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文学网 www.52wx.net,大辽青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道去通知一下。”
黄浩点点头,继续低头烤着湿漉漉的鞋子,等候晚饭,心头焦灼而沉重。
这冤勾一带本来是熟地方,老百姓同农民军多有瓜葛。农民军把这地区叫作“软地”,官方把这地区的百姓说成“通贼”。可是三四天来,自成经过许多村落,老百姓都藏了起来,只留下一些老年人看守门户。虽然也有胆子较大和同农民军关系较深的人自己找上来,报告官军消息,带领路径,但毕竟为数不多。而且愈是追兵近,情况紧,愈不易遇到这样的人。黄浩心里明白,老百姓怕打仗,怕官军,也怕义军掳人、抢人、奸淫和杀人。特别是老百姓看见他的部队如今处在败势,更不敢接近。
如他所料,这次回马枪很顺利的拿下冤句守军,义军缴获了大批的粮草辎重,大大缓解了物质的紧缺。等朱温派兵回追堵截,他又领兵虚晃一枪,大张旗鼓的假意向胶东进军,兜了一个大圈子引开朱温的追兵后,乘夜悄悄渡过汶水,再次绕道返回冤句,潜入泰山山脉,找到了这个原时空抗战时期的八路军根据地所在地,总算是安定了下来,为义军赢得了难得的一次休整的时间。
这段时间,黄浩常常在心中琢磨着如何解民倒悬、收买民心。为着这问题,他在不打仗的时间喜欢找一些军中老人闲论古今和民间疾苦。在军纪方面,他也比自己父皇在时更加注意,还着实杀了一些犯奸淫掳掠的人。但到底怎样把队伍弄得“秋毫无犯”,他现在没办法认真去做;天天奔跑和打仗,也没有一个驻下来整军练兵的机会。他想过,攻击登州之前,自己必须将部队进行一次整训,统一思想,把大伙儿拧成一股绳。
这个时代的军队成员从将领到士兵差不多都是亲戚或者老乡,凝聚力靠的是血脉关系,这样下去,肯定会遇到发展的瓶颈。尤其是到了辽东,那里是少数民族居住地,如果光靠亲情管理军队,是发展不起来的。最近十三叔黄存就时常对他说:“浩哥儿,睁只眼合只眼吧。水清了养不住鱼,谁替你卖命打仗?就是如今这样,已经比官军好多啦!”
这话也没错,这是一个比烂的时代。真正比较起来,他的队伍确实比官军好得多,所以他父亲黄巢起兵时除抱着“打富济贫”的宗旨外,也用“剿兵安民”这句话作为号召。可是现在看来,打富济贫也好,剿兵安民也好,都显然成了一句口号。义军成分复杂,良莠不齐。要将这支部队打造成一支真正使老百姓欢迎的军队,还真不是件容易事!
亲兵们把晚饭端上来了。摆在桌上的是半碗腌萝卜,篮子里放着四个黑面饼,其余的全是蒸山芋,另外每个人面前有一碗稀饭。黄浩早就饥肠辘辘,狼吞虎咽地吃下去一个黑饼子,然后端起稀饭碗喝了几口。自从黄浩接过这支部队的指挥权,亲自领兵以后,他现在要求官兵一致,士兵们吃什么,他就是吃什么,从自己开始做起。
黄浩夺了大将军黄存的指挥权,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这并非他不信任自己的十三叔黄存,讲句实话,通过这段日子的相处,他发现十三叔和父亲比起来,冲锋陷阵或许是一把好手,可领兵作战的水平实在差太多了,根本就没有一点头绪,更不用说战略思考了。黄存纯粹是因为和黄巢是亲兄弟,才当上了大齐帝国所谓的大将军,根本不称职。所以他毅然接过了指挥权。还好黄存倒有自知之明,人也豁达,没太往心里去。
这一个多月来,黄浩巧妙的利用游击战术,每次必以多击少,以众凌寡。连续指挥打了几个胜仗,积小胜为大胜。义军的士气也因此大振,所有人对这位太子心服口服,人人都夸太子比老皇帝更善于作战,尤其是会打巧战,手段层出不穷。包括黄存在内,现在人人对黄浩唯命是从,黄浩也将这支军队的指挥权牢牢掌控在手中。
黄浩艰难的吞下四个饼子,上辈子他哪吃过这样的东西?实在是粗糙的难以下咽。可是没办法,这个坑是他自己挖的,留着泪也要跳下去。随手端起了稀饭。名为稀饭,其实碗里边清澈得不见小米,在灯亮下照见人影,不如说是清水煮干野菜倒较恰切。
黄浩一边吃剩下的山芋一边想着,虽然缴获了大批的粮食,但也只能勉强支持三个月,而这一带又是穷山,不断地遭受天灾和兵灾,十室十空,即令找到百姓,仓猝间也根本没办法找到粮食。
山东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唐军绝对不会容忍他滞留在这里,如果不能够尽快突围出去,时间长了困都会被困死。现在要紧的事有两件,第一是抓紧时间整军训练,改善武器装备。第二件事就是派人侦查登州平海军,还有山东到底官军有多少,如何布置,朱温的追兵究竟在哪里,都要得到确实消息,这个仗怎么打法?要做到知己知彼,方能一举拿下。
登州离这里将近九百里,这一次千里跃进,十分的冒险。战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否则,自己一步不慎,就会导致全军覆没。上辈子自己虽然读过军校,也学习过很多战例,但那都是纸上谈兵。所以这一次出击,他非常的谨慎。吃过饭,他看几位大将还没来到,便带着几名亲兵出去看看。
月光下到处是他的部队,虽然打了几次胜仗,缴获了不少物质。但帐篷都损失将完,弟兄们差不多都露宿在火堆旁边。还好现在是八月刚刚立秋,山中的气温不算太低。有了篝火,弟兄们还不至于冻坏。有些战士在马蹄旁边的草上躺下,缰绳挂在胳膊上,枕着鞍子,扯着鼾声。见到这幅情形,黄浩无奈的摇摇头。这哪像一支军队,简直和流民也差不多。他正要往驻扎着伤号的一座帐篷走去,身后却响起一阵脚步声,一名小校追了上来。
听到脚步声,黄浩停住脚步转回头来,用眼睛问:“什么事?”
小校向他禀报说,大将们除大将军黄存和大内总管黄钦之外其他将领都到了军帐,右散骑常侍马祥请他快回去。
黄浩点点头,向回走去。小校又高兴地对他说:“太子殿下,老百姓我已经找到啦。”
“已经找到啦?在哪里?找到几个?”
“这地方我很熟。我在寨外边的树林中找到一个老百姓,给了他几钱散碎银子,叫他快去后山上把老百姓统统叫回来,不要在树林里冻坏了。”
“好,好,这件事办的不错,到底把老百姓找到啦!”
“太子,你记得庞英么?”小校忽然问。
“当然记得,我记得他家里就是这寨里的猎户?箭术不错。”
“太子好记性!是的。上个月咱们从这一带路过时,我还见过他的伯父。”
黄浩自从穿越以后,发现自己有着惊人的记忆力,以前的黄浩所有的记忆都被他接收了过来。尤其是对于部下,只要原来的黄浩见过一两次面,问过名字,怎么样都不会忘。这个庞英原是王仙芝手下的一个弟兄,后来又跟着他父亲,去年攻打长安吓阵亡了。如今一提,庞英的相貌还活现在他眼前。
“啊,庞英就是这寨里的人!他的伯父还活着么?”
“我刚才问了,还活着哩。这个老头子识得几个字,心中明白。他老人家还有一儿一女,儿子庞雄今年已经十六了,跟殿下一样大。听说现在就在登州平海军的船坊里学徒。要是把他找回来,准会打听到平海军的消息。”
“太好了!快把他找回来见我。”黄浩走了两三步,又回头吩咐,“对了,有件事你去办一下。等老百姓都回来了,你就去黄总管那里取一百两银子散给大家,莫忘了。”
“遵命!”
(未完待续)
道去通知一下。”
黄浩点点头,继续低头烤着湿漉漉的鞋子,等候晚饭,心头焦灼而沉重。
这冤勾一带本来是熟地方,老百姓同农民军多有瓜葛。农民军把这地区叫作“软地”,官方把这地区的百姓说成“通贼”。可是三四天来,自成经过许多村落,老百姓都藏了起来,只留下一些老年人看守门户。虽然也有胆子较大和同农民军关系较深的人自己找上来,报告官军消息,带领路径,但毕竟为数不多。而且愈是追兵近,情况紧,愈不易遇到这样的人。黄浩心里明白,老百姓怕打仗,怕官军,也怕义军掳人、抢人、奸淫和杀人。特别是老百姓看见他的部队如今处在败势,更不敢接近。
如他所料,这次回马枪很顺利的拿下冤句守军,义军缴获了大批的粮草辎重,大大缓解了物质的紧缺。等朱温派兵回追堵截,他又领兵虚晃一枪,大张旗鼓的假意向胶东进军,兜了一个大圈子引开朱温的追兵后,乘夜悄悄渡过汶水,再次绕道返回冤句,潜入泰山山脉,找到了这个原时空抗战时期的八路军根据地所在地,总算是安定了下来,为义军赢得了难得的一次休整的时间。
这段时间,黄浩常常在心中琢磨着如何解民倒悬、收买民心。为着这问题,他在不打仗的时间喜欢找一些军中老人闲论古今和民间疾苦。在军纪方面,他也比自己父皇在时更加注意,还着实杀了一些犯奸淫掳掠的人。但到底怎样把队伍弄得“秋毫无犯”,他现在没办法认真去做;天天奔跑和打仗,也没有一个驻下来整军练兵的机会。他想过,攻击登州之前,自己必须将部队进行一次整训,统一思想,把大伙儿拧成一股绳。
这个时代的军队成员从将领到士兵差不多都是亲戚或者老乡,凝聚力靠的是血脉关系,这样下去,肯定会遇到发展的瓶颈。尤其是到了辽东,那里是少数民族居住地,如果光靠亲情管理军队,是发展不起来的。最近十三叔黄存就时常对他说:“浩哥儿,睁只眼合只眼吧。水清了养不住鱼,谁替你卖命打仗?就是如今这样,已经比官军好多啦!”
这话也没错,这是一个比烂的时代。真正比较起来,他的队伍确实比官军好得多,所以他父亲黄巢起兵时除抱着“打富济贫”的宗旨外,也用“剿兵安民”这句话作为号召。可是现在看来,打富济贫也好,剿兵安民也好,都显然成了一句口号。义军成分复杂,良莠不齐。要将这支部队打造成一支真正使老百姓欢迎的军队,还真不是件容易事!
亲兵们把晚饭端上来了。摆在桌上的是半碗腌萝卜,篮子里放着四个黑面饼,其余的全是蒸山芋,另外每个人面前有一碗稀饭。黄浩早就饥肠辘辘,狼吞虎咽地吃下去一个黑饼子,然后端起稀饭碗喝了几口。自从黄浩接过这支部队的指挥权,亲自领兵以后,他现在要求官兵一致,士兵们吃什么,他就是吃什么,从自己开始做起。
黄浩夺了大将军黄存的指挥权,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这并非他不信任自己的十三叔黄存,讲句实话,通过这段日子的相处,他发现十三叔和父亲比起来,冲锋陷阵或许是一把好手,可领兵作战的水平实在差太多了,根本就没有一点头绪,更不用说战略思考了。黄存纯粹是因为和黄巢是亲兄弟,才当上了大齐帝国所谓的大将军,根本不称职。所以他毅然接过了指挥权。还好黄存倒有自知之明,人也豁达,没太往心里去。
这一个多月来,黄浩巧妙的利用游击战术,每次必以多击少,以众凌寡。连续指挥打了几个胜仗,积小胜为大胜。义军的士气也因此大振,所有人对这位太子心服口服,人人都夸太子比老皇帝更善于作战,尤其是会打巧战,手段层出不穷。包括黄存在内,现在人人对黄浩唯命是从,黄浩也将这支军队的指挥权牢牢掌控在手中。
黄浩艰难的吞下四个饼子,上辈子他哪吃过这样的东西?实在是粗糙的难以下咽。可是没办法,这个坑是他自己挖的,留着泪也要跳下去。随手端起了稀饭。名为稀饭,其实碗里边清澈得不见小米,在灯亮下照见人影,不如说是清水煮干野菜倒较恰切。
黄浩一边吃剩下的山芋一边想着,虽然缴获了大批的粮食,但也只能勉强支持三个月,而这一带又是穷山,不断地遭受天灾和兵灾,十室十空,即令找到百姓,仓猝间也根本没办法找到粮食。
山东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唐军绝对不会容忍他滞留在这里,如果不能够尽快突围出去,时间长了困都会被困死。现在要紧的事有两件,第一是抓紧时间整军训练,改善武器装备。第二件事就是派人侦查登州平海军,还有山东到底官军有多少,如何布置,朱温的追兵究竟在哪里,都要得到确实消息,这个仗怎么打法?要做到知己知彼,方能一举拿下。
登州离这里将近九百里,这一次千里跃进,十分的冒险。战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否则,自己一步不慎,就会导致全军覆没。上辈子自己虽然读过军校,也学习过很多战例,但那都是纸上谈兵。所以这一次出击,他非常的谨慎。吃过饭,他看几位大将还没来到,便带着几名亲兵出去看看。
月光下到处是他的部队,虽然打了几次胜仗,缴获了不少物质。但帐篷都损失将完,弟兄们差不多都露宿在火堆旁边。还好现在是八月刚刚立秋,山中的气温不算太低。有了篝火,弟兄们还不至于冻坏。有些战士在马蹄旁边的草上躺下,缰绳挂在胳膊上,枕着鞍子,扯着鼾声。见到这幅情形,黄浩无奈的摇摇头。这哪像一支军队,简直和流民也差不多。他正要往驻扎着伤号的一座帐篷走去,身后却响起一阵脚步声,一名小校追了上来。
听到脚步声,黄浩停住脚步转回头来,用眼睛问:“什么事?”
小校向他禀报说,大将们除大将军黄存和大内总管黄钦之外其他将领都到了军帐,右散骑常侍马祥请他快回去。
黄浩点点头,向回走去。小校又高兴地对他说:“太子殿下,老百姓我已经找到啦。”
“已经找到啦?在哪里?找到几个?”
“这地方我很熟。我在寨外边的树林中找到一个老百姓,给了他几钱散碎银子,叫他快去后山上把老百姓统统叫回来,不要在树林里冻坏了。”
“好,好,这件事办的不错,到底把老百姓找到啦!”
“太子,你记得庞英么?”小校忽然问。
“当然记得,我记得他家里就是这寨里的猎户?箭术不错。”
“太子好记性!是的。上个月咱们从这一带路过时,我还见过他的伯父。”
黄浩自从穿越以后,发现自己有着惊人的记忆力,以前的黄浩所有的记忆都被他接收了过来。尤其是对于部下,只要原来的黄浩见过一两次面,问过名字,怎么样都不会忘。这个庞英原是王仙芝手下的一个弟兄,后来又跟着他父亲,去年攻打长安吓阵亡了。如今一提,庞英的相貌还活现在他眼前。
“啊,庞英就是这寨里的人!他的伯父还活着么?”
“我刚才问了,还活着哩。这个老头子识得几个字,心中明白。他老人家还有一儿一女,儿子庞雄今年已经十六了,跟殿下一样大。听说现在就在登州平海军的船坊里学徒。要是把他找回来,准会打听到平海军的消息。”
“太好了!快把他找回来见我。”黄浩走了两三步,又回头吩咐,“对了,有件事你去办一下。等老百姓都回来了,你就去黄总管那里取一百两银子散给大家,莫忘了。”
“遵命!”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