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文学网 www.52wx.net,辽东铁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各位读者大大,麻烦大家在阅读本小说的时候,点击一下《加入书架》,给小肥一点鼓励,谢谢大家
求月票,求推荐,求收藏,求打赏
万历二十一年一月初八,辽东总兵李如松率兵与倭寇鏖战与平壤城以北五十里的大月坡,一举击溃倭寇小西行长、岛津义弘、毛利辉元共五万倭寇。斩首三万九千余级,俘虏八百多人,缴获军器等物资不计其数。
毛利辉元率领一万多残兵败将逃往黄州,与福岛正则、加藤清正合兵一处,对明军虎视眈眈。而小西行长和岛津义弘则带着不到两千人的部队,退守平壤城固守待援。
按照原定计划准备围困平壤,围点打援的李如松,这个时候却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柳成龙。
柳成龙(???,1542-1607),朝鲜王朝(李朝)宣祖时的性理学者。生于 1542(明嘉靖二十一年,朝鲜李中宗三十七年)- 1607(明朝万历三十五年,朝鲜李宣祖四十年)。
柳成龙是朝鲜中期南人党文臣、儒家学者。出生于安东义城、葬于丰山。字而见,号西厓,谥号文忠。曾祖父柳子温,爷爷柳公绰,父亲为黄海道观察史柳仲班,母亲为进士金光粹之女,从师于退溪李滉。儿子柳袗与孙子拙斋均为朝鲜著名儒学家。
柳成龙于1564年中进士,1566年中科举丙科后,开始其从政生涯。历任艺文馆检阅、弘文馆副修撰、知制教、春秋馆记事官、右议政等官职,最终担任领议政(宰相)并统管四道军事。于1569年作为圣节使书状官被派往明朝。
柳成龙在朝鲜史上留名的原因除其生性正直、敬忠守孝外,在壬辰倭乱时期担任领议政并总管军务,为抵御日本增强军事能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启用了李舜臣、权慄等有才之士,并跟随国王宣祖击退倭军。1598年受西人党尹斗寿等人诬陷,被告与日本密谋进攻明朝而遭到弹劾,1600年查清真相后被复职。但此时的柳成龙厌倦官场,辞官回到故乡河回。1604年被封为扈圣功臣,死后又被追封为丰原府院君。
不过李如松很清楚,柳成龙这家伙可不是什么好东西,这家伙为了朝鲜国的利益,根本不管援朝明军将士的死活。看明军人少就各种泼冷水,玩命上书夸大鬼子的厉害,要求明朝多多派兵,帮他们复国。看明军打赢了鬼子,就迫不及待的各种催促明军迅速进军,帮助自己扫平整个朝鲜的倭寇。
最可气的是,在鬼子严守壁垒坚守不出的时候,柳成龙又跳出来指手画脚,上书万历那个白痴,称倭寇已经是强弩之末,明军应该迅速出击不得延误。反正在这种不知廉耻的家伙眼里,死也是死明军不是死朝鲜人,身为宗主国就该去主动送死!
这样吃里扒外的王八蛋李如松自然没有好脸色,一开始就把柳成龙仍在鸭绿江附近的军营,同时向其提出了包括提供军饷、粮草的一大堆要求,之后便率领大军扬长而去,根本不管也不听柳成龙的狡辩。
而柳成龙当时看到明军不过五万人,对于李如松也是根本没有信心,对于后者提出的要求都懒得虚与委蛇,直接蹲在鸭绿江等着明军溃败的消息。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李如松居然在平壤城一举击溃倭寇的五万大军。得知消息的柳成龙急忙连夜快马加鞭的赶来,希望能够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李如松尽快收复平壤,进而收复整个朝鲜。
按照柳成龙的想法,李如松不过是一个武将,在明朝应该没啥地位,更不要说口才了。自己恩威并重,利用明朝文官的力量和一点点恩惠,根本不愁李如松不听自己的。但是:
“进攻平壤城?没问题,只要柳大人把之前答应李某的军饷、粮草全部补齐,同时调集五万朝鲜民壮协助攻城,李某保证三日之内攻克平壤城”把玩着手里的一把武士刀,李如松头也不抬的说道。
“这个,朝鲜是大明的属国,年年称臣岁岁来朝。现在我朝鲜被倭寇偷袭,上国理所应当给予帮助啊。李将军擅自要求军饷和粮草,这件事若是禀告当今大明天... -->>
各位读者大大,麻烦大家在阅读本小说的时候,点击一下《加入书架》,给小肥一点鼓励,谢谢大家
求月票,求推荐,求收藏,求打赏
万历二十一年一月初八,辽东总兵李如松率兵与倭寇鏖战与平壤城以北五十里的大月坡,一举击溃倭寇小西行长、岛津义弘、毛利辉元共五万倭寇。斩首三万九千余级,俘虏八百多人,缴获军器等物资不计其数。
毛利辉元率领一万多残兵败将逃往黄州,与福岛正则、加藤清正合兵一处,对明军虎视眈眈。而小西行长和岛津义弘则带着不到两千人的部队,退守平壤城固守待援。
按照原定计划准备围困平壤,围点打援的李如松,这个时候却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柳成龙。
柳成龙(???,1542-1607),朝鲜王朝(李朝)宣祖时的性理学者。生于 1542(明嘉靖二十一年,朝鲜李中宗三十七年)- 1607(明朝万历三十五年,朝鲜李宣祖四十年)。
柳成龙是朝鲜中期南人党文臣、儒家学者。出生于安东义城、葬于丰山。字而见,号西厓,谥号文忠。曾祖父柳子温,爷爷柳公绰,父亲为黄海道观察史柳仲班,母亲为进士金光粹之女,从师于退溪李滉。儿子柳袗与孙子拙斋均为朝鲜著名儒学家。
柳成龙于1564年中进士,1566年中科举丙科后,开始其从政生涯。历任艺文馆检阅、弘文馆副修撰、知制教、春秋馆记事官、右议政等官职,最终担任领议政(宰相)并统管四道军事。于1569年作为圣节使书状官被派往明朝。
柳成龙在朝鲜史上留名的原因除其生性正直、敬忠守孝外,在壬辰倭乱时期担任领议政并总管军务,为抵御日本增强军事能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启用了李舜臣、权慄等有才之士,并跟随国王宣祖击退倭军。1598年受西人党尹斗寿等人诬陷,被告与日本密谋进攻明朝而遭到弹劾,1600年查清真相后被复职。但此时的柳成龙厌倦官场,辞官回到故乡河回。1604年被封为扈圣功臣,死后又被追封为丰原府院君。
不过李如松很清楚,柳成龙这家伙可不是什么好东西,这家伙为了朝鲜国的利益,根本不管援朝明军将士的死活。看明军人少就各种泼冷水,玩命上书夸大鬼子的厉害,要求明朝多多派兵,帮他们复国。看明军打赢了鬼子,就迫不及待的各种催促明军迅速进军,帮助自己扫平整个朝鲜的倭寇。
最可气的是,在鬼子严守壁垒坚守不出的时候,柳成龙又跳出来指手画脚,上书万历那个白痴,称倭寇已经是强弩之末,明军应该迅速出击不得延误。反正在这种不知廉耻的家伙眼里,死也是死明军不是死朝鲜人,身为宗主国就该去主动送死!
这样吃里扒外的王八蛋李如松自然没有好脸色,一开始就把柳成龙仍在鸭绿江附近的军营,同时向其提出了包括提供军饷、粮草的一大堆要求,之后便率领大军扬长而去,根本不管也不听柳成龙的狡辩。
而柳成龙当时看到明军不过五万人,对于李如松也是根本没有信心,对于后者提出的要求都懒得虚与委蛇,直接蹲在鸭绿江等着明军溃败的消息。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李如松居然在平壤城一举击溃倭寇的五万大军。得知消息的柳成龙急忙连夜快马加鞭的赶来,希望能够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李如松尽快收复平壤,进而收复整个朝鲜。
按照柳成龙的想法,李如松不过是一个武将,在明朝应该没啥地位,更不要说口才了。自己恩威并重,利用明朝文官的力量和一点点恩惠,根本不愁李如松不听自己的。但是:
“进攻平壤城?没问题,只要柳大人把之前答应李某的军饷、粮草全部补齐,同时调集五万朝鲜民壮协助攻城,李某保证三日之内攻克平壤城”把玩着手里的一把武士刀,李如松头也不抬的说道。
“这个,朝鲜是大明的属国,年年称臣岁岁来朝。现在我朝鲜被倭寇偷袭,上国理所应当给予帮助啊。李将军擅自要求军饷和粮草,这件事若是禀告当今大明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