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文学网 www.52wx.net,宋朝的哈佛大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自秦汉迄唐宋一千五百年间,丝麻维系着数千万,甚至上亿中国人的衣着、被褥等生活必需。当时,固然有衣不蔽体者,但也有浪费绫罗绸缎,用之如泥沙不惜者。两者相抵,尚有丝绸经海路和陆路出口,驰誉古代并不发达的国际市场。
中国丝麻自给有馀,这在技术落后的古代,绝非易事。正如司马光所说:“蚕妇育蚕治茧,绩麻纺纬,缕缕而积之,寸寸而成之,其勤极矣。”我们缅怀灿烂华夏古文明时,就绝不应当忘却成千上万史册中无名的农妇们的劳绩,她们也同样是古文明的支柱。
古代男耕女织式的自然家庭经济,全国的丝麻总产量,绝不可能有官府的统计数字。列入官府统计者,只有赋税和财政收支。
汉武帝时,曾一次“均输帛五百万匹”,这正反映了当时丝织品产量之多。宋英宗时,主管财政的三司使蔡襄上奏,说一年内通过和买、徵税等途径,共收入丝麻织品8,745,535匹。宋朝沿用后周之制,规定缴纳官府者,一匹紬绢幅阔2尺5分,重12两,长42尺。依1宋尺为31厘米计,约折合113,866,866米。宋朝官府的布帛,主要供军队和官员之用。北宋中期,禁军将士平均每年春冬,发放紬绢6匹,绵12两,6匹紬绢约折合78米。
因为丝织紬绢不耐穿,必须每年发放。北宋人口最多时约有1亿。按1亿人的衣装、被褥、帐幔等用品估计,还要考虑到丝绸出口,人们的衣装盛行宽体,衣料的使用并不经济等情况,将丝麻织品依平均每人每年消费2匹估算,则丝麻织品总产量为26·04亿米。
宋时,棉花和棉织品尚为稀世之珍,自明以后,丝绵和丝织品,反而成为稀世之珍。所可庆幸者,曾是中华古文明重要标志之一的丝绸,衰而不失传,一直作为一种名贵的衣料,行销国内外,享誉全球。
现在的王木木已经从11世纪的中国来到了11世纪的欧洲了,亲眼目睹了11世纪的欧洲的服饰文明了。
现在这中世纪初期,欧洲人服装简朴,平民贵族衣式基本相同。就是声名远播的法国查理大帝也只披法兰克人之衣服,即一种用带束紧之的麻布裤,用带系住之羊毛衫及大衣。
在冬天,欧洲的显贵们会穿上水獭皮或貂皮上衣,外面披一件斗篷。贵族腰间有宽大饰带,用以束紧衣服和佩戴宝剑,平民不准佩剑;衣料以麻布,毛织物为主。这里,这时的东方丝绸价格昂贵,以等量黄金计价,只有少数贵族能穿。《罗兰之歌》(法)、《亚瑟王之死》(英)都有所记述。服装的等级差别主要表现在衣服质地和产地不同,贵族穿细麻布,穿意大利产的羊毛斗篷,冬天有貂皮等贵重毛皮;平民只能穿粗麻、粗毛织物。
在欧洲,现在,服装材料就是皮毛和麻葛。丝绸之路虽然1100多年前已经打通,但价高量少,根本不能成为服饰主流。而皮毛怎能在春夏秋穿,所以,现在的欧洲人,要末披麻,要末赤~~裸,既没风度,又没温度,冻着呐。扈东的西行,扈东的塞岛,已经全面穿着棉制衣裤了,舒服,暖和,妥贴,美观,把这些原来的奴隶、贫民、罪犯幸福得没了边,总在想方设法的溜出去,到自已的老家去显摆显摆。
来到这中世纪的欧洲,王木木不习惯的地方多了去了,比如,在穿衣上。在其前世那个眼花缭乱的社会,露大腿是女人的常态,特别是一些美腿,穿裤子,套裙子,遮遮盖盖,不露真是太对不起全国人民了。女人光滑圆润能让人联想浮想联翩的大腿是很多广告吸引眼球的独门暗器,几乎百试不爽。但是,秀大腿这个来自西方的文化传统,在西方历史上,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而恰好是倒过来的。在西方历史上,露大腿是男人的权利,是男人显示姿色魅力的手段。在中世纪的欧洲的文学中,赞美男人大腿的文字不少,赞美女人大腿几乎没有。这不是假正经的虚伪,而是当时的风气和时尚,存在决定意识嘛。
欧洲的中世纪,流行男人穿紧身夹克、超短裙、高跟尖头皮鞋、露大腿、涂脂搽粉。而女性,则相反,在古希腊时期,女人虽然穿长裙,但,质薄。到古罗马时代,欧洲人通过阿拉伯世界辗转得到了中国的丝绸,成为男人和女人最高级的衣料。于是在教会统治的地区,欧洲女人的裙子不只是长,而且很厚,还不贴身。要用裙撑把宽大的裙子撑起来,连劳动妇女也这样。因此,欧洲历史上,女人在很长时间是不能露出大腿的,至少对于有地位的女人这是必须的。所以,不是欧洲中世纪文学不赞美女人的大腿,而是在那个年代,人们在公舞开场合几乎见不到女人的大腿。
当然,一些特殊场合和特殊身份的女人,例如贵妇的展示,妓**女的出台,能在特殊场合露露大腿,甚至更露,但不可能像男人那样可以在任何场合露大腿。欧洲芭蕾舞的前身叫作“脚尖舞”,最初的时候,芭蕾舞的裙子虽然比一般人的裙子短一些,但还是不露大腿。不像现在这样,用硬撑将短裙子支起来,纯粹是个装饰,屁股看得清清楚楚。芭蕾舞早期的表现魅力主要来自脚尖,而非大腿,所以才被称为“脚尖舞”,否则早被叫成“大腿舞”了。对于普通妇女来说,公开露大腿是一种罪过。
法国女英雄圣女贞德被宗教法庭判处死刑,用火刑烧死,其中一条罪名是:“女人穿男人的衣服”。这条罪名实际上就是说圣女贞德穿男式的紧身裤,而不是像女人的本份那样穿裙子。圣女贞德穿男式的裤子,还不是直接露出光大腿,只是因紧身裤露出女人大腿的外形,就已经是一条莫大的罪名。当然,圣女贞德有自己的理由。她要在男人的军队中,指挥男人作战,穿裙子自然不方便,尤其是,那时候欧洲女人是没有贴身内**裤的。这也是中世纪欧洲女性必须穿长裙的原因。但是,在教会看来,女人穿男人的衣服露出大腿,就是魔鬼的化身。
现代人喜欢包包,知道包包的由来吗?现在,在绿地中心,王木木发现了这个秘密了。一般劳动者是没有挎小包、挂荷包的习惯的。因为这不方便劳动。劳动者如果要随身携带一些东西,放在宽大的口袋里就行了。而欧洲的显贵们,因为迷上了紧身裤、短上衣。有时,极品名牌,会很短、很紧。于是,前面会露出生殖器轮廓,后面会露出屁股的造型,在有些不需要露的地方,属不雅观了。因此,有人就发明了随身佩挂或背挎的小包,类似中国古人挂在腰间的荷包,目的是遮挡一下那个前凸、那个后翘。于是,包包,就成为了一种时髦和身份的象征了。后来,也慢慢延伸到女人那里。同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一样,欧洲贵族男子在“发明”了荷包后,男性的那个昂立和两大团翘臀便越来越放肆,那个功能性的包包也就越来越大了。
但是,女人更懂得夸张和做作,君不见,后来居上的女人的挎包不但是越来越大了、而且是越来越奢华了?大腿越露越高了?超短裙越来越短了?时尚的风气经常会阴阳倒转,真不知多少年会是一个轮回。
所以,现在的欧洲,在服装方面,至少是因为衣料的限制,一点花头也没有。有句话,穷人盼夏天,显露;富人盼冬天,显财!现在中世纪的欧洲人穷着呐,棉花还没发现,丝绸实在遥远,不是毛,就是麻,纠结啊。
至于小智贤那里的小黑矮人,连纠结的份都没有,罕见的动物皮毛,加各种植物的树叶茅草。很绿色,很环保,就是不保温、不遮羞;好在他们呆的地方还不太冷,他们也不在乎羞不羞。
衣食住行,现在,横向的看看“食”。
这个“食”,青菜罗卜,各具口味,难言优劣。但是,餐饮餐饮,有餐,有饮。王木木对于东西方的液体饮料的比较,很是推崇国粹的。自人类直立行走后,眼界广了,智慧多了,离动物越来越远了。在得到的同时也有失去,其一就是免疫力降低了。人类不再像其它哺乳类动物一样,河边汲水,塘里畅饮,是一件无忧无虑的惬意事了;人类常常会因此而拉肚子,腹泻不已,甚至送命。后来,人类发现,饮用经煮沸的水,就没问题。所以,就有了祖训:不喝生水。
由于要喝沸水,试着加加料,聪明勤劳的中国人就开辟了茶叶这一大宗饮品、商品。
而在欧洲,都是在茹毛饮血的年代;都是在拉肚子、绞肠痛的年代;西方人没有想到沸水,西方人去与表兄弟猴子们争食时,发现精乖的猴儿们把采摘过多、食用之余的水果窖藏后会变成一种有一股浓香味、好喝、也解渴的液体,还不拉肚,甚至能治拉肚。所以,发扬光大后,欧洲就盛行葡萄酒和啤酒了。一张口,东方人喝茶叶茶,西方人喝葡萄酒,数千年的皮包水,内容不同,外型还能一样吗?
衣食住行,现在横向的看看“住”。这个“住”,王木木比较倾向于欧洲的传统。中国的传统建筑主要是用木头、砖瓦,以及少量石头,遇到水火天灾就不能存留。比如阿房宫、铜雀台、圆明园,再好,一把大火,只能梦回大唐了,自家YY了。而,欧洲古典建筑主要用石材,可靠性强。同时用石材构建,需要更加复杂的建造技术和工程管理,所以西洋的建筑技术比较强于东方,这点王木木还是比较客观的。另外,东西方人在“居”字上的理念的大不同,也使得西方人建屋造房,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所以,用石头;而东方人,七十年的使用权,造太牢了,物业吃啥呀?开发商的孙子还能来旧房改造吗?秋风为茅屋而破歌吧。
衣食住行,现在横向的看看“行”。这个“行”,狭义的讲,在这个时代,在陆上,一,两条腿走路;二,骑马跑天下。可是在东方,还有轿子,虽然这是人压迫人的行当,但一个愿意坐轿子,一个愿意抬轿子,两相情愿,也碍不了谁。倒是,这行当解决了不少就业吃饭的问题,毕竟这是劳动密集型的干活呀。而西方人始终没有在这方面开窍,尽管其后世发明了轿车,也有个轿字。但,轿车下面压的是轮胎,东方人下面压的是人腿。一是享受科技,一是享受高贵,脑袋长得不一样啊。
这个“行”,广义的讲,泛指生活方式,并涉及生活用品。说到生活用品,中国人扬眉吐气了。恰娜,瓷器。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称"原始瓷"。
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很繁荣的时期。当时的钧窑、哥窑、官窑、汝窑和定窑并称为五大名窑。身历其境的王木木自身能感觉到,在中国,在现在,陶瓷制品已很普及,几乎家家都有。从餐具、贮罐、礼器等日用品到建材、家私、工艺品,无一例外,到处可见其身影了。由于普及,价格也在一般平民能接受的范围,最多是富贵者用的是高档品;普遍人用的是普及品而已。
而在欧洲,经丝绸之路运来的瓷器,一路上磕磕碰碰的,能完好到手的,物流成本极高。且,中欧之间,还横着一个极会挣钱的阿拉伯帝国,他们在这个年代,基本上是一本十利,把欧洲人宰成皮包骨头了。一直到十四五世纪,欧洲大城市的一般居民,一只瓷碗是一家人吃饭时轮流享用的。心急者,就直接手抓了。斯文点的,会用已经硬化不能食用的饼作盛器,也算废物利用了。
至于小智贤那里的小黑矮人,食物都不保证,还讲究啥盛器不盛器,难不成吃个人还要摆个日本女体宴?难不成饥肠辘辘时还要像“女体盛”那样讲究地要求因为鲑鱼寿司会给食用者以力量,要放在心脏的部位;因为旗鱼寿司有助消化,要放在腹部;因为鳗鱼寿司可增强性能力,放在阴部……
喔,不对,不对!错了,错了!“女体盛”吃的是女体上盛的东西,供应馒头,不供应盘子;人家小黑矮人是吃人,很直接,直接吃盘子,不吃馒头。两码事,避而不谈,翻篇删除,阿乌特了……
进化有先后,交流需谨慎;前程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唉!亚非欧人民,世界真奇妙,生活大不同啊!
自秦汉迄唐宋一千五百年间,丝麻维系着数千万,甚至上亿中国人的衣着、被褥等生活必需。当时,固然有衣不蔽体者,但也有浪费绫罗绸缎,用之如泥沙不惜者。两者相抵,尚有丝绸经海路和陆路出口,驰誉古代并不发达的国际市场。
中国丝麻自给有馀,这在技术落后的古代,绝非易事。正如司马光所说:“蚕妇育蚕治茧,绩麻纺纬,缕缕而积之,寸寸而成之,其勤极矣。”我们缅怀灿烂华夏古文明时,就绝不应当忘却成千上万史册中无名的农妇们的劳绩,她们也同样是古文明的支柱。
古代男耕女织式的自然家庭经济,全国的丝麻总产量,绝不可能有官府的统计数字。列入官府统计者,只有赋税和财政收支。
汉武帝时,曾一次“均输帛五百万匹”,这正反映了当时丝织品产量之多。宋英宗时,主管财政的三司使蔡襄上奏,说一年内通过和买、徵税等途径,共收入丝麻织品8,745,535匹。宋朝沿用后周之制,规定缴纳官府者,一匹紬绢幅阔2尺5分,重12两,长42尺。依1宋尺为31厘米计,约折合113,866,866米。宋朝官府的布帛,主要供军队和官员之用。北宋中期,禁军将士平均每年春冬,发放紬绢6匹,绵12两,6匹紬绢约折合78米。
因为丝织紬绢不耐穿,必须每年发放。北宋人口最多时约有1亿。按1亿人的衣装、被褥、帐幔等用品估计,还要考虑到丝绸出口,人们的衣装盛行宽体,衣料的使用并不经济等情况,将丝麻织品依平均每人每年消费2匹估算,则丝麻织品总产量为26·04亿米。
宋时,棉花和棉织品尚为稀世之珍,自明以后,丝绵和丝织品,反而成为稀世之珍。所可庆幸者,曾是中华古文明重要标志之一的丝绸,衰而不失传,一直作为一种名贵的衣料,行销国内外,享誉全球。
现在的王木木已经从11世纪的中国来到了11世纪的欧洲了,亲眼目睹了11世纪的欧洲的服饰文明了。
现在这中世纪初期,欧洲人服装简朴,平民贵族衣式基本相同。就是声名远播的法国查理大帝也只披法兰克人之衣服,即一种用带束紧之的麻布裤,用带系住之羊毛衫及大衣。
在冬天,欧洲的显贵们会穿上水獭皮或貂皮上衣,外面披一件斗篷。贵族腰间有宽大饰带,用以束紧衣服和佩戴宝剑,平民不准佩剑;衣料以麻布,毛织物为主。这里,这时的东方丝绸价格昂贵,以等量黄金计价,只有少数贵族能穿。《罗兰之歌》(法)、《亚瑟王之死》(英)都有所记述。服装的等级差别主要表现在衣服质地和产地不同,贵族穿细麻布,穿意大利产的羊毛斗篷,冬天有貂皮等贵重毛皮;平民只能穿粗麻、粗毛织物。
在欧洲,现在,服装材料就是皮毛和麻葛。丝绸之路虽然1100多年前已经打通,但价高量少,根本不能成为服饰主流。而皮毛怎能在春夏秋穿,所以,现在的欧洲人,要末披麻,要末赤~~裸,既没风度,又没温度,冻着呐。扈东的西行,扈东的塞岛,已经全面穿着棉制衣裤了,舒服,暖和,妥贴,美观,把这些原来的奴隶、贫民、罪犯幸福得没了边,总在想方设法的溜出去,到自已的老家去显摆显摆。
来到这中世纪的欧洲,王木木不习惯的地方多了去了,比如,在穿衣上。在其前世那个眼花缭乱的社会,露大腿是女人的常态,特别是一些美腿,穿裤子,套裙子,遮遮盖盖,不露真是太对不起全国人民了。女人光滑圆润能让人联想浮想联翩的大腿是很多广告吸引眼球的独门暗器,几乎百试不爽。但是,秀大腿这个来自西方的文化传统,在西方历史上,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而恰好是倒过来的。在西方历史上,露大腿是男人的权利,是男人显示姿色魅力的手段。在中世纪的欧洲的文学中,赞美男人大腿的文字不少,赞美女人大腿几乎没有。这不是假正经的虚伪,而是当时的风气和时尚,存在决定意识嘛。
欧洲的中世纪,流行男人穿紧身夹克、超短裙、高跟尖头皮鞋、露大腿、涂脂搽粉。而女性,则相反,在古希腊时期,女人虽然穿长裙,但,质薄。到古罗马时代,欧洲人通过阿拉伯世界辗转得到了中国的丝绸,成为男人和女人最高级的衣料。于是在教会统治的地区,欧洲女人的裙子不只是长,而且很厚,还不贴身。要用裙撑把宽大的裙子撑起来,连劳动妇女也这样。因此,欧洲历史上,女人在很长时间是不能露出大腿的,至少对于有地位的女人这是必须的。所以,不是欧洲中世纪文学不赞美女人的大腿,而是在那个年代,人们在公舞开场合几乎见不到女人的大腿。
当然,一些特殊场合和特殊身份的女人,例如贵妇的展示,妓**女的出台,能在特殊场合露露大腿,甚至更露,但不可能像男人那样可以在任何场合露大腿。欧洲芭蕾舞的前身叫作“脚尖舞”,最初的时候,芭蕾舞的裙子虽然比一般人的裙子短一些,但还是不露大腿。不像现在这样,用硬撑将短裙子支起来,纯粹是个装饰,屁股看得清清楚楚。芭蕾舞早期的表现魅力主要来自脚尖,而非大腿,所以才被称为“脚尖舞”,否则早被叫成“大腿舞”了。对于普通妇女来说,公开露大腿是一种罪过。
法国女英雄圣女贞德被宗教法庭判处死刑,用火刑烧死,其中一条罪名是:“女人穿男人的衣服”。这条罪名实际上就是说圣女贞德穿男式的紧身裤,而不是像女人的本份那样穿裙子。圣女贞德穿男式的裤子,还不是直接露出光大腿,只是因紧身裤露出女人大腿的外形,就已经是一条莫大的罪名。当然,圣女贞德有自己的理由。她要在男人的军队中,指挥男人作战,穿裙子自然不方便,尤其是,那时候欧洲女人是没有贴身内**裤的。这也是中世纪欧洲女性必须穿长裙的原因。但是,在教会看来,女人穿男人的衣服露出大腿,就是魔鬼的化身。
现代人喜欢包包,知道包包的由来吗?现在,在绿地中心,王木木发现了这个秘密了。一般劳动者是没有挎小包、挂荷包的习惯的。因为这不方便劳动。劳动者如果要随身携带一些东西,放在宽大的口袋里就行了。而欧洲的显贵们,因为迷上了紧身裤、短上衣。有时,极品名牌,会很短、很紧。于是,前面会露出生殖器轮廓,后面会露出屁股的造型,在有些不需要露的地方,属不雅观了。因此,有人就发明了随身佩挂或背挎的小包,类似中国古人挂在腰间的荷包,目的是遮挡一下那个前凸、那个后翘。于是,包包,就成为了一种时髦和身份的象征了。后来,也慢慢延伸到女人那里。同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一样,欧洲贵族男子在“发明”了荷包后,男性的那个昂立和两大团翘臀便越来越放肆,那个功能性的包包也就越来越大了。
但是,女人更懂得夸张和做作,君不见,后来居上的女人的挎包不但是越来越大了、而且是越来越奢华了?大腿越露越高了?超短裙越来越短了?时尚的风气经常会阴阳倒转,真不知多少年会是一个轮回。
所以,现在的欧洲,在服装方面,至少是因为衣料的限制,一点花头也没有。有句话,穷人盼夏天,显露;富人盼冬天,显财!现在中世纪的欧洲人穷着呐,棉花还没发现,丝绸实在遥远,不是毛,就是麻,纠结啊。
至于小智贤那里的小黑矮人,连纠结的份都没有,罕见的动物皮毛,加各种植物的树叶茅草。很绿色,很环保,就是不保温、不遮羞;好在他们呆的地方还不太冷,他们也不在乎羞不羞。
衣食住行,现在,横向的看看“食”。
这个“食”,青菜罗卜,各具口味,难言优劣。但是,餐饮餐饮,有餐,有饮。王木木对于东西方的液体饮料的比较,很是推崇国粹的。自人类直立行走后,眼界广了,智慧多了,离动物越来越远了。在得到的同时也有失去,其一就是免疫力降低了。人类不再像其它哺乳类动物一样,河边汲水,塘里畅饮,是一件无忧无虑的惬意事了;人类常常会因此而拉肚子,腹泻不已,甚至送命。后来,人类发现,饮用经煮沸的水,就没问题。所以,就有了祖训:不喝生水。
由于要喝沸水,试着加加料,聪明勤劳的中国人就开辟了茶叶这一大宗饮品、商品。
而在欧洲,都是在茹毛饮血的年代;都是在拉肚子、绞肠痛的年代;西方人没有想到沸水,西方人去与表兄弟猴子们争食时,发现精乖的猴儿们把采摘过多、食用之余的水果窖藏后会变成一种有一股浓香味、好喝、也解渴的液体,还不拉肚,甚至能治拉肚。所以,发扬光大后,欧洲就盛行葡萄酒和啤酒了。一张口,东方人喝茶叶茶,西方人喝葡萄酒,数千年的皮包水,内容不同,外型还能一样吗?
衣食住行,现在横向的看看“住”。这个“住”,王木木比较倾向于欧洲的传统。中国的传统建筑主要是用木头、砖瓦,以及少量石头,遇到水火天灾就不能存留。比如阿房宫、铜雀台、圆明园,再好,一把大火,只能梦回大唐了,自家YY了。而,欧洲古典建筑主要用石材,可靠性强。同时用石材构建,需要更加复杂的建造技术和工程管理,所以西洋的建筑技术比较强于东方,这点王木木还是比较客观的。另外,东西方人在“居”字上的理念的大不同,也使得西方人建屋造房,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所以,用石头;而东方人,七十年的使用权,造太牢了,物业吃啥呀?开发商的孙子还能来旧房改造吗?秋风为茅屋而破歌吧。
衣食住行,现在横向的看看“行”。这个“行”,狭义的讲,在这个时代,在陆上,一,两条腿走路;二,骑马跑天下。可是在东方,还有轿子,虽然这是人压迫人的行当,但一个愿意坐轿子,一个愿意抬轿子,两相情愿,也碍不了谁。倒是,这行当解决了不少就业吃饭的问题,毕竟这是劳动密集型的干活呀。而西方人始终没有在这方面开窍,尽管其后世发明了轿车,也有个轿字。但,轿车下面压的是轮胎,东方人下面压的是人腿。一是享受科技,一是享受高贵,脑袋长得不一样啊。
这个“行”,广义的讲,泛指生活方式,并涉及生活用品。说到生活用品,中国人扬眉吐气了。恰娜,瓷器。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称"原始瓷"。
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很繁荣的时期。当时的钧窑、哥窑、官窑、汝窑和定窑并称为五大名窑。身历其境的王木木自身能感觉到,在中国,在现在,陶瓷制品已很普及,几乎家家都有。从餐具、贮罐、礼器等日用品到建材、家私、工艺品,无一例外,到处可见其身影了。由于普及,价格也在一般平民能接受的范围,最多是富贵者用的是高档品;普遍人用的是普及品而已。
而在欧洲,经丝绸之路运来的瓷器,一路上磕磕碰碰的,能完好到手的,物流成本极高。且,中欧之间,还横着一个极会挣钱的阿拉伯帝国,他们在这个年代,基本上是一本十利,把欧洲人宰成皮包骨头了。一直到十四五世纪,欧洲大城市的一般居民,一只瓷碗是一家人吃饭时轮流享用的。心急者,就直接手抓了。斯文点的,会用已经硬化不能食用的饼作盛器,也算废物利用了。
至于小智贤那里的小黑矮人,食物都不保证,还讲究啥盛器不盛器,难不成吃个人还要摆个日本女体宴?难不成饥肠辘辘时还要像“女体盛”那样讲究地要求因为鲑鱼寿司会给食用者以力量,要放在心脏的部位;因为旗鱼寿司有助消化,要放在腹部;因为鳗鱼寿司可增强性能力,放在阴部……
喔,不对,不对!错了,错了!“女体盛”吃的是女体上盛的东西,供应馒头,不供应盘子;人家小黑矮人是吃人,很直接,直接吃盘子,不吃馒头。两码事,避而不谈,翻篇删除,阿乌特了……
进化有先后,交流需谨慎;前程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唉!亚非欧人民,世界真奇妙,生活大不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