。武师因为喝了点酒,说话也有点儿随便:“这里又没有高手,有什么好露的?”大家正愁没戏,忽然看见了傻乎乎的二阎王,于是道:“那位黑大汉是芦花村的,据说武功了得,跟他一试,不就齐了!”二阎王尴尬道:“我不会武功。”村人道:“芦花村的人还有不会武功的?别给芦花村丢脸了!”武师也在一边挑衅:“是啊,既然大家都这么抬举你,你就不要再退缩了,咱们习武之人可不兴当孬种啊!”二阎王经不起大伙相激,于是一咬牙就走到阵前。因为他不懂得规矩,所以既不抱拳也不施礼,伸出拳头照准武师的脑门就是一拳。武师的招数和火候也都不差,只是由于体力支撑不住,结果还是被对手重重地打倒在地。这下众人都傻了眼!一贯自称武林高手的武师咋就这么不禁打呀?而且还败在了一位门外汉手里。武师狼狈极了,当夜就卷铺而去。二阎王虽然露了脸,但事后想想,不觉浑身只冒冷汗。这次取胜纯属侥幸,倘若这位武师若干年以后再来交手,自己岂不是要吃大亏?于是他自此拜师学艺,开始勤学苦练,终于在一九八一年东海省第一届武术散打比赛中获得金牌。这是后话。
如今却说冯水新的处境。冯水新脸上是受了点儿伤,不过不要紧,是刚才那几个年轻人抢夺彩云时不小心挂破的。人家并没有成心要打他的意思,否则,就是有十个冯水新,也早已趴在地上了。冯水新恼就恼在这群狗杂种太卤莽了。你们不就是要让彩云过去吗?哪个龟儿子不是跟你们想的一样!你们好说好商量有什么事情不能解决?为什么非把我往死里整?你们这不是明明欺负我冯水新在村里的人缘差吗?可是你们这群缺心少肺的东西就没想过,就算我冯水新的人缘不好,街上的老少爷们也不能坐视不管啊!要知道,任你们这样胡作非为这不光是我冯水新的耻辱,也是芦花村的耻辱!
这会子,他把自己关在一个屋里,气得捶胸顿足,一会儿骂彩云不争气,一会儿又骂这群王八羔子太不长眼睛。外面不时地传来那几个年轻人痛苦的哀求声。他听了,说不清是兴奋还是烦恼。他什么都懒得管,他知道街上的人是不会胳膊肘向外弯的。
俄顷,鲍福敲门进来,他劈头就问:“大哥,你从前见过这几个小子吗?”
冯水新摇摇头。
“他们是李家铺的。”
李家铺是彩霞婆家的村庄。冯水新不禁惊愕道:“他们为什么要来?”
“他们是奔着彩霞来的,来之前商量过了,如果找不到彩霞,就把彩云弄走。真是荒唐得很!”鲍福也越说越来气。
“那你说该怎么办?彩云已经被他们抢走了。”冯水新忽然没了主意。
“这有什么难的?他们抢走了咱们一个,咱们却抓住了他们五个,放走一个,让他回去通风报信,还剩下四个呢!不信他们不来换人。”
“说的也是。兄弟,这事儿你就看着去办吧。不管事情发展到哪一步,我都顶着。”
鲍福出去了。
五个人被分别绑在了五棵大树上,一个个被打得鼻青脸肿,叫苦连天。大家似乎觉得还不解气,有的还要往他们的脸上吐吐沫。
鲍福跟大伙商量着,正要放一个人回去,人群外面忽然传出声音:“他们的人把彩云给送回来了。”
原来李家铺大队的负责人得知情况后,赶快把当事人找来狠狠地批评一顿,然后亲自把彩云姑娘送了回来。
杀人不过头点地,既然人家大队的人都已经出面了,并且让肇事者认了错,赔了礼,芦花村的人还有什么好说的?放人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