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文学网 www.52wx.net,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此乃其美也。
人或云,小说亦传道之书,教育为先。然余以为欲观教者,何不直读四书五经乎?《北海屠龙记》之所以得受追捧,便因其可读。
余以为书之可读,正在真、变、趣、奇四字:真之一字,《北海》中人物,口角之争便是生死之斗,犹如现实中武人之状,何尝文言造作?以此,故气脉贯通,情感淋漓;若论变字,则篇中化用神魔小说及三教之经典,而又于其中求变,或以道语佛偈为人物之名号法宝,以诸子寓言为人物之形貌,此皆见变化于古书也,不知者看之以为玄妙,知者亦可得一乐……
小说能达此四字者,其文自然脱俗,非但百姓喜之,公卿士大夫必亦竞相追逐。若俗书皆此类,如何嫌它多?” 袁宏道把《北海屠龙记》和他所提倡的文学写作“真变趣奇”四字追求联系在一起。
袁宏道的评判标准也很清楚,文学的好坏不应该由像不像古人来评定,不是谁写的文章像秦汉古文谁就是好,而是文章本身好看才是好,他认为写作上的创新都值得鼓励,只有文章题材、内容与过去的文人不同创作者才能写出和古人不同的东西,要不然就只是不断的让历史重复而已。
许仲琳的《北海屠龙记》显然有创新性,虽然没有开创武侠小说那么大,但是怎么样也轮不到其他的小说作家来说它的坏话。
袁宏道的性灵派思想就是这年代文学新思潮的主流,而他自己就是第一号旗手。
他开创的性灵派在原历史活跃时期能延续到清中叶,甚至在近代和现代文学史上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只看这股文学新风的后劲有多强就知道袁宏道此时在文坛上的影响力有多大。
他的评论文章一出,还真在文人间引起挺大反响,瞬间说许仲琳小说写的不好的人便少了许多。
这也并非纯靠袁宏道的舆论声量压制了批评者,因为同时也有不少人出来赞扬许仲琳的作品。
最受公认称赞的角度是夸奖许仲琳作品的世界观架构。许仲琳编写设定的能力太强了,《北海屠龙记》之中他也将自己的实力全部展现,加上还珠楼主本来的设定就足够宏大,最后整个小说的世界观被塑造的既完整又深远。
简单来说就是拿着这个世界观套皮都能轻而易举再写出几十本书,养活后世的一大批作者。
《北海屠龙记》连载结束后,紧接着放上的便是王文龙以藏剑楼主人笔名所写的《狄仁杰之通天魔教案》。
明代人哪看过这种诡异玄奇、恐怖探秘的小说?
这本小说一面世,再次开风气之先。
《北海屠龙记》之中化用古代典故、禅机故事写的已经够巧妙了,却还是能够让人知道小说内容是假的。
而《通天魔教案》直接从唐人笔记中拿出种种精怪加以演绎,甚至对着史书上一段留白的内容加以拓展描写,那些玄奇诡异的故事让人难分真假,代入感十足。
一时间江南的读者、批评家全都看傻了。
(本章完)
此乃其美也。
人或云,小说亦传道之书,教育为先。然余以为欲观教者,何不直读四书五经乎?《北海屠龙记》之所以得受追捧,便因其可读。
余以为书之可读,正在真、变、趣、奇四字:真之一字,《北海》中人物,口角之争便是生死之斗,犹如现实中武人之状,何尝文言造作?以此,故气脉贯通,情感淋漓;若论变字,则篇中化用神魔小说及三教之经典,而又于其中求变,或以道语佛偈为人物之名号法宝,以诸子寓言为人物之形貌,此皆见变化于古书也,不知者看之以为玄妙,知者亦可得一乐……
小说能达此四字者,其文自然脱俗,非但百姓喜之,公卿士大夫必亦竞相追逐。若俗书皆此类,如何嫌它多?” 袁宏道把《北海屠龙记》和他所提倡的文学写作“真变趣奇”四字追求联系在一起。
袁宏道的评判标准也很清楚,文学的好坏不应该由像不像古人来评定,不是谁写的文章像秦汉古文谁就是好,而是文章本身好看才是好,他认为写作上的创新都值得鼓励,只有文章题材、内容与过去的文人不同创作者才能写出和古人不同的东西,要不然就只是不断的让历史重复而已。
许仲琳的《北海屠龙记》显然有创新性,虽然没有开创武侠小说那么大,但是怎么样也轮不到其他的小说作家来说它的坏话。
袁宏道的性灵派思想就是这年代文学新思潮的主流,而他自己就是第一号旗手。
他开创的性灵派在原历史活跃时期能延续到清中叶,甚至在近代和现代文学史上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只看这股文学新风的后劲有多强就知道袁宏道此时在文坛上的影响力有多大。
他的评论文章一出,还真在文人间引起挺大反响,瞬间说许仲琳小说写的不好的人便少了许多。
这也并非纯靠袁宏道的舆论声量压制了批评者,因为同时也有不少人出来赞扬许仲琳的作品。
最受公认称赞的角度是夸奖许仲琳作品的世界观架构。许仲琳编写设定的能力太强了,《北海屠龙记》之中他也将自己的实力全部展现,加上还珠楼主本来的设定就足够宏大,最后整个小说的世界观被塑造的既完整又深远。
简单来说就是拿着这个世界观套皮都能轻而易举再写出几十本书,养活后世的一大批作者。
《北海屠龙记》连载结束后,紧接着放上的便是王文龙以藏剑楼主人笔名所写的《狄仁杰之通天魔教案》。
明代人哪看过这种诡异玄奇、恐怖探秘的小说?
这本小说一面世,再次开风气之先。
《北海屠龙记》之中化用古代典故、禅机故事写的已经够巧妙了,却还是能够让人知道小说内容是假的。
而《通天魔教案》直接从唐人笔记中拿出种种精怪加以演绎,甚至对着史书上一段留白的内容加以拓展描写,那些玄奇诡异的故事让人难分真假,代入感十足。
一时间江南的读者、批评家全都看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