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文学网 www.52wx.net,蜂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站在前面的体态稍胖,头戴礼帽,身着黑色呢子大衣,大衣里面套了件灰色西装,白色衬衣,领口系了根粗大红色的领带。
站在他身后的是个子稍高,穿件蓝布大衣,头戴棉帽,40来岁的日本人。
炳坤见二伯下车后,与两个日本人握手寒暄,并用日语交流,显得亲切又友好,十几米处还站着两个端着刺刀枪的日本兵,眼睛凶巴巴地盯着车门。
炳坤吓了一跳,刚回过神,脑海中又浮现出二伯怎么会讲日语?还没想明白,二伯就拉着他向两个日本人,哇啦哇啦的用日语介绍他。
然后,又用中国话说,这位就是站长大人横山路先生,这是你的师傅野口武俊先生,快鞠躬。
鞠完躬,横山路拉着炳坤的手,用生硬的中国话夸道:“小伙很好,精神,干净。”然后开怀大笑。
那日本师傅,只是略微冲炳坤点了一头。
柄坤忙深鞠一躬,按二伯教过的方法,深鞠一躬大声说:“请多关照。”
那日本师傅,用中国话,流利地回答:“辛苦了。”然后略微鞠了一躬。
站长和二伯在前边走,炳坤跟着野口武俊并排跟在后面,那日本师傅也不和炳坤说话,只是跟前者保持距离,默默跟着。
二伯家住在离车站很近的一排日式小洋楼,最东头的一个楼里的一层。
这排日式二层楼住的都是日本人,二伯倒是个例外。
当天晚上,炳坤住在二伯家。
二伯对他说:“刚来这里的时候,是一个人住在医务所,后来和站长的关系越来越好,给站长的好几个朋友治好了病,就让我住在这里。一楼我住,二楼是一个日本人住。他是个电气工程师。这里虽然有空房间,但你不能住在这里,因为你是巡道工,有固定住所,你明天就住到那里,条件虽然苦些,但也总比在老家要好。对于年轻人来说,吃苦就是为了以后享福。”
炳坤点头,一一应诺。
炳坤问二伯道:“二伯,你为啥不把我婶娘几个接来一起住?”二伯说了句不着边际的话“他们还都小。”就拿上饭盒去食堂打饭。
吃罢晚饭,二伯带他在车站附近到处转转,讲些注意事项,风土人情。
第二天,早出门前,把炳坤叫到跟前,拿出一只手表,先是教会他怎样认时间,然后,递给炳坤,并给他戴好。
嘱咐道:“这只表送你,全世界很多工种的人都有迟到的毛病,但铁路员工都有一个职业病,那就是守时,因为,火车不等人,日本人在对时间的要求上更是严苛,这是块日本朋友送我的瑞士手表,希望你从此养成守时的好习惯,在铁路工作,养成守时的好习惯,能给你带来很多的好处。”
二伯先带炳坤在车站人事科报道,然后带他去铁路巡道科,见到野口武俊,二伯对炳坤讲:“以后要多跟野口武俊先生学习,他不仅是一名优秀铁路工程师,巡道专家,更是一名蜜蜂养蜂专家,你要处处留心多多求教。”
炳坤一一答应二伯。
野口武俊领着炳坤先到住处,车站西侧有一排工棚,5间房子,外墙都刷着白灰,炳坤住最左侧的一间。房间不大,两张高低木床,东侧二层的铺空着,野口武俊指着那个空铺对炳坤说:“这就是你的床,这个柜子里的被褥是你的,你抓紧时间收拾一下。”
然后,指着一个小木柜说:“这是你的柜子,把行李放好后来办公室找我。”
说完话,从兜里掏出一把锁,锁上还带着一枚钥匙,递给林炳坤,让他锁好再来找他。
野口出门前回转身体,对着两个三、四十多岁,早已已经站得极恭敬的中国人,很不友好地说:“帮助他,不准欺负他。”
林炳坤放好行李来到巡道班,见野口武俊正襟危坐,林炳坤赶紧侧立一旁边。
这是间大约5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摆着五张桌子,野口坐在最里面的一张,四周墙壁上贴着通化地图,朝鲜地图,铁路车站图,还有一张图因为多是日本字,看不准确,但模模糊糊地能感到是历年来发生的铁路巡道事故,几乎每年都有死伤,多是被火车撞死,还有一个是被雷电给劈死的。
唬得蜂子心里嘀咕:“这么危险的工作,二伯为啥还是介绍给自己。”
正在疑惑间,野口武俊说:“铁路巡道工是列车正常运行的关键工种,需要心细如发,不得偷奸耍滑,发现问题要立即上报,明天,我们就开始从这里沿铁路线向东检修,你备好行装,注意保暖,随我同往。”
说着从桌子上拿起薄薄的一本书说:“这是我翻译的支那文《铁路巡道工手册》,你随身携带,常记常看,待熟烂于心以后再告诉我。”炳坤点头应诺。
野口见蜂子点头,突然问道:“你知道什么是支那文吗?”
蜂子:“知道,来东北的路上,我二伯对我介绍过。”
野口武俊慢慢地点了点头,说道:“你回住处翻看手册吧,你先熟悉一下车站。三天以后的上午9点钟,你带上行李到巡道班,我们一起出发。”
蜂子向野口行礼后转身正要离开,听见野口又说道:“一会儿你去会计室领这个月的伙食票,车站食堂就在你住处的东侧,早饭开饭时间7:30~7:40分。”
蜂子转身,应诺,再次行礼后,回到住处。
到了晚上,才知道这个房间还有另外三个人,一个是厨房的帮工,一个是锅炉房的烧火工兼澡堂的搓背工,一人是车站的保洁,卫生打杂等工作。
上午在见到的是厨房的帮工和烧火工。帮工叫张保岭,烧火工叫王春海,打杂的叫刘大成。这几个人刘大成最年轻,王春海最年长,张保岭居中。
他们对对炳坤都很客气,炳坤对大伙说:“你们都年长,我小,以后有事,多使唤我。”
王春海说:“你可比我们的地位高呀,我在这里已经六年了,换了几十个巡道工,野口先生亲自送来的,也只有你一个人,你有事,还是使唤我们吧!”
张保岭对王春海说:“他还小,听不懂这些话。野口先生的脾气你还不知道,你不知道大刘是咋死的了。别再说扯犊子的话。”说话间,对蜂子点头憨笑。
在车站食堂吃的早餐是林炳坤有生以来,吃到的最好早餐,他进入食堂后,也学着别人的样子,交了餐券,拿一个大盘子自己排队打菜。
当林炳坤发现饭菜随便打,没人管时,简直就吓住了,因为来的时候,村里一个走南闯北的老木匠,算起辈分还是爷爷辈的,平日对他很好,专门很认真地把炳坤领到家里,教了一些在外边闯荡的硬本事。
他说的第一招,就是教他在外吃饱肚子才是最重要的,要是一群人在一起吃饭,最主要的有以下三点:
一是拿的碗不能太大了,不能一下盛得太满,饭菜太热无法很快吃完,等饭菜温度降到能吃的时候,即使你用很快的速度吃进肚子,再去打第二碗的时候,别人早就抢光了。
所以,最好的策略是:用一个不太大的碗盛菜,先盛一大半,边晃边吃,吃完再去打上一大碗,就可以不急不慢,慢慢地去品味饭菜了。
二是如果饭菜只是汤类,喝起来就更有技巧。不能用筷子翻动,这样凉得太慢,要用筷子把最表层的拔到嘴边,只喝最上面薄薄的一层,别管整碗汤有多热,这一层因为在最外层,一准是凉的。等喝下去小半碗了,下变得很热,你就可以晃着喝,这样就能有机会再回第二碗。
早餐的场面完全出乎林炳坤意料,他拿着饭盘,跟在别人后面,模仿着别人的样子来打菜盛饭,别人怎么打菜、成汤,他也比或者学。
打菜排队的间隙,小心地四周观望,找合适的空位。
他发现,来这里吃饭的都是日本人,三三两两坐在一起。
他很快发现,在前边过道最深处有个桌子还空着,这个桌子应该是最偏远的。
打好饭菜,就端着盘子走过去,快吃完了,同屋的小刘师傅也端着饭菜往这桌子走来。
坐下后,小刘师傅小声说:“你行啊,第一次来这里吃饭就能找到中国人吃饭的专桌,你比我强多了,我第一次来这里吃早饭,我就坐在了日本人的旁边,还没吃呢,就挨了一耳光,我傻在那儿也不知道错在了哪,打了我三个耳光还没明白,最后还是站长过来,领我来到了这张桌前,哎,你挨打没有?”
林炳坤晃晃头,继续吃饭,余光瞥见他的盘子里盛的大米饭都冒尖了,菜也打得满满的,林炳坤立刻有些后悔,但是不好意思再去打。
吃完饭,刷完碗,把碗筷放在碗架子最下层的一角。
两天后,一早就收拾好行李。坐在屋里等。9点钟,准时来到巡道班。
野口武俊递给炳坤一个帆布挎包和一根宽大的牛皮腰带,牛皮腰带上还挂着一个小包,里面是些铁器工具样的东西,野口武俊教他系在腰间,带着他巡道去了。
野口武俊带着林炳坤,沿着铁路线向东走去,沿途不停地停得用锤子敲击钢轨,做些观察、养护、清理工作。
林炳坤紧跟其后,认真观察,每当野口武俊用锤子敲击铁轨的时候,便会给他讲,为什么这样做。
比如铁轨上的‘白光’是怎么形成的,‘白光’中的‘暗线’如何判断是否有内伤。
除此之外,对钢轨、夹板、道岔和路基的检查要点,也是一点而过,除此之外也便不再多说。
约莫快到中午,林炳坤才发现身后好像有个人跟了自己一路,回头一看,是一个30岁上下的中国人,身上背的大包小包,背在身上,天虽然很冷,但是这个人的头上已是满头大汗。
再看他的穿着,浑身穿得清一色的黑色棉袄棉裤,带了一顶破旧的狗皮帽子,身上的棉袄有几个破洞,里面有棉絮露出来,风一刮,露出衣服外面的花絮还随风飘动。
已经连续走了将近三个小时,临近中午。
野口武俊在一个桥头停了下来,认真地对林炳坤讲桥和铁路的重要关系及如何检查桥梁地段的检查工作。
说完找了一个空地,从包里拿出一个硬本本放在地上,然后坐在了地上,从右侧身后,拿起水壶,咕咚咕咚地喝了两口。
林炳坤这时才发现,野口武俊居然没有背包,也没有带更多的东西,那他介绍说要十多天才能回来,看来所有的寄养装备,都在那个背行李人的身上了。
野口喝完水,叫那人过来,对他说:“生火,做饭吧。”
那人“嗨”了一声,解下身上背的挂着五六个包裹,有序地放在平整之处,拿出一把小巧的铁锹,费了很大功夫在已冰封的地面挖坑。
蜂子赶忙过去帮倒忙,野口叫住他,说道:“那是他的事,你只要干好你的事,为必帮他。”
那人挖好坑,又捡了几块石头,围在坑的4周,再从包内取出一口锅,放在几块石头中间,用铲子铲些雪放进锅里,雪垒得满满的,冒出涡沿,锅下放上干柴,点火。
火很快就起来了,待火起来之后,那人比较一下水位,把水往外倒掉一些,把淘过一遍地大米倒进锅里,盖上盖儿闷起来,不到10分钟,闻到米香。
那人不时增减锅下的柴火,待米煮熟之后,盛了三碗米,在其中两碗米饭中放上腌过的干鱼片、白菜、萝卜条,一个碗里只放了一些萝卜条。
第1碗恭敬地端给野口,第2碗递给林炳坤,第3碗只放萝卜条的,自己端起来,到离野口10米远的地方,蹲在地上吃起来。
等野口吃完,把大木杯子里的米汤,倒到野口的碗里,野口喝完汤,靠在树上,闭目养神。
野炊对于林炳坤来说是新奇好玩的,他无法想象在野外如此差的条件下,蒸出的大米饭是如此香甜。
吃饭的时间,那人又烧了一锅水,吃完饭,水虽说没开也烧热了,那人把几个人的餐具收拢在一起,用热水刷碗,炳坤忙过去帮忙,野口干咳一声,用眼神阻止他。
下午3点多来到铁路南边约二里地的下江屯,下江屯不大,二三十户人家,每家都用木头围成半米多高的围墙,村庄隐藏在白雪皑皑的世界里,只有树干、门窗还在展示原来的本色。
几人径直走向村头北头最突出的一户人家,离那家人家还有百十米的距离,猛然听到两只狗在狂吠。
野口打了一个响哨,两只狗从半米高的围墙上跳跃出来,冲三人冲刺而来。
两只狗在快没过小腿的雪地里,向三人飞奔而来,狗腿把蹄子下的雪甩得高高的,这些甩高的雪再降下来,阳光正好从雪的背后把这些雪花打亮,出现五颜六色的光晕,煞是好看。
林炳坤见狗快冲到跟前,本能地放慢脚步,而野口反倒加速迎着狗向前跑去。
炳坤趁这个时机,后退几步,问那人:“大叔您贵姓。”
那人受宠若惊,一脸惊恐。炳坤又问:“您贵姓。”
那人才很不好意思地说:“小姓陈,小姓陈。”
说完便示意炳坤快往前走,而他自己往后退了几步。
野口跟两条狗会合之后,狗人俱欢,野口倒在雪地上跟狗撒欢。口中不停叫着:“小花,小花,小花……哦还你,小白……”
待野口站起身子后,狗往炳坤跟前跑来,炳坤单腿跪得像逗小孩一般伸出双臂,两条狗围着炳坤不冷不淡地转了两圈,才晃着尾巴领着野口往院子走去。
蜂子看这狗跟中国的狗不同,小头短毛,匀称精巧。两只狗应该是母子,小狗也就7月个左右。
走进屋舍,主人已经站在木栅栏门外迎候了,老远就打招呼:“野口先生辛苦了。”
野口走近,他深鞠一躬,语气短促有力地说:“辛苦了,野口先生。”
野口回礼:“你好呀,大春,二个月没见了。”
来到房屋门前,大春掀开厚重的棉布门帘,请野口进屋,野口又回身叫炳坤:“蜂子,进屋吧。”
这一叫,炳坤心口一热,只有极熟悉自己的人才会这样称呼自己,看来二伯跟野口讲了不少自己的事情。
炳坤随后进屋,大春便放下门帘,这是一个套房,东侧还有一个里间,外间是待客生活起居之用。
野口坐定之后,大春忙倒上热水,给二人各倒了一杯温水,这杯温水下肚,寒意顿时消除了不少。
第一杯喝完以后,那人又给二人各倒了小半杯水,野口端起杯子,示意蜂子也喝。
蜂子只好端起杯子,喝了一口,刹那间,一种奇香涌入鼻腔,满嘴的香甜。
林炳坤暗自惊诧,这是一种什么香气,如此的纯净香甜,忙喝了一口水,一丝甘甜迅速传遍满口腔的味蕾,凉唧唧的,香甜甜的蜜水顺着喉咙来到了胃里,又以极快的速度就跑遍了全身,炳坤像是吃了种神奇的东西,身上一下子就有了力气。
林炳坤暗暗地说:“真是上好蜂蜜水呀。”
这种蜂蜜水,他从来未曾尝过。这种蜂蜜不像河南地区的花蜜,在香甜中会有一丝丝青草的味道。这种香甜更加纯净。
喝完水,野口说:“大春,今年椴树蜜收成不好,是个小年,明年可能就是一个大年了,明年的收成一定会很好,今年平均每箱收了不足60斤,明年说不定会超过100斤的。”
大春说:“按说,明年是个大年,但今年入冬以后,熊瞎子出没频繁,经常来到蜂场,打翻蜂箱。给蜂场造成了不少的损失。”
炳坤心想,熊应该是一个冬眠动物,当下已是深冬季节,从山上下来到村子里,偷食蜂蜜?难道狗熊不冬眠?
正相间,听大春说:“半个多月前,政府在附近山里剿匪,交战区域比较广,可能,正在冬眠的熊被枪声惊醒了以后,饥渴难耐,就下山偷食了。”
野口点点头说:“嗯,有这种可能,熊在冬眠的时候,新陈代谢也是比较快的,惊醒以后,便会四处寻食,那照你来说,我们的损失应该是极大的。”
大春说:“是的,我们的损失非常大,120箱蜂,只剩下了17箱。熊,把蜂箱打开取蜜食用,这一箱蜜蜂便全部都冻死了,实在是可惜。”
野口无奈地摇摇头说道:“唉,我们会有好收成,谁想到却遇到如此,难堪之事,我们只好从别处再买一些蜜蜂,看看春繁(春天加速让蜜蜂的蜂群繁殖,由初春的一箱蜜蜂几千只迅速达到三、五万只)以后,能否有好的补救措施?”
野口又问道:“剩下的17箱蜂的蜂王的蜂龄是新王吗?”(新王的产卵能力才是最强的。三年以上的蜂王的产仔能力降低,一般都会尽早换王)。
大春说:“是的,都是入秋前更换的新王。”
野口说:“只要蜂王的蜂龄低,明年开春以后,我们加把劲,还是有可能追回损失的。”
野口转头问炳坤:“蜂子,你看这事该怎么办?”
蜂子:“我马上去蜂场看一看,回来,再回复您。”
野口头点点了,脸上浮现出满意之态。
蜂子退出来,来到蜂场。
蜂场摆放在院子北头约摸200米左右的开阔地,蜂场的东头挺立着十几株白杨树,这十几棵白杨树之外,西侧一片开阔,每个蜂箱都摆放在高地三尺高的筑台上,蜂场四周也围着木栅栏,南边摆放一些零七八落的蜂箱残板。
蜂子慢步走近每个蜂箱,附耳上去,仔细地听蜂箱内的动静。
听完每一个蜂箱的箱内声音之后,蜂子瞥见残板一边摆放一个工具箱,内有锯、锤、钉子等物件,炳坤索性脱去外衣,在远离蜂场的一个角落里,开始修补起被狗熊破坏的蜂箱。
野口他们聊到天色将黑,一起到蜂场,见林炳坤正干得热火朝天,待走近,发现他已经修补好十来个蜂箱。
一口小锅里有刚刚化成一团的蜂腊,这些蜂腊是蜂子从被狗熊毁坏蜂箱里的蜂巢清理出来的。
野口说:“蜂子,已经开始工作了呀,嗯,干得不错,修好这么多蜂箱,还炼了这么好的蜂腊,又节约了不小的开支,看你修的蜂箱又好又快,你的木工活也很好呀,跟谁学的?”
蜂子停下手里的活,稍微拍拍手,站直了身子回答:“我自小跟爷爷长大,爷爷养了一百多箱西方蜂蜜,除最早的十二箱外购以外,其他的都是自己动手做的。有时他会叫我做帮手,因此,略懂些木工基础。”
野口:“非常不错,我看,你的斧头功夫可不一般,比划好后,几斧子就能达到想要的效果,这可能需要精准判断,手法也得跟上才行,这可是日积月累的纯技能。哦,你对这个蜂场被破坏的蜂箱下一步有什么打算呀!”
蜂子:“如果野口先生准备多停留二日,我会努力对这些损毁的蜂箱尽力抢修。”
野口:“好吧,我们就在这里停留两天,你不要太过劳累,你的主业是铁路巡道,是你的要务,不可因为抢修蜂箱而本末倒置。”
蜂子:“是。”
说话间,天空又开始飘落雪花。
两天来,蜂子不仅修好了被狗熊损坏的蜂箱,还把蜂场中有关木工的杂活也干了一些。
他一个人,也不说话,只是低头干活,累了,就回屋休息,休息的时候,会闭上眼,谁也不知他在想什么。每次半小时左右,准的跟钟表一样。
防熊坑一天就完成了,在蜂场周边利用自然环境,首先设置障碍,在合适的地方挖一个大坑,四壁陡立。
约莫晚上十一点钟,闻听一声巨响,轰隆一声巨响,然后听到熊发出的吼叫声和挣扎声。一群人急急赶到防熊坑边,见坑内陷一只体长两米多,一身黑亮的长毛,体态肥硕,正在前爪刨抓坑壁,见人们围拢过来,显得更加狂躁不安,猛烈地往坑上冲撞,但无论如何冲撞,显然依一‘熊’之力是无法上来的。
于是一行人就说:回屋睡觉吧,等它在坑内折腾到天亮时就没有力量反抗时,再进行捕杀,得一张完整的熊皮,并让人备下一个大绳套。
第二天一早,坑边就热闹起来了。
早早就有人备下一条长约二十多米的粗绳,在绳的一头打了个活扣,探下抗去,套住了那头大熊的头脖,只等主家来到,就往上提拉,那熊仿佛已知末日将来临,安静地趴卧着,一动不动。
二个精壮乡邻怕绳被熊脱开,紧紧地拉着绳子,确保绳扣牢牢地拴在熊的脖子上。
野口跟大春来到坑边,周边有些沸腾,人们越围越多,私下里翁翁的私议着。野口冲大春点了点头,坑边瞬时没了声响,大伙的眼睛都盯住大春,看他怎么指挥。
大春在人群中找出八个人,让人们跟在提绳子的两个年轻人身后,还让最后一个壮汉把绳子从一棵大树绕一圈,并叮嘱大伙,拉紧绳子说:大伙别拉,别松,熊高六尺,坑深两丈,只拉够八尺绳子就够了,可别拉多了。大伙齐声说好。
随着坑口大喊一声起,十人一起用力,协力拉绳,估摸拉直,坑里一响不响众人皆纳闷,坑下怎么会没有声响呢?
绳子拉起约摸六尺时,坑内突然有力量往回拉,大伙急往回拉,这劲一使,就使大了,那熊忽地窜了上来,拉绳的十个人竟全部摔倒在地,那熊上得坑来,冲东南方向的人群冲去。
人群一惊,闪开一条路,那熊拖着长绳,往村外狂奔,摔倒地十个壮汉领着人群追熊。跑出两里路,发现了套熊的绳子,众人见追之不上,就各大自回家。
蜂子站在坑边,这是他第一次见到狗熊,狗熊猛地窜上坑口的一瞬,他就愣在那儿,心想,如此巨大的身躯,在奔逃时竟会这样的迅捷。
正愣神呢,有人拍他的肩膀,回头一看是野口,忙说:“野口先生,对不起,坑挖得浅了些。”
野口笑而不答,带头往回屋,并示意蜂子跟他回去。
回到屋内,野口笑着说:“没想狗熊这么大吧?”
蜂子:“是的。”
野口:“你能用一个坑就陷一只大熊,是很不了得的,至于又跑了,那里拉绳子的人太过大意,没有组织好。再说,熊也是一条命呀,用你们中国人的一句话说,‘阎王爷还不想收他呢?’我们在此地再住三天,然后过江去朝鲜。”
野口坐下来说道:今天没有别的杂事,我们谈谈工作吧。
交谈中,野口发现,蜂子虽然入职时间不长,只有短短的十几天,但对巡道工作已略知大概。
加之前非常详细地阅读过《铁路巡道工工作手册》,在工作上,野口竟无法再说详说更多。
野口发现这个中国小伙,对事理似乎有种很特别的理解方式。但凡是需要掌握的,一定会下十倍、二十倍于常人的精力去揣摩,练习。就日常的巡道工作来说,有些人要教很长时间,要点也一定能记牢。
蜂子不同,他不仅能记牢,还能遵行。更重要的还是会揣摩前因、后果。
就拿铁路钢轨上的‘白光’来说,他能结合天气、‘白光’第一次发现的日期、‘白光’明显扩大的准确时间,以及‘白光’位置是否是转弯处的受力点等等外因去思考会不会有内部的变化。
野口认为蜂子是个好学徒,难能可贵。
就对蜂子说:“三天以后的巡道,你走在最前面,所有的工作你都可以使用。再有,如遇火车经过,你试着判断火车经过的时间,比如感到火车十分钟之后经过,你就俯下身子,把耳朵伏在铁轨上听听,你一定会发现更多有趣的东西。”
蜂子闻言,对野口说:“先生,怎么个听法呢?”
野口:“每一辆火车,因为运输的任务、车型、挂车数量、整车重量都不同,火车在铁轨上奔跑时发出的声音就不同。有经验者一听,就知道那个是空车,那个是客车,那个是货车,更有神奇的呢,还能听出军列的特别之处。比如运输汽车跟坦克的列车发出的声响就不一样,运送轮式车辆跟军火器材的不一样,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呢?在于列车起、停以及震动时,车上被载物回坐而形成的机械音不同。”说到高兴处,野口竟得意地大笑起来。
蜂子问道:“野口先生,什么是军列?”
野口:“哦,哦,哦,哦就是运兵的车,今天不谈业务了,你慢慢摸索吧。”
野口仿佛认识到话说多了,就推说累了。
蜂子告辞,回到房间后细细品味着野口的话,明白了一些其中的缘由。但对于什么是‘军列’,依然是一头雾水。当然,他更不知道是坦克是何物。
晚饭后,野口来到蜂子房间,敲了二下门,便推门进去。
见炳坤坐在炕沿,伏在自己的行李上,箱子放盏马灯,用毛笔蘸着墨汁在纸上用蝇头小楷在急速书写。
由于精神高度集中,未顾及到野口进屋。
野口好奇地站在炳坤侧后,见他运笔如飞。原来炳坤用草书在默写《老子》已经写到第七十章。
等写完第81章,放下笔,搓搓手,略一沉思,取一张新纸,用蝇头小楷工工正正顶头写字。
野口走近,见蜂子写道:“秀姑。余来通化已三日,此处地冻天寒,落雪积月不化,但余保暖措施甚好,寒不侵体。工作大体跟在老家所知略同,所跟恩师野口先生,仍精诚之士,严谨负责,业务精纯,余将以师父之心待之。这里铁路沿线养蜂者众多,养蜂水平、规模远非内地可比,日后必当更加勤勉……”
野口站在蜂子身后,看到蜂子信中提及自己,反倒不好意思,遂悄身退出。披上大衣,来到院中,立于雪地之上,想到这三天跟蜂子接触的点点滴滴,心中对蜂子竟浮出爱怜之意,决定今晚与蜂子谈一次话,摸摸底。
想定,转身回屋。
野口在屋里休息,刚到8点钟,听到有人敲门,答应后,蜂子推门进屋,浅身一躬道:“野口先生,今天走了一天路,一定劳累了,烧了热水,洗洗脚吧。”
野口点头同意,蜂子走到近前,往脚盆中加好水,试好水温,便蹲下身子要亲手为野口洗脚。
野口立即拒绝道:“你我同为巡道工,职虽有高下,但人格平等,以后打水来即可,不必亲自做下人之事。”
蜂子点头应诺说道:“野口先生但有需求,炳坤定会尽心尽力。”
野口边洗脚边说:“你的年纪虽然并不大,但行事得体,聪明能干,看来你二伯对我所讲你的事,俱俱是实,还讲你很爱看书,你都读过什么书呀?”
蜂子:“因我爷爷是个旧式私塾,平日家里教育学生,我自6岁就跟爷爷读书,直到今年3月,整整十年。”
野口:“十年一定是读了不了少书吧。”
蜂子:“旧式私塾所教四书五经倒是全都学结,只是... -->>
站在前面的体态稍胖,头戴礼帽,身着黑色呢子大衣,大衣里面套了件灰色西装,白色衬衣,领口系了根粗大红色的领带。
站在他身后的是个子稍高,穿件蓝布大衣,头戴棉帽,40来岁的日本人。
炳坤见二伯下车后,与两个日本人握手寒暄,并用日语交流,显得亲切又友好,十几米处还站着两个端着刺刀枪的日本兵,眼睛凶巴巴地盯着车门。
炳坤吓了一跳,刚回过神,脑海中又浮现出二伯怎么会讲日语?还没想明白,二伯就拉着他向两个日本人,哇啦哇啦的用日语介绍他。
然后,又用中国话说,这位就是站长大人横山路先生,这是你的师傅野口武俊先生,快鞠躬。
鞠完躬,横山路拉着炳坤的手,用生硬的中国话夸道:“小伙很好,精神,干净。”然后开怀大笑。
那日本师傅,只是略微冲炳坤点了一头。
柄坤忙深鞠一躬,按二伯教过的方法,深鞠一躬大声说:“请多关照。”
那日本师傅,用中国话,流利地回答:“辛苦了。”然后略微鞠了一躬。
站长和二伯在前边走,炳坤跟着野口武俊并排跟在后面,那日本师傅也不和炳坤说话,只是跟前者保持距离,默默跟着。
二伯家住在离车站很近的一排日式小洋楼,最东头的一个楼里的一层。
这排日式二层楼住的都是日本人,二伯倒是个例外。
当天晚上,炳坤住在二伯家。
二伯对他说:“刚来这里的时候,是一个人住在医务所,后来和站长的关系越来越好,给站长的好几个朋友治好了病,就让我住在这里。一楼我住,二楼是一个日本人住。他是个电气工程师。这里虽然有空房间,但你不能住在这里,因为你是巡道工,有固定住所,你明天就住到那里,条件虽然苦些,但也总比在老家要好。对于年轻人来说,吃苦就是为了以后享福。”
炳坤点头,一一应诺。
炳坤问二伯道:“二伯,你为啥不把我婶娘几个接来一起住?”二伯说了句不着边际的话“他们还都小。”就拿上饭盒去食堂打饭。
吃罢晚饭,二伯带他在车站附近到处转转,讲些注意事项,风土人情。
第二天,早出门前,把炳坤叫到跟前,拿出一只手表,先是教会他怎样认时间,然后,递给炳坤,并给他戴好。
嘱咐道:“这只表送你,全世界很多工种的人都有迟到的毛病,但铁路员工都有一个职业病,那就是守时,因为,火车不等人,日本人在对时间的要求上更是严苛,这是块日本朋友送我的瑞士手表,希望你从此养成守时的好习惯,在铁路工作,养成守时的好习惯,能给你带来很多的好处。”
二伯先带炳坤在车站人事科报道,然后带他去铁路巡道科,见到野口武俊,二伯对炳坤讲:“以后要多跟野口武俊先生学习,他不仅是一名优秀铁路工程师,巡道专家,更是一名蜜蜂养蜂专家,你要处处留心多多求教。”
炳坤一一答应二伯。
野口武俊领着炳坤先到住处,车站西侧有一排工棚,5间房子,外墙都刷着白灰,炳坤住最左侧的一间。房间不大,两张高低木床,东侧二层的铺空着,野口武俊指着那个空铺对炳坤说:“这就是你的床,这个柜子里的被褥是你的,你抓紧时间收拾一下。”
然后,指着一个小木柜说:“这是你的柜子,把行李放好后来办公室找我。”
说完话,从兜里掏出一把锁,锁上还带着一枚钥匙,递给林炳坤,让他锁好再来找他。
野口出门前回转身体,对着两个三、四十多岁,早已已经站得极恭敬的中国人,很不友好地说:“帮助他,不准欺负他。”
林炳坤放好行李来到巡道班,见野口武俊正襟危坐,林炳坤赶紧侧立一旁边。
这是间大约5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摆着五张桌子,野口坐在最里面的一张,四周墙壁上贴着通化地图,朝鲜地图,铁路车站图,还有一张图因为多是日本字,看不准确,但模模糊糊地能感到是历年来发生的铁路巡道事故,几乎每年都有死伤,多是被火车撞死,还有一个是被雷电给劈死的。
唬得蜂子心里嘀咕:“这么危险的工作,二伯为啥还是介绍给自己。”
正在疑惑间,野口武俊说:“铁路巡道工是列车正常运行的关键工种,需要心细如发,不得偷奸耍滑,发现问题要立即上报,明天,我们就开始从这里沿铁路线向东检修,你备好行装,注意保暖,随我同往。”
说着从桌子上拿起薄薄的一本书说:“这是我翻译的支那文《铁路巡道工手册》,你随身携带,常记常看,待熟烂于心以后再告诉我。”炳坤点头应诺。
野口见蜂子点头,突然问道:“你知道什么是支那文吗?”
蜂子:“知道,来东北的路上,我二伯对我介绍过。”
野口武俊慢慢地点了点头,说道:“你回住处翻看手册吧,你先熟悉一下车站。三天以后的上午9点钟,你带上行李到巡道班,我们一起出发。”
蜂子向野口行礼后转身正要离开,听见野口又说道:“一会儿你去会计室领这个月的伙食票,车站食堂就在你住处的东侧,早饭开饭时间7:30~7:40分。”
蜂子转身,应诺,再次行礼后,回到住处。
到了晚上,才知道这个房间还有另外三个人,一个是厨房的帮工,一个是锅炉房的烧火工兼澡堂的搓背工,一人是车站的保洁,卫生打杂等工作。
上午在见到的是厨房的帮工和烧火工。帮工叫张保岭,烧火工叫王春海,打杂的叫刘大成。这几个人刘大成最年轻,王春海最年长,张保岭居中。
他们对对炳坤都很客气,炳坤对大伙说:“你们都年长,我小,以后有事,多使唤我。”
王春海说:“你可比我们的地位高呀,我在这里已经六年了,换了几十个巡道工,野口先生亲自送来的,也只有你一个人,你有事,还是使唤我们吧!”
张保岭对王春海说:“他还小,听不懂这些话。野口先生的脾气你还不知道,你不知道大刘是咋死的了。别再说扯犊子的话。”说话间,对蜂子点头憨笑。
在车站食堂吃的早餐是林炳坤有生以来,吃到的最好早餐,他进入食堂后,也学着别人的样子,交了餐券,拿一个大盘子自己排队打菜。
当林炳坤发现饭菜随便打,没人管时,简直就吓住了,因为来的时候,村里一个走南闯北的老木匠,算起辈分还是爷爷辈的,平日对他很好,专门很认真地把炳坤领到家里,教了一些在外边闯荡的硬本事。
他说的第一招,就是教他在外吃饱肚子才是最重要的,要是一群人在一起吃饭,最主要的有以下三点:
一是拿的碗不能太大了,不能一下盛得太满,饭菜太热无法很快吃完,等饭菜温度降到能吃的时候,即使你用很快的速度吃进肚子,再去打第二碗的时候,别人早就抢光了。
所以,最好的策略是:用一个不太大的碗盛菜,先盛一大半,边晃边吃,吃完再去打上一大碗,就可以不急不慢,慢慢地去品味饭菜了。
二是如果饭菜只是汤类,喝起来就更有技巧。不能用筷子翻动,这样凉得太慢,要用筷子把最表层的拔到嘴边,只喝最上面薄薄的一层,别管整碗汤有多热,这一层因为在最外层,一准是凉的。等喝下去小半碗了,下变得很热,你就可以晃着喝,这样就能有机会再回第二碗。
早餐的场面完全出乎林炳坤意料,他拿着饭盘,跟在别人后面,模仿着别人的样子来打菜盛饭,别人怎么打菜、成汤,他也比或者学。
打菜排队的间隙,小心地四周观望,找合适的空位。
他发现,来这里吃饭的都是日本人,三三两两坐在一起。
他很快发现,在前边过道最深处有个桌子还空着,这个桌子应该是最偏远的。
打好饭菜,就端着盘子走过去,快吃完了,同屋的小刘师傅也端着饭菜往这桌子走来。
坐下后,小刘师傅小声说:“你行啊,第一次来这里吃饭就能找到中国人吃饭的专桌,你比我强多了,我第一次来这里吃早饭,我就坐在了日本人的旁边,还没吃呢,就挨了一耳光,我傻在那儿也不知道错在了哪,打了我三个耳光还没明白,最后还是站长过来,领我来到了这张桌前,哎,你挨打没有?”
林炳坤晃晃头,继续吃饭,余光瞥见他的盘子里盛的大米饭都冒尖了,菜也打得满满的,林炳坤立刻有些后悔,但是不好意思再去打。
吃完饭,刷完碗,把碗筷放在碗架子最下层的一角。
两天后,一早就收拾好行李。坐在屋里等。9点钟,准时来到巡道班。
野口武俊递给炳坤一个帆布挎包和一根宽大的牛皮腰带,牛皮腰带上还挂着一个小包,里面是些铁器工具样的东西,野口武俊教他系在腰间,带着他巡道去了。
野口武俊带着林炳坤,沿着铁路线向东走去,沿途不停地停得用锤子敲击钢轨,做些观察、养护、清理工作。
林炳坤紧跟其后,认真观察,每当野口武俊用锤子敲击铁轨的时候,便会给他讲,为什么这样做。
比如铁轨上的‘白光’是怎么形成的,‘白光’中的‘暗线’如何判断是否有内伤。
除此之外,对钢轨、夹板、道岔和路基的检查要点,也是一点而过,除此之外也便不再多说。
约莫快到中午,林炳坤才发现身后好像有个人跟了自己一路,回头一看,是一个30岁上下的中国人,身上背的大包小包,背在身上,天虽然很冷,但是这个人的头上已是满头大汗。
再看他的穿着,浑身穿得清一色的黑色棉袄棉裤,带了一顶破旧的狗皮帽子,身上的棉袄有几个破洞,里面有棉絮露出来,风一刮,露出衣服外面的花絮还随风飘动。
已经连续走了将近三个小时,临近中午。
野口武俊在一个桥头停了下来,认真地对林炳坤讲桥和铁路的重要关系及如何检查桥梁地段的检查工作。
说完找了一个空地,从包里拿出一个硬本本放在地上,然后坐在了地上,从右侧身后,拿起水壶,咕咚咕咚地喝了两口。
林炳坤这时才发现,野口武俊居然没有背包,也没有带更多的东西,那他介绍说要十多天才能回来,看来所有的寄养装备,都在那个背行李人的身上了。
野口喝完水,叫那人过来,对他说:“生火,做饭吧。”
那人“嗨”了一声,解下身上背的挂着五六个包裹,有序地放在平整之处,拿出一把小巧的铁锹,费了很大功夫在已冰封的地面挖坑。
蜂子赶忙过去帮倒忙,野口叫住他,说道:“那是他的事,你只要干好你的事,为必帮他。”
那人挖好坑,又捡了几块石头,围在坑的4周,再从包内取出一口锅,放在几块石头中间,用铲子铲些雪放进锅里,雪垒得满满的,冒出涡沿,锅下放上干柴,点火。
火很快就起来了,待火起来之后,那人比较一下水位,把水往外倒掉一些,把淘过一遍地大米倒进锅里,盖上盖儿闷起来,不到10分钟,闻到米香。
那人不时增减锅下的柴火,待米煮熟之后,盛了三碗米,在其中两碗米饭中放上腌过的干鱼片、白菜、萝卜条,一个碗里只放了一些萝卜条。
第1碗恭敬地端给野口,第2碗递给林炳坤,第3碗只放萝卜条的,自己端起来,到离野口10米远的地方,蹲在地上吃起来。
等野口吃完,把大木杯子里的米汤,倒到野口的碗里,野口喝完汤,靠在树上,闭目养神。
野炊对于林炳坤来说是新奇好玩的,他无法想象在野外如此差的条件下,蒸出的大米饭是如此香甜。
吃饭的时间,那人又烧了一锅水,吃完饭,水虽说没开也烧热了,那人把几个人的餐具收拢在一起,用热水刷碗,炳坤忙过去帮忙,野口干咳一声,用眼神阻止他。
下午3点多来到铁路南边约二里地的下江屯,下江屯不大,二三十户人家,每家都用木头围成半米多高的围墙,村庄隐藏在白雪皑皑的世界里,只有树干、门窗还在展示原来的本色。
几人径直走向村头北头最突出的一户人家,离那家人家还有百十米的距离,猛然听到两只狗在狂吠。
野口打了一个响哨,两只狗从半米高的围墙上跳跃出来,冲三人冲刺而来。
两只狗在快没过小腿的雪地里,向三人飞奔而来,狗腿把蹄子下的雪甩得高高的,这些甩高的雪再降下来,阳光正好从雪的背后把这些雪花打亮,出现五颜六色的光晕,煞是好看。
林炳坤见狗快冲到跟前,本能地放慢脚步,而野口反倒加速迎着狗向前跑去。
炳坤趁这个时机,后退几步,问那人:“大叔您贵姓。”
那人受宠若惊,一脸惊恐。炳坤又问:“您贵姓。”
那人才很不好意思地说:“小姓陈,小姓陈。”
说完便示意炳坤快往前走,而他自己往后退了几步。
野口跟两条狗会合之后,狗人俱欢,野口倒在雪地上跟狗撒欢。口中不停叫着:“小花,小花,小花……哦还你,小白……”
待野口站起身子后,狗往炳坤跟前跑来,炳坤单腿跪得像逗小孩一般伸出双臂,两条狗围着炳坤不冷不淡地转了两圈,才晃着尾巴领着野口往院子走去。
蜂子看这狗跟中国的狗不同,小头短毛,匀称精巧。两只狗应该是母子,小狗也就7月个左右。
走进屋舍,主人已经站在木栅栏门外迎候了,老远就打招呼:“野口先生辛苦了。”
野口走近,他深鞠一躬,语气短促有力地说:“辛苦了,野口先生。”
野口回礼:“你好呀,大春,二个月没见了。”
来到房屋门前,大春掀开厚重的棉布门帘,请野口进屋,野口又回身叫炳坤:“蜂子,进屋吧。”
这一叫,炳坤心口一热,只有极熟悉自己的人才会这样称呼自己,看来二伯跟野口讲了不少自己的事情。
炳坤随后进屋,大春便放下门帘,这是一个套房,东侧还有一个里间,外间是待客生活起居之用。
野口坐定之后,大春忙倒上热水,给二人各倒了一杯温水,这杯温水下肚,寒意顿时消除了不少。
第一杯喝完以后,那人又给二人各倒了小半杯水,野口端起杯子,示意蜂子也喝。
蜂子只好端起杯子,喝了一口,刹那间,一种奇香涌入鼻腔,满嘴的香甜。
林炳坤暗自惊诧,这是一种什么香气,如此的纯净香甜,忙喝了一口水,一丝甘甜迅速传遍满口腔的味蕾,凉唧唧的,香甜甜的蜜水顺着喉咙来到了胃里,又以极快的速度就跑遍了全身,炳坤像是吃了种神奇的东西,身上一下子就有了力气。
林炳坤暗暗地说:“真是上好蜂蜜水呀。”
这种蜂蜜水,他从来未曾尝过。这种蜂蜜不像河南地区的花蜜,在香甜中会有一丝丝青草的味道。这种香甜更加纯净。
喝完水,野口说:“大春,今年椴树蜜收成不好,是个小年,明年可能就是一个大年了,明年的收成一定会很好,今年平均每箱收了不足60斤,明年说不定会超过100斤的。”
大春说:“按说,明年是个大年,但今年入冬以后,熊瞎子出没频繁,经常来到蜂场,打翻蜂箱。给蜂场造成了不少的损失。”
炳坤心想,熊应该是一个冬眠动物,当下已是深冬季节,从山上下来到村子里,偷食蜂蜜?难道狗熊不冬眠?
正相间,听大春说:“半个多月前,政府在附近山里剿匪,交战区域比较广,可能,正在冬眠的熊被枪声惊醒了以后,饥渴难耐,就下山偷食了。”
野口点点头说:“嗯,有这种可能,熊在冬眠的时候,新陈代谢也是比较快的,惊醒以后,便会四处寻食,那照你来说,我们的损失应该是极大的。”
大春说:“是的,我们的损失非常大,120箱蜂,只剩下了17箱。熊,把蜂箱打开取蜜食用,这一箱蜜蜂便全部都冻死了,实在是可惜。”
野口无奈地摇摇头说道:“唉,我们会有好收成,谁想到却遇到如此,难堪之事,我们只好从别处再买一些蜜蜂,看看春繁(春天加速让蜜蜂的蜂群繁殖,由初春的一箱蜜蜂几千只迅速达到三、五万只)以后,能否有好的补救措施?”
野口又问道:“剩下的17箱蜂的蜂王的蜂龄是新王吗?”(新王的产卵能力才是最强的。三年以上的蜂王的产仔能力降低,一般都会尽早换王)。
大春说:“是的,都是入秋前更换的新王。”
野口说:“只要蜂王的蜂龄低,明年开春以后,我们加把劲,还是有可能追回损失的。”
野口转头问炳坤:“蜂子,你看这事该怎么办?”
蜂子:“我马上去蜂场看一看,回来,再回复您。”
野口头点点了,脸上浮现出满意之态。
蜂子退出来,来到蜂场。
蜂场摆放在院子北头约摸200米左右的开阔地,蜂场的东头挺立着十几株白杨树,这十几棵白杨树之外,西侧一片开阔,每个蜂箱都摆放在高地三尺高的筑台上,蜂场四周也围着木栅栏,南边摆放一些零七八落的蜂箱残板。
蜂子慢步走近每个蜂箱,附耳上去,仔细地听蜂箱内的动静。
听完每一个蜂箱的箱内声音之后,蜂子瞥见残板一边摆放一个工具箱,内有锯、锤、钉子等物件,炳坤索性脱去外衣,在远离蜂场的一个角落里,开始修补起被狗熊破坏的蜂箱。
野口他们聊到天色将黑,一起到蜂场,见林炳坤正干得热火朝天,待走近,发现他已经修补好十来个蜂箱。
一口小锅里有刚刚化成一团的蜂腊,这些蜂腊是蜂子从被狗熊毁坏蜂箱里的蜂巢清理出来的。
野口说:“蜂子,已经开始工作了呀,嗯,干得不错,修好这么多蜂箱,还炼了这么好的蜂腊,又节约了不小的开支,看你修的蜂箱又好又快,你的木工活也很好呀,跟谁学的?”
蜂子停下手里的活,稍微拍拍手,站直了身子回答:“我自小跟爷爷长大,爷爷养了一百多箱西方蜂蜜,除最早的十二箱外购以外,其他的都是自己动手做的。有时他会叫我做帮手,因此,略懂些木工基础。”
野口:“非常不错,我看,你的斧头功夫可不一般,比划好后,几斧子就能达到想要的效果,这可能需要精准判断,手法也得跟上才行,这可是日积月累的纯技能。哦,你对这个蜂场被破坏的蜂箱下一步有什么打算呀!”
蜂子:“如果野口先生准备多停留二日,我会努力对这些损毁的蜂箱尽力抢修。”
野口:“好吧,我们就在这里停留两天,你不要太过劳累,你的主业是铁路巡道,是你的要务,不可因为抢修蜂箱而本末倒置。”
蜂子:“是。”
说话间,天空又开始飘落雪花。
两天来,蜂子不仅修好了被狗熊损坏的蜂箱,还把蜂场中有关木工的杂活也干了一些。
他一个人,也不说话,只是低头干活,累了,就回屋休息,休息的时候,会闭上眼,谁也不知他在想什么。每次半小时左右,准的跟钟表一样。
防熊坑一天就完成了,在蜂场周边利用自然环境,首先设置障碍,在合适的地方挖一个大坑,四壁陡立。
约莫晚上十一点钟,闻听一声巨响,轰隆一声巨响,然后听到熊发出的吼叫声和挣扎声。一群人急急赶到防熊坑边,见坑内陷一只体长两米多,一身黑亮的长毛,体态肥硕,正在前爪刨抓坑壁,见人们围拢过来,显得更加狂躁不安,猛烈地往坑上冲撞,但无论如何冲撞,显然依一‘熊’之力是无法上来的。
于是一行人就说:回屋睡觉吧,等它在坑内折腾到天亮时就没有力量反抗时,再进行捕杀,得一张完整的熊皮,并让人备下一个大绳套。
第二天一早,坑边就热闹起来了。
早早就有人备下一条长约二十多米的粗绳,在绳的一头打了个活扣,探下抗去,套住了那头大熊的头脖,只等主家来到,就往上提拉,那熊仿佛已知末日将来临,安静地趴卧着,一动不动。
二个精壮乡邻怕绳被熊脱开,紧紧地拉着绳子,确保绳扣牢牢地拴在熊的脖子上。
野口跟大春来到坑边,周边有些沸腾,人们越围越多,私下里翁翁的私议着。野口冲大春点了点头,坑边瞬时没了声响,大伙的眼睛都盯住大春,看他怎么指挥。
大春在人群中找出八个人,让人们跟在提绳子的两个年轻人身后,还让最后一个壮汉把绳子从一棵大树绕一圈,并叮嘱大伙,拉紧绳子说:大伙别拉,别松,熊高六尺,坑深两丈,只拉够八尺绳子就够了,可别拉多了。大伙齐声说好。
随着坑口大喊一声起,十人一起用力,协力拉绳,估摸拉直,坑里一响不响众人皆纳闷,坑下怎么会没有声响呢?
绳子拉起约摸六尺时,坑内突然有力量往回拉,大伙急往回拉,这劲一使,就使大了,那熊忽地窜了上来,拉绳的十个人竟全部摔倒在地,那熊上得坑来,冲东南方向的人群冲去。
人群一惊,闪开一条路,那熊拖着长绳,往村外狂奔,摔倒地十个壮汉领着人群追熊。跑出两里路,发现了套熊的绳子,众人见追之不上,就各大自回家。
蜂子站在坑边,这是他第一次见到狗熊,狗熊猛地窜上坑口的一瞬,他就愣在那儿,心想,如此巨大的身躯,在奔逃时竟会这样的迅捷。
正愣神呢,有人拍他的肩膀,回头一看是野口,忙说:“野口先生,对不起,坑挖得浅了些。”
野口笑而不答,带头往回屋,并示意蜂子跟他回去。
回到屋内,野口笑着说:“没想狗熊这么大吧?”
蜂子:“是的。”
野口:“你能用一个坑就陷一只大熊,是很不了得的,至于又跑了,那里拉绳子的人太过大意,没有组织好。再说,熊也是一条命呀,用你们中国人的一句话说,‘阎王爷还不想收他呢?’我们在此地再住三天,然后过江去朝鲜。”
野口坐下来说道:今天没有别的杂事,我们谈谈工作吧。
交谈中,野口发现,蜂子虽然入职时间不长,只有短短的十几天,但对巡道工作已略知大概。
加之前非常详细地阅读过《铁路巡道工工作手册》,在工作上,野口竟无法再说详说更多。
野口发现这个中国小伙,对事理似乎有种很特别的理解方式。但凡是需要掌握的,一定会下十倍、二十倍于常人的精力去揣摩,练习。就日常的巡道工作来说,有些人要教很长时间,要点也一定能记牢。
蜂子不同,他不仅能记牢,还能遵行。更重要的还是会揣摩前因、后果。
就拿铁路钢轨上的‘白光’来说,他能结合天气、‘白光’第一次发现的日期、‘白光’明显扩大的准确时间,以及‘白光’位置是否是转弯处的受力点等等外因去思考会不会有内部的变化。
野口认为蜂子是个好学徒,难能可贵。
就对蜂子说:“三天以后的巡道,你走在最前面,所有的工作你都可以使用。再有,如遇火车经过,你试着判断火车经过的时间,比如感到火车十分钟之后经过,你就俯下身子,把耳朵伏在铁轨上听听,你一定会发现更多有趣的东西。”
蜂子闻言,对野口说:“先生,怎么个听法呢?”
野口:“每一辆火车,因为运输的任务、车型、挂车数量、整车重量都不同,火车在铁轨上奔跑时发出的声音就不同。有经验者一听,就知道那个是空车,那个是客车,那个是货车,更有神奇的呢,还能听出军列的特别之处。比如运输汽车跟坦克的列车发出的声响就不一样,运送轮式车辆跟军火器材的不一样,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呢?在于列车起、停以及震动时,车上被载物回坐而形成的机械音不同。”说到高兴处,野口竟得意地大笑起来。
蜂子问道:“野口先生,什么是军列?”
野口:“哦,哦,哦,哦就是运兵的车,今天不谈业务了,你慢慢摸索吧。”
野口仿佛认识到话说多了,就推说累了。
蜂子告辞,回到房间后细细品味着野口的话,明白了一些其中的缘由。但对于什么是‘军列’,依然是一头雾水。当然,他更不知道是坦克是何物。
晚饭后,野口来到蜂子房间,敲了二下门,便推门进去。
见炳坤坐在炕沿,伏在自己的行李上,箱子放盏马灯,用毛笔蘸着墨汁在纸上用蝇头小楷在急速书写。
由于精神高度集中,未顾及到野口进屋。
野口好奇地站在炳坤侧后,见他运笔如飞。原来炳坤用草书在默写《老子》已经写到第七十章。
等写完第81章,放下笔,搓搓手,略一沉思,取一张新纸,用蝇头小楷工工正正顶头写字。
野口走近,见蜂子写道:“秀姑。余来通化已三日,此处地冻天寒,落雪积月不化,但余保暖措施甚好,寒不侵体。工作大体跟在老家所知略同,所跟恩师野口先生,仍精诚之士,严谨负责,业务精纯,余将以师父之心待之。这里铁路沿线养蜂者众多,养蜂水平、规模远非内地可比,日后必当更加勤勉……”
野口站在蜂子身后,看到蜂子信中提及自己,反倒不好意思,遂悄身退出。披上大衣,来到院中,立于雪地之上,想到这三天跟蜂子接触的点点滴滴,心中对蜂子竟浮出爱怜之意,决定今晚与蜂子谈一次话,摸摸底。
想定,转身回屋。
野口在屋里休息,刚到8点钟,听到有人敲门,答应后,蜂子推门进屋,浅身一躬道:“野口先生,今天走了一天路,一定劳累了,烧了热水,洗洗脚吧。”
野口点头同意,蜂子走到近前,往脚盆中加好水,试好水温,便蹲下身子要亲手为野口洗脚。
野口立即拒绝道:“你我同为巡道工,职虽有高下,但人格平等,以后打水来即可,不必亲自做下人之事。”
蜂子点头应诺说道:“野口先生但有需求,炳坤定会尽心尽力。”
野口边洗脚边说:“你的年纪虽然并不大,但行事得体,聪明能干,看来你二伯对我所讲你的事,俱俱是实,还讲你很爱看书,你都读过什么书呀?”
蜂子:“因我爷爷是个旧式私塾,平日家里教育学生,我自6岁就跟爷爷读书,直到今年3月,整整十年。”
野口:“十年一定是读了不了少书吧。”
蜂子:“旧式私塾所教四书五经倒是全都学结,只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