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沟_8 (2/2)
52文学网 www.52wx.net,日本沉没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等一下。”
接收器里传出一阵“扑哧扑哧,嘎哒嘎哒”的噪声。
“记录仪上什么都没显示。”结城的声音再次传来。潜艇上方显然聚集了大量的含有金属元素的浮游生物群,所以,才会不时出现这种干扰现象。
“‘大东丸三号’在水下一百米处放了声音接收器,但好像也没什么感觉,我查了图表,记录了不少微振动,看不太清楚。”
看来就只能这样了,小野寺心里对自己说,如果是那种程度的振幅振动,肯定会随着海水密度的不断减少而消散,在冷暖交界层被完全反射掉。
“OK!”小野寺对着话筒说,“我们在海沟底部发现了奇怪的沟槽,马上向东做进一步的调查,请确定方位。”
“明白,”结城说,“请一分钟后发出信号,此后每隔一分钟发送一次声波。”
小野寺盯着秒表,一分钟后,通过设置在“海神号”指挥塔上的超声波振动器向海面上发送了信号。确认方位的信号反馈回来后,他将振动频率调至每分钟一次。然后,驾驶潜艇向前方驶去。潜艇的行驶速度为每小时三海里,目标是第三个沟槽。那里并不是海沟的最底部,只是一个倾斜度大约为二十分的、偏东倾斜的斜坡。“海神号”依靠锚链与海底一直保持一定的距离,随着潜艇不断向前推进,微水压计的指针开始缓慢上升。
大约前进了两公里时,沟槽的宽度突然增大了一倍,深度逐渐变浅。而左边四十米开外的另一条沟槽竟没了踪影。整个潜艇内除了超声波一分钟一响的回声和引擎的振动外,几乎没有一点动静,顶多只有幸长副教授时而转动十六毫米胶卷的“咔嚓”声。
“已经七千九百米了。”小野寺说,“海底倾斜度在突然变大。”
“水质也开始变混浊了。”田所博士说。
的确,此时窗外的能见度极差,灯光中偶尔能见到几团淡淡的泥云向上翻腾。突然……“哐”的一声,船头部分被莫名其妙地抬了起来。在惯性的作用下,潜艇原位上升了约二十米。接着,潜艇开始上下抖动,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
“没事吧?”抓住坐椅的幸长副教授问道。昏暗的灯光下,他额头上沁出的汗珠闪闪发光。
小野寺没作回答,径直提起潜水舵,将潜艇又提升了三十米。在这一位置上,抖动现象大为减弱。这种现象教科书里从来没见过。小野寺暗自思忖,近八千米的海底竟会出现如此大能量的底层流,简直不可思议……这应该是一次新的发现。升到距海底六十米左右时,他将潜艇艇体调整到水平位置。此时,振动也基本消失了。
“再次下潜吗?”小野寺问。
“算了吧,”田所博士说,“沟槽在泥云前面看不见了……这样,沿水平方向向前开吧。”
能见度越来越差,海底已完全脱离了视线。为慎重起见,小野寺一直开着超声波测深仪前行。由于底层流的干扰,反馈上来的信号比较散乱,但仍能看出这一段的海底要平坦许多。刚才的那个上下振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小野寺心里仍在惦记着此事。上面平缓,下面却突然出现波动。真是底层流在作怪?如此推断,在海底的深处或许是密度跃层,而且还可能出现了定常波?
“海神号”又向前行进了三公里。海沟仍望不到尽头,狭窄区域绵延数十公里,洋底的缓坡还在遥远的地方。
此时,潜艇距海底的距离仍为六十米,垂直能见度不到十米。自下潜开始,已经过了三个小时。
“停。”田所博士发话道。
小野寺挂了一下后退挡,随后关掉了引擎。“海神号”又开始缓缓下沉。虽然螺旋桨停止了转动,但水下振动记录仪的指针却在不断地颤动,在图表上描出了一个细细的、振幅颇大的波状曲线。
“还去海底吗?”小野寺问。沉降速度为每秒几厘米。
“不……”田所博士似乎有些犹豫不定。
“发射照明弹吗?”
“发射吧。”
小野寺将位于操纵席右边的一个箱盖打开,里面并列着六个手柄。他拉下其中一个,潜艇微微颤动了一下。此时,在小野寺的脑海里已经出现了照明弹射出的整个轨迹——一个银色的筒状物体,斜对着上方,从甲板上的发射孔中吐着气泡缓缓升起,视角上下六十度的电视画面的上方,出现了一个十分炫目的光球,一边吐着一堆一堆的气泡,一边缓缓地向下落去。
“……!”
紧贴在监测窗前的两人吃惊得几乎说不出话来,小野寺也张大了嘴,呆呆地盯住超高密扫描的电视画面。
在照明弹银白色强烈光线的照射下,视线里出现了云团状灰黄色泥云,云峰一座接着一座,绵延不断伸向远方。层层叠叠向上翻腾的泥云团犹如飞机上鸟瞰的层积云云海一样,又翻卷着扑向黑暗的海底。
“小野寺君……”
没等沙哑着嗓音的田所博士把话说完,小野寺早已拉下第二颗照明弹的发射杆。接着,意外发现了超声波测深仪上模糊的海底图像,急忙将声波发振器转换为声子脉泽。
方向性极强的超声波直插水下,潜入六十米处,它描绘出的图像令人惊奇不已:在原以为是海底平面的下方一百米处出现了一个坚硬的、真正的海底平面。而六十至八十米之间则是第一次反射的模糊的云层般的图像。
“是DSL(深部散射层)!”小野寺不禁大吃一惊。乱了,全乱了!八千米的海底之下怎么能出现深部散射层呢?按常规,在水中上下浮动的超声波反射层被称为假象海底,它最多只能是在水中三四百米至五十米的范围内随着日照的深浅而上下浮动的浮游生物形成的浮游团块。但现在,这一现象怎么能出现在深海海底的淤泥密云层里了呢?
“还能下潜吗?”听完小野寺的介绍后,田所博士问道。
“危不危险?”幸长副教授有些担心。
“要不先下潜五十米左右看看?”小野寺说,“测试水温、密度和盐分浓度的艇外仪表可用缆绳吊到十五米处。”
“小心点。”田所博士吩咐道,“做好随时上升的准备。”
小野寺放出一些小型平衡罐里的汽油,几乎就在同时,“海神号”开始急速下沉,小野寺连忙将压舱钢球抛出,缓解了一下下降速度,但潜艇早已钻进泥云团之中。跟着,便是一阵剧烈的晃动。最后,总算勉强提升了十五米,放下计测器——计测器的钢绳在水中摆动得异常剧烈。
“出现密度跃层,”田所博士说,“温度一点七摄氏度,反而上升了。”
“流向是由南到北,”幸长副教授补充道,“正好与定常海沟底流的方向相反。”
“密度一点零五三!”田所博士惊叫了起来,“嘿,已经超过海水密度的最大值了……”
“盐分浓度……”幸长副教授话刚说到一半又咽了回去。
“比重很大,有大量的金属离子,特别是重金属离子混在里面。”
“海水取样。”田所博士吩咐道。
但是,就在调整采水泵的当口,潜艇又被狠狠地撞击了一下——“海神号”横着摇晃起来——紧接着,下面的泥云团又是一阵剧烈地翻腾,划出几条长线。
“田所先生。”小野寺小声叫道。
“再发射一颗照明弹。”田所博士头也不抬,看一眼仪表又探视了一下窗外,根本顾不上什么碰撞不碰撞了。
就在第三颗照明弹发射的同时,小野寺心里突然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于是,连忙再次抛出余下的压舱钢球,脚下的泥云团一下子远远散去。
“喂,你,怎么……”
话音未落,第二次底波冲击又横冲直撞向“海神号”扑了过来,艇体被扭转了九十度,且倾斜得十分严重,转眼间潜艇就歪斜着被冲离了几十米。
(地震……)小野寺心里一惊。(在这么深的地方头一回碰到这种倒霉事!难不成……)
“嘎哒,嘎哒,嘎哒。”潜艇发出剧烈的响声,左右大幅摆动着——小野寺继续释放压舱钢球。在判明一部分振动是来自锚链和计测器后,他连忙收起计测器,切断锚链,开动了马达。忽然,振动消失了。罗盘仪显示,潜艇大致处于正南北方向,船头朝南。小野寺再次将船头掉转一百八十度,但上升速度极慢。后来才发现,第二层压舱钢球由于电磁闸出现故障而未能抛出,所幸锚链已被切断,潜艇终于开始上升。
“先生!你看……”幸长副教授叫道。
小野寺将脸转向正面的监测窗,只见底波冲击前刚刚发射的那枚照明弹正远远地漂浮在水中,放射着光芒。在泥云团上方清澈的深海水中,它将滚滚的黄灰色泥云团照得清清楚楚。在光线的末端,有一个巨大的家伙,一面跳跃着向上翻滚,一面迅速向四周扩散。定睛一看,这是一团泛绿的、浓密的泥云,它是从海沟底部遥远的另一端——一个黑乎乎突起的海沟崖前喷射而出的,它在刹那间坠入泥的云海,又毫不留情地推开泥云,掀起惊涛骇浪。
“乱泥流!”田所博士失常地惊叫起来,“这就是丘念所描绘的乱泥流!这么说我们是真正见过乱泥流的第一人喽。”
“可是,在这么深的海底……”幸长副教授像是被针深深地扎了一下,“而且,还像是从海沟崖那里喷发出来的。”
“返航。”小野寺好不容易才压制住内心的恐慌,“船上来消息说海面上已起了波浪。”
“海神号”升到了翻滚的泥云团上端八十米处——放眼望去,在海沟最深处,一股来路不明的、遮天蔽日般的高密度泥流正在一路狂奔,不停地翻滚着。“海神号”像一只断了线的气球,在清澈如大气层的黑暗的海底世界里一米、一米地迅速向八千米高的大气与水的分界处——那个充满光明的银色屋顶飞去,这是一个没有呵护、孤立无援的归程。
小野寺为了进一步减轻负荷,将剩下的三颗照明弹一起射了出去,它们像烟花一样各自飞向一方,冒着白烟的火焰高高地悬吊在“海神号”的上方,将漆黑的海底屏障劈开,照耀四方,形成一个方圆数公里的球形亮区。没有哪一个深海生物的磷光能发出如此巨大的光芒。
就在这一瞬间,小野寺第一次用自己的眼睛看清了周围的世界——万道光芒的照射下,前后左右,到处是一望无际的透明的水幕,是一堵随时都能将你击垮、粉碎,让你动弹不得的拥有八百个气压的水之长城。周围数十公里,极目望去,一切尽收眼底。只有潜艇的左面遥远之处,能依稀辨认出蜷缩着黑糊糊身躯的海沟崖的顶端,它朝着西海沟斜坡支出来,又消失在黑暗中。苍白的光亮所到之处,便是一面一点五摄氏度的冰冷透明的高压水墙。脚下,厚厚的带着条纹的泥云团不断散开,云海的上面是“海神号”的厚重而模糊的身影——这个小小的钢铁中空物体,像是一只穿过茫茫云海、向着遥远苍穹飞去的、孤独的气球。
没过多久,照明弹就耗尽了自己的所有力量,亮度开始慢慢地减弱。在三个发光体射出的光亮的尽头,小野寺感受到了宽达近百公里的、巨大的地壳沟槽的存在。船头方向,面对遥远的北方堪察加海面,是延绵三千公里的、黑色的、高压组成的水之长城。它的南端是马里亚纳海沟。从南半球的汤加—克马德克海沟流出的南极海的冰水,通过这巨大的大洋底部的暗渠潜入大海之中,越过赤道,向北半球三十度的方向北上。
日本海沟!
在和煦阳光与海风簇拥下的浩瀚无垠的太平洋下的八千米深处,漫无边际的世界上最大的深海海沟就横卧在此……
在这深达八千米的黑暗世界中,一定在发生着什么!——两条长长的由南到北霸占了整个海沟的冰凉的大蟒,已开始不耐烦重叠在身上的巨大压力,它们慢慢抖着上身的皮肤,蠢蠢欲动,它们这是要准备一跃而起了……
但是——那么,那儿到底在发生着什么?
望着三颗拖着长尾渐渐远去的照明弹的身影,小野寺的心里一阵发冷。怪物般隐藏在海底的底流,一切的一切巨大无比,而人类却无法与它们抗衡。人类的知识在它们面前,只能显出可怜的无奈。在这偌大的未知世界中,无限的寂寞和冰冷的海水压力混在一起,已经占满了他内心的所有空间。其他两人应该也是如此,他们一声不吭地静静挤在小小的圆形监测窗前,眼睛一眨不眨。
那儿,到底在发生着什么?
/> “等一下。”
接收器里传出一阵“扑哧扑哧,嘎哒嘎哒”的噪声。
“记录仪上什么都没显示。”结城的声音再次传来。潜艇上方显然聚集了大量的含有金属元素的浮游生物群,所以,才会不时出现这种干扰现象。
“‘大东丸三号’在水下一百米处放了声音接收器,但好像也没什么感觉,我查了图表,记录了不少微振动,看不太清楚。”
看来就只能这样了,小野寺心里对自己说,如果是那种程度的振幅振动,肯定会随着海水密度的不断减少而消散,在冷暖交界层被完全反射掉。
“OK!”小野寺对着话筒说,“我们在海沟底部发现了奇怪的沟槽,马上向东做进一步的调查,请确定方位。”
“明白,”结城说,“请一分钟后发出信号,此后每隔一分钟发送一次声波。”
小野寺盯着秒表,一分钟后,通过设置在“海神号”指挥塔上的超声波振动器向海面上发送了信号。确认方位的信号反馈回来后,他将振动频率调至每分钟一次。然后,驾驶潜艇向前方驶去。潜艇的行驶速度为每小时三海里,目标是第三个沟槽。那里并不是海沟的最底部,只是一个倾斜度大约为二十分的、偏东倾斜的斜坡。“海神号”依靠锚链与海底一直保持一定的距离,随着潜艇不断向前推进,微水压计的指针开始缓慢上升。
大约前进了两公里时,沟槽的宽度突然增大了一倍,深度逐渐变浅。而左边四十米开外的另一条沟槽竟没了踪影。整个潜艇内除了超声波一分钟一响的回声和引擎的振动外,几乎没有一点动静,顶多只有幸长副教授时而转动十六毫米胶卷的“咔嚓”声。
“已经七千九百米了。”小野寺说,“海底倾斜度在突然变大。”
“水质也开始变混浊了。”田所博士说。
的确,此时窗外的能见度极差,灯光中偶尔能见到几团淡淡的泥云向上翻腾。突然……“哐”的一声,船头部分被莫名其妙地抬了起来。在惯性的作用下,潜艇原位上升了约二十米。接着,潜艇开始上下抖动,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
“没事吧?”抓住坐椅的幸长副教授问道。昏暗的灯光下,他额头上沁出的汗珠闪闪发光。
小野寺没作回答,径直提起潜水舵,将潜艇又提升了三十米。在这一位置上,抖动现象大为减弱。这种现象教科书里从来没见过。小野寺暗自思忖,近八千米的海底竟会出现如此大能量的底层流,简直不可思议……这应该是一次新的发现。升到距海底六十米左右时,他将潜艇艇体调整到水平位置。此时,振动也基本消失了。
“再次下潜吗?”小野寺问。
“算了吧,”田所博士说,“沟槽在泥云前面看不见了……这样,沿水平方向向前开吧。”
能见度越来越差,海底已完全脱离了视线。为慎重起见,小野寺一直开着超声波测深仪前行。由于底层流的干扰,反馈上来的信号比较散乱,但仍能看出这一段的海底要平坦许多。刚才的那个上下振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小野寺心里仍在惦记着此事。上面平缓,下面却突然出现波动。真是底层流在作怪?如此推断,在海底的深处或许是密度跃层,而且还可能出现了定常波?
“海神号”又向前行进了三公里。海沟仍望不到尽头,狭窄区域绵延数十公里,洋底的缓坡还在遥远的地方。
此时,潜艇距海底的距离仍为六十米,垂直能见度不到十米。自下潜开始,已经过了三个小时。
“停。”田所博士发话道。
小野寺挂了一下后退挡,随后关掉了引擎。“海神号”又开始缓缓下沉。虽然螺旋桨停止了转动,但水下振动记录仪的指针却在不断地颤动,在图表上描出了一个细细的、振幅颇大的波状曲线。
“还去海底吗?”小野寺问。沉降速度为每秒几厘米。
“不……”田所博士似乎有些犹豫不定。
“发射照明弹吗?”
“发射吧。”
小野寺将位于操纵席右边的一个箱盖打开,里面并列着六个手柄。他拉下其中一个,潜艇微微颤动了一下。此时,在小野寺的脑海里已经出现了照明弹射出的整个轨迹——一个银色的筒状物体,斜对着上方,从甲板上的发射孔中吐着气泡缓缓升起,视角上下六十度的电视画面的上方,出现了一个十分炫目的光球,一边吐着一堆一堆的气泡,一边缓缓地向下落去。
“……!”
紧贴在监测窗前的两人吃惊得几乎说不出话来,小野寺也张大了嘴,呆呆地盯住超高密扫描的电视画面。
在照明弹银白色强烈光线的照射下,视线里出现了云团状灰黄色泥云,云峰一座接着一座,绵延不断伸向远方。层层叠叠向上翻腾的泥云团犹如飞机上鸟瞰的层积云云海一样,又翻卷着扑向黑暗的海底。
“小野寺君……”
没等沙哑着嗓音的田所博士把话说完,小野寺早已拉下第二颗照明弹的发射杆。接着,意外发现了超声波测深仪上模糊的海底图像,急忙将声波发振器转换为声子脉泽。
方向性极强的超声波直插水下,潜入六十米处,它描绘出的图像令人惊奇不已:在原以为是海底平面的下方一百米处出现了一个坚硬的、真正的海底平面。而六十至八十米之间则是第一次反射的模糊的云层般的图像。
“是DSL(深部散射层)!”小野寺不禁大吃一惊。乱了,全乱了!八千米的海底之下怎么能出现深部散射层呢?按常规,在水中上下浮动的超声波反射层被称为假象海底,它最多只能是在水中三四百米至五十米的范围内随着日照的深浅而上下浮动的浮游生物形成的浮游团块。但现在,这一现象怎么能出现在深海海底的淤泥密云层里了呢?
“还能下潜吗?”听完小野寺的介绍后,田所博士问道。
“危不危险?”幸长副教授有些担心。
“要不先下潜五十米左右看看?”小野寺说,“测试水温、密度和盐分浓度的艇外仪表可用缆绳吊到十五米处。”
“小心点。”田所博士吩咐道,“做好随时上升的准备。”
小野寺放出一些小型平衡罐里的汽油,几乎就在同时,“海神号”开始急速下沉,小野寺连忙将压舱钢球抛出,缓解了一下下降速度,但潜艇早已钻进泥云团之中。跟着,便是一阵剧烈的晃动。最后,总算勉强提升了十五米,放下计测器——计测器的钢绳在水中摆动得异常剧烈。
“出现密度跃层,”田所博士说,“温度一点七摄氏度,反而上升了。”
“流向是由南到北,”幸长副教授补充道,“正好与定常海沟底流的方向相反。”
“密度一点零五三!”田所博士惊叫了起来,“嘿,已经超过海水密度的最大值了……”
“盐分浓度……”幸长副教授话刚说到一半又咽了回去。
“比重很大,有大量的金属离子,特别是重金属离子混在里面。”
“海水取样。”田所博士吩咐道。
但是,就在调整采水泵的当口,潜艇又被狠狠地撞击了一下——“海神号”横着摇晃起来——紧接着,下面的泥云团又是一阵剧烈地翻腾,划出几条长线。
“田所先生。”小野寺小声叫道。
“再发射一颗照明弹。”田所博士头也不抬,看一眼仪表又探视了一下窗外,根本顾不上什么碰撞不碰撞了。
就在第三颗照明弹发射的同时,小野寺心里突然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于是,连忙再次抛出余下的压舱钢球,脚下的泥云团一下子远远散去。
“喂,你,怎么……”
话音未落,第二次底波冲击又横冲直撞向“海神号”扑了过来,艇体被扭转了九十度,且倾斜得十分严重,转眼间潜艇就歪斜着被冲离了几十米。
(地震……)小野寺心里一惊。(在这么深的地方头一回碰到这种倒霉事!难不成……)
“嘎哒,嘎哒,嘎哒。”潜艇发出剧烈的响声,左右大幅摆动着——小野寺继续释放压舱钢球。在判明一部分振动是来自锚链和计测器后,他连忙收起计测器,切断锚链,开动了马达。忽然,振动消失了。罗盘仪显示,潜艇大致处于正南北方向,船头朝南。小野寺再次将船头掉转一百八十度,但上升速度极慢。后来才发现,第二层压舱钢球由于电磁闸出现故障而未能抛出,所幸锚链已被切断,潜艇终于开始上升。
“先生!你看……”幸长副教授叫道。
小野寺将脸转向正面的监测窗,只见底波冲击前刚刚发射的那枚照明弹正远远地漂浮在水中,放射着光芒。在泥云团上方清澈的深海水中,它将滚滚的黄灰色泥云团照得清清楚楚。在光线的末端,有一个巨大的家伙,一面跳跃着向上翻滚,一面迅速向四周扩散。定睛一看,这是一团泛绿的、浓密的泥云,它是从海沟底部遥远的另一端——一个黑乎乎突起的海沟崖前喷射而出的,它在刹那间坠入泥的云海,又毫不留情地推开泥云,掀起惊涛骇浪。
“乱泥流!”田所博士失常地惊叫起来,“这就是丘念所描绘的乱泥流!这么说我们是真正见过乱泥流的第一人喽。”
“可是,在这么深的海底……”幸长副教授像是被针深深地扎了一下,“而且,还像是从海沟崖那里喷发出来的。”
“返航。”小野寺好不容易才压制住内心的恐慌,“船上来消息说海面上已起了波浪。”
“海神号”升到了翻滚的泥云团上端八十米处——放眼望去,在海沟最深处,一股来路不明的、遮天蔽日般的高密度泥流正在一路狂奔,不停地翻滚着。“海神号”像一只断了线的气球,在清澈如大气层的黑暗的海底世界里一米、一米地迅速向八千米高的大气与水的分界处——那个充满光明的银色屋顶飞去,这是一个没有呵护、孤立无援的归程。
小野寺为了进一步减轻负荷,将剩下的三颗照明弹一起射了出去,它们像烟花一样各自飞向一方,冒着白烟的火焰高高地悬吊在“海神号”的上方,将漆黑的海底屏障劈开,照耀四方,形成一个方圆数公里的球形亮区。没有哪一个深海生物的磷光能发出如此巨大的光芒。
就在这一瞬间,小野寺第一次用自己的眼睛看清了周围的世界——万道光芒的照射下,前后左右,到处是一望无际的透明的水幕,是一堵随时都能将你击垮、粉碎,让你动弹不得的拥有八百个气压的水之长城。周围数十公里,极目望去,一切尽收眼底。只有潜艇的左面遥远之处,能依稀辨认出蜷缩着黑糊糊身躯的海沟崖的顶端,它朝着西海沟斜坡支出来,又消失在黑暗中。苍白的光亮所到之处,便是一面一点五摄氏度的冰冷透明的高压水墙。脚下,厚厚的带着条纹的泥云团不断散开,云海的上面是“海神号”的厚重而模糊的身影——这个小小的钢铁中空物体,像是一只穿过茫茫云海、向着遥远苍穹飞去的、孤独的气球。
没过多久,照明弹就耗尽了自己的所有力量,亮度开始慢慢地减弱。在三个发光体射出的光亮的尽头,小野寺感受到了宽达近百公里的、巨大的地壳沟槽的存在。船头方向,面对遥远的北方堪察加海面,是延绵三千公里的、黑色的、高压组成的水之长城。它的南端是马里亚纳海沟。从南半球的汤加—克马德克海沟流出的南极海的冰水,通过这巨大的大洋底部的暗渠潜入大海之中,越过赤道,向北半球三十度的方向北上。
日本海沟!
在和煦阳光与海风簇拥下的浩瀚无垠的太平洋下的八千米深处,漫无边际的世界上最大的深海海沟就横卧在此……
在这深达八千米的黑暗世界中,一定在发生着什么!——两条长长的由南到北霸占了整个海沟的冰凉的大蟒,已开始不耐烦重叠在身上的巨大压力,它们慢慢抖着上身的皮肤,蠢蠢欲动,它们这是要准备一跃而起了……
但是——那么,那儿到底在发生着什么?
望着三颗拖着长尾渐渐远去的照明弹的身影,小野寺的心里一阵发冷。怪物般隐藏在海底的底流,一切的一切巨大无比,而人类却无法与它们抗衡。人类的知识在它们面前,只能显出可怜的无奈。在这偌大的未知世界中,无限的寂寞和冰冷的海水压力混在一起,已经占满了他内心的所有空间。其他两人应该也是如此,他们一声不吭地静静挤在小小的圆形监测窗前,眼睛一眨不眨。
那儿,到底在发生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