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扮鬼神(四) (1/2)
52文学网 www.52wx.net,我与那位尚书大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魏谦领着赵崇明在人流之间穿梭而过,转悠了好一会,方才找到了一家卖神傩面具的摊子。
摊主正站在一块石墩子上,翘首张望着不远处高台上的傩戏,只时不时应付下客人。
而摊位附近的客人实在是不少,只不过多是顶着鬼怪面具,张牙舞爪,嬉笑打闹的孩童,还有两三对携手同游的年轻男女,或是佩着梁祝的面具打情骂俏,或是窃窃私语地调侃着牛郎织女。
魏谦和赵崇明两人混迹在其中,颇显异类。
且不说两个人的年纪摆在这里,这二位的扮相更是和周围其余人格格不入————一个活脱脱是富家员外,另一个却好似教书先生。
魏谦瞪退了几个好奇凑过来的小屁孩,又瞥了瞥那几对投来异样目光的男女,朝赵崇明小声吐槽道:“这些个后生也真是不长眼。也不想想,那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与织女,哪一对不是结局堪怜。”
赵崇明笑了笑,回道:“听你这话,倒像是眼热了。”
魏谦冷哼了一声,也不立时辩驳,而是抬手取了一张白眉和尚的面具盖在脸上,冷笑道:“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枉我佛苦口婆心,偏这些痴虫,贪不尽的风月情浓,割不断的欲根缘种。”
赵崇明抬眼笑道:“莫非你要做那棒打鸳鸯的法海了。”
“我不过奉劝这些痴男怨女而已,谁要当法海了?”
“那你戴着法海的面具做什么?”
魏谦一时寻不着其他由头,只能嘴硬道:“那当法海怎么了?法海也不是棒打鸳鸯啊,他不过是奉了法旨,了结孽缘罢了。再说了,法海还苦口婆心劝过白娘子呢,也算是仁至义尽了,偏偏白娘子执迷不悟,不信良言。像许宣那种薄幸抛家、丧尽天良的人渣,也不知有什么好眷恋的。”
“我记得从前你还为许宣开脱来着,如今他怎么又成丧尽天良的人渣了。”
魏谦支吾了会,继续强辩道:“这……这……岂能混为一谈,我当初……我当初……也不过是说许宣情有可原,怎么就成替他开脱了。”
赵崇明也不和魏谦争辩,只笑着说道:“偏你总是有理。”
魏谦不甘示弱道:“也就你爱翻旧账。”
赵崇明一时失语,心忖着:要说这翻旧账的能耐,自己怕是还不如老匹夫的十分之一。
魏谦解下了脸上的白眉面具,重新挂回了木架上,突然间看到了旁边另一张头饰宫花的大红状元面具。
魏谦灵机一动,径直取下了那张面具,但这次却是覆在了赵崇明面前。
魏谦打量一番,啧啧笑道:“你瞧瞧,咱这大宗伯像不像大名鼎鼎的状元陈世美?”
赵崇明听魏谦的埋汰,也不生气,反而接过了面具,笑着回应道:“只可惜魏郎中却不似那天姿国色的秦香莲。”
魏谦早有应对,立时又戴上了一张凶神恶煞的黑脸面具,恶狠狠道:“老爷我是包龙图,要是你敢做陈世美,本青天大老爷定要将你活铡了去。”
赵崇明摇了摇头,点破道:“你这分明是钟馗的面具,哪是包青天了?”
魏谦一听,赶忙将面具取了下来,仔细观察了一番,发现这黑脸面具额头上果然绘着的是蝙蝠,而不是包拯那招牌的月牙。
魏谦只能面上假做淡定,讪讪道:“差不多,差不多。”魏谦说着,索性又将面具戴了回去。
见魏谦强撑面子的模样,赵崇明双眼里笑意愈浓,温声道:“不敢劳青天大老爷审案,若真要扮状元的话,我便只做那王十朋。”
听了这话,魏谦面具后头的老脸顿时就笑成了一朵花,偏嘴上还硬气道:
“你是王十朋,老爷我却不愿当那钱玉莲,又是倒贴又是投江的,生像是没了男人便活不下去似的。”
赵崇明只笑,回道:“好,好,好。你只做你的魏老爷。”
一听赵崇明这般迁就,魏谦更是得意了。
两人说的“王十朋”和“钱玉莲”,乃是出自《荆钗记》的戏本。
魏谦记得,两人上一次一同看《荆钗记》,还是赵崇明在南京为官的时候。
赵崇明抬手扶正了魏谦的面具,却听魏谦突然开口问道:
“你说,王十朋会不会后悔当初上京赶考?”
赵崇明不解其意,反问道:“这是从何说起?”
“你想想,若是王十朋没有上京赶考,便不会高中状元而被宰相招婿,更不会因为拒婚而被远放外地为官,后来自然也不会让人将家书篡改成了休书,使得钱玉莲被逼改嫁,只能投江明志。”
魏谦话语平静无波,反倒让赵崇明有些不习惯,他不明白魏谦为什么突然有此一问,只能回答道:“世事无常,福祸难料,谁又能尽知后事呢?你这说法无异于倒因为果。”
“老爷我这就是做个假设!怎么就倒因为果了?”
赵崇明笑了笑:“若依你这么说,钱玉莲打从一开始便不该下嫁给只以“荆钗为聘”的王十朋。两人既没了这桩姻缘,自然也免了日后的诸多因果。”
出乎赵崇明意外的是,这次魏谦居然没有立刻反驳,反而点头同意了他的说法。
魏谦面具后的眼神有些飘忽,叹道:“是啊。王十朋因为想要报答钱玉莲的荆钗之盟,所以去求取的功名。可在得知了钱玉莲投江的死讯后,王十朋方才明白,所谓的功名富贵,皆非本愿,反是累了两人的这一场生离死别。”
魏谦说到这,轻笑了一声,慨然道:“人这一辈子,总是想要的太多,而明白的太少。若是到最后关头才发现,自己这一生苦心追求的梦想,不过是早就拥有却已然失去的东西,呵……或许还不如,从一开始就没有得到过。”
赵崇明闻言眉头一紧,沉吟了片刻后,宽慰道:“这两人最后不是重逢了吗?好端端的,你如何生出这些感慨来?”
魏谦回过神来,立时又恢复了玩世不恭的模样,笑道:“你瞧,我竟忘了这戏本的终回,乃是个团圆的结局。”
魏谦说完,见赵崇明正若有所思地看着自己,赶忙催促道:“你还愣着做什么,赶紧去付银子啊。”
赵崇明笑着摇了摇头,然后越过魏谦去寻摊主了。
魏谦凝视着赵崇明的背影,他突然想起,这《荆钗记》后头有一折演的恰好是王十朋和钱玉莲在上元庙会的场景:
两人先后在庙里祷告时,各自见着了对方的背影,可都以为是幻觉而没敢相认。最后两人在佛前兜兜转转,阴差阳错间,终究还是错过了。
魏谦心想着,或许这一折,才是人世间那个无奈而真实的结局。
赵崇明很快就在那位无心生意的摊主那结了账,魏谦也按下了心底的胡思乱想。
而等离了摊位,见赵崇明戴上了面具,魏谦便急不可耐地拉住赵崇明的手,笑道:“这下总没人能认出我俩了吧。”
赵崇明环视了下四周,这条街上戴着各式面具游街的行人着实不少,虽然偶有异样的目光朝两人投来,倒也没有多停留。
“你放心,这年头卖屁股也不是什么新鲜事。”魏谦在一旁打趣道。
一听“卖屁股”,赵崇明顿时又是气不打一处来,瞪了魏谦一眼,道:“这就是你说的好处?”
魏谦浑不在意,只紧握着赵崇明的手,反倒是更得意了。
而此时,不远处高台之上的傩戏也跳完了,一名佩着方巾的老头走到台前,四下作揖,朝台下众人唱了个喏,然后扬声念道:
“西子湖光如镜,几番秋月春风。多少神仙幽怪,相传故老儿童。后头这出戏,容小老儿为诸位看官禀来,正当是——
觅良人的白娘子多情受苦,了宿缘的许官人薄幸抛家。<... -->>
魏谦领着赵崇明在人流之间穿梭而过,转悠了好一会,方才找到了一家卖神傩面具的摊子。
摊主正站在一块石墩子上,翘首张望着不远处高台上的傩戏,只时不时应付下客人。
而摊位附近的客人实在是不少,只不过多是顶着鬼怪面具,张牙舞爪,嬉笑打闹的孩童,还有两三对携手同游的年轻男女,或是佩着梁祝的面具打情骂俏,或是窃窃私语地调侃着牛郎织女。
魏谦和赵崇明两人混迹在其中,颇显异类。
且不说两个人的年纪摆在这里,这二位的扮相更是和周围其余人格格不入————一个活脱脱是富家员外,另一个却好似教书先生。
魏谦瞪退了几个好奇凑过来的小屁孩,又瞥了瞥那几对投来异样目光的男女,朝赵崇明小声吐槽道:“这些个后生也真是不长眼。也不想想,那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与织女,哪一对不是结局堪怜。”
赵崇明笑了笑,回道:“听你这话,倒像是眼热了。”
魏谦冷哼了一声,也不立时辩驳,而是抬手取了一张白眉和尚的面具盖在脸上,冷笑道:“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枉我佛苦口婆心,偏这些痴虫,贪不尽的风月情浓,割不断的欲根缘种。”
赵崇明抬眼笑道:“莫非你要做那棒打鸳鸯的法海了。”
“我不过奉劝这些痴男怨女而已,谁要当法海了?”
“那你戴着法海的面具做什么?”
魏谦一时寻不着其他由头,只能嘴硬道:“那当法海怎么了?法海也不是棒打鸳鸯啊,他不过是奉了法旨,了结孽缘罢了。再说了,法海还苦口婆心劝过白娘子呢,也算是仁至义尽了,偏偏白娘子执迷不悟,不信良言。像许宣那种薄幸抛家、丧尽天良的人渣,也不知有什么好眷恋的。”
“我记得从前你还为许宣开脱来着,如今他怎么又成丧尽天良的人渣了。”
魏谦支吾了会,继续强辩道:“这……这……岂能混为一谈,我当初……我当初……也不过是说许宣情有可原,怎么就成替他开脱了。”
赵崇明也不和魏谦争辩,只笑着说道:“偏你总是有理。”
魏谦不甘示弱道:“也就你爱翻旧账。”
赵崇明一时失语,心忖着:要说这翻旧账的能耐,自己怕是还不如老匹夫的十分之一。
魏谦解下了脸上的白眉面具,重新挂回了木架上,突然间看到了旁边另一张头饰宫花的大红状元面具。
魏谦灵机一动,径直取下了那张面具,但这次却是覆在了赵崇明面前。
魏谦打量一番,啧啧笑道:“你瞧瞧,咱这大宗伯像不像大名鼎鼎的状元陈世美?”
赵崇明听魏谦的埋汰,也不生气,反而接过了面具,笑着回应道:“只可惜魏郎中却不似那天姿国色的秦香莲。”
魏谦早有应对,立时又戴上了一张凶神恶煞的黑脸面具,恶狠狠道:“老爷我是包龙图,要是你敢做陈世美,本青天大老爷定要将你活铡了去。”
赵崇明摇了摇头,点破道:“你这分明是钟馗的面具,哪是包青天了?”
魏谦一听,赶忙将面具取了下来,仔细观察了一番,发现这黑脸面具额头上果然绘着的是蝙蝠,而不是包拯那招牌的月牙。
魏谦只能面上假做淡定,讪讪道:“差不多,差不多。”魏谦说着,索性又将面具戴了回去。
见魏谦强撑面子的模样,赵崇明双眼里笑意愈浓,温声道:“不敢劳青天大老爷审案,若真要扮状元的话,我便只做那王十朋。”
听了这话,魏谦面具后头的老脸顿时就笑成了一朵花,偏嘴上还硬气道:
“你是王十朋,老爷我却不愿当那钱玉莲,又是倒贴又是投江的,生像是没了男人便活不下去似的。”
赵崇明只笑,回道:“好,好,好。你只做你的魏老爷。”
一听赵崇明这般迁就,魏谦更是得意了。
两人说的“王十朋”和“钱玉莲”,乃是出自《荆钗记》的戏本。
魏谦记得,两人上一次一同看《荆钗记》,还是赵崇明在南京为官的时候。
赵崇明抬手扶正了魏谦的面具,却听魏谦突然开口问道:
“你说,王十朋会不会后悔当初上京赶考?”
赵崇明不解其意,反问道:“这是从何说起?”
“你想想,若是王十朋没有上京赶考,便不会高中状元而被宰相招婿,更不会因为拒婚而被远放外地为官,后来自然也不会让人将家书篡改成了休书,使得钱玉莲被逼改嫁,只能投江明志。”
魏谦话语平静无波,反倒让赵崇明有些不习惯,他不明白魏谦为什么突然有此一问,只能回答道:“世事无常,福祸难料,谁又能尽知后事呢?你这说法无异于倒因为果。”
“老爷我这就是做个假设!怎么就倒因为果了?”
赵崇明笑了笑:“若依你这么说,钱玉莲打从一开始便不该下嫁给只以“荆钗为聘”的王十朋。两人既没了这桩姻缘,自然也免了日后的诸多因果。”
出乎赵崇明意外的是,这次魏谦居然没有立刻反驳,反而点头同意了他的说法。
魏谦面具后的眼神有些飘忽,叹道:“是啊。王十朋因为想要报答钱玉莲的荆钗之盟,所以去求取的功名。可在得知了钱玉莲投江的死讯后,王十朋方才明白,所谓的功名富贵,皆非本愿,反是累了两人的这一场生离死别。”
魏谦说到这,轻笑了一声,慨然道:“人这一辈子,总是想要的太多,而明白的太少。若是到最后关头才发现,自己这一生苦心追求的梦想,不过是早就拥有却已然失去的东西,呵……或许还不如,从一开始就没有得到过。”
赵崇明闻言眉头一紧,沉吟了片刻后,宽慰道:“这两人最后不是重逢了吗?好端端的,你如何生出这些感慨来?”
魏谦回过神来,立时又恢复了玩世不恭的模样,笑道:“你瞧,我竟忘了这戏本的终回,乃是个团圆的结局。”
魏谦说完,见赵崇明正若有所思地看着自己,赶忙催促道:“你还愣着做什么,赶紧去付银子啊。”
赵崇明笑着摇了摇头,然后越过魏谦去寻摊主了。
魏谦凝视着赵崇明的背影,他突然想起,这《荆钗记》后头有一折演的恰好是王十朋和钱玉莲在上元庙会的场景:
两人先后在庙里祷告时,各自见着了对方的背影,可都以为是幻觉而没敢相认。最后两人在佛前兜兜转转,阴差阳错间,终究还是错过了。
魏谦心想着,或许这一折,才是人世间那个无奈而真实的结局。
赵崇明很快就在那位无心生意的摊主那结了账,魏谦也按下了心底的胡思乱想。
而等离了摊位,见赵崇明戴上了面具,魏谦便急不可耐地拉住赵崇明的手,笑道:“这下总没人能认出我俩了吧。”
赵崇明环视了下四周,这条街上戴着各式面具游街的行人着实不少,虽然偶有异样的目光朝两人投来,倒也没有多停留。
“你放心,这年头卖屁股也不是什么新鲜事。”魏谦在一旁打趣道。
一听“卖屁股”,赵崇明顿时又是气不打一处来,瞪了魏谦一眼,道:“这就是你说的好处?”
魏谦浑不在意,只紧握着赵崇明的手,反倒是更得意了。
而此时,不远处高台之上的傩戏也跳完了,一名佩着方巾的老头走到台前,四下作揖,朝台下众人唱了个喏,然后扬声念道:
“西子湖光如镜,几番秋月春风。多少神仙幽怪,相传故老儿童。后头这出戏,容小老儿为诸位看官禀来,正当是——
觅良人的白娘子多情受苦,了宿缘的许官人薄幸抛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