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文学网 www.52wx.net,大明国师姜星火朱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密密麻麻的鸡皮疙瘩,从朱棣的肩头蔓延到躯体。
朱棣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原来,一切的答案,早在姜星火在地上画出哪个△的时候,就已经给出。
而他们的目光,始终局限于中央和地方、中央和士绅。
从来都没有考虑过,中央可以赢者通吃,可以拿走全部的100枚银币,但同时还有办法,能够让另外博弈的两方不再与自己博弈,而是转向互相博弈!
“蹇尚书、茹尚书,你们怎么看?”
从巨大的思维误区中刚刚转折过来的蹇义和茹瑺,此时对视苦笑。
还能怎么看?
姜星火已经明明白白地把思路告诉他们了。
国家现在的税收,1枚银币都不少!
而在博弈论里,最让他们二人感到思维层面的震撼的,便是那隐藏的第三方博弈!
矛盾转移!
如此一来,他们还有什么理由反对呢?
“可是,这第101枚银币,从哪出呢?”
蹇义轻声问道。
须知道,历朝历代,能开发出来捞钱的税种,早就被开发过了。
哪还有新的税种,能满足地方官府需求的同时,还做到全新开发呢?
这个问题,朱棣也同时想到了。
而道衍,也一扫懒散的样子,认真地看向墙壁。
显然,这第101枚银币从哪来,他也非常好奇。
——————
姜星火的手中出现了李景隆遗留的八思巴文银币。
“这枚银币,你猜猜是从哪里找出来的?”
朱高煦自然不知,只是摇头。
夏原吉则回忆片刻,顺着刚才的思路说了下去。
“既然姜先生举了晚唐的例子,那在下献丑,继续梳理一下地方和中央在两税三分法中,财源的差异。”
“请说。”
夏原吉边想边说道:“刚才讲了,盐税、茶税、酒税、青苗钱等收入直接划入中央,两税则由中央与地方共享,也就是说,在晚唐,田税是地方与中央共享的。”
“而姜先生既然说要找出那第101枚银币,换言之,就是排除掉这些旧有的税种。”
这个推论很合理,朱高煦也跟着点头。
“两税三分法推行以后,随着唐朝后期中央与地方围绕财利分配此起彼伏的明争暗斗,广大税户其实成为这场斗争的受害者,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将个中耗损转嫁到税户身上.唐廷中央不仅长期不更新户籍及个人资产等信息,更是随意加征各类赋税,地方官府亦不遑多让巧立名目非法夺取。”
“这些巧立名目的税种,正如晚唐检校户部尚书李翱所评价:则钱帛非天之所雨也,非如泉之可涌而生也,不取于百姓,将安取之哉?故有作官店以居商贾者,有酿酒而官沽者,其他杂率,巧设名号,是皆夺百姓之利。”
翻译出来便是说,钱财不是天上的雨水,也不是地上的泉水,并非凭空出现的。如果不从百姓身上获取,又从哪拿呢?所以开店的收店税、酿酒的收酿酒税,其他各行各业,也一样巧立名目收税,就是官府在争夺百姓的利。
说到这里,夏原吉顿住了,说不下去了。
是啊,天下各行各业,晚唐地方为了收‘留州’的税,早都想尽办法了。
朝廷还能从哪变出这第101枚银币,留给地方呢?
夏原吉屏住了呼吸,静静地等待姜星火说出答案。
朱高煦苦笑道:“姜先生,百姓都成穷鬼了,没新的油水可榨了啊。”
姜星火从来都不是一个喜欢吊人胃口的人。
姜星火干脆说道:“我从来就没想过刮穷鬼的钱。”
“不刮穷鬼的钱,地方官府收谁的去啊?”朱高煦费解。
“谁有钱,赚谁的去。”
姜星火的手中出现了李景隆遗留的八思巴文银币。
“这第101枚银币,你猜猜我是从哪里找出来的?”
朱高煦眼角一抽,他忽然有了个念头。
“姜先生是说,士绅身上?”
姜星火轻笑说道。
“这枚银币一正一反,有两个名字。”
“正面,叫做户口累进税。”
“户口累进税,便是针对地方宗族士绅,而非普通的自耕农户,一户人口一旦大于某个正常限度.譬如正常的家族十几口人也就最多最多了,而地方上的豪强士绅,则往往家族里一户就有数十口人。这种有好几户、十几户,加起来数百人的巨型家族,就要累积交税,每一户人口越多,累进缴纳越多,每年都要缴。”
需要注意的是,姜星火设计的户口累进税,绝不影响普通穷人自耕农户,原因也很简单,能维持如此巨大的宗族在地方的存在,就注定了不是普通的穷人。
这里的原因,就在于,是按“户”征税。
而“户”对于穷人和富人,绝对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富人养得起一“户”动辄数十人的开销和承担相应的赋税,而穷人的一“户”,最多也就祖孙三代十几口人。
而且,为了防止穷人确实存在一“户”人口多,导致户口累进税给穷人造成负担的情况。
姜星火还留了后手。
朱高煦忍不住问道:“那如果地方士绅不愿意承担如此高昂的户口累进税,打算通过分家的方式来逃税,该怎么办?朝廷总不能不让人家分家吧?”
姜星火早有预谋地笑了笑,把银币翻了个面。
“反面,叫做分家公证税。”
“不愿意承担每年的户口税,当然可以了。”
“朝廷怎么能阻拦人家自愿分家呢?”
“所以,只需要缴纳一次性的费用,就可以在官府的公证下完成分家了。”
“哦对了,这个分家是百分比的税率,穷人富人都交一样的税率,但是根据分家的家产换算价值而缴纳的,如果真有人口很多的穷人,按照穷人那点家产,只需要缴纳极为微薄的税就可以了。”
“如此一来,富人要么不分家,每年缴纳高昂的户口累进税;要么分家,缴纳一次性的高额分家公正税。”
“总之,地方官府的这个新财源,始终会从士绅身上获得。”
“而士绅豪强等富户一旦分家,也就意味着,他们被削弱了!”
“这就是,我找到的第101枚银币。”
(本章完)
密密麻麻的鸡皮疙瘩,从朱棣的肩头蔓延到躯体。
朱棣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原来,一切的答案,早在姜星火在地上画出哪个△的时候,就已经给出。
而他们的目光,始终局限于中央和地方、中央和士绅。
从来都没有考虑过,中央可以赢者通吃,可以拿走全部的100枚银币,但同时还有办法,能够让另外博弈的两方不再与自己博弈,而是转向互相博弈!
“蹇尚书、茹尚书,你们怎么看?”
从巨大的思维误区中刚刚转折过来的蹇义和茹瑺,此时对视苦笑。
还能怎么看?
姜星火已经明明白白地把思路告诉他们了。
国家现在的税收,1枚银币都不少!
而在博弈论里,最让他们二人感到思维层面的震撼的,便是那隐藏的第三方博弈!
矛盾转移!
如此一来,他们还有什么理由反对呢?
“可是,这第101枚银币,从哪出呢?”
蹇义轻声问道。
须知道,历朝历代,能开发出来捞钱的税种,早就被开发过了。
哪还有新的税种,能满足地方官府需求的同时,还做到全新开发呢?
这个问题,朱棣也同时想到了。
而道衍,也一扫懒散的样子,认真地看向墙壁。
显然,这第101枚银币从哪来,他也非常好奇。
——————
姜星火的手中出现了李景隆遗留的八思巴文银币。
“这枚银币,你猜猜是从哪里找出来的?”
朱高煦自然不知,只是摇头。
夏原吉则回忆片刻,顺着刚才的思路说了下去。
“既然姜先生举了晚唐的例子,那在下献丑,继续梳理一下地方和中央在两税三分法中,财源的差异。”
“请说。”
夏原吉边想边说道:“刚才讲了,盐税、茶税、酒税、青苗钱等收入直接划入中央,两税则由中央与地方共享,也就是说,在晚唐,田税是地方与中央共享的。”
“而姜先生既然说要找出那第101枚银币,换言之,就是排除掉这些旧有的税种。”
这个推论很合理,朱高煦也跟着点头。
“两税三分法推行以后,随着唐朝后期中央与地方围绕财利分配此起彼伏的明争暗斗,广大税户其实成为这场斗争的受害者,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将个中耗损转嫁到税户身上.唐廷中央不仅长期不更新户籍及个人资产等信息,更是随意加征各类赋税,地方官府亦不遑多让巧立名目非法夺取。”
“这些巧立名目的税种,正如晚唐检校户部尚书李翱所评价:则钱帛非天之所雨也,非如泉之可涌而生也,不取于百姓,将安取之哉?故有作官店以居商贾者,有酿酒而官沽者,其他杂率,巧设名号,是皆夺百姓之利。”
翻译出来便是说,钱财不是天上的雨水,也不是地上的泉水,并非凭空出现的。如果不从百姓身上获取,又从哪拿呢?所以开店的收店税、酿酒的收酿酒税,其他各行各业,也一样巧立名目收税,就是官府在争夺百姓的利。
说到这里,夏原吉顿住了,说不下去了。
是啊,天下各行各业,晚唐地方为了收‘留州’的税,早都想尽办法了。
朝廷还能从哪变出这第101枚银币,留给地方呢?
夏原吉屏住了呼吸,静静地等待姜星火说出答案。
朱高煦苦笑道:“姜先生,百姓都成穷鬼了,没新的油水可榨了啊。”
姜星火从来都不是一个喜欢吊人胃口的人。
姜星火干脆说道:“我从来就没想过刮穷鬼的钱。”
“不刮穷鬼的钱,地方官府收谁的去啊?”朱高煦费解。
“谁有钱,赚谁的去。”
姜星火的手中出现了李景隆遗留的八思巴文银币。
“这第101枚银币,你猜猜我是从哪里找出来的?”
朱高煦眼角一抽,他忽然有了个念头。
“姜先生是说,士绅身上?”
姜星火轻笑说道。
“这枚银币一正一反,有两个名字。”
“正面,叫做户口累进税。”
“户口累进税,便是针对地方宗族士绅,而非普通的自耕农户,一户人口一旦大于某个正常限度.譬如正常的家族十几口人也就最多最多了,而地方上的豪强士绅,则往往家族里一户就有数十口人。这种有好几户、十几户,加起来数百人的巨型家族,就要累积交税,每一户人口越多,累进缴纳越多,每年都要缴。”
需要注意的是,姜星火设计的户口累进税,绝不影响普通穷人自耕农户,原因也很简单,能维持如此巨大的宗族在地方的存在,就注定了不是普通的穷人。
这里的原因,就在于,是按“户”征税。
而“户”对于穷人和富人,绝对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富人养得起一“户”动辄数十人的开销和承担相应的赋税,而穷人的一“户”,最多也就祖孙三代十几口人。
而且,为了防止穷人确实存在一“户”人口多,导致户口累进税给穷人造成负担的情况。
姜星火还留了后手。
朱高煦忍不住问道:“那如果地方士绅不愿意承担如此高昂的户口累进税,打算通过分家的方式来逃税,该怎么办?朝廷总不能不让人家分家吧?”
姜星火早有预谋地笑了笑,把银币翻了个面。
“反面,叫做分家公证税。”
“不愿意承担每年的户口税,当然可以了。”
“朝廷怎么能阻拦人家自愿分家呢?”
“所以,只需要缴纳一次性的费用,就可以在官府的公证下完成分家了。”
“哦对了,这个分家是百分比的税率,穷人富人都交一样的税率,但是根据分家的家产换算价值而缴纳的,如果真有人口很多的穷人,按照穷人那点家产,只需要缴纳极为微薄的税就可以了。”
“如此一来,富人要么不分家,每年缴纳高昂的户口累进税;要么分家,缴纳一次性的高额分家公正税。”
“总之,地方官府的这个新财源,始终会从士绅身上获得。”
“而士绅豪强等富户一旦分家,也就意味着,他们被削弱了!”
“这就是,我找到的第101枚银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