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文学网 www.52wx.net,明末微官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秒记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孙承宗不言,沈重自然不语,自顾自享受着香茶,等待着孙承宗亮明来意。
孙承宗看着气定神闲的沈重,摇头苦笑道:“威海伯,老夫刚刚拜别天子,立即就来刑部,你就不问问老夫的来意。”
沈重笑道:“辽西之罪,定边军铁骑,经营四海之志,不外乎如此。”
孙承宗笑道:“威海伯心明眼亮,手段更是高明!威海卫刚刚送入内帑一百万两白银,天子立即批复了三司会审奏疏,还特意将老夫召入大内,大大方方地给老夫拨了五十万两,这是给威海伯说情呢。”
沈重若有所悟,对孙承宗点头笑道:“这么说,王在晋去职了!”
孙承宗脸色一变,对沈重冷声问道:“威海伯北入建州,克复辽沈,乃我大明唯一敢战反攻之人,难不成也同意熊廷弼和王在晋之策,宁愿坐守山海而不为,坐视辽东沦为蛮夷乎?”
沈重肃然答道:“平心而论,自古战策从无绝对正确错误,都是以结果而论英雄。因此在小子心中,既不认为大学士之见错误,也不认为熊廷弼策略正确,以小子来看唯有四字可以衡量,哪个可行!”
孙承宗眉头展开,对沈重笑道:“你这说法倒是新颖,那依伯爷所见,哪个可行呢?”
沈重笑道:“论策辽东,王在晋是实实在在的守策,熊廷弼却是攻策,而大学是您,却是消耗之策。”
孙承宗盯着沈重说道:“请威海伯指教!”
沈重笑道:“大学士之策非是攻,而是耗,只不过非是在山海关,而是顺着辽西走廊向北,推进到大小凌河与广宁对持。我大明军队不堪野战,而九边客兵费用太高,所以大人主张筑城距敌,以辽土养辽人。以辽人守辽土,从而层层消耗,层层推进,直至耗尽建奴实力。再一举收复辽东。”
看着孙承宗点头承认,沈重笑道:“熊廷弼之策,看似防守,实际上却是攻策。辽沈大败后,熊廷弼起复经略。便提出三方布置,目的非是退守,而是重新整顿防御,收回拳头从三方打击建奴。广宁防线是第一拳,天津、登莱水师是第二拳,蒙古朝鲜便是第三拳。以熊廷弼的刚烈性格,又岂是只守不攻、无所作为之人?”
孙承宗默默点头,沈重叹道:“而王在晋才是主张退守之人,不是王大人无心恢复辽东,而是他看到了我大明朝国力颓废。宁肯暂时放弃辽东之地,也不愿看到大明雪上加霜,国力枯竭。孙大人,你们三人无论对错,皆是持大义,肯为国挺身而出的忠良大臣。”
孙承宗站起身来,仰头长叹一声,回头问道:“威海伯以为,哪一策可行?”
沈重笑道:“若用王大人之策,消耗最少。结果不定。若用熊大人之策,效果最好,待时太长。若用孙大人之策,消耗最大。可立竿见影!”
孙承宗扬声说道:“东海与吾想的一样,此老夫所以定此略也!老夫身受天子隆恩,素学圣人之道,岂能坐视辽东失地失民乎?”
沈重肃容问道:“学士可曾算过,若用您之策,朝廷消耗如何?”
孙承宗说道:“每年不少于五百万两。当以五年建功?”
沈重噗嗤一笑,对孙承宗摇头道:“若五年不能建功呢?您所说五百万两只是筑城养军之用,恐怕还未算上安民抚恤征战的损耗,以小子所见,恐怕不能低于六百万两。当然,这还是计算建奴束手无策,按照您的方略层层退守,否则旦有一二次大败,恐怕费用还要提高一二成。”
看着默认的孙承宗,沈重笑道:“用三千万两甚至更多的白银,去买一个可能,即便学士成功,请问大人,此银从何而来?万历年间,天子内帑每年可有四百万两收入应急,自泰昌元年众正盈朝,尽废矿监市舶司,如今内帑收入已无。而户部年年亏损,不说养军练兵,就是减轻民困、兴修水利都不够,难不成大人还要鼓动天子再加辽饷么?”
孙承宗看着沈重说道:“威海伯不是有意四海,欲经营海上么?”
沈重笑着反问:“这不是大人和东林最为痛恨不已的罪行么?”
孙承宗苦笑道:“老夫虽是东林,却出身高阳,与江南商贾可没有半点关系。沈伯爷之言,条理分明,句句在理,可是威海伯,你说得再好,救得了辽东么?你等得起,两京一十三省等得起,可辽东等不起,辽东正在受苦的百姓更等不起。因此老夫此策虽然耗费极大,可老夫宁愿短痛,也不愿长痛。伯爷须知,祖宗之地,祖宗之民,不可轻弃,此大义所在。为大义,当有牺牲!”
沈重起身问冷笑道:“学士此时见我,想来只为两事。一是每年五六百万两白银所需,一是找我要定边军铁骑!银子我可以供应,骑兵营我亦可以交予大人,只要大人能够肯定答复小子一问。”
孙承宗兴奋笑道:“东海请问!”
沈重笑道:“学士的兵略一旦实施,便是一头吞金的猛兽,既然付出代价,便当有所收获,请问学士如何保证五年内掌控大局?”
孙承宗不悦道:“威海伯何以有此一问?”
沈重冷笑道:“第一,截留贪渎,已是官场习俗,二三成便... -->>
一秒记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孙承宗不言,沈重自然不语,自顾自享受着香茶,等待着孙承宗亮明来意。
孙承宗看着气定神闲的沈重,摇头苦笑道:“威海伯,老夫刚刚拜别天子,立即就来刑部,你就不问问老夫的来意。”
沈重笑道:“辽西之罪,定边军铁骑,经营四海之志,不外乎如此。”
孙承宗笑道:“威海伯心明眼亮,手段更是高明!威海卫刚刚送入内帑一百万两白银,天子立即批复了三司会审奏疏,还特意将老夫召入大内,大大方方地给老夫拨了五十万两,这是给威海伯说情呢。”
沈重若有所悟,对孙承宗点头笑道:“这么说,王在晋去职了!”
孙承宗脸色一变,对沈重冷声问道:“威海伯北入建州,克复辽沈,乃我大明唯一敢战反攻之人,难不成也同意熊廷弼和王在晋之策,宁愿坐守山海而不为,坐视辽东沦为蛮夷乎?”
沈重肃然答道:“平心而论,自古战策从无绝对正确错误,都是以结果而论英雄。因此在小子心中,既不认为大学士之见错误,也不认为熊廷弼策略正确,以小子来看唯有四字可以衡量,哪个可行!”
孙承宗眉头展开,对沈重笑道:“你这说法倒是新颖,那依伯爷所见,哪个可行呢?”
沈重笑道:“论策辽东,王在晋是实实在在的守策,熊廷弼却是攻策,而大学是您,却是消耗之策。”
孙承宗盯着沈重说道:“请威海伯指教!”
沈重笑道:“大学士之策非是攻,而是耗,只不过非是在山海关,而是顺着辽西走廊向北,推进到大小凌河与广宁对持。我大明军队不堪野战,而九边客兵费用太高,所以大人主张筑城距敌,以辽土养辽人。以辽人守辽土,从而层层消耗,层层推进,直至耗尽建奴实力。再一举收复辽东。”
看着孙承宗点头承认,沈重笑道:“熊廷弼之策,看似防守,实际上却是攻策。辽沈大败后,熊廷弼起复经略。便提出三方布置,目的非是退守,而是重新整顿防御,收回拳头从三方打击建奴。广宁防线是第一拳,天津、登莱水师是第二拳,蒙古朝鲜便是第三拳。以熊廷弼的刚烈性格,又岂是只守不攻、无所作为之人?”
孙承宗默默点头,沈重叹道:“而王在晋才是主张退守之人,不是王大人无心恢复辽东,而是他看到了我大明朝国力颓废。宁肯暂时放弃辽东之地,也不愿看到大明雪上加霜,国力枯竭。孙大人,你们三人无论对错,皆是持大义,肯为国挺身而出的忠良大臣。”
孙承宗站起身来,仰头长叹一声,回头问道:“威海伯以为,哪一策可行?”
沈重笑道:“若用王大人之策,消耗最少。结果不定。若用熊大人之策,效果最好,待时太长。若用孙大人之策,消耗最大。可立竿见影!”
孙承宗扬声说道:“东海与吾想的一样,此老夫所以定此略也!老夫身受天子隆恩,素学圣人之道,岂能坐视辽东失地失民乎?”
沈重肃容问道:“学士可曾算过,若用您之策,朝廷消耗如何?”
孙承宗说道:“每年不少于五百万两。当以五年建功?”
沈重噗嗤一笑,对孙承宗摇头道:“若五年不能建功呢?您所说五百万两只是筑城养军之用,恐怕还未算上安民抚恤征战的损耗,以小子所见,恐怕不能低于六百万两。当然,这还是计算建奴束手无策,按照您的方略层层退守,否则旦有一二次大败,恐怕费用还要提高一二成。”
看着默认的孙承宗,沈重笑道:“用三千万两甚至更多的白银,去买一个可能,即便学士成功,请问大人,此银从何而来?万历年间,天子内帑每年可有四百万两收入应急,自泰昌元年众正盈朝,尽废矿监市舶司,如今内帑收入已无。而户部年年亏损,不说养军练兵,就是减轻民困、兴修水利都不够,难不成大人还要鼓动天子再加辽饷么?”
孙承宗看着沈重说道:“威海伯不是有意四海,欲经营海上么?”
沈重笑着反问:“这不是大人和东林最为痛恨不已的罪行么?”
孙承宗苦笑道:“老夫虽是东林,却出身高阳,与江南商贾可没有半点关系。沈伯爷之言,条理分明,句句在理,可是威海伯,你说得再好,救得了辽东么?你等得起,两京一十三省等得起,可辽东等不起,辽东正在受苦的百姓更等不起。因此老夫此策虽然耗费极大,可老夫宁愿短痛,也不愿长痛。伯爷须知,祖宗之地,祖宗之民,不可轻弃,此大义所在。为大义,当有牺牲!”
沈重起身问冷笑道:“学士此时见我,想来只为两事。一是每年五六百万两白银所需,一是找我要定边军铁骑!银子我可以供应,骑兵营我亦可以交予大人,只要大人能够肯定答复小子一问。”
孙承宗兴奋笑道:“东海请问!”
沈重笑道:“学士的兵略一旦实施,便是一头吞金的猛兽,既然付出代价,便当有所收获,请问学士如何保证五年内掌控大局?”
孙承宗不悦道:“威海伯何以有此一问?”
沈重冷笑道:“第一,截留贪渎,已是官场习俗,二三成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