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52文学网 www.52wx.net,正说官场秘事大全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六月,高宗李治即位,迁李义府为中书舍人,兼修国史,加弘文馆学士。太尉长孙无忌恶其为人,要将其贬为壁州司马。诏末下,李义府问中书舍人王德俭有无办法。王德俭说:“武昭仪方有宠,上欲立为后,畏宰相议,未有以发之。君能建白,转祸于福也。”李义府即代王德俭值夜,叩阁上表,请废王皇后,立武昭仪。李治大悦,召见了李义府,并赐珠一斗,下令中止贬降他为壁州司马的诏书,留下服侍。这次的投机与当时的政治走势合上了拍,使李义府得到了机会。武后被册立后不久,李义府就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封广平县男,监修国史。从此,李义府当上了宰相,成为武则天的心腹。从此,李义府和许敬宗、王德俭以及御史大夫崔义玄等人相互勾结,结党营私,肆无忌惮,诛杀贬弃刚毅正直的大臣。李义府开始了他的奸相的一生。

    十八、幸运的马周

    马周是唐太宗时人,出身孤贫,早年遭遇颇为坎坷,虽然他精通《诗经》、《左传》这些儒家经典,毕竟因为社会地位低下,也不被家乡父老所重视。后来,马周谋到了一个教书匠的差事,他大概是不屑于此吧,也不认真讲授,常混迹于酒楼茶肆之间,被地方官屡加谴责。于是,马周拂袖而去,漫游于曹州、汴州一带,又被一个小县令所羞辱。马周一愤之下,直奔长安。

    来到京师长安之后,马周便投奔在中郎将常何的门下。贞观三年,唐太宗命大臣百僚上书,评论朝政的得失,常何是个武官,对于政治上的事情说不出个所以然,这却给马周提供了一个大展身手的好时机。于是,马周代常何起草了一份奏书,就朝政得失的二十余件事加以评论,条分缕析,引经据典,很有见地。唐太宗一见,大为赞赏,奇怪常何怎么会有这种能力,常何老老实实回答:“我可没这个能力,这是我的家客马周所拟写的。”唐太宗惜才如命,连忙传令召见,一连派出四次使臣,加以催促。唐太宗当见到马周之后,与之交谈,十分高兴,当即便将他留在了朝廷。常何因举荐得人也受到赏赐。

    从此,马周的官运一路亨通,从监察御史而朝散大夫,而给事中,而中书舍人,最后直至中书令,成为唐太宗一朝的名臣。

    中国古代有一种幕府制度,一些权豪势要之家将许多人罗织到自己幕府之中,作为自己的智囊,有些人才便是通过这条途径脱颖而出的。马周是这种人当中的幸运儿,引得后来许多人的艳羡。唐代后期诗人李贺曾十分感慨地写道:“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像这样的幸运儿还有一些,如著名诗人高适,55岁以前,一直是辗转流离,穷愁潦倒。55岁那一年,高适投入著名将领哥舒翰幕府之下,由哥舒翰向唐玄宗直接推荐,命运才有了转机,此后历任淮南节度使、剑南西川节度使等要职。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种幸运的,杜甫流落长安十年,也不知辗转于多少豪门权势之家,可结果呢,“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一无所获。看来,巴结权贵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呢!

    十九、韩愈被荐之路

    大文学家韩愈的仕途开始时很不顺畅,他二十岁左右开始参加科举考试,一连三次,均名落孙山,直到第四次才算考中,这时他已25岁了。根据当时的科举制度,考中进士,还不能授官,还需经过吏部的考试,合格者才可正式授官,于是韩愈又考,不料又是一连三次的失败。

    既然这条路走不通,只好另寻门路,韩愈开始“跑官”了,他先后向当时执政大臣多人上书,推荐自己,两个月内向三位宰相上书三封,依然没有得到他们的青睐。

    于是,韩愈又不得已而求其次,投奔地方军阀,先后投奔了两名军阀,可第一次只干了两年多,幕主便死了;第二次还没上任,幕主便已死去。韩愈真可谓“靠山山倒,靠水水流”。

    韩愈于是又回到京城,重新“跑官”,这一回他选中了京兆尹李实。按照老办法,先给李实写了封信,信中说:我来到京师已经15年了,所见的公卿大臣不可胜数,他们都不过是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平庸之辈,还从没有见到有一个人像您这样忠心耿耿地效忠皇上、忧国如家的人。今年天气大旱,一百多天没有下雨,种子下不了地,田野寸草不生,可是,盗贼不起,谷价不涨,京城百姓、家家户户都感受到了您的关怀。而那些一贯为非作歹的奸狡之徒,也都丧魂落魄、销声匿迹。如果不是您亲自处理镇服,宣传天子的恩德,怎么能到这一步!我从青少年时代便读圣贤之书,颂圣贤之事,凡见到忠于君孝于亲的人,虽在千百年之前,也十分敬慕,更何况亲逢阁下您这样的人,我怎么能不侍候在您的身边以报效我的忠心呢!

    也许是这封信起了作用吧,韩愈果然被提拔为监察御史,成为一名京官了。

    那么,这位李实真的像韩愈所说的那样好吗?完全不是,这是一个十足的奸佞之辈。据史书记载,李实“自为京尹,恃宠强愎,不顾文法,人皆侧目。二十年春夏旱,关中大欠,实为政猛暴,方务聚敛进奉,以固恩顾,百姓所诉,一不介意。因入对,德宗问人疾苦,实曰:‘今年虽旱,谷田甚好。’由是租税皆不免,人穷无告,乃彻屋瓦木,卖麦苗以供赋敛”。

    李实之奸,京师之人无不切齿痛恨,以韩愈的见识,竟然看不透这个人的真相?不是的,韩愈在担任监察御史后,立即上书唐德宗,反映关中旱情及民不聊生的情况,实际是在不指名地告李实的状。

    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