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文学网 www.52wx.net,大隋风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个计策虽然设计巧妙、天衣无缝,但执行起来的难度却非常大。参予此策的不但有中土三国,还有大漠上的柔然、铁勒、厌哒等试图推翻突厥汗国的各族部落,葱岭以西的粟特杂胡也牵扯其中,然而,各方目标一致,利益要求却大相径庭,这导致计策在推行过程中阻碍重重,各种各样接踵而至的不确定性使得此策岌岌可危,随时都有可能功亏一篑。
目前对于蒲类海的铁勒人来说,固守于天山、金山两线之间,把战局拖到大雪来临,对他们最有利。他们既避免了主动出击的危险,保存了实力,又能在漠北铁勒人席卷东部突厥大片疆域、摧毁都斤山突厥汗国的可汗庭后,和他们联手共击,迅速雄霸大漠。退一步说,假如漠北铁勒人失败了,或者没能在预定时间内攻克突厥牙帐,和东部突厥的军队陷入了僵持,叛乱大计功败垂成,他们也还能凭借手中的实力,和突厥人议和,继续臣服于突厥人,保证自己的生存。
对于柔然人来说,则必须主动出击,抢在大雪来临前攻占高昌,继而以高昌为后方,南下进攻西域诸国,这样他们可以在西域占据一席之地,将来既能避免在大漠上和强大的铁勒人发生冲突,又能依靠丝路收益壮大自己,再度复兴柔然。假如漠北铁勒人失败了,突厥人节节胜利,他们在西域无法立足,还可以东撤到河西或者阴山一带,托庇中土诸国继续生存。
对于西方诸族和王国来说,不论是粟特人还是厌哒人,也不管是波斯人还是罗马人,都希望突厥人的大军撤出葱岭以西,这样他们就能像过去一样,在维护乌浒水(今阿姆河)和药杀水(今锡尔河)流域稳定的前提下,平分丝路贸易权。
而对于中土三国来说,利益冲突更加激烈。大齐国试图利用突厥汗国的分裂,在自己北疆无忧的情况下,开始统一大河流域之战。大周同样雄心勃勃,他们一方面想分裂突厥汗国,遏制突厥汗国的发展,缓解来自西疆的巨大威胁,一方面又想继续保持和突厥人的盟约,借助突厥人的力量攻打山东。大陈限于自身实力的不足,在江左面临南北对峙之局的情况下,只能依靠大漠上的突厥人来牵制齐、周两国,维护三足鼎立之势。利益大小直接关系到王国的生存,谁也不会轻易退让,谁都想利用大漠上的这场叛乱以最小代价赢取最大利益,所以激烈冲突不可避免。
所有势力都在算计突厥人,但所有势力也都惧怕突厥人,因此,漠北铁勒人为了自身生存考虑,他们是否会遵从约定,在天山叛乱没有决出胜负之前,举旗叛乱,攻打突厥牙帐?这是最关键的问题,也是决定这场叛乱能否取得预期胜利的问题,更是蒲类海铁勒人拒绝主动出击,力图保存实力的重要原因。
断箭沉默良久,轻轻叹了一口气。这个计策乍看上去,气势很大,纵横万里疆域,决定了西土和中土将来的命运,但仔细一想,这纯粹是纸上谈兵。最早设计这个计策的人异想天开,他趴在地图上,把中土和西土的各方势力都当作了没有生命和思维的棋子,随意摆放,勾勒出了一个梦幻般的蓝图,然后他把这个蓝图兜售给了所有能从中得到利益的人,于是,大势形成了。
那么,这个人想从中得到什么?当所有人都想从这个计策中赢取最大利益的时候,这个计策其实已经失败了,但这个计策其实不是计策,而是一个推动形势发展的魔手,这只魔手利用各方势力的贪婪和狡诈,利用他们对权势和财富的毫无节制的攫取,就象嗜血猛兽一般张开血盆大嘴悄悄藏匿在隐秘处,准备随时冲出来,一口咬住自己的目标。
谁有能力在大漠万里疆域上实施此策?谁有能力同时说服中土、西土的诸族和王国投身到这场声势浩大的厮杀?太简单了,只有突厥人,只有室点密和燕都才能做到,而且必须他们两人联手才能做到。
目标是什么?太简单了,突厥汗国的强大。突厥汗国的强大需要丝路利益,所以突厥人的最终目标是丝路利益。
断箭略感窒息,呼吸沉重而急促。叛乱被平定,突厥人内部的隐患被清除,实力更强大,他们因此可以威胁中土,拿到丝路利益。内部隐患被清楚,丝路利益也拿到了,接下来室点密可以西征,而燕都也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南下长城攻打中土,这符合东西两部突厥的共同利益。
原来如此。如果我的推断没有错误,那么无论是李丹、淳于盛、斛律光还是昭武江南,无论是铁勒人、柔然人、粟特人还是中土三国,都上了突厥人的当。其实,这也不算上当,各方势力都有自己的利益需要,当突厥人打算西征波斯,东西两部突厥矛盾骤然激化的时候,这些势力势必会要乘机而起,不惜一切代价打击和削弱突厥人的实力,虽然明知道这可能是个陷阱,但大家还是争先恐后地往里跳,因为这也是个一个难得的机会。世上的机会都是争取来的,都是在艰苦的厮杀中得到的,没有不劳而获的机会,更没人把机会拱手相送。这个陷阱有可能变成机会,机会也有可能变成陷阱,自己的利益要求能否实现,全靠自己的努力。
至于突厥人,不过因势利导,把他们集中到了一起,以便一战而定,彻底解决所有棘手问题,而帮助突厥人兜售这个计策的关键人物大概就是李丹。丝路利益和大周人的关系最密切,两者之间的矛盾最激烈。在突厥人看来,这个陷阱可以逼迫大周人就范,而大周人则努力把这个陷阱变成突厥人的埋骨之所,双方各出奇招,等待最后的决战。
=
“淳于公,我能帮你做什么?”断箭迟疑片刻,轻声问道。
淳于盛想了一下,面色沉重地问道:“你认为,此战我们有多少胜算?”
断箭不敢随意作答。此战牵扯面太大,胜负不在于战场上双方的兵力,而在于战场外各方利益的博弈。自己早先的判断有些不对,从某种意义来说,楼兰海铸像后,李丹依旧没有控制局势,他让自己到蒲类海,显然是为了赢取和突厥人讨价还价的时间,但由于大齐人、铁勒人、柔然人、粟特人各自利益要求不同,互相猜忌和算计,这场谈判异常艰难。
要想帮助李丹,就要让大军越过天山,主动出击,破坏突厥人妄图在蒲类海决战、一战定胜负的计策。高昌一旦告急,突厥人就有些顾此失彼了,这时候漠北的铁勒人看到取胜的希望,才有可能出兵,否则他们极有可能一直等待观望下去,而不是像预计的那样准时出兵展开攻击。
但是,假如大周人的目标和自己猜测的一样,并不想立即分裂突厥汗国,而是想利用这场叛乱遏制突厥人的实力,维持联盟,为下一步联手攻打大齐做准备,那么,李丹让铁勒人提前发动叛乱的原因就好解释了,而且铁勒人选择固守蒲类海之策也就好解释了,但柔然人会接受这种非常危险的攻守之策?
“你过去是梁山公李澣的贴身侍卫,跟在他后面打了十几年的仗,又蒙他传授兵法,悉心教导,不会连这种判断都没有吧?”淳于盛脸露慈祥笑意,慢悠悠地问道。
“正像你说的,情况很糟糕,除非我们能说服铁勒人,以最快的速度奔杀莫贺城,翻越天山攻击高昌。”断箭苦笑道,“如果固守天山、金山两线,在蒲类海和突厥大军决战,胜算很小,而且分裂突厥汗国的目的也很难完成。”
“那么,你能说服铁勒人吗?”淳于盛说道,“我们时间不多了。由于铁勒人提前起事,给了突厥人更多的准备时间,东西两部突厥的大军将在最短时间内翻越天山和金山,从南北方向夹击而来。”淳于盛转头看着他,神情凝重,“孩子,你必须说服他们,而且今天就要说服他们。”
断箭想了想,稍稍倾斜身躯靠近淳于盛,“淳于公,我哥哥……他,或许……”断箭吞吞吐吐,很犹豫,不知道如何试探淳于盛的真正意图。如果他像自己猜测的一样,是突厥人的内应,那么分兵攻打莫贺城就是送死。自己虽然已经深陷绝境,但还不想死得那么快。
“他才智卓绝,是个人物。”淳于盛落寞淡笑,“但他太自负了,野心太大,胆子也太大,玩火*而犹自不觉。”
断箭暗惊,凝神细听。
=
“丝路利益关系到大漠诸族的存亡,也关系到大周的存亡,今日天下形势恶化,就是源自丝路。宇文护的丝路政策,让门阀富豪和巨商富贾遭受了损失,让江左远交近攻之策遭到了挫折,但更严重的是,他让天下僧众弘传佛法之道受到了阻碍。”
断箭愣然,听不明白。
淳于盛微微一笑,抚须解释,“柔然汗国统一大漠一百五十多年,在柔然汗国和拓跋大魏分庭抗礼的时候,西域诸国受到拓跋大魏的保护,也很稳定,于是大漠和西域的人口开始激增,这其中包括从中土避难而来的人口。人口多了,部落和王国的实力强了,对粮食和物资的需求也就大了,而大漠和西域的产出毕竟有限,于是柔然人开始屡屡寇边,拓跋大魏开始反击。”
“柔然人采取的政策是远交进攻,联合秦(后秦)、燕(北燕)、凉(北凉)和江左的大晋攻击拓跋大魏。江左晋祚灭绝(公元40年)后,柔然人和宋、齐、梁诸国依旧保持密切的联系。对于江左诸国来说,它同样需要远交近攻,以挥师北伐,打破南北对峙的局面,重拾旧山河。”
“丝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迅猛发展,大漠诸族和西域诸国对丝路的依赖程度随着人口的增加、战争灾祸的连绵越来越大。”
“大漠上的柔然人和江左的汉人南北夹击,一度把拓跋大魏打得狼狈不堪,但好景不长,太武帝拓跋焘先是两道北伐,完败柔然,接着五路南下,于瓜步一战震撼江左刘宋,自从柔然汗国、拓跋大魏、江左诸国鼎立于天下达百年之久。”
“由于三方谁也奈何不了谁,只好结盟共处,但柔然人和江左诸国势弱,两方必须合力才能钳制拓跋大魏,于是丝路再度得到发展。”
“在这段时间内,中土两国和大漠诸族、西域诸国、西方诸国的合纵连横,佛教、拜火教等信徒在中土、西土之间的往返弘法,以粟特人为首中西商贾不知疲倦的经营奔波,使得丝路的规模日益扩大,西土诸族诸国对丝路的依赖程度让他们逐渐意识到丝路的重要性,并开始对它的控制权展开争夺。”
“拓跋大魏分裂后,柔然汗国也分裂了。中土大地上,宇文泰和高欢杀得日月无光,大漠上的阿史那土门和阿那瓌也杀得尸横遍野。大约在二十年前左右,高欢、宇文泰、阿那瓌先后死去,这时中土出现了齐周两国东西对峙的局面,而大漠上的突厥人也开始雄起,一统大漠。”
“在这段血腥的岁月里,丝路河西道完全瘫痪,但西域丝路却没有受到损失,因为江左人、吐谷浑人和粟特人合力开辟了河南道。货物从江左到巴蜀,再由巴蜀经吐谷浑的河南道直达西域的于阗国,继而沿着丝路南道和中道进入葱岭,直达西方诸国。”
“随着高欢的死去,秀容川最后一位悍将侯景开始了他疯狂杀戮。高欢死了,侯景无人可镇,只有杀。侯景没有选择,只有举旗叛乱,但他败了,在高齐和宇文周夹击之下,投奔江左萧梁,于是,江左的噩梦来临了。侯景之乱,让江左陷入血海,梁国分裂,继而国祚被夺,陈霸先建立大陈国。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里,大齐人攻占了江淮,而大周人先占巴蜀,后据荆襄。江左西、北两道屏障全部失去,仅剩下长江最后一道天险。”
“大周人占据了巴蜀,河南道源头... -->>
这个计策虽然设计巧妙、天衣无缝,但执行起来的难度却非常大。参予此策的不但有中土三国,还有大漠上的柔然、铁勒、厌哒等试图推翻突厥汗国的各族部落,葱岭以西的粟特杂胡也牵扯其中,然而,各方目标一致,利益要求却大相径庭,这导致计策在推行过程中阻碍重重,各种各样接踵而至的不确定性使得此策岌岌可危,随时都有可能功亏一篑。
目前对于蒲类海的铁勒人来说,固守于天山、金山两线之间,把战局拖到大雪来临,对他们最有利。他们既避免了主动出击的危险,保存了实力,又能在漠北铁勒人席卷东部突厥大片疆域、摧毁都斤山突厥汗国的可汗庭后,和他们联手共击,迅速雄霸大漠。退一步说,假如漠北铁勒人失败了,或者没能在预定时间内攻克突厥牙帐,和东部突厥的军队陷入了僵持,叛乱大计功败垂成,他们也还能凭借手中的实力,和突厥人议和,继续臣服于突厥人,保证自己的生存。
对于柔然人来说,则必须主动出击,抢在大雪来临前攻占高昌,继而以高昌为后方,南下进攻西域诸国,这样他们可以在西域占据一席之地,将来既能避免在大漠上和强大的铁勒人发生冲突,又能依靠丝路收益壮大自己,再度复兴柔然。假如漠北铁勒人失败了,突厥人节节胜利,他们在西域无法立足,还可以东撤到河西或者阴山一带,托庇中土诸国继续生存。
对于西方诸族和王国来说,不论是粟特人还是厌哒人,也不管是波斯人还是罗马人,都希望突厥人的大军撤出葱岭以西,这样他们就能像过去一样,在维护乌浒水(今阿姆河)和药杀水(今锡尔河)流域稳定的前提下,平分丝路贸易权。
而对于中土三国来说,利益冲突更加激烈。大齐国试图利用突厥汗国的分裂,在自己北疆无忧的情况下,开始统一大河流域之战。大周同样雄心勃勃,他们一方面想分裂突厥汗国,遏制突厥汗国的发展,缓解来自西疆的巨大威胁,一方面又想继续保持和突厥人的盟约,借助突厥人的力量攻打山东。大陈限于自身实力的不足,在江左面临南北对峙之局的情况下,只能依靠大漠上的突厥人来牵制齐、周两国,维护三足鼎立之势。利益大小直接关系到王国的生存,谁也不会轻易退让,谁都想利用大漠上的这场叛乱以最小代价赢取最大利益,所以激烈冲突不可避免。
所有势力都在算计突厥人,但所有势力也都惧怕突厥人,因此,漠北铁勒人为了自身生存考虑,他们是否会遵从约定,在天山叛乱没有决出胜负之前,举旗叛乱,攻打突厥牙帐?这是最关键的问题,也是决定这场叛乱能否取得预期胜利的问题,更是蒲类海铁勒人拒绝主动出击,力图保存实力的重要原因。
断箭沉默良久,轻轻叹了一口气。这个计策乍看上去,气势很大,纵横万里疆域,决定了西土和中土将来的命运,但仔细一想,这纯粹是纸上谈兵。最早设计这个计策的人异想天开,他趴在地图上,把中土和西土的各方势力都当作了没有生命和思维的棋子,随意摆放,勾勒出了一个梦幻般的蓝图,然后他把这个蓝图兜售给了所有能从中得到利益的人,于是,大势形成了。
那么,这个人想从中得到什么?当所有人都想从这个计策中赢取最大利益的时候,这个计策其实已经失败了,但这个计策其实不是计策,而是一个推动形势发展的魔手,这只魔手利用各方势力的贪婪和狡诈,利用他们对权势和财富的毫无节制的攫取,就象嗜血猛兽一般张开血盆大嘴悄悄藏匿在隐秘处,准备随时冲出来,一口咬住自己的目标。
谁有能力在大漠万里疆域上实施此策?谁有能力同时说服中土、西土的诸族和王国投身到这场声势浩大的厮杀?太简单了,只有突厥人,只有室点密和燕都才能做到,而且必须他们两人联手才能做到。
目标是什么?太简单了,突厥汗国的强大。突厥汗国的强大需要丝路利益,所以突厥人的最终目标是丝路利益。
断箭略感窒息,呼吸沉重而急促。叛乱被平定,突厥人内部的隐患被清除,实力更强大,他们因此可以威胁中土,拿到丝路利益。内部隐患被清楚,丝路利益也拿到了,接下来室点密可以西征,而燕都也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南下长城攻打中土,这符合东西两部突厥的共同利益。
原来如此。如果我的推断没有错误,那么无论是李丹、淳于盛、斛律光还是昭武江南,无论是铁勒人、柔然人、粟特人还是中土三国,都上了突厥人的当。其实,这也不算上当,各方势力都有自己的利益需要,当突厥人打算西征波斯,东西两部突厥矛盾骤然激化的时候,这些势力势必会要乘机而起,不惜一切代价打击和削弱突厥人的实力,虽然明知道这可能是个陷阱,但大家还是争先恐后地往里跳,因为这也是个一个难得的机会。世上的机会都是争取来的,都是在艰苦的厮杀中得到的,没有不劳而获的机会,更没人把机会拱手相送。这个陷阱有可能变成机会,机会也有可能变成陷阱,自己的利益要求能否实现,全靠自己的努力。
至于突厥人,不过因势利导,把他们集中到了一起,以便一战而定,彻底解决所有棘手问题,而帮助突厥人兜售这个计策的关键人物大概就是李丹。丝路利益和大周人的关系最密切,两者之间的矛盾最激烈。在突厥人看来,这个陷阱可以逼迫大周人就范,而大周人则努力把这个陷阱变成突厥人的埋骨之所,双方各出奇招,等待最后的决战。
=
“淳于公,我能帮你做什么?”断箭迟疑片刻,轻声问道。
淳于盛想了一下,面色沉重地问道:“你认为,此战我们有多少胜算?”
断箭不敢随意作答。此战牵扯面太大,胜负不在于战场上双方的兵力,而在于战场外各方利益的博弈。自己早先的判断有些不对,从某种意义来说,楼兰海铸像后,李丹依旧没有控制局势,他让自己到蒲类海,显然是为了赢取和突厥人讨价还价的时间,但由于大齐人、铁勒人、柔然人、粟特人各自利益要求不同,互相猜忌和算计,这场谈判异常艰难。
要想帮助李丹,就要让大军越过天山,主动出击,破坏突厥人妄图在蒲类海决战、一战定胜负的计策。高昌一旦告急,突厥人就有些顾此失彼了,这时候漠北的铁勒人看到取胜的希望,才有可能出兵,否则他们极有可能一直等待观望下去,而不是像预计的那样准时出兵展开攻击。
但是,假如大周人的目标和自己猜测的一样,并不想立即分裂突厥汗国,而是想利用这场叛乱遏制突厥人的实力,维持联盟,为下一步联手攻打大齐做准备,那么,李丹让铁勒人提前发动叛乱的原因就好解释了,而且铁勒人选择固守蒲类海之策也就好解释了,但柔然人会接受这种非常危险的攻守之策?
“你过去是梁山公李澣的贴身侍卫,跟在他后面打了十几年的仗,又蒙他传授兵法,悉心教导,不会连这种判断都没有吧?”淳于盛脸露慈祥笑意,慢悠悠地问道。
“正像你说的,情况很糟糕,除非我们能说服铁勒人,以最快的速度奔杀莫贺城,翻越天山攻击高昌。”断箭苦笑道,“如果固守天山、金山两线,在蒲类海和突厥大军决战,胜算很小,而且分裂突厥汗国的目的也很难完成。”
“那么,你能说服铁勒人吗?”淳于盛说道,“我们时间不多了。由于铁勒人提前起事,给了突厥人更多的准备时间,东西两部突厥的大军将在最短时间内翻越天山和金山,从南北方向夹击而来。”淳于盛转头看着他,神情凝重,“孩子,你必须说服他们,而且今天就要说服他们。”
断箭想了想,稍稍倾斜身躯靠近淳于盛,“淳于公,我哥哥……他,或许……”断箭吞吞吐吐,很犹豫,不知道如何试探淳于盛的真正意图。如果他像自己猜测的一样,是突厥人的内应,那么分兵攻打莫贺城就是送死。自己虽然已经深陷绝境,但还不想死得那么快。
“他才智卓绝,是个人物。”淳于盛落寞淡笑,“但他太自负了,野心太大,胆子也太大,玩火*而犹自不觉。”
断箭暗惊,凝神细听。
=
“丝路利益关系到大漠诸族的存亡,也关系到大周的存亡,今日天下形势恶化,就是源自丝路。宇文护的丝路政策,让门阀富豪和巨商富贾遭受了损失,让江左远交近攻之策遭到了挫折,但更严重的是,他让天下僧众弘传佛法之道受到了阻碍。”
断箭愣然,听不明白。
淳于盛微微一笑,抚须解释,“柔然汗国统一大漠一百五十多年,在柔然汗国和拓跋大魏分庭抗礼的时候,西域诸国受到拓跋大魏的保护,也很稳定,于是大漠和西域的人口开始激增,这其中包括从中土避难而来的人口。人口多了,部落和王国的实力强了,对粮食和物资的需求也就大了,而大漠和西域的产出毕竟有限,于是柔然人开始屡屡寇边,拓跋大魏开始反击。”
“柔然人采取的政策是远交进攻,联合秦(后秦)、燕(北燕)、凉(北凉)和江左的大晋攻击拓跋大魏。江左晋祚灭绝(公元40年)后,柔然人和宋、齐、梁诸国依旧保持密切的联系。对于江左诸国来说,它同样需要远交近攻,以挥师北伐,打破南北对峙的局面,重拾旧山河。”
“丝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迅猛发展,大漠诸族和西域诸国对丝路的依赖程度随着人口的增加、战争灾祸的连绵越来越大。”
“大漠上的柔然人和江左的汉人南北夹击,一度把拓跋大魏打得狼狈不堪,但好景不长,太武帝拓跋焘先是两道北伐,完败柔然,接着五路南下,于瓜步一战震撼江左刘宋,自从柔然汗国、拓跋大魏、江左诸国鼎立于天下达百年之久。”
“由于三方谁也奈何不了谁,只好结盟共处,但柔然人和江左诸国势弱,两方必须合力才能钳制拓跋大魏,于是丝路再度得到发展。”
“在这段时间内,中土两国和大漠诸族、西域诸国、西方诸国的合纵连横,佛教、拜火教等信徒在中土、西土之间的往返弘法,以粟特人为首中西商贾不知疲倦的经营奔波,使得丝路的规模日益扩大,西土诸族诸国对丝路的依赖程度让他们逐渐意识到丝路的重要性,并开始对它的控制权展开争夺。”
“拓跋大魏分裂后,柔然汗国也分裂了。中土大地上,宇文泰和高欢杀得日月无光,大漠上的阿史那土门和阿那瓌也杀得尸横遍野。大约在二十年前左右,高欢、宇文泰、阿那瓌先后死去,这时中土出现了齐周两国东西对峙的局面,而大漠上的突厥人也开始雄起,一统大漠。”
“在这段血腥的岁月里,丝路河西道完全瘫痪,但西域丝路却没有受到损失,因为江左人、吐谷浑人和粟特人合力开辟了河南道。货物从江左到巴蜀,再由巴蜀经吐谷浑的河南道直达西域的于阗国,继而沿着丝路南道和中道进入葱岭,直达西方诸国。”
“随着高欢的死去,秀容川最后一位悍将侯景开始了他疯狂杀戮。高欢死了,侯景无人可镇,只有杀。侯景没有选择,只有举旗叛乱,但他败了,在高齐和宇文周夹击之下,投奔江左萧梁,于是,江左的噩梦来临了。侯景之乱,让江左陷入血海,梁国分裂,继而国祚被夺,陈霸先建立大陈国。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里,大齐人攻占了江淮,而大周人先占巴蜀,后据荆襄。江左西、北两道屏障全部失去,仅剩下长江最后一道天险。”
“大周人占据了巴蜀,河南道源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