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文学网 www.52wx.net,大秦帝国风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既然赵国中书令郭开不反对春平君嗣位,他与建信君也关系不睦,那他只需要遏制住太子赵偃不就成了?要说这太子赵偃没担任过朝中的重要官职,在兄弟几个中年纪也最小,本应是最没有希望获得君位的角色。平都侯尽管也担任过相国(代相),但在群臣中的美誉度不高,希望也不大。相国廉颇也是支持春平君、平都侯两个的,他反对的是建信君和太子赵偃,那郭开还犹豫什么?为何还要刻意去提防廉颇呢?
因为郭开是个极其善于察言观色的主儿,他从君王对春平君的态度中隐约嗅出了一些不寻常的讯息,这很难说是建信君给吹得歪风!很可能就是赵孝成王的本意。
赵孝成王平生最大的遗憾就是当政期间丢失了大片的国土,上党不算,那里本来就是韩国的,可是上党之战大败、其后邯郸又被秦军围困,赵国是吃了大亏的。现在,赵国在太行山以西原晋地的国土也陆续失守,晋阳(太原)去年也没了,赵孝成王是无颜去见先祖的。他硬撑着不合眼,明显是希望把赵国交给一个自己放心、最好能替自己成功报仇雪恨的人。如此说来,文官出身、一向表现沉稳的春平君也就没什么优势了。反而是廉颇支持下的平都侯和李牧扶持的太子赵偃,二人之中的某一个希望更大一些。
彼此都有军事后台给撑腰,这要是互不服输,非打起来不可。脚踩两条船不可能,就是脚踩一条船郭开也没把握,谁战胜了,郭开都不舒服。所以,郭开想让他们互拼消耗一番,最好谁也赢不了,最后没准儿自己就是起决定性的力量,在这场纷争中最后利于不败之地。
想在城中动手?不行!郭开立即下令廉颇的家眷出城去与廉颇团聚,顺便遣散了廉颇那两三千门客。李牧的在信都的军队不可靠,也不听命令,郭开干脆把领军将领赵且招进城,给扣押软禁了起来。
中书令郭开与希卑商议,将赵歇统领的的原乐乘部调到了邯郸外城警戒,防范的就是廉颇和乐乘。对于庞煖和庆舍,也严令他们不得擅离营地。
此时,春平君在做什么?他在主持与秦国和谈的事情,赵国再硬也不具备与三面同时开战的实力。
邯郸春平侯府邸,外史魏加、上卿楼梧、柱国韩向、大臣希写等人正在商议对策,赵孝成王身边的近侍、宦官赵禹列席会议,以便将群臣的意见汇报给君王听。
春平君赵显长期与廉颇轮流担任赵国相国,颇有威望,对政务也很熟悉,另外他也是个宽容的厚道人。作为兄弟中最年长的太子,他十年也没能被指定为继承人,心中自是不甘,对父王赵丹、建信君也有一些怨言,但还算识大体、顾大局,一心扑在朝政上面。
现在,正值嗣位之争的关键时刻,春平君赵显也有些按捺不住了。太子赵偃在北方征战节节胜利的消息传到京城,赵显很是惊异----这怎么可能?李牧此前与匈奴征战也并未取得大的胜利,怎么赵偃一去就大胜匈奴,险些俘获匈奴王?这八成是谎报军情吧?
春平君派遣人手去探听情况,回来后告诉他:这是真的!太子赵偃与李牧不但大败匈奴,还立下了赫赫战功。春平君目瞪口呆、百思不得其解。
南方战线从平都侯赵传和信平君廉颇那里得到的消息是:仗还没打,正准备打呢!-----春平君心里说,他们磨磨蹭蹭,恐怕是卯着劲准备攻打邯郸城吧。
赵显觉得自己也需要露一手了,否则就会让两个弟弟比下去。可是自己不掌握军队呀,如何能干一件漂亮事呢?
&... -->>
既然赵国中书令郭开不反对春平君嗣位,他与建信君也关系不睦,那他只需要遏制住太子赵偃不就成了?要说这太子赵偃没担任过朝中的重要官职,在兄弟几个中年纪也最小,本应是最没有希望获得君位的角色。平都侯尽管也担任过相国(代相),但在群臣中的美誉度不高,希望也不大。相国廉颇也是支持春平君、平都侯两个的,他反对的是建信君和太子赵偃,那郭开还犹豫什么?为何还要刻意去提防廉颇呢?
因为郭开是个极其善于察言观色的主儿,他从君王对春平君的态度中隐约嗅出了一些不寻常的讯息,这很难说是建信君给吹得歪风!很可能就是赵孝成王的本意。
赵孝成王平生最大的遗憾就是当政期间丢失了大片的国土,上党不算,那里本来就是韩国的,可是上党之战大败、其后邯郸又被秦军围困,赵国是吃了大亏的。现在,赵国在太行山以西原晋地的国土也陆续失守,晋阳(太原)去年也没了,赵孝成王是无颜去见先祖的。他硬撑着不合眼,明显是希望把赵国交给一个自己放心、最好能替自己成功报仇雪恨的人。如此说来,文官出身、一向表现沉稳的春平君也就没什么优势了。反而是廉颇支持下的平都侯和李牧扶持的太子赵偃,二人之中的某一个希望更大一些。
彼此都有军事后台给撑腰,这要是互不服输,非打起来不可。脚踩两条船不可能,就是脚踩一条船郭开也没把握,谁战胜了,郭开都不舒服。所以,郭开想让他们互拼消耗一番,最好谁也赢不了,最后没准儿自己就是起决定性的力量,在这场纷争中最后利于不败之地。
想在城中动手?不行!郭开立即下令廉颇的家眷出城去与廉颇团聚,顺便遣散了廉颇那两三千门客。李牧的在信都的军队不可靠,也不听命令,郭开干脆把领军将领赵且招进城,给扣押软禁了起来。
中书令郭开与希卑商议,将赵歇统领的的原乐乘部调到了邯郸外城警戒,防范的就是廉颇和乐乘。对于庞煖和庆舍,也严令他们不得擅离营地。
此时,春平君在做什么?他在主持与秦国和谈的事情,赵国再硬也不具备与三面同时开战的实力。
邯郸春平侯府邸,外史魏加、上卿楼梧、柱国韩向、大臣希写等人正在商议对策,赵孝成王身边的近侍、宦官赵禹列席会议,以便将群臣的意见汇报给君王听。
春平君赵显长期与廉颇轮流担任赵国相国,颇有威望,对政务也很熟悉,另外他也是个宽容的厚道人。作为兄弟中最年长的太子,他十年也没能被指定为继承人,心中自是不甘,对父王赵丹、建信君也有一些怨言,但还算识大体、顾大局,一心扑在朝政上面。
现在,正值嗣位之争的关键时刻,春平君赵显也有些按捺不住了。太子赵偃在北方征战节节胜利的消息传到京城,赵显很是惊异----这怎么可能?李牧此前与匈奴征战也并未取得大的胜利,怎么赵偃一去就大胜匈奴,险些俘获匈奴王?这八成是谎报军情吧?
春平君派遣人手去探听情况,回来后告诉他:这是真的!太子赵偃与李牧不但大败匈奴,还立下了赫赫战功。春平君目瞪口呆、百思不得其解。
南方战线从平都侯赵传和信平君廉颇那里得到的消息是:仗还没打,正准备打呢!-----春平君心里说,他们磨磨蹭蹭,恐怕是卯着劲准备攻打邯郸城吧。
赵显觉得自己也需要露一手了,否则就会让两个弟弟比下去。可是自己不掌握军队呀,如何能干一件漂亮事呢?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