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文学网 www.52wx.net,十国帝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感谢tryq的捧场、月票,叶孤城杀猪的月票。)
两日后,李从璟率领大军离开平州,向营州进发。
在离开时,他将杜千书留在平州,并任命杜千书临时充任平州刺史,处理平州一应事务。练民为兵、整治耕地、管理渔场商路诸事繁杂,平州又是开头,重要性不言而喻,需得人坐镇指挥,杜千书虽年轻,然有政才,加之有赵钟鸣辅助,当能为李从璟稳定、发展好平州。
君子都在白狼山败营州援军,之后便一直驻扎在白狼山侧,没有前行。平州的补给线只能到此地,无法伸长太远,再拉长距离就有压力,况且营州境内并非太平之地,因其地广人稀,官府控制力薄弱,于民是害,于各种山贼、马帮势力则是大善,使得此地鱼龙混杂,局势莫测。乱世人心丧乱,在大军未出时,不可不心行事。
君子都在平州的伤员并未随行大军进往营州,在平州守军还未招募、训练完毕时,此地也需要大军驻扎护卫,况且训练新卒亦需教头,李从璟将半君子都留于平州,以君子都的战力、军貌,他相信这对平州守军的素质,会是一个不错的影响。平州是新克之地,地理位置又重要,是契丹东入幽云门户,日后必为久战、激战、苦战之地,李从璟需要平州守军皆为精锐,如此才能胜任防守重担。
北上途中,信报一直接连不断,军情处、君子都将营州境内、契丹境内的敌军动向整理成简单的文字,尽数汇报给李从璟,让他虽相隔千百里,能对前线形势了如指掌。此番北伐,大军第一个对手仍是营州契丹军。
李从璟在白狼山与君子都成功汇合,虽经历一场大战,君子都伤亡并不大,郭威、林英、林雄等人来相见时,神色振奋,对攻下营州充满信心。见天色不早,李从璟慰问一番,随即下令大军今日就地扎营,明日继续北行。
与郭威等人一同来拜见李从璟的诸人中,竟有几张生面孔,李从璟见怪不怪,与这几人亲切交谈。
君子都之所以能败救援平州的营州契丹军,除开战术运用得当,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受到附近“义军”的帮助。这些“义军”虽人数不多,战力不如君子都,但却因为是地头蛇,对方圆百里一草一木皆了如指掌,而山地作战,对这些盘桓在山中的“义军”而言,无疑是拿手好戏。他们或许平地阵战无法与百战军相媲美,但若论起山地战,却能甩正规军几条街。
“义军”能相助君子都,并非偶然,军情处在幽云活动日久,渗透营州也非一两日,免不了与这些绿林豪杰接触,这回来助君子都作战的,是其中忠肝义胆之辈。
前些时候,李从璟派遣君子都北上狙击营州敌军,明知君子都人数不多,仍然如此下令,便是如此原因。
后世岳飞与契丹作战时,便有联合北地“义军”,共同击敌的政策、举措,并且成效不错,李从璟要以一地战一国,自然要联合一切能联合的力量。国家大义面前,不缺忠义血性之士。
这股“义军”的大当家是位扎髯客,瞧着五大三粗的模样,见到李从璟,他竟然有些局促,听到李从璟的亲切言语,一派受宠若惊之相,愈发手脚不知该往何处放,“李将军将门之后,祖孙三代皆名将,人慕名已久,不曾想今日竟得一见,实在是荣幸……将军初至幽云,旬月间历经葫芦口、平州两场大战,无不大捷,不仅收拾了卢文进这个狗贼,更教训了耶律德光那犬儿,叫我等好生敬佩!将军一句‘卫平州、越长城、复营州、入草原’,振聋发聩,如今已传遍边地,哪个热血儿郎,有志之士,闻听将军护边击贼之决心后,不抚掌称赞?不瞒将军,人几个相熟弟兄,皆欲率众来头,跟随将军讨伐契丹蛮贼。如将军这般勇武、贤明之将,人生平未见,今番能同将军并肩作战,实乃人三生修来的福气!”
“一门三将,仰慕已久”云云,李从璟不以为意,然其言起“卫平州、越长城、复营州、入草原”这话如今已传遍边地,让人“皆欲率众来投”,叫李从璟意外又惊喜。此言或许不尽真实,寻常时听到,李从璟多会一笑置之,但眼下对方已助君子都取得大捷,分量就不同了。
李从璟道:“能得壮士这般豪杰相助,边军方能在与契丹交战时,立于不败之地。壮士及其部从之功,当为边地军民开模,来日本帅必禀明朝廷,想必陛下闻之,亦会十分高兴,定有嘉奖。壮士方才,边地豪杰多有欲助边军征战之意,此言可能当真?”
真名叫黄宗的扎髯客,拍着铁板一般的胸膛道:“人虽爱吹牛,但在将军面前,不敢虚言豪言。将军攻占平州之后,约束部众‘不取一物’‘不扰一人’,不仅如此,更让将士相助百姓修缮房屋,有受卢狗贼挟持而战死者,还多加抚恤,此等仁义之举,哪个不服?我等虽啸聚山林,但终究不是没心没肺的人,人生平最敬重的,就是仁、义之士。将军不仅勇武贤明,更兼仁义、爱民,将军一路行来,难道没有在路上听人,大伙儿都称将军为‘幽云之福’?”
饶是李从璟看淡虚荣,听了黄宗这番话,也是心潮激荡。
与当下的人不同,他来自后世太平年代,对生命本就看重,看不惯视人命如草芥的行为,若是迫不得已也就罢了,就如攻打平州时,百战军也有挟持民夫填河的,但除此之外,他不愿乱伤一人性命。
攻平州之战,虽无惨重损失,但战事也颇艰难,城破之后,军中颇有愤然情绪,恼恨平州城内百姓助贼抗拒王师,不是没有人向他进言,意图在城破之后屠城,以泄将士之愤,以威慑边地百姓。但李从璟不仅没有这么做,反而约束部众克城后“不取一物,不扰一人”,百战军也就罢了,军纪严明,都头以上军官日日被军营先生教授圣人之学,无人违背军令。但卢龙军就不同了,边军生存环境本就恶劣,一旦契丹南下,朝不保夕,这就使得他们戾气深重,性子暴烈。为约束卢龙军,李从璟很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
(感谢tryq的捧场、月票,叶孤城杀猪的月票。)
两日后,李从璟率领大军离开平州,向营州进发。
在离开时,他将杜千书留在平州,并任命杜千书临时充任平州刺史,处理平州一应事务。练民为兵、整治耕地、管理渔场商路诸事繁杂,平州又是开头,重要性不言而喻,需得人坐镇指挥,杜千书虽年轻,然有政才,加之有赵钟鸣辅助,当能为李从璟稳定、发展好平州。
君子都在白狼山败营州援军,之后便一直驻扎在白狼山侧,没有前行。平州的补给线只能到此地,无法伸长太远,再拉长距离就有压力,况且营州境内并非太平之地,因其地广人稀,官府控制力薄弱,于民是害,于各种山贼、马帮势力则是大善,使得此地鱼龙混杂,局势莫测。乱世人心丧乱,在大军未出时,不可不心行事。
君子都在平州的伤员并未随行大军进往营州,在平州守军还未招募、训练完毕时,此地也需要大军驻扎护卫,况且训练新卒亦需教头,李从璟将半君子都留于平州,以君子都的战力、军貌,他相信这对平州守军的素质,会是一个不错的影响。平州是新克之地,地理位置又重要,是契丹东入幽云门户,日后必为久战、激战、苦战之地,李从璟需要平州守军皆为精锐,如此才能胜任防守重担。
北上途中,信报一直接连不断,军情处、君子都将营州境内、契丹境内的敌军动向整理成简单的文字,尽数汇报给李从璟,让他虽相隔千百里,能对前线形势了如指掌。此番北伐,大军第一个对手仍是营州契丹军。
李从璟在白狼山与君子都成功汇合,虽经历一场大战,君子都伤亡并不大,郭威、林英、林雄等人来相见时,神色振奋,对攻下营州充满信心。见天色不早,李从璟慰问一番,随即下令大军今日就地扎营,明日继续北行。
与郭威等人一同来拜见李从璟的诸人中,竟有几张生面孔,李从璟见怪不怪,与这几人亲切交谈。
君子都之所以能败救援平州的营州契丹军,除开战术运用得当,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受到附近“义军”的帮助。这些“义军”虽人数不多,战力不如君子都,但却因为是地头蛇,对方圆百里一草一木皆了如指掌,而山地作战,对这些盘桓在山中的“义军”而言,无疑是拿手好戏。他们或许平地阵战无法与百战军相媲美,但若论起山地战,却能甩正规军几条街。
“义军”能相助君子都,并非偶然,军情处在幽云活动日久,渗透营州也非一两日,免不了与这些绿林豪杰接触,这回来助君子都作战的,是其中忠肝义胆之辈。
前些时候,李从璟派遣君子都北上狙击营州敌军,明知君子都人数不多,仍然如此下令,便是如此原因。
后世岳飞与契丹作战时,便有联合北地“义军”,共同击敌的政策、举措,并且成效不错,李从璟要以一地战一国,自然要联合一切能联合的力量。国家大义面前,不缺忠义血性之士。
这股“义军”的大当家是位扎髯客,瞧着五大三粗的模样,见到李从璟,他竟然有些局促,听到李从璟的亲切言语,一派受宠若惊之相,愈发手脚不知该往何处放,“李将军将门之后,祖孙三代皆名将,人慕名已久,不曾想今日竟得一见,实在是荣幸……将军初至幽云,旬月间历经葫芦口、平州两场大战,无不大捷,不仅收拾了卢文进这个狗贼,更教训了耶律德光那犬儿,叫我等好生敬佩!将军一句‘卫平州、越长城、复营州、入草原’,振聋发聩,如今已传遍边地,哪个热血儿郎,有志之士,闻听将军护边击贼之决心后,不抚掌称赞?不瞒将军,人几个相熟弟兄,皆欲率众来头,跟随将军讨伐契丹蛮贼。如将军这般勇武、贤明之将,人生平未见,今番能同将军并肩作战,实乃人三生修来的福气!”
“一门三将,仰慕已久”云云,李从璟不以为意,然其言起“卫平州、越长城、复营州、入草原”这话如今已传遍边地,让人“皆欲率众来投”,叫李从璟意外又惊喜。此言或许不尽真实,寻常时听到,李从璟多会一笑置之,但眼下对方已助君子都取得大捷,分量就不同了。
李从璟道:“能得壮士这般豪杰相助,边军方能在与契丹交战时,立于不败之地。壮士及其部从之功,当为边地军民开模,来日本帅必禀明朝廷,想必陛下闻之,亦会十分高兴,定有嘉奖。壮士方才,边地豪杰多有欲助边军征战之意,此言可能当真?”
真名叫黄宗的扎髯客,拍着铁板一般的胸膛道:“人虽爱吹牛,但在将军面前,不敢虚言豪言。将军攻占平州之后,约束部众‘不取一物’‘不扰一人’,不仅如此,更让将士相助百姓修缮房屋,有受卢狗贼挟持而战死者,还多加抚恤,此等仁义之举,哪个不服?我等虽啸聚山林,但终究不是没心没肺的人,人生平最敬重的,就是仁、义之士。将军不仅勇武贤明,更兼仁义、爱民,将军一路行来,难道没有在路上听人,大伙儿都称将军为‘幽云之福’?”
饶是李从璟看淡虚荣,听了黄宗这番话,也是心潮激荡。
与当下的人不同,他来自后世太平年代,对生命本就看重,看不惯视人命如草芥的行为,若是迫不得已也就罢了,就如攻打平州时,百战军也有挟持民夫填河的,但除此之外,他不愿乱伤一人性命。
攻平州之战,虽无惨重损失,但战事也颇艰难,城破之后,军中颇有愤然情绪,恼恨平州城内百姓助贼抗拒王师,不是没有人向他进言,意图在城破之后屠城,以泄将士之愤,以威慑边地百姓。但李从璟不仅没有这么做,反而约束部众克城后“不取一物,不扰一人”,百战军也就罢了,军纪严明,都头以上军官日日被军营先生教授圣人之学,无人违背军令。但卢龙军就不同了,边军生存环境本就恶劣,一旦契丹南下,朝不保夕,这就使得他们戾气深重,性子暴烈。为约束卢龙军,李从璟很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