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文学网 www.52wx.net,心理学与口才技巧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关键时刻一语中的,让对方无言以对
中国有句俗语:“最后的赢家才是真正的赢家,要笑就要笑到最后。”这句话一点也不假。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只有手握底牌,才能出奇制胜。我们可能经常看到法官这样审查嫌疑人:刚开始嫌疑人总是否认自己的犯罪事实,但他没想到的是,正当自己为自己的罪行辩护的时候,法官却突然指出他言语间的漏洞或者拿出关键性证据。此时,他只好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和盘托出自己的罪行。同样,这一道理也可以运用到生活中的沟通场景中,如果对方否认某些事实,我们不妨在关键时刻一语中的,让对方无言以对。
我们来看一个这样的职场故事:
某公司新来一个员工小王,他似乎有点小偷小摸的坏毛病。
这天,大家都已经下班回家了,但小王还想在公司继续上会儿网。正巧,他看见经理办公室的门还开着,好奇心使他悄悄地进去看了一下。巧的是,办公桌的抽屉也没有上锁,里面放着厚厚的一叠钱。面对金钱的诱惑,小王心动了,于是,他就做了件顺手牵羊的事——拿走了几张百元大钞,并且,他很有自信地认为,没有人会发现。
但实际情况并不是如此,第二天一大早,经理就在办公室嚷嚷起来了:“你们谁偷了我办公室的钱?办公室怎么还有这样偷偷摸摸的人啊……”但没有一人承认。这时候,经理秘书想出了一个招儿。
他把大家招到会议室,然后说:“今天早上,清洁工周大姐来找过我,说昨天有人进了经理的办公室……”后面的话,秘书并没有说,然后他接着说:“经理已经答应我,这件事不会追究,但希望这位同事能主动给经理发个邮件,经理不会公开这件事。”
会后,小王给经理发了邮件,并将钱转回到了经理的账上。经理一直夸自己的秘书是个“军师”的料子。
秘书让偷钱人小王不打自招的秘诀在于,他编造出了周大姐曾经看到这个嫌疑人的“作案过程”的虚假事实,然后假装一语中的,从而让小王乱了方寸,不打自招。并且,他采取了软硬兼施的措施,他给了对方“不再追究”的保证,在权衡利弊得失后,小王也只好承认偷钱的事实。
可见,当我们不知对手虚实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证人这张王牌投石问路。而在知晓事实的情况下,“证人”更能让对方心服口服。另外,当他人对我们产生质疑时,我们也可以采用这一心理策略:
客户:“请问我买的房子,大概什么时候可以收楼呀?”
销售员:“一般情况下,是签完合同,收到首期房款三个月之后。”
客户:“要这么长时间呀,一个月时间行不行呢?”
销售员:“如果要求一个月时间收楼的话,装修人员就要赶工。您都知道慢工出细活,赶工的时候,容易忙中出错,最后影响您房子的装修质量,那就划不来了。”
客户:“噢,是这样呀。那就按正常时间收楼吧。”
案例中的销售员运用的计策就是让客户晓以利害,给对方施加了心理压力,在权衡之下,客户接受销售员提出的“不”,同意按时收楼。
心理点拔
当然,在使用这一心理策略的时候,我们还需要注意:
1.把握时机,到顺风顺水的时候再说话
比如,在生意场上,在谈判中,有些时候你能清楚地感觉到事情正在越变越糟。你应该采取守势,退后一步,现在的情势不适合马上反击。很多人在自己处于劣势的时候拼命地试图证明自己,其实不妨退守一步。记住,在你处在劣势的时候,不要急着马上反击,等一等机会总会到来,那时你才能出奇制胜。
2.胜者总是笑到最后,最后表态
你还应该在最后说话的时候尽力最大化你的优势,先观察你对手的动作,尽量让对手先表态,然后根据对方的心理变化适时地调整自己的策略。到最后的时候,一语中的,让对方心服口服。
重视最后几句话的影响力
近因效应是指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或某人的言论时对末尾部分的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当你所传递的前后信息间隔时间越长的时候,近因效应就越明显,原因在于前面的信息在记忆中逐渐模糊,从而使近期信息在短时间记忆中更为突出。心理学认为,人的记忆受到“近因效应”的影响,在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使过去的一些评价得以改变。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在说最后一句话或留下最后一个印象时,对方往往是记得最牢的。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都会经历这样的场面:两个朋友在一起愉快地聊天,可是,告别的时候,她居然说了一句很恶劣的话。那么,无论之前的畅谈是多么愉快,我们都会把最后一句话留在心里,并挥之不去,而且,这句话所造成的影响将波及彼此的关系。相反,本来对那个人的印象并不好,但分别时她居然说“认识你真高兴,我觉得今天你真漂亮,咱们下次再聊”,那么你会觉得以前不好的都随之而去,从此对她有了好的印象。其实,这些都是心理学上的近因效应在起作用。
曾国藩在最初和太平军的交锋中,一直处于劣势,于是在奏折中称自己“屡战屡败”。但他幕下的一个师爷看了说,不要这样写,而是将四个字的位置调动了一下,变成了“屡败屡战”。曾国藩恍然大悟,把奏折改了过来,交了上去。结果一个“常败将军”的形象变成了败而不馁、坚韧不拔的形象。
其实,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在整个说话过程中,最后一句话往往决定了整句话的基调。比如,上司对下属说“这个月总能超越上个月的销售额吧,虽然这个月销售出去的产品很少”,或者说“虽然这个月销售出去的产品很少,总能超越上个月的销售额吧”。其实,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但就是因为语句排列的顺序不同,给对方的印象却是迥然不同的。前者给对方留下悲观的印象,后者给对方留下乐观、积极的印象。相比较而言,后者传递的言语暗示会更容易影响其心理。
谈判过程中,虽然张先生一再表现出合作的诚意,但对方公司负责人就是不为所动,甚至言辞犀利地拒绝:“我觉得你们公司不合适做咱们的合作伙伴,您现在提出的一些要求都是毫无作用的。”张先生遗憾之余,还是面带微笑说:“谢谢贵公司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与我公司会谈,以后我还会为咱们的合作继续努力。”说完了,还亲自把对方谈判代表送到宾馆门口。次日,张先生却意外接到了该公司的邀请电话。
张先生利用告别时“近因效应”挽回了合作伙伴,促成了谈判的成功。工作中的洽谈并不是一两次就能完成,即便双方已经达成了协议,但毕竟是合作伙伴,说不定以后还能遇到。
心理点拔
收尾最后一句话给未来做好铺垫,同时,给对方留一个好的印象,这都是十分重要的。
1.“今天真的很愉快”
即使在谈话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也要向对方传递友好的信息,否则有可能你无意的一句话就毁掉了前面的整个沟通。比如“今天真的很愉快”“我觉得你是个很不错的聊天伙伴,下次有空再过来玩”“谢谢你今天的盛情招待,我过得十分愉快”等,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有利于进一步接触或者下一次合作。
2.简洁有力的告别语
在结束整个谈话的时候,告别语不宜过多,如果你总是絮絮叨叨“今天我真高兴,没想到你会邀请我到你家来,这真是我的荣幸啊……那我走了啊,哎,你就别送了”,这样对方会觉得你很啰唆,之前对你好印象都会消失不见;相反,如果你用简洁有力语言告别“今天过得很愉快,谢谢你,再见”,对方会觉得你是一个做事果断的人,对你更有好感了。
3.“你能给我这份工作吗”
一般情况下,参加面试结束时很少会注意最后一句话,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最后一句简单的话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可以在最后一句话传递期待的心理:“你能给我这份工作吗?”“我最晚什么时候能得到回音?”“如果因为种种原因你没有在最后期限通知我,我可以联系你吗?”你所传达的期待心理,会使他人对你的印象大大改观,最后一句话有效地影响了其心理,或许你最后就得到这份工作了。
以己度人,挖掘对方欲望点
投射效应是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对方身上的倾向,即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对方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于是,他们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对方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比如,一个善良的人认为对方也是善良的,一个敏感多疑的人,则往往会认为别人都是不怀好意的。投射效应使我们对他人的知觉产生失真,我们在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有一种强烈的倾向就是假定对方与自己有相同之处,但实际上对方所具备的特性却是全然不同的。由于投射效应更倾向于以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来知觉他人,而不是按照被观察者的真实情况进行知觉,因而,投射效应是一种严重的认知心理偏差,它会给正常的人际交往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所以,在日常交际中,我们需要克服这样的心理,善于从言谈比较中挖掘对方的欲望点,继而影响其心理。
1964年,刚从海军学校毕业的吉米·卡特,遇到了海军上将里·科弗将军。当将军让他谈谈自己的事情的时候,吉米·卡特为了获得里·科弗将军的喜欢,骄傲地谈起了自己在海军学院的成绩,他说自己在全校820名毕业生中,名列58名。他自认为将军听了他的成绩后一定会对他刮目相看,没想到将军却没有任何反应地问道:“你尽力了吗?为什么不是第一名?”这句话让吉米·卡特不知道如何回答。
吉米·卡特与将军的对话验证了错误投射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心理学研究发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强加在对方的身上,认为自己是这样想的,对方也应该有同样的想法,并试图通过这样的想法去影响他人,最终却适得其反。
投射效应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感情投射,也就是认为对方的喜好与自己有相同之处,继而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试图来影响其心理;二是缺乏客观性的认知,他会以自己的价值判断去过度地赞扬喜欢的人,或者贬低厌恶的人。其实,投射效应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即每个人的心理都是... -->>
关键时刻一语中的,让对方无言以对
中国有句俗语:“最后的赢家才是真正的赢家,要笑就要笑到最后。”这句话一点也不假。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只有手握底牌,才能出奇制胜。我们可能经常看到法官这样审查嫌疑人:刚开始嫌疑人总是否认自己的犯罪事实,但他没想到的是,正当自己为自己的罪行辩护的时候,法官却突然指出他言语间的漏洞或者拿出关键性证据。此时,他只好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和盘托出自己的罪行。同样,这一道理也可以运用到生活中的沟通场景中,如果对方否认某些事实,我们不妨在关键时刻一语中的,让对方无言以对。
我们来看一个这样的职场故事:
某公司新来一个员工小王,他似乎有点小偷小摸的坏毛病。
这天,大家都已经下班回家了,但小王还想在公司继续上会儿网。正巧,他看见经理办公室的门还开着,好奇心使他悄悄地进去看了一下。巧的是,办公桌的抽屉也没有上锁,里面放着厚厚的一叠钱。面对金钱的诱惑,小王心动了,于是,他就做了件顺手牵羊的事——拿走了几张百元大钞,并且,他很有自信地认为,没有人会发现。
但实际情况并不是如此,第二天一大早,经理就在办公室嚷嚷起来了:“你们谁偷了我办公室的钱?办公室怎么还有这样偷偷摸摸的人啊……”但没有一人承认。这时候,经理秘书想出了一个招儿。
他把大家招到会议室,然后说:“今天早上,清洁工周大姐来找过我,说昨天有人进了经理的办公室……”后面的话,秘书并没有说,然后他接着说:“经理已经答应我,这件事不会追究,但希望这位同事能主动给经理发个邮件,经理不会公开这件事。”
会后,小王给经理发了邮件,并将钱转回到了经理的账上。经理一直夸自己的秘书是个“军师”的料子。
秘书让偷钱人小王不打自招的秘诀在于,他编造出了周大姐曾经看到这个嫌疑人的“作案过程”的虚假事实,然后假装一语中的,从而让小王乱了方寸,不打自招。并且,他采取了软硬兼施的措施,他给了对方“不再追究”的保证,在权衡利弊得失后,小王也只好承认偷钱的事实。
可见,当我们不知对手虚实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证人这张王牌投石问路。而在知晓事实的情况下,“证人”更能让对方心服口服。另外,当他人对我们产生质疑时,我们也可以采用这一心理策略:
客户:“请问我买的房子,大概什么时候可以收楼呀?”
销售员:“一般情况下,是签完合同,收到首期房款三个月之后。”
客户:“要这么长时间呀,一个月时间行不行呢?”
销售员:“如果要求一个月时间收楼的话,装修人员就要赶工。您都知道慢工出细活,赶工的时候,容易忙中出错,最后影响您房子的装修质量,那就划不来了。”
客户:“噢,是这样呀。那就按正常时间收楼吧。”
案例中的销售员运用的计策就是让客户晓以利害,给对方施加了心理压力,在权衡之下,客户接受销售员提出的“不”,同意按时收楼。
心理点拔
当然,在使用这一心理策略的时候,我们还需要注意:
1.把握时机,到顺风顺水的时候再说话
比如,在生意场上,在谈判中,有些时候你能清楚地感觉到事情正在越变越糟。你应该采取守势,退后一步,现在的情势不适合马上反击。很多人在自己处于劣势的时候拼命地试图证明自己,其实不妨退守一步。记住,在你处在劣势的时候,不要急着马上反击,等一等机会总会到来,那时你才能出奇制胜。
2.胜者总是笑到最后,最后表态
你还应该在最后说话的时候尽力最大化你的优势,先观察你对手的动作,尽量让对手先表态,然后根据对方的心理变化适时地调整自己的策略。到最后的时候,一语中的,让对方心服口服。
重视最后几句话的影响力
近因效应是指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或某人的言论时对末尾部分的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当你所传递的前后信息间隔时间越长的时候,近因效应就越明显,原因在于前面的信息在记忆中逐渐模糊,从而使近期信息在短时间记忆中更为突出。心理学认为,人的记忆受到“近因效应”的影响,在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使过去的一些评价得以改变。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在说最后一句话或留下最后一个印象时,对方往往是记得最牢的。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都会经历这样的场面:两个朋友在一起愉快地聊天,可是,告别的时候,她居然说了一句很恶劣的话。那么,无论之前的畅谈是多么愉快,我们都会把最后一句话留在心里,并挥之不去,而且,这句话所造成的影响将波及彼此的关系。相反,本来对那个人的印象并不好,但分别时她居然说“认识你真高兴,我觉得今天你真漂亮,咱们下次再聊”,那么你会觉得以前不好的都随之而去,从此对她有了好的印象。其实,这些都是心理学上的近因效应在起作用。
曾国藩在最初和太平军的交锋中,一直处于劣势,于是在奏折中称自己“屡战屡败”。但他幕下的一个师爷看了说,不要这样写,而是将四个字的位置调动了一下,变成了“屡败屡战”。曾国藩恍然大悟,把奏折改了过来,交了上去。结果一个“常败将军”的形象变成了败而不馁、坚韧不拔的形象。
其实,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在整个说话过程中,最后一句话往往决定了整句话的基调。比如,上司对下属说“这个月总能超越上个月的销售额吧,虽然这个月销售出去的产品很少”,或者说“虽然这个月销售出去的产品很少,总能超越上个月的销售额吧”。其实,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但就是因为语句排列的顺序不同,给对方的印象却是迥然不同的。前者给对方留下悲观的印象,后者给对方留下乐观、积极的印象。相比较而言,后者传递的言语暗示会更容易影响其心理。
谈判过程中,虽然张先生一再表现出合作的诚意,但对方公司负责人就是不为所动,甚至言辞犀利地拒绝:“我觉得你们公司不合适做咱们的合作伙伴,您现在提出的一些要求都是毫无作用的。”张先生遗憾之余,还是面带微笑说:“谢谢贵公司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与我公司会谈,以后我还会为咱们的合作继续努力。”说完了,还亲自把对方谈判代表送到宾馆门口。次日,张先生却意外接到了该公司的邀请电话。
张先生利用告别时“近因效应”挽回了合作伙伴,促成了谈判的成功。工作中的洽谈并不是一两次就能完成,即便双方已经达成了协议,但毕竟是合作伙伴,说不定以后还能遇到。
心理点拔
收尾最后一句话给未来做好铺垫,同时,给对方留一个好的印象,这都是十分重要的。
1.“今天真的很愉快”
即使在谈话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也要向对方传递友好的信息,否则有可能你无意的一句话就毁掉了前面的整个沟通。比如“今天真的很愉快”“我觉得你是个很不错的聊天伙伴,下次有空再过来玩”“谢谢你今天的盛情招待,我过得十分愉快”等,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有利于进一步接触或者下一次合作。
2.简洁有力的告别语
在结束整个谈话的时候,告别语不宜过多,如果你总是絮絮叨叨“今天我真高兴,没想到你会邀请我到你家来,这真是我的荣幸啊……那我走了啊,哎,你就别送了”,这样对方会觉得你很啰唆,之前对你好印象都会消失不见;相反,如果你用简洁有力语言告别“今天过得很愉快,谢谢你,再见”,对方会觉得你是一个做事果断的人,对你更有好感了。
3.“你能给我这份工作吗”
一般情况下,参加面试结束时很少会注意最后一句话,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最后一句简单的话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可以在最后一句话传递期待的心理:“你能给我这份工作吗?”“我最晚什么时候能得到回音?”“如果因为种种原因你没有在最后期限通知我,我可以联系你吗?”你所传达的期待心理,会使他人对你的印象大大改观,最后一句话有效地影响了其心理,或许你最后就得到这份工作了。
以己度人,挖掘对方欲望点
投射效应是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对方身上的倾向,即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对方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于是,他们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对方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比如,一个善良的人认为对方也是善良的,一个敏感多疑的人,则往往会认为别人都是不怀好意的。投射效应使我们对他人的知觉产生失真,我们在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有一种强烈的倾向就是假定对方与自己有相同之处,但实际上对方所具备的特性却是全然不同的。由于投射效应更倾向于以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来知觉他人,而不是按照被观察者的真实情况进行知觉,因而,投射效应是一种严重的认知心理偏差,它会给正常的人际交往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所以,在日常交际中,我们需要克服这样的心理,善于从言谈比较中挖掘对方的欲望点,继而影响其心理。
1964年,刚从海军学校毕业的吉米·卡特,遇到了海军上将里·科弗将军。当将军让他谈谈自己的事情的时候,吉米·卡特为了获得里·科弗将军的喜欢,骄傲地谈起了自己在海军学院的成绩,他说自己在全校820名毕业生中,名列58名。他自认为将军听了他的成绩后一定会对他刮目相看,没想到将军却没有任何反应地问道:“你尽力了吗?为什么不是第一名?”这句话让吉米·卡特不知道如何回答。
吉米·卡特与将军的对话验证了错误投射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心理学研究发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强加在对方的身上,认为自己是这样想的,对方也应该有同样的想法,并试图通过这样的想法去影响他人,最终却适得其反。
投射效应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感情投射,也就是认为对方的喜好与自己有相同之处,继而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试图来影响其心理;二是缺乏客观性的认知,他会以自己的价值判断去过度地赞扬喜欢的人,或者贬低厌恶的人。其实,投射效应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即每个人的心理都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