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文学网 www.52wx.net,月冷嵩山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谭嗣同走后,逸之从树荫下走出来时,见大表哥和大人的两位幕僚也走了出来。众人一脸沉郁地先后来到舅舅屋内。
徐大人早已端端正正地坐在那里了。
逸之为大人和徐大人重新换了茶,递上去。
大人坐在那里沉闷了好半晌,才抬头对众人说:"这么晚了,恁都歇去吧!我和徐大人再商量商量。"
逸之和大表哥等人听了,默默地退了出来。
第二天,大人和徐大人两人躲在后面的小书房里,整整商议了一天。着令门上的亲兵:无论谁来一律都说不在!
直到黄昏降临海棠院时,大人才把大表哥和逸之等三四个亲腹叫到书房,徐大人不知何时已悄然离去。大人命逸之明天一早先赶回小站新军去,又嘱托了几样军中的事务;命大表哥和几位幕僚分头打点银两,筹办粮草弹药事宜。并对众人反复交待:昨夜之事要绝对保密!包括府上后庭及所有亲眷那里,也不能露出一个字来!
说到昨晚谭嗣同夜访之事,大人说:"此时究竟该如何,等明天见到皇上再定夺罢!"
晚上,逸之回到自己的厢房时,忽闻秋风乍起,掀得屋内墙上的几幅花鸟画屏"嗑托、嗑托"地响了好一阵子。风过之后,四处花丛草窝里,一片不知死之将近的秋虫,仍旧悠闲地呢哝不已着。
谁能料到:在这般宁静芬芳的秋夜,在这富丽繁华的皇城,正在隐伏着一场关乎国事政变的大危机呢?
第二天上午,逸之告别了大人、妗子和大表哥并如茵,带着两名亲兵赶回小站军营去了。
逸之人虽到了小站,心却依旧挂在京城。他不知道,这天大人见到皇上没有?和皇上又是如何商定大计的?更担心的还有:昨晚窗外的一番侧听,揣知康、梁等人虽有一套完整的变法设想,满腔的救国热情,却少了些如何运作的政治韬略和历练。太后虽说已不再听政,可朝中掌握兵权的大臣依旧是太后的势力。因力量悬殊,相比之下,帝党商定的几样保住变法的计策,无论是从小站发兵围园劫后,还是诛杀直隶总督荣大人等,皆不可靠。如今,又这般公开四处活动,几欲铤而走险。惊动后党是早晚的事,此举后果不仅会引发两宫恶变,连累皇上,最终将祸及诸多变法同仁。
倒是最后,还是大人的谋略稍嫌高了一筹:若几人果能稍安勿躁,静等九月秋操,皇上和老佛爷天津阅兵之时,让皇上"疾奔小站新军营中,一道手谕告布众军将领,杀掉荣禄夺取军权"之计,险虽险矣,倒还有五分胜算的把握。
除此之外,逸之在小站营中思来想去,整整两天,竟没能想出一条比大人更高明、更能救时下之危的两全之计来!
他想,凭着大人的历练和谋略,凭着他多年带兵打仗的经验,凭一国之君皇上的天纵英明,大人在颐和园觐见皇上,君臣二人应该能够商定下一样更为稳妥的救急之策罢?
心内焦躁的逸之,把自己的一把左轮手枪擦了一遍又一遍。一会儿站一会儿坐地心神不定,总预感着要出什么大事。果然,初七过午时分,大人的一个亲随匆赶到小站,捎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原来,昨天上午荣大人着人到京城给大人送信,命他立即离京,速回天津听命!大人见过皇上以后,上午离京,傍晚到的直隶总督。可是,大人自进入总督府后,便和下属断了音讯!
荣禄这个老狐狸,果然先下手了!
如此,直到第二天傍晚大表哥派人来到小站,报说京城已经政变,大人一直没有回营!
大表哥派人从京城带来的消息是:太后重新训政!已下令缉拿康、梁二犯。皇上被软禁瀛台。大人已被软禁在了总督衙门。
该发生都发生了!
大表哥在信上嘱托逸之等人:在营中万不可轻举妄动,一切听从徐大人的安排!
然而,逸之却开始有一种更大祸将要降临的预感:太后突然政变,是不是因大人和新党所谋兴兵围园之事泄露所致?
若是如此,眼前的灾难仅仅才是个开始啊!
谋逆大罪!按大清律条,那可是要灭门九族的啊!
直到此时,逸之才把那晚谭嗣同夜访法华寺的实情告诉了如松、如桦两人。
二人听了,立马脸色煞白起来!天哪!若果然系密谋之事泄露导致的这场朝政之变,那末,大人、众位新党朋友,连同法华寺海棠院大人一家老少,甚至如茵,甚至小站新军中大人的所有心腹左右,都将因此而受到天大的牵连、血流成河啊此时,如松倒比逸之略还镇定了一些:虽说太后下令捉拿康梁二党,可并未提到捉拿余党如谭嗣同和大人等人。可见,密谋之事也不见得已经泄露!再说,皇上三番两次下旨令康、梁离京,若康梁二人应该能奉旨离京的。若二逃离京城,此事更无泄露之理!
可是,怕只怕康、梁二公未能逃出。二人书生皮肉,怎禁得酷刑折腾?
他们商定:先派几位可靠之人,分别赶到天津和京城,进一步探清实情,然后再做打算。
众人立即分赴天津和京城打探消息。
到天津打探的人第二天就跑回来禀报:总督衙门壁垒森严,根本就是针插不进、水泼不入!
逸之再也等不下去了。他和如松、如桦两人商议,他想亲自赶到天津和京城打探消息。
如松急忙拦阻道:"此时正逢动荡之际,营中众人咸知你我乃大人心腹亲信!故而,越是在非常之时,吾等一言一行必得三思而为之。轻举妄动,不仅于事无补,反会累及大人!京城现在正值大乱的关口。你这会儿赶到京城去,公然打听康、梁下落,岂不是自投罗网?出了意外,更连累了大人啊!"
如桦也道:"逸之兄,大哥说得有理。大人的情形,京城大表哥和徐大人那里,眼线只怕远比我们多。他们自然正在设法打听、生法营救的。就算有了什么变故,需要我们做什么时,自然也会火速通知咱们的。眼下,咱们最好还是在营中等着大表哥的信儿。大乱当前,还是以静制动的好。就算出面打探,也不能咱们这些人亲自出头露面。"
逸之见两人说的有理,只得暂时忍耐着,又派了几位亲兵,每日进京和大表哥并徐大人联系。
八月初七到八月初九,整整三天,京城那边一直都未有新的消息传到小站来。
八月初十,逸之再次派出去的一位亲信从京城返回:"京城家里安静如常。康、梁已逃离京城。然而,军机处谭嗣同等六人却被步兵统领抓捕了!"
逸之眼前蓦地一黑!
亲信继续说:"法华寺家中倒也安静。康、梁二公已离京。属下在京城听到这样一个传闻,不敢不据实禀报长官知道。说这次太后训政的原因,是因为几个新党胆大包天,夜闯大人府挟枪威胁大人出兵围园,实行武力变法。大人巧与周旋脱身后,向荣大人告发了乱党的谋逆大罪!"
逸之只觉得自己满头嗡嗡轰响着:"天哪!围园劫后、夜闯法华寺之事,他人又是如何得知的?谭大人夜闯法华寺之事,他人如何得知这般详细?或许,是舅舅的府上出了内奸?难道府中有人告发了此事?或是,太后捉不到康、梁,怒而下旨捉拿谭大人等。而这几个人中,有吃刑不过的,招出了与舅舅密谋兴兵之事么?"
他再也顾不得什么了,甚至没有向如松和如桦两人说一声,便急急忙忙向营务处告了假,带着亲信急忙驰马赶到天津,尔后乘火车直奔京城而来。
在京城,逸之整整奔走了一天,好容易才找到了一位和维新党有联系的朋友,终于打听出康、梁二公逃出京城、谭嗣同等六人被朝廷捕拿的确信。并且还告诉他:朝廷现正在四处搜捕拿其它的维新同党。说这次太后政变,谭嗣同等人被捉,很可能是袁侍郎向后党告密所致!不然的话,为何所有参与密谋之人皆已被捕,而单单未有人提及捉拿袁大人呢?
逸之面无血色地匆匆赶到法华寺的海棠院——
他没有向往常一样,先到舅妈和姑姥娘的院中去问候一番,也没有去见如茵,而是径直来到前庭找大表哥。
大表哥此时不在家中。逸之在自己的厢房焦急地等了有一个时辰,大表哥终于和两个属僚一脸晦气地从外面回来。
几天不见,年轻倜傥的大表哥此时竟是一脸憔悴,满脸胡子,人一下子老了好几岁。逸之一进门,未及细想,张口便问:"表兄,谭嗣同夜闯法华寺之事,外人怎会知悉得恁般详细?难道大人他"
未及逸之说下去,脸色阴沉的大表哥立刻便全身发抖、怒气大作起来:"你,你有什么权利敢这样对我说话?我实在不明白:你是信外人,还是信自家人?满京城的人怎么胡说,我管不着;可是,你怎么也敢这样问我话?大爷眼下生死未卜,你不说如何想法子救他,反倒信起外人的话来!你,你可真太叫人失望啦!"
说到此处,只见大表哥嘴唇发抖,眼中蓦地噙满泪花,转身愤然而去
逸之一下子愣在了那里!他眼睁睁地看着大表哥一路去了,独自站在那里痛苦的自责:今天,自己这是怎么了?说话,怎会这般不冷静?
"但愿!但愿我心目中的英雄影像不要破碎"
京城,仲秋八月的晚风很有些凉意了。
傍晚,逸之携如茵来到后面的海棠院。
大半轮月,早早地就挂在了西南的天际。
虽说逸之极力做出平静的神态,仍旧没能瞒过如茵的眼睛。在后园的月光下,如茵望着他的脸,小心翼翼地问道:"逸之,这几天,怎么大表哥和你,大家都这样失魂落魄的样子?这些天,也不见舅舅回京,也不听大表哥说话。我问妗子,舅舅的生日打算如何办。她竟叹气说,记哥说了,今年朝廷和局势太乱,不办了。我又问了记哥,他只沉着脸,哼了一声,却什么都没有说。逸之,莫非,莫非舅舅他,他出了什么事?"
逸之叹了一声。想了想,觉得实在无法向她解释得明白。见着她一双大而纯净忽闪忽闪望着自己的眸子,禁不住握起她的一只手儿,半晌才说:"如茵,如果大人一旦做下什么不仁不义、有负天下人之事,你,你还认他这个舅舅么?"
如茵一下子惊呆了:"你,你说什么啊?"
逸之架不住如茵的再三追问,就把事情略向如茵述说了一遍。
如茵立马反驳道:"逸之!舅舅行事一向稳妥谨慎,为人也是有名的忠厚仗义!他决不会做下这等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蠢事!我不信!而且,舅舅对咱们恩重如山,就算就算他做下什么不妥的事,咱们做晚辈的也要尽儿女之道,哪里就说得上认与不认的话来?"
逸之松开了她的手:"嗳!但愿一切都是谣传吧!其实,大人那里究竟出了什么事,我也闹不明白。这次,我请了几天的假,要在京城停两天,等待事情的进展,看能不能做些什么。至于大表哥和妗子那里,有关大人的事情,记住我的话:你一个字也别再问了。"说完,独自沉思着,半晌不说一句话。
如茵望望他,忽然,一种不祥的预感骤然攫住了她的身心。她微微地打了个寒噤,转身紧紧地抱住逸之:"逸之!不管发生了什么塌天的大事,我都不要离开你可是舅舅那里,咱也不太能伤了他老人家的心啊!"
逸之望着渐渐幽暗下来的夜天,沉沉地、重重地叹了口气
逸之在京城待了两天。到了八月十三早上,一个令他魂胆俱碎的消息骤然传来:谭嗣同等六位变法首领,被绑赴菜市口砍头!
逸之手脚发凉地出了门,在路边小店买了一坛子酒,催马直往菜市口奔去:他要为谭君送送行!怎奈,菜市口一带早就被围得人山人海啦!他根本就无法靠前!
当他设法把马找了个熟悉的客栈安置好之后,提着酒坛,好容易挤到跟前时,眼前早已是一地的血泊和几段没头的躯体了
逸之顿时声泪俱下起来!他举起酒坛,"哗"地一声在地上磕碎,那满坛的老酒立马和那地上殷红的血混在了一起,一股子浓烈的酒气和着血腥之气扑鼻而来。已经被悲痛挤轧得天眩地转的逸之,脚下一飘,一下子又被挤出了人群。恍恍惚惚之中,他只觉得四处一片混乱,到处都是兵丁捕壮们狐假虎威的喝叫。四处的围墙上,赫然张贴着搜捕维新党余犯的露布和画有康、梁二公头像的缉拿令。
不知怎地,他就走到了法华寺门前。他停下脚步,站在门外犹豫了好一会儿,却又毅然昂首离去了
回到新军营,逸之关上房门,简单地收拾了一下自己的行装,坐在那里给如茵写了短短的两行字。出门找到如松、如桦哥儿俩,托两人把自己写给徐大人和如茵的信分别转交一番。告知二人:自己近段日子和康梁二公的联系密切了一些,万一朝廷捉拿的新党名单中有自己,恐怕会牵连到大人。故而,他要离开新军躲一躲。
如松一时急得脸都变色了:"逸之!这样做,不大合适吧?"
"非常之时,还是暂时离开一下的好。"逸之面无表情地说。
如松望着逸之的眼睛道:"逸之,这可不是你的性情!我不管你是为了什么要离开,你毕竟还没有见到大人的面,也没有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就这么急急地离开,是何道理?若这里面有什么咱们不清楚的是非隐情,岂不叫他老人家伤心断肠么?"
如桦问道:"你说走就走,三妹怎么办?"
逸之沉默了一会儿说:"这个暂先拜托两位兄长代为关照罢。"
如松怒气冲冲地说:"你说得倒轻巧?我们能代你关照么?难道,你想把她一个人扔在京城,独自一去了之?你,你这个人,也太无情无义啦!"
逸之叹了口气:"不瞒二位弟兄,康梁二公如今生死不明,我得尽快找到他们。"
如松冷笑了一声:"果然不出我所料!我早知道你是康梁的忠实信徒,却不知他们在你眼中比对你有知遇之恩的大人还重要!"
逸之道:"太后突变,谭公等六人被杀,我怀疑是从大人那里泄露出来的。"
如桦道:"逸之兄,如果有一天,有人能确确实实地拿出证据,此事果然系我大人为贪图荣华富贵而首鼠两端、出卖朋友和主子,我也会毅然而去的。可是,眼下我们还没有见到徐大... -->>
谭嗣同走后,逸之从树荫下走出来时,见大表哥和大人的两位幕僚也走了出来。众人一脸沉郁地先后来到舅舅屋内。
徐大人早已端端正正地坐在那里了。
逸之为大人和徐大人重新换了茶,递上去。
大人坐在那里沉闷了好半晌,才抬头对众人说:"这么晚了,恁都歇去吧!我和徐大人再商量商量。"
逸之和大表哥等人听了,默默地退了出来。
第二天,大人和徐大人两人躲在后面的小书房里,整整商议了一天。着令门上的亲兵:无论谁来一律都说不在!
直到黄昏降临海棠院时,大人才把大表哥和逸之等三四个亲腹叫到书房,徐大人不知何时已悄然离去。大人命逸之明天一早先赶回小站新军去,又嘱托了几样军中的事务;命大表哥和几位幕僚分头打点银两,筹办粮草弹药事宜。并对众人反复交待:昨夜之事要绝对保密!包括府上后庭及所有亲眷那里,也不能露出一个字来!
说到昨晚谭嗣同夜访之事,大人说:"此时究竟该如何,等明天见到皇上再定夺罢!"
晚上,逸之回到自己的厢房时,忽闻秋风乍起,掀得屋内墙上的几幅花鸟画屏"嗑托、嗑托"地响了好一阵子。风过之后,四处花丛草窝里,一片不知死之将近的秋虫,仍旧悠闲地呢哝不已着。
谁能料到:在这般宁静芬芳的秋夜,在这富丽繁华的皇城,正在隐伏着一场关乎国事政变的大危机呢?
第二天上午,逸之告别了大人、妗子和大表哥并如茵,带着两名亲兵赶回小站军营去了。
逸之人虽到了小站,心却依旧挂在京城。他不知道,这天大人见到皇上没有?和皇上又是如何商定大计的?更担心的还有:昨晚窗外的一番侧听,揣知康、梁等人虽有一套完整的变法设想,满腔的救国热情,却少了些如何运作的政治韬略和历练。太后虽说已不再听政,可朝中掌握兵权的大臣依旧是太后的势力。因力量悬殊,相比之下,帝党商定的几样保住变法的计策,无论是从小站发兵围园劫后,还是诛杀直隶总督荣大人等,皆不可靠。如今,又这般公开四处活动,几欲铤而走险。惊动后党是早晚的事,此举后果不仅会引发两宫恶变,连累皇上,最终将祸及诸多变法同仁。
倒是最后,还是大人的谋略稍嫌高了一筹:若几人果能稍安勿躁,静等九月秋操,皇上和老佛爷天津阅兵之时,让皇上"疾奔小站新军营中,一道手谕告布众军将领,杀掉荣禄夺取军权"之计,险虽险矣,倒还有五分胜算的把握。
除此之外,逸之在小站营中思来想去,整整两天,竟没能想出一条比大人更高明、更能救时下之危的两全之计来!
他想,凭着大人的历练和谋略,凭着他多年带兵打仗的经验,凭一国之君皇上的天纵英明,大人在颐和园觐见皇上,君臣二人应该能够商定下一样更为稳妥的救急之策罢?
心内焦躁的逸之,把自己的一把左轮手枪擦了一遍又一遍。一会儿站一会儿坐地心神不定,总预感着要出什么大事。果然,初七过午时分,大人的一个亲随匆赶到小站,捎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原来,昨天上午荣大人着人到京城给大人送信,命他立即离京,速回天津听命!大人见过皇上以后,上午离京,傍晚到的直隶总督。可是,大人自进入总督府后,便和下属断了音讯!
荣禄这个老狐狸,果然先下手了!
如此,直到第二天傍晚大表哥派人来到小站,报说京城已经政变,大人一直没有回营!
大表哥派人从京城带来的消息是:太后重新训政!已下令缉拿康、梁二犯。皇上被软禁瀛台。大人已被软禁在了总督衙门。
该发生都发生了!
大表哥在信上嘱托逸之等人:在营中万不可轻举妄动,一切听从徐大人的安排!
然而,逸之却开始有一种更大祸将要降临的预感:太后突然政变,是不是因大人和新党所谋兴兵围园之事泄露所致?
若是如此,眼前的灾难仅仅才是个开始啊!
谋逆大罪!按大清律条,那可是要灭门九族的啊!
直到此时,逸之才把那晚谭嗣同夜访法华寺的实情告诉了如松、如桦两人。
二人听了,立马脸色煞白起来!天哪!若果然系密谋之事泄露导致的这场朝政之变,那末,大人、众位新党朋友,连同法华寺海棠院大人一家老少,甚至如茵,甚至小站新军中大人的所有心腹左右,都将因此而受到天大的牵连、血流成河啊此时,如松倒比逸之略还镇定了一些:虽说太后下令捉拿康梁二党,可并未提到捉拿余党如谭嗣同和大人等人。可见,密谋之事也不见得已经泄露!再说,皇上三番两次下旨令康、梁离京,若康梁二人应该能奉旨离京的。若二逃离京城,此事更无泄露之理!
可是,怕只怕康、梁二公未能逃出。二人书生皮肉,怎禁得酷刑折腾?
他们商定:先派几位可靠之人,分别赶到天津和京城,进一步探清实情,然后再做打算。
众人立即分赴天津和京城打探消息。
到天津打探的人第二天就跑回来禀报:总督衙门壁垒森严,根本就是针插不进、水泼不入!
逸之再也等不下去了。他和如松、如桦两人商议,他想亲自赶到天津和京城打探消息。
如松急忙拦阻道:"此时正逢动荡之际,营中众人咸知你我乃大人心腹亲信!故而,越是在非常之时,吾等一言一行必得三思而为之。轻举妄动,不仅于事无补,反会累及大人!京城现在正值大乱的关口。你这会儿赶到京城去,公然打听康、梁下落,岂不是自投罗网?出了意外,更连累了大人啊!"
如桦也道:"逸之兄,大哥说得有理。大人的情形,京城大表哥和徐大人那里,眼线只怕远比我们多。他们自然正在设法打听、生法营救的。就算有了什么变故,需要我们做什么时,自然也会火速通知咱们的。眼下,咱们最好还是在营中等着大表哥的信儿。大乱当前,还是以静制动的好。就算出面打探,也不能咱们这些人亲自出头露面。"
逸之见两人说的有理,只得暂时忍耐着,又派了几位亲兵,每日进京和大表哥并徐大人联系。
八月初七到八月初九,整整三天,京城那边一直都未有新的消息传到小站来。
八月初十,逸之再次派出去的一位亲信从京城返回:"京城家里安静如常。康、梁已逃离京城。然而,军机处谭嗣同等六人却被步兵统领抓捕了!"
逸之眼前蓦地一黑!
亲信继续说:"法华寺家中倒也安静。康、梁二公已离京。属下在京城听到这样一个传闻,不敢不据实禀报长官知道。说这次太后训政的原因,是因为几个新党胆大包天,夜闯大人府挟枪威胁大人出兵围园,实行武力变法。大人巧与周旋脱身后,向荣大人告发了乱党的谋逆大罪!"
逸之只觉得自己满头嗡嗡轰响着:"天哪!围园劫后、夜闯法华寺之事,他人又是如何得知的?谭大人夜闯法华寺之事,他人如何得知这般详细?或许,是舅舅的府上出了内奸?难道府中有人告发了此事?或是,太后捉不到康、梁,怒而下旨捉拿谭大人等。而这几个人中,有吃刑不过的,招出了与舅舅密谋兴兵之事么?"
他再也顾不得什么了,甚至没有向如松和如桦两人说一声,便急急忙忙向营务处告了假,带着亲信急忙驰马赶到天津,尔后乘火车直奔京城而来。
在京城,逸之整整奔走了一天,好容易才找到了一位和维新党有联系的朋友,终于打听出康、梁二公逃出京城、谭嗣同等六人被朝廷捕拿的确信。并且还告诉他:朝廷现正在四处搜捕拿其它的维新同党。说这次太后政变,谭嗣同等人被捉,很可能是袁侍郎向后党告密所致!不然的话,为何所有参与密谋之人皆已被捕,而单单未有人提及捉拿袁大人呢?
逸之面无血色地匆匆赶到法华寺的海棠院——
他没有向往常一样,先到舅妈和姑姥娘的院中去问候一番,也没有去见如茵,而是径直来到前庭找大表哥。
大表哥此时不在家中。逸之在自己的厢房焦急地等了有一个时辰,大表哥终于和两个属僚一脸晦气地从外面回来。
几天不见,年轻倜傥的大表哥此时竟是一脸憔悴,满脸胡子,人一下子老了好几岁。逸之一进门,未及细想,张口便问:"表兄,谭嗣同夜闯法华寺之事,外人怎会知悉得恁般详细?难道大人他"
未及逸之说下去,脸色阴沉的大表哥立刻便全身发抖、怒气大作起来:"你,你有什么权利敢这样对我说话?我实在不明白:你是信外人,还是信自家人?满京城的人怎么胡说,我管不着;可是,你怎么也敢这样问我话?大爷眼下生死未卜,你不说如何想法子救他,反倒信起外人的话来!你,你可真太叫人失望啦!"
说到此处,只见大表哥嘴唇发抖,眼中蓦地噙满泪花,转身愤然而去
逸之一下子愣在了那里!他眼睁睁地看着大表哥一路去了,独自站在那里痛苦的自责:今天,自己这是怎么了?说话,怎会这般不冷静?
"但愿!但愿我心目中的英雄影像不要破碎"
京城,仲秋八月的晚风很有些凉意了。
傍晚,逸之携如茵来到后面的海棠院。
大半轮月,早早地就挂在了西南的天际。
虽说逸之极力做出平静的神态,仍旧没能瞒过如茵的眼睛。在后园的月光下,如茵望着他的脸,小心翼翼地问道:"逸之,这几天,怎么大表哥和你,大家都这样失魂落魄的样子?这些天,也不见舅舅回京,也不听大表哥说话。我问妗子,舅舅的生日打算如何办。她竟叹气说,记哥说了,今年朝廷和局势太乱,不办了。我又问了记哥,他只沉着脸,哼了一声,却什么都没有说。逸之,莫非,莫非舅舅他,他出了什么事?"
逸之叹了一声。想了想,觉得实在无法向她解释得明白。见着她一双大而纯净忽闪忽闪望着自己的眸子,禁不住握起她的一只手儿,半晌才说:"如茵,如果大人一旦做下什么不仁不义、有负天下人之事,你,你还认他这个舅舅么?"
如茵一下子惊呆了:"你,你说什么啊?"
逸之架不住如茵的再三追问,就把事情略向如茵述说了一遍。
如茵立马反驳道:"逸之!舅舅行事一向稳妥谨慎,为人也是有名的忠厚仗义!他决不会做下这等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蠢事!我不信!而且,舅舅对咱们恩重如山,就算就算他做下什么不妥的事,咱们做晚辈的也要尽儿女之道,哪里就说得上认与不认的话来?"
逸之松开了她的手:"嗳!但愿一切都是谣传吧!其实,大人那里究竟出了什么事,我也闹不明白。这次,我请了几天的假,要在京城停两天,等待事情的进展,看能不能做些什么。至于大表哥和妗子那里,有关大人的事情,记住我的话:你一个字也别再问了。"说完,独自沉思着,半晌不说一句话。
如茵望望他,忽然,一种不祥的预感骤然攫住了她的身心。她微微地打了个寒噤,转身紧紧地抱住逸之:"逸之!不管发生了什么塌天的大事,我都不要离开你可是舅舅那里,咱也不太能伤了他老人家的心啊!"
逸之望着渐渐幽暗下来的夜天,沉沉地、重重地叹了口气
逸之在京城待了两天。到了八月十三早上,一个令他魂胆俱碎的消息骤然传来:谭嗣同等六位变法首领,被绑赴菜市口砍头!
逸之手脚发凉地出了门,在路边小店买了一坛子酒,催马直往菜市口奔去:他要为谭君送送行!怎奈,菜市口一带早就被围得人山人海啦!他根本就无法靠前!
当他设法把马找了个熟悉的客栈安置好之后,提着酒坛,好容易挤到跟前时,眼前早已是一地的血泊和几段没头的躯体了
逸之顿时声泪俱下起来!他举起酒坛,"哗"地一声在地上磕碎,那满坛的老酒立马和那地上殷红的血混在了一起,一股子浓烈的酒气和着血腥之气扑鼻而来。已经被悲痛挤轧得天眩地转的逸之,脚下一飘,一下子又被挤出了人群。恍恍惚惚之中,他只觉得四处一片混乱,到处都是兵丁捕壮们狐假虎威的喝叫。四处的围墙上,赫然张贴着搜捕维新党余犯的露布和画有康、梁二公头像的缉拿令。
不知怎地,他就走到了法华寺门前。他停下脚步,站在门外犹豫了好一会儿,却又毅然昂首离去了
回到新军营,逸之关上房门,简单地收拾了一下自己的行装,坐在那里给如茵写了短短的两行字。出门找到如松、如桦哥儿俩,托两人把自己写给徐大人和如茵的信分别转交一番。告知二人:自己近段日子和康梁二公的联系密切了一些,万一朝廷捉拿的新党名单中有自己,恐怕会牵连到大人。故而,他要离开新军躲一躲。
如松一时急得脸都变色了:"逸之!这样做,不大合适吧?"
"非常之时,还是暂时离开一下的好。"逸之面无表情地说。
如松望着逸之的眼睛道:"逸之,这可不是你的性情!我不管你是为了什么要离开,你毕竟还没有见到大人的面,也没有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就这么急急地离开,是何道理?若这里面有什么咱们不清楚的是非隐情,岂不叫他老人家伤心断肠么?"
如桦问道:"你说走就走,三妹怎么办?"
逸之沉默了一会儿说:"这个暂先拜托两位兄长代为关照罢。"
如松怒气冲冲地说:"你说得倒轻巧?我们能代你关照么?难道,你想把她一个人扔在京城,独自一去了之?你,你这个人,也太无情无义啦!"
逸之叹了口气:"不瞒二位弟兄,康梁二公如今生死不明,我得尽快找到他们。"
如松冷笑了一声:"果然不出我所料!我早知道你是康梁的忠实信徒,却不知他们在你眼中比对你有知遇之恩的大人还重要!"
逸之道:"太后突变,谭公等六人被杀,我怀疑是从大人那里泄露出来的。"
如桦道:"逸之兄,如果有一天,有人能确确实实地拿出证据,此事果然系我大人为贪图荣华富贵而首鼠两端、出卖朋友和主子,我也会毅然而去的。可是,眼下我们还没有见到徐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