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52wx.net,宋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能得到,西夏的实力必然会有一个很不错的提升。
不过麻烦的是中间隔着一个宋朝的灵夏路,这一次李元昊没有犹豫。因为灵夏路是宋朝突出在西北的一块地方,与宋朝背身联系不是特别紧密,甚至有点飞地的感觉。北宋对其重视程度也十分有限,攻取的可能性还是有些的。
当时宋朝的皇帝是真宗,果不其然,对灵夏路不够重视,在防守和出兵的诸多事情上犹犹豫豫,给了李元昊可乘之机。最终灵夏路落入党项人手中,再想要夺回来可就难了。
当时的灵夏路大概就是后世的的宁夏平原,众所周知,黄河九曲,滋养了两块富饶之地,一个是河套平原,另一个就是宁夏平原。
党项人得到这块肥沃的天府之国后,实力大增,并且继续向西北开脱数千里土地。终于,他们有了了宋朝叫板的实力。
公元1038年,宋宝元元年,李元昊悍然称帝,建立大白夏国。
直到此时,宋朝才真的有些着急了,急忙派遣大军讨伐,结果无功而返。最终的结局是宋朝给西夏岁赐,李元昊取消帝号,被宋朝册封为夏国主,名义上是宋朝的藩属之臣。
可实际上呢?西夏俨然是独立一国,很多时候甚至连名义上的臣子都不愿意做。本该是自己的国土丢失了,宋朝无力夺回。然后花钱让对方向自己名义上称臣,听起来是那么的滑稽。
说是赏赐,可实际上与给辽国的岁币有什么区别吗?冗费是宋朝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也是其灭亡的一个元素。冗费体现在哪里?不就是这些方面吗?北宋积弱在这些地方体现的淋漓尽致,堂堂一个王朝发展到这个地步,当真让人有些汗颜……
林昭负责与西夏和谈,那么关于宋夏之间的关系必须要了解清楚,当看到礼部和鸿胪寺送来的资料之后,再加上自己前世的一些了解,林昭心中那个恨啊!
堂堂大宋王朝,天朝上国,未免也太屈辱了!
不管怎么说,林昭都是个血性男儿,当清楚完整地看看这么屈辱的记录之后,心里很不是滋味。
这样的局面必须要改变,林昭心中的民族情绪不由自主地被点燃了。他觉得自己着实很难继续容忍这样的局面……
可是自己如此渺小,又能做什么呢?即便是身为宋夏之间的和谈使,也不过只是负责和谈的过程和形式而来。
至于和谈的原则性问题,皇帝赵顼和汴京的诸位相公们已经有决断,自己只需要照着执行就是了。
此番和谈,重点在于停战!
一句话似乎暴露了宋朝内部迫切希望停止战争的打算,以及朝中诸位大佬们惧战的心理,如此情况下,和谈使又能有多少底气呢?至于其他条款,也不像是一个战胜国该有的姿态,至少没有那么的强硬,看来汴京方面还是信心不够坚定啊!
林昭无奈摇头,想要改变宋朝的这种状况,也绝非一次和谈就能做到的!也绝非自己一个空有虚名的兵部侍郎所能做到。即便是满腔抱负,可是没有权力,一切都是白搭。林昭本就强烈的权力欲望再一次被点燃……
这一次,只能说是在官家和相公们制定原则基础上,尽可能多地争取利益,也只能如此了。自己此番最重要的目的是救出折文芯,其他的只能另在说了……
至于和谈的地点,在大宋境内不好,在西夏境内也不好。毕竟双方战事尚未完全停战,是处于敌对状态的。故而让使臣前往任何一方都不大合适,最适合的地方则是选在两国边境。
这一点,汴京方面并未有强制的要求,完全同意由林昭自己安排。林昭思来想去,庆州这边有些太过敏感,估计西夏人有意淡化梁乙埋被俘的影响,绝对不会同意在庆州。
既然西夏要求的是绥州,那就绥州好了,在两国边境上和谈。看看西夏人到底是什么反应?
林昭暂时离开了庆州,景思立负责继续留守。虽说是在和谈,可毕竟战事尚未结束,西夏人趁机偷袭也完全是可能的,一个梁乙埋无法让西夏人完全的投鼠忌器,故而还是需要小心戒备。
林昭则押着梁乙埋往绥州而来,因为有西夏国相这个重要人物在,故而不敢怠慢,唯恐途中有所闪失。即便是在大宋国土上,同样不可掉与轻心,王韶特意派出刘昌祚,率领了一支三千人的军队随行,护卫左右……
三千人浩浩荡荡朝着东北方而去,向绥州而行……RS
能得到,西夏的实力必然会有一个很不错的提升。
不过麻烦的是中间隔着一个宋朝的灵夏路,这一次李元昊没有犹豫。因为灵夏路是宋朝突出在西北的一块地方,与宋朝背身联系不是特别紧密,甚至有点飞地的感觉。北宋对其重视程度也十分有限,攻取的可能性还是有些的。
当时宋朝的皇帝是真宗,果不其然,对灵夏路不够重视,在防守和出兵的诸多事情上犹犹豫豫,给了李元昊可乘之机。最终灵夏路落入党项人手中,再想要夺回来可就难了。
当时的灵夏路大概就是后世的的宁夏平原,众所周知,黄河九曲,滋养了两块富饶之地,一个是河套平原,另一个就是宁夏平原。
党项人得到这块肥沃的天府之国后,实力大增,并且继续向西北开脱数千里土地。终于,他们有了了宋朝叫板的实力。
公元1038年,宋宝元元年,李元昊悍然称帝,建立大白夏国。
直到此时,宋朝才真的有些着急了,急忙派遣大军讨伐,结果无功而返。最终的结局是宋朝给西夏岁赐,李元昊取消帝号,被宋朝册封为夏国主,名义上是宋朝的藩属之臣。
可实际上呢?西夏俨然是独立一国,很多时候甚至连名义上的臣子都不愿意做。本该是自己的国土丢失了,宋朝无力夺回。然后花钱让对方向自己名义上称臣,听起来是那么的滑稽。
说是赏赐,可实际上与给辽国的岁币有什么区别吗?冗费是宋朝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也是其灭亡的一个元素。冗费体现在哪里?不就是这些方面吗?北宋积弱在这些地方体现的淋漓尽致,堂堂一个王朝发展到这个地步,当真让人有些汗颜……
林昭负责与西夏和谈,那么关于宋夏之间的关系必须要了解清楚,当看到礼部和鸿胪寺送来的资料之后,再加上自己前世的一些了解,林昭心中那个恨啊!
堂堂大宋王朝,天朝上国,未免也太屈辱了!
不管怎么说,林昭都是个血性男儿,当清楚完整地看看这么屈辱的记录之后,心里很不是滋味。
这样的局面必须要改变,林昭心中的民族情绪不由自主地被点燃了。他觉得自己着实很难继续容忍这样的局面……
可是自己如此渺小,又能做什么呢?即便是身为宋夏之间的和谈使,也不过只是负责和谈的过程和形式而来。
至于和谈的原则性问题,皇帝赵顼和汴京的诸位相公们已经有决断,自己只需要照着执行就是了。
此番和谈,重点在于停战!
一句话似乎暴露了宋朝内部迫切希望停止战争的打算,以及朝中诸位大佬们惧战的心理,如此情况下,和谈使又能有多少底气呢?至于其他条款,也不像是一个战胜国该有的姿态,至少没有那么的强硬,看来汴京方面还是信心不够坚定啊!
林昭无奈摇头,想要改变宋朝的这种状况,也绝非一次和谈就能做到的!也绝非自己一个空有虚名的兵部侍郎所能做到。即便是满腔抱负,可是没有权力,一切都是白搭。林昭本就强烈的权力欲望再一次被点燃……
这一次,只能说是在官家和相公们制定原则基础上,尽可能多地争取利益,也只能如此了。自己此番最重要的目的是救出折文芯,其他的只能另在说了……
至于和谈的地点,在大宋境内不好,在西夏境内也不好。毕竟双方战事尚未完全停战,是处于敌对状态的。故而让使臣前往任何一方都不大合适,最适合的地方则是选在两国边境。
这一点,汴京方面并未有强制的要求,完全同意由林昭自己安排。林昭思来想去,庆州这边有些太过敏感,估计西夏人有意淡化梁乙埋被俘的影响,绝对不会同意在庆州。
既然西夏要求的是绥州,那就绥州好了,在两国边境上和谈。看看西夏人到底是什么反应?
林昭暂时离开了庆州,景思立负责继续留守。虽说是在和谈,可毕竟战事尚未结束,西夏人趁机偷袭也完全是可能的,一个梁乙埋无法让西夏人完全的投鼠忌器,故而还是需要小心戒备。
林昭则押着梁乙埋往绥州而来,因为有西夏国相这个重要人物在,故而不敢怠慢,唯恐途中有所闪失。即便是在大宋国土上,同样不可掉与轻心,王韶特意派出刘昌祚,率领了一支三千人的军队随行,护卫左右……
三千人浩浩荡荡朝着东北方而去,向绥州而行……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