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文学网 www.52wx.net,后宫:佳丽三千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御庆二十五年,大梁前任皇后梅仪已经死去一年了,皇后娘娘一位一直空悬着。
所谓国不能一日无君,在后宫中皇后娘娘之位也是如此。
而放眼整个大梁后宫,符合皇后之位的人选便落在了几位生育过皇子的嫔妃身上。
其中,养育着皇长子至宝的芸妃娘娘何紫月刚刚从冷宫中复位,在新人辈出的大梁后宫中也算是一个生面孔了,所以她不算是皇后之位的有力竞争者。
而生育了二皇子至赐的卢妃卢三娘曾经为江湖女子,很不得后宫众妃和太后娘娘的看好,所以她也没机会登上后位。
而生育了三皇子至真和六皇子至婕的皇香妃沈芸樱,其身份地位家世背景都是后宫中人津津乐道之事。尤其她还给永廷生下了两位皇子,这在后宫中怎么看都是独一份的。所以后宫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都觉得皇后之位非沈芸樱莫属。
而让沈芸樱最坐立不安的便是我的存在了。
我不仅养育着四皇子至静,还亲自为永廷生下了五皇子至钰和六公主南星。虽然至静并不是我亲生的,但是至静的母妃已经去世,至静从一生下来就由我抚养,所以跟是我亲生的没什么两样。
而由我亲生的五皇子至钰虽然由太后娘娘亲自抚养,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由太后娘娘抚养成人的皇子也算是口中含着金钥匙了。加上我又为永廷添了一位公主,因此我便成了继皇香妃之后皇后之位最有利的竞争者。
后宫中能为皇上产下子嗣的妃嫔并不多,而可以母凭子贵成为皇上荣宠的妃嫔就更不多了,我和沈芸樱恰恰符合了皇后之位的一些具备条件,所以我与沈芸樱的皇后之位竞争已经成了后宫中一个已经处于白热化的话题了。
而沈芸樱仗着自己的家世背景和她为永廷生下两位皇子,在后宫中早就已经放言对皇后之位已经势在必得。并且她还仗着自己父亲的背景和太后娘娘的那一层关系,开始在前朝文武大臣之中开始疏通走动。
自古以来便是如此,如果可以得到前朝文武百官的一致赞同,那么这个人就会顺利登上皇后之位。如果与之相反的话,那恐怕前景就很不容乐观。
前朝文武大臣中现在分为两派,一派便是以皇香妃沈芸樱的父亲沈开山沈都统为首的武职大臣。而另一派便是以我义父殿阁大学士公孙大人为首的文职大臣。两派人都有自己心中皇后之位适合的人选,互不退让,势同水火。
自古以来,朝廷中的文武大臣都是看不惯对方的。
文职大臣往往觉得武职大臣只会舞刀弄枪,根本不懂国家大事;而武职大臣却同样看不惯文职大臣的那一身书卷气,武职大臣认为历代开朝都是以兵马定天下,光认识几个字,读过几本书是不可能治理好一个国家的。
文武大臣之间的矛盾便这样一代一代脉脉相传,甚至愈演愈烈。
这其中最为为难的便是夹在中间的永廷,文武大臣都是朝廷重臣,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永廷便是更加的举棋不定。
以沈开山沈都统为首的武职大臣手握兵权,实力自然是不可小视的。但是我义父公孙大人这边又加... -->>
御庆二十五年,大梁前任皇后梅仪已经死去一年了,皇后娘娘一位一直空悬着。
所谓国不能一日无君,在后宫中皇后娘娘之位也是如此。
而放眼整个大梁后宫,符合皇后之位的人选便落在了几位生育过皇子的嫔妃身上。
其中,养育着皇长子至宝的芸妃娘娘何紫月刚刚从冷宫中复位,在新人辈出的大梁后宫中也算是一个生面孔了,所以她不算是皇后之位的有力竞争者。
而生育了二皇子至赐的卢妃卢三娘曾经为江湖女子,很不得后宫众妃和太后娘娘的看好,所以她也没机会登上后位。
而生育了三皇子至真和六皇子至婕的皇香妃沈芸樱,其身份地位家世背景都是后宫中人津津乐道之事。尤其她还给永廷生下了两位皇子,这在后宫中怎么看都是独一份的。所以后宫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都觉得皇后之位非沈芸樱莫属。
而让沈芸樱最坐立不安的便是我的存在了。
我不仅养育着四皇子至静,还亲自为永廷生下了五皇子至钰和六公主南星。虽然至静并不是我亲生的,但是至静的母妃已经去世,至静从一生下来就由我抚养,所以跟是我亲生的没什么两样。
而由我亲生的五皇子至钰虽然由太后娘娘亲自抚养,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由太后娘娘抚养成人的皇子也算是口中含着金钥匙了。加上我又为永廷添了一位公主,因此我便成了继皇香妃之后皇后之位最有利的竞争者。
后宫中能为皇上产下子嗣的妃嫔并不多,而可以母凭子贵成为皇上荣宠的妃嫔就更不多了,我和沈芸樱恰恰符合了皇后之位的一些具备条件,所以我与沈芸樱的皇后之位竞争已经成了后宫中一个已经处于白热化的话题了。
而沈芸樱仗着自己的家世背景和她为永廷生下两位皇子,在后宫中早就已经放言对皇后之位已经势在必得。并且她还仗着自己父亲的背景和太后娘娘的那一层关系,开始在前朝文武大臣之中开始疏通走动。
自古以来便是如此,如果可以得到前朝文武百官的一致赞同,那么这个人就会顺利登上皇后之位。如果与之相反的话,那恐怕前景就很不容乐观。
前朝文武大臣中现在分为两派,一派便是以皇香妃沈芸樱的父亲沈开山沈都统为首的武职大臣。而另一派便是以我义父殿阁大学士公孙大人为首的文职大臣。两派人都有自己心中皇后之位适合的人选,互不退让,势同水火。
自古以来,朝廷中的文武大臣都是看不惯对方的。
文职大臣往往觉得武职大臣只会舞刀弄枪,根本不懂国家大事;而武职大臣却同样看不惯文职大臣的那一身书卷气,武职大臣认为历代开朝都是以兵马定天下,光认识几个字,读过几本书是不可能治理好一个国家的。
文武大臣之间的矛盾便这样一代一代脉脉相传,甚至愈演愈烈。
这其中最为为难的便是夹在中间的永廷,文武大臣都是朝廷重臣,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永廷便是更加的举棋不定。
以沈开山沈都统为首的武职大臣手握兵权,实力自然是不可小视的。但是我义父公孙大人这边又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