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文学网 www.52wx.net,无上黄金瞳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毛病,就是需要依靠别人的肯定来证明自己的成就,所以多少年来,一直有人对于没有一个大陆人得到诺贝尔奖而感到耿耿于怀。
事实上,大部分人都很清楚,国内的很多科学家在各个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都是非常大的,足以登上诺贝尔奖的领奖台,但是由于其他的一些因素而使得这个愿望无从实现而已。虽然当事人对于这件事情并没有什么遗憾,可是有一部分人就觉得,没有得到诺贝尔奖的认可,就是说明我们国内的学术水平还是太低啊!
对于这样的想法,凌少南觉得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华夏人被压抑了上百年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的恢复,不是几年时间就可以完成的,一方面有赖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缘于教育行业的培养。
一旦国家强大了,这种崇洋心理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市场了。
当然,既然知道互联泡沫在几年内会被越吹越大,最后“嘭”的一声爆掉,将几万亿美元蒸发掉,凌少南也不可能一直死死地握着易等站的股份不放,而是准备玩一玩资本运作,在互联泡沫破灭前将它们在纳斯达克上市,高位卖出,等股价跌到谷底时再低价买进来。这样算下来,一进一出,赚个几十上百亿美元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现在还远远不到说这些的时候,他总不能跟家人说自己知道未来十几年的发展轨迹吧?
…………
“嗯,你这么说也有道理。不过,据我所知,目前国内最大的互联企业应该是京城的瀛海威,不管是从规模还是营运上都要远远超过那些刚刚兴起的小公司,你为什么不投资给他们呢?至少这样应该更保险一些吧?”这么一会,于少玲也压下了心中的惊骇,问出了另一个问题。
“瀛海威?说实话,我不看好这家公司,与其在它身上花大力气还不如拉几个新公司更省力一些。”提到这个名字,凌少南不禁撇了撇嘴,对于这家公司他也曾经研究过,甚至考虑是不是要在它坠入深渊之前拉上一把,不过仔细思量之后还是放弃了。这家公司的经营方向已经出现了根本性问题,而且业界老大的身份也让他们颇为自矜,想要改变他们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谈起瀛海威的发展之路,可以说是从先锋到先驱的过程。
这一路,瀛海威走得颇为壮烈,在华夏互联发展道路上扮演了里程碑式的角色。虽然后来的民早已不知瀛海威是谁了,但对于早期的华夏互联从业者,瀛海威曾是一面标志性的大旗。
95年瀛海威初创的时候,老总张树新的口气之大、胆色之壮,一夜之间便令瀛海威在中关村地区迅速扬名。只用了两个月,瀛海威就在京城拥有了六千名用户,成为了相当有名的互联服务商。
但是,当时华夏互联市场环境远未成熟,信息高速公路、互联对大部分人来说还是崭新的名词,华夏全部上人数还不到八万人。在大部分华夏老百姓并不知互联为何物时,除了互联接入商外,瀛海威还要肩负培育市尝普及互联概念的责任,并要负责内容制作。
96年9月,兴发集团对瀛海威进行投资,瀛海威的总股本变为八千万元,在强大的资金支持下,开始了迅速成长,以重金租用了两条通信线路,一条是卫星线路,一条是国家数据专线,全公司上下一心,夜以继日地建。
在瀛海威的计划里,98年要在全国建起四十个城市节点,让这些城市的用户可以自由漫游,但是电信总局的一记重拳,让瀛海威的这些努力几乎付之东流。
97年,电信总局的互联络接入市场价格猛然降低,低廉的互联访问价格让瀛海威的身价暴跌,出现了巨额亏损。
98年,由于亏损严重,竞争者的崛起带来就巨大的挑战,以及后继资金匮乏的缘故,大股东兴发集团与张树新产生了冲突,危机四伏中,张树新只得黯然宣布辞职,没过多久,瀛海威的全体中高级管理人员也全部辞职。
从此,瀛海威就慢慢地走了下坡路,虽然中间也曾振奋过,但并没有收到什么效果,在 04年彻底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
毛病,就是需要依靠别人的肯定来证明自己的成就,所以多少年来,一直有人对于没有一个大陆人得到诺贝尔奖而感到耿耿于怀。
事实上,大部分人都很清楚,国内的很多科学家在各个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都是非常大的,足以登上诺贝尔奖的领奖台,但是由于其他的一些因素而使得这个愿望无从实现而已。虽然当事人对于这件事情并没有什么遗憾,可是有一部分人就觉得,没有得到诺贝尔奖的认可,就是说明我们国内的学术水平还是太低啊!
对于这样的想法,凌少南觉得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华夏人被压抑了上百年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的恢复,不是几年时间就可以完成的,一方面有赖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缘于教育行业的培养。
一旦国家强大了,这种崇洋心理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市场了。
当然,既然知道互联泡沫在几年内会被越吹越大,最后“嘭”的一声爆掉,将几万亿美元蒸发掉,凌少南也不可能一直死死地握着易等站的股份不放,而是准备玩一玩资本运作,在互联泡沫破灭前将它们在纳斯达克上市,高位卖出,等股价跌到谷底时再低价买进来。这样算下来,一进一出,赚个几十上百亿美元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现在还远远不到说这些的时候,他总不能跟家人说自己知道未来十几年的发展轨迹吧?
…………
“嗯,你这么说也有道理。不过,据我所知,目前国内最大的互联企业应该是京城的瀛海威,不管是从规模还是营运上都要远远超过那些刚刚兴起的小公司,你为什么不投资给他们呢?至少这样应该更保险一些吧?”这么一会,于少玲也压下了心中的惊骇,问出了另一个问题。
“瀛海威?说实话,我不看好这家公司,与其在它身上花大力气还不如拉几个新公司更省力一些。”提到这个名字,凌少南不禁撇了撇嘴,对于这家公司他也曾经研究过,甚至考虑是不是要在它坠入深渊之前拉上一把,不过仔细思量之后还是放弃了。这家公司的经营方向已经出现了根本性问题,而且业界老大的身份也让他们颇为自矜,想要改变他们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谈起瀛海威的发展之路,可以说是从先锋到先驱的过程。
这一路,瀛海威走得颇为壮烈,在华夏互联发展道路上扮演了里程碑式的角色。虽然后来的民早已不知瀛海威是谁了,但对于早期的华夏互联从业者,瀛海威曾是一面标志性的大旗。
95年瀛海威初创的时候,老总张树新的口气之大、胆色之壮,一夜之间便令瀛海威在中关村地区迅速扬名。只用了两个月,瀛海威就在京城拥有了六千名用户,成为了相当有名的互联服务商。
但是,当时华夏互联市场环境远未成熟,信息高速公路、互联对大部分人来说还是崭新的名词,华夏全部上人数还不到八万人。在大部分华夏老百姓并不知互联为何物时,除了互联接入商外,瀛海威还要肩负培育市尝普及互联概念的责任,并要负责内容制作。
96年9月,兴发集团对瀛海威进行投资,瀛海威的总股本变为八千万元,在强大的资金支持下,开始了迅速成长,以重金租用了两条通信线路,一条是卫星线路,一条是国家数据专线,全公司上下一心,夜以继日地建。
在瀛海威的计划里,98年要在全国建起四十个城市节点,让这些城市的用户可以自由漫游,但是电信总局的一记重拳,让瀛海威的这些努力几乎付之东流。
97年,电信总局的互联络接入市场价格猛然降低,低廉的互联访问价格让瀛海威的身价暴跌,出现了巨额亏损。
98年,由于亏损严重,竞争者的崛起带来就巨大的挑战,以及后继资金匮乏的缘故,大股东兴发集团与张树新产生了冲突,危机四伏中,张树新只得黯然宣布辞职,没过多久,瀛海威的全体中高级管理人员也全部辞职。
从此,瀛海威就慢慢地走了下坡路,虽然中间也曾振奋过,但并没有收到什么效果,在 04年彻底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