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文学网 www.52wx.net,碧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我不能同意!”上校参谋赫林一拳将白桦木桌子砸得跳了一跳,“为什么!为什么我么打了胜仗要撤退!这片草原是用我们壶方人鲜血换来的,不能撤!”
李雪鳞冷冷看了他一眼:“注意你说话的口气,上校!第一,这是作战会议,你可以发表意见,但要有论点和论据,以及能让大家都接受的手段。第二,我他妈说过不止一次了,军中不准给我搞民族对立!壶方有人阵亡,汉人也有阵亡,以后还会有突厥人、契丹人、回鹘人在这面军旗下搏命厮杀。但归根到底,流血牺牲的是我们整个华族。”
达汉将手搭在赫林肩上,把同父异母的弟弟压回座位上,替他重新表述了一遍:“没有理由,官兵不服。后撤,影响军心。”
“没错,这才是开会应有的风格。”李雪鳞点点头,“因此要让你们一起来参谋,这么做到底是否可行。毕竟官兵们的情绪如何,能不能接受这种做法,各部主官比我更清楚。”
张彪机灵,替军长铺了个台阶:“先说说你的理由吧。赫林和铁塔说的都是同一件事,如果就这么撤回来,大家会觉得我们这一年白打了。是不是有兵变不好说,至少士气堪忧。”
“理由很简单。各位,如果要类比一下,战争就像两个人打架,对不对?好,这点上我们没有意见。那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一个小个子和一个大个子,是面对面死磕好;还是利用灵活的优势,边跑边打,让大个子逮不着还手机会好?”
“哦……你是想再玩一次对付阿古拉用的招数?可他们就不会学精了?”
“当然会。如果他们没吸取教训倒麻烦了。”李雪鳞邪邪地一笑,“阿古拉的失误在于他被动挨打,这么保守的风格在苏合将领中极其罕见。一方面归功于我们在乌苏里江畔的血战杀破了他的胆,另一方面游骑兵出色的虚张声势功不可没。但换了别人,在掌握了优势兵力的情况下决不可能忍得下这口气。”
“各个击破?”
“对,各个击破。”李雪鳞手掌拍上军用地图,一挥,拢住了辽河到黑龙江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张彪是在座所有人中年龄最长,作战经验也最丰富的。被李雪鳞稍加点拨,已想通了其中关窍。笑眯眯往椅背上一靠:“那么我们就要从示敌以强转为示弱了。”
“聪明!正是如此。我们要做出粮草兵甲殆尽,后继乏力的情况。让苏合人来撵!而且要让他们撵得放心大胆,无所顾忌!嘿,一师这回能不能真演得像强弩之末,将是关键中的关键。”
李雪鳞原地踱了几步,站定:“嗯……张彪,我想点你的将。这次关系重大,李铁胆做事又太老实,容易露出马脚。你这个副军长辛苦一回,亲自替我去布置罢。”
“遵命!”张彪脸上乐开了花。自从被李雪鳞放到副手的位子上,军衔是耀眼了,却没法自己带兵。这次倒好,一万五千人的一个师都由他说了算,比之过去在大夏当骁骑将军更有实权。
李雪鳞转向其他军官:“各位参谋们还有没有什么意见?”
“苏合人去对付夏军怎么办?”赫林被夹棍夹棒一顿训斥后老实了不少,举手提问道。
“赫林上校的问题很好。但比较一下的话,你认为十五万步兵和我们在前线的一万五骑兵,哪一个对苏合人的威胁更大?”李雪鳞在地图前伸出大拇指作为尺子,比划道,“这种天候下,我们如果舍得承担战马和人员的一定损耗,仍能做到数百乃至上千里的奔袭。加上游骑兵几乎控制了整个战场的情报网,可以让参战部队做到有的放矢,一击必中,一击必杀!另外一师撤退前打的那仗也很重要,要打得他们痛,他们恨,但不能真把苏合人打怕了。张彪,全看你了。
“反观夏军,补给难以支持他们维持推进。而且步兵的作战半径很有限。我们假设夏军进攻顺利,在这儿设了个前进基地作为进攻部队的支撑——”
李雪鳞在地图上的辽州以北一百多公里处用炭笔画了个点,然后又描了个同心圆:“——那么,他们在没有建立新的基地的情况下,有效作战半径只有不到一百里,也就是这个圈的范围。对于没有固定后方的苏合人来说,这连威胁都算不上。相反,夏军在这种季节的进攻活动——其实哪个季节都一样,要承担极大的风险。他们和我们不同,对于粮道的依赖简直是致命的。可以说,夏军现在如果敢布置一个突出部,就要冒着这块人马给苏合人孤立吃掉的危险。更何况夏军现在腹背受敌,主动进攻的可能性基本是零”
他放下炭笔,看了看和整个辽东相比起来简直微不足道的那个小圈,摇着头苦笑:“这就是中原步兵的先天劣势——和游牧民相比一开始就处于被动,缺乏进攻手段。有了城墙倒是能死守,但就怕死守变守死。”
“幸亏我们都是骑兵。”一个壶方军官听到中原人作战还有那么多局限,庆幸地嘀咕了一句。
“说到骑兵——张彪,这次你多带些军马去。一师连续高强度作战后马匹不继,估计你赶到时已经很难保证人均一匹马。咱们示弱归示弱,但不能拿战士们的性命开玩笑。”李雪鳞坐回长条桌的上首,敲敲桌子,“那么,对于‘山洪’计划做如此修正,各位还有什么意见?”
“这后撤算是战略削弱还是战略相持?”
“都有,少将。严格来说,是战略削弱的**和收尾阶段,并平滑过渡到战略相持。”李雪鳞很高兴参谋长许福海能提出这个关键问题。他总是一直强调明确的目的才有明确的手段,明确的手段才有明确的结果。各级军官知道自己现在打的是什么仗,该取得什么效果,很大程度上就能避免贪功冒进或首鼠两端。看来平时的开会、培训、洗脑还不算白费。至少高级军官们已经能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地分析战争。
“战略削弱本来就是个不断运动变化的过程。不是我们说‘要削弱你’,苏合人就傻站着挨刀子。”李雪鳞对于环境原始、气氛却很现代的军官会议已经习以为常,浑没注意自己说话已经带上了老马的哲学味,“战略削弱的过程是运动的、不断变化的,原因在于敌人会随时随地对我们的行为做出反馈。因此我们对于已经和大环境有了偏离的计划能修正则修正。修正不了,推翻重来!就眼下来说,晃豁坛这儿虽然动静不大,但昔只兀惕却主动进攻夏军,打破了原有的均势。他们这一动,晃豁坛的压力骤然减轻,有了对付我们的资本,也就极有可能提前发起攻势,开始战略相持阶段。如果没有把他们削弱到一定程度,光凭一师要想全身而退都很难。”
许福海举起手,点点头:“明白了。您是不让敌人牵着我们走,宁可用土地换时间,这样才能继续削弱苏合人。”
“喔……真没想到能在这儿听到这句话。”李雪鳞看着那些穿黑色夹克军装,肩佩金银星的军官们,心中腾起一阵古怪的熟悉感。包括他在内,几个将军还披着新做的大翻领将官皮大衣。远看过去除了没有大盖帽,没有铁十字和鹰徽,竟像是二战中某支军队集体穿越了。
他这才有点惊觉自己对... -->>
“我不能同意!”上校参谋赫林一拳将白桦木桌子砸得跳了一跳,“为什么!为什么我么打了胜仗要撤退!这片草原是用我们壶方人鲜血换来的,不能撤!”
李雪鳞冷冷看了他一眼:“注意你说话的口气,上校!第一,这是作战会议,你可以发表意见,但要有论点和论据,以及能让大家都接受的手段。第二,我他妈说过不止一次了,军中不准给我搞民族对立!壶方有人阵亡,汉人也有阵亡,以后还会有突厥人、契丹人、回鹘人在这面军旗下搏命厮杀。但归根到底,流血牺牲的是我们整个华族。”
达汉将手搭在赫林肩上,把同父异母的弟弟压回座位上,替他重新表述了一遍:“没有理由,官兵不服。后撤,影响军心。”
“没错,这才是开会应有的风格。”李雪鳞点点头,“因此要让你们一起来参谋,这么做到底是否可行。毕竟官兵们的情绪如何,能不能接受这种做法,各部主官比我更清楚。”
张彪机灵,替军长铺了个台阶:“先说说你的理由吧。赫林和铁塔说的都是同一件事,如果就这么撤回来,大家会觉得我们这一年白打了。是不是有兵变不好说,至少士气堪忧。”
“理由很简单。各位,如果要类比一下,战争就像两个人打架,对不对?好,这点上我们没有意见。那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一个小个子和一个大个子,是面对面死磕好;还是利用灵活的优势,边跑边打,让大个子逮不着还手机会好?”
“哦……你是想再玩一次对付阿古拉用的招数?可他们就不会学精了?”
“当然会。如果他们没吸取教训倒麻烦了。”李雪鳞邪邪地一笑,“阿古拉的失误在于他被动挨打,这么保守的风格在苏合将领中极其罕见。一方面归功于我们在乌苏里江畔的血战杀破了他的胆,另一方面游骑兵出色的虚张声势功不可没。但换了别人,在掌握了优势兵力的情况下决不可能忍得下这口气。”
“各个击破?”
“对,各个击破。”李雪鳞手掌拍上军用地图,一挥,拢住了辽河到黑龙江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张彪是在座所有人中年龄最长,作战经验也最丰富的。被李雪鳞稍加点拨,已想通了其中关窍。笑眯眯往椅背上一靠:“那么我们就要从示敌以强转为示弱了。”
“聪明!正是如此。我们要做出粮草兵甲殆尽,后继乏力的情况。让苏合人来撵!而且要让他们撵得放心大胆,无所顾忌!嘿,一师这回能不能真演得像强弩之末,将是关键中的关键。”
李雪鳞原地踱了几步,站定:“嗯……张彪,我想点你的将。这次关系重大,李铁胆做事又太老实,容易露出马脚。你这个副军长辛苦一回,亲自替我去布置罢。”
“遵命!”张彪脸上乐开了花。自从被李雪鳞放到副手的位子上,军衔是耀眼了,却没法自己带兵。这次倒好,一万五千人的一个师都由他说了算,比之过去在大夏当骁骑将军更有实权。
李雪鳞转向其他军官:“各位参谋们还有没有什么意见?”
“苏合人去对付夏军怎么办?”赫林被夹棍夹棒一顿训斥后老实了不少,举手提问道。
“赫林上校的问题很好。但比较一下的话,你认为十五万步兵和我们在前线的一万五骑兵,哪一个对苏合人的威胁更大?”李雪鳞在地图前伸出大拇指作为尺子,比划道,“这种天候下,我们如果舍得承担战马和人员的一定损耗,仍能做到数百乃至上千里的奔袭。加上游骑兵几乎控制了整个战场的情报网,可以让参战部队做到有的放矢,一击必中,一击必杀!另外一师撤退前打的那仗也很重要,要打得他们痛,他们恨,但不能真把苏合人打怕了。张彪,全看你了。
“反观夏军,补给难以支持他们维持推进。而且步兵的作战半径很有限。我们假设夏军进攻顺利,在这儿设了个前进基地作为进攻部队的支撑——”
李雪鳞在地图上的辽州以北一百多公里处用炭笔画了个点,然后又描了个同心圆:“——那么,他们在没有建立新的基地的情况下,有效作战半径只有不到一百里,也就是这个圈的范围。对于没有固定后方的苏合人来说,这连威胁都算不上。相反,夏军在这种季节的进攻活动——其实哪个季节都一样,要承担极大的风险。他们和我们不同,对于粮道的依赖简直是致命的。可以说,夏军现在如果敢布置一个突出部,就要冒着这块人马给苏合人孤立吃掉的危险。更何况夏军现在腹背受敌,主动进攻的可能性基本是零”
他放下炭笔,看了看和整个辽东相比起来简直微不足道的那个小圈,摇着头苦笑:“这就是中原步兵的先天劣势——和游牧民相比一开始就处于被动,缺乏进攻手段。有了城墙倒是能死守,但就怕死守变守死。”
“幸亏我们都是骑兵。”一个壶方军官听到中原人作战还有那么多局限,庆幸地嘀咕了一句。
“说到骑兵——张彪,这次你多带些军马去。一师连续高强度作战后马匹不继,估计你赶到时已经很难保证人均一匹马。咱们示弱归示弱,但不能拿战士们的性命开玩笑。”李雪鳞坐回长条桌的上首,敲敲桌子,“那么,对于‘山洪’计划做如此修正,各位还有什么意见?”
“这后撤算是战略削弱还是战略相持?”
“都有,少将。严格来说,是战略削弱的**和收尾阶段,并平滑过渡到战略相持。”李雪鳞很高兴参谋长许福海能提出这个关键问题。他总是一直强调明确的目的才有明确的手段,明确的手段才有明确的结果。各级军官知道自己现在打的是什么仗,该取得什么效果,很大程度上就能避免贪功冒进或首鼠两端。看来平时的开会、培训、洗脑还不算白费。至少高级军官们已经能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地分析战争。
“战略削弱本来就是个不断运动变化的过程。不是我们说‘要削弱你’,苏合人就傻站着挨刀子。”李雪鳞对于环境原始、气氛却很现代的军官会议已经习以为常,浑没注意自己说话已经带上了老马的哲学味,“战略削弱的过程是运动的、不断变化的,原因在于敌人会随时随地对我们的行为做出反馈。因此我们对于已经和大环境有了偏离的计划能修正则修正。修正不了,推翻重来!就眼下来说,晃豁坛这儿虽然动静不大,但昔只兀惕却主动进攻夏军,打破了原有的均势。他们这一动,晃豁坛的压力骤然减轻,有了对付我们的资本,也就极有可能提前发起攻势,开始战略相持阶段。如果没有把他们削弱到一定程度,光凭一师要想全身而退都很难。”
许福海举起手,点点头:“明白了。您是不让敌人牵着我们走,宁可用土地换时间,这样才能继续削弱苏合人。”
“喔……真没想到能在这儿听到这句话。”李雪鳞看着那些穿黑色夹克军装,肩佩金银星的军官们,心中腾起一阵古怪的熟悉感。包括他在内,几个将军还披着新做的大翻领将官皮大衣。远看过去除了没有大盖帽,没有铁十字和鹰徽,竟像是二战中某支军队集体穿越了。
他这才有点惊觉自己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